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播下思维的种子,成为课堂教学的润滑油、催化剂,语文教学中的主问题,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起主导和支撑作用,能从整体上引发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品析和创造的重要提问。
关键词:初中语文;问题情境;作用
在新课程背景下,精心设计问题,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教学中,优秀的问题设计,巧妙的提问,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解读文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设置主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利用文章的核心句子设置主问题
语文教材所收录的文章大多都有核心句,文章主旨往往就蕴含其中。从文章的核心句开始,巧妙地设计一系列貌似简单、却隐含悬念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去阅读、分析、品味,从而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例如,在八年级上册《老王》(杨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核心句子——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然后,以此为中心依次提出一系列问题:“幸运的人是谁?不幸者又是谁?”学生直答:“作者杨绛是幸运的人!老王是不幸者!”教师追问:“为什么这么认为?有哪些具体的事例可以说明?”学生很自然地从文章中提取信息,讲出了一大堆理由。教师话锋一转,反问:“作者既然幸运,为什么还要愧怍?”见学生茫然,教师试着启发:“老王对杨绛怎样?杨绛对老王又怎样?”学生非常积极地阅读课文,从中找出了许多能说明老王的真诚和善良的例子,同时,也找出了不少能说明作者对老王很关心和照顾的例子。教师再问:“既然作者对老王已经很好了,给了他那么多帮助,为什么还要感到愧怍呢?”学生在这个问题的驱使下,继续对文章进行深入的解读,终于读出了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层次内涵:老王非常真诚地给作者杨绛送鸡蛋和香油,而作者却坚持要付钱——这实际上是对老王真情的侮辱;老王生病时,杨绛没能带他去看医生,甚至也未能去探望一下——连精神上的安慰都没能带给他。
二、根据文章的行文线索设置主问题
行文线索是文章的脉络,理清脉络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根据行文线索设置主问题,既可以让学生从相对更高的层次理解文章的内涵,同时还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行文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八年级上册《背影》(朱自清)一文的行文线索是父亲的背影。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这一线索首先提出下列问题:“文中写了几次背影?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的背影?”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分析课文,很容易从文章中归纳出“难忘背影→刻划背影→再现背影”的叙述线索。然后,教师再问:“你认为,这几次对背影的描写,最为精彩的是哪一部分?”学生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不难找到是“刻画背影”部分。此时,教师再着重引导学生品析“望父买橘”那感人的特写镜头,理解“难忘”的原因,从中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由衷感激。以上这种省去了细枝末节的主问题设计,既让学生深入解读了文中的精彩片段,又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涵,真正实现了一石二鸟。
三、结合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设置主问题
教科书所提供的写人文章,人物形象都是较为鲜明的。教师可以结合生动的人物形象设置主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深入地对文本进行探究和学习。例如,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胡适)一文中,母亲宽容、善良、温和,却不失刚强,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课堂教学中,教师直接以课本“研讨与练习”中的“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为主问题,要求学生分析和思考:“我”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事件可以看出?问题提出后,学生探究和阅读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調动了起来,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母亲很严格,这从她催我早起上学一事可以看出;有的认为母亲很有气量,从她怎样与两个嫂子相处可以看出;有的还认为母亲很有阳刚之气,这从她受了五叔的侮辱,能当面质问清楚,直到五叔认错赔罪……学生之间的这些探究结论互为补充,形成了对文本较为深入和系统的解读,“母亲”这个人物形象也就在讨论之中完整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对母亲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这一文章主题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依据文章的写作特点设计主问题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材所选择和提供的范文分别运用了不同的写作方法,有先扬后抑、有对比映衬、有借景抒情、还有以小见大……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从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的角度来设计主问题。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刚)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罗布泊,是生命的禁区,是死亡之地,为什么却仍叫做仙湖?”“作者为什么要介绍消逝前的罗布泊?”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学生深入到课文内部,看到了消逝前的罗布泊竟然是一个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牛羊成群、河流清澈、充满生机的生命绿洲,而现在则成了寸草不生、令人恐怖的荒漠,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备感痛惜,也非常自然地想知道它之所以消逝的原因,进而产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的欲望。因此,相对于那些“蜻蜓点水”般琐碎和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环环相扣的主问题可以使课堂教学的思路更为清晰、严谨,重点更加突出,学生可以居高临下地俯视文本,深入地探究和解读文本的内涵,真正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
总之,问题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建勋.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之初探[J].品牌(理论版),2010(10).
[2]刘淑芹.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生动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0(13).
关键词:初中语文;问题情境;作用
在新课程背景下,精心设计问题,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教学中,优秀的问题设计,巧妙的提问,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解读文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设置主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利用文章的核心句子设置主问题
语文教材所收录的文章大多都有核心句,文章主旨往往就蕴含其中。从文章的核心句开始,巧妙地设计一系列貌似简单、却隐含悬念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去阅读、分析、品味,从而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例如,在八年级上册《老王》(杨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核心句子——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然后,以此为中心依次提出一系列问题:“幸运的人是谁?不幸者又是谁?”学生直答:“作者杨绛是幸运的人!老王是不幸者!”教师追问:“为什么这么认为?有哪些具体的事例可以说明?”学生很自然地从文章中提取信息,讲出了一大堆理由。教师话锋一转,反问:“作者既然幸运,为什么还要愧怍?”见学生茫然,教师试着启发:“老王对杨绛怎样?杨绛对老王又怎样?”学生非常积极地阅读课文,从中找出了许多能说明老王的真诚和善良的例子,同时,也找出了不少能说明作者对老王很关心和照顾的例子。教师再问:“既然作者对老王已经很好了,给了他那么多帮助,为什么还要感到愧怍呢?”学生在这个问题的驱使下,继续对文章进行深入的解读,终于读出了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层次内涵:老王非常真诚地给作者杨绛送鸡蛋和香油,而作者却坚持要付钱——这实际上是对老王真情的侮辱;老王生病时,杨绛没能带他去看医生,甚至也未能去探望一下——连精神上的安慰都没能带给他。
二、根据文章的行文线索设置主问题
行文线索是文章的脉络,理清脉络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根据行文线索设置主问题,既可以让学生从相对更高的层次理解文章的内涵,同时还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行文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八年级上册《背影》(朱自清)一文的行文线索是父亲的背影。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这一线索首先提出下列问题:“文中写了几次背影?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的背影?”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分析课文,很容易从文章中归纳出“难忘背影→刻划背影→再现背影”的叙述线索。然后,教师再问:“你认为,这几次对背影的描写,最为精彩的是哪一部分?”学生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不难找到是“刻画背影”部分。此时,教师再着重引导学生品析“望父买橘”那感人的特写镜头,理解“难忘”的原因,从中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由衷感激。以上这种省去了细枝末节的主问题设计,既让学生深入解读了文中的精彩片段,又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涵,真正实现了一石二鸟。
三、结合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设置主问题
教科书所提供的写人文章,人物形象都是较为鲜明的。教师可以结合生动的人物形象设置主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深入地对文本进行探究和学习。例如,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胡适)一文中,母亲宽容、善良、温和,却不失刚强,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课堂教学中,教师直接以课本“研讨与练习”中的“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为主问题,要求学生分析和思考:“我”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事件可以看出?问题提出后,学生探究和阅读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調动了起来,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母亲很严格,这从她催我早起上学一事可以看出;有的认为母亲很有气量,从她怎样与两个嫂子相处可以看出;有的还认为母亲很有阳刚之气,这从她受了五叔的侮辱,能当面质问清楚,直到五叔认错赔罪……学生之间的这些探究结论互为补充,形成了对文本较为深入和系统的解读,“母亲”这个人物形象也就在讨论之中完整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对母亲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这一文章主题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依据文章的写作特点设计主问题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材所选择和提供的范文分别运用了不同的写作方法,有先扬后抑、有对比映衬、有借景抒情、还有以小见大……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从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的角度来设计主问题。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刚)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罗布泊,是生命的禁区,是死亡之地,为什么却仍叫做仙湖?”“作者为什么要介绍消逝前的罗布泊?”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学生深入到课文内部,看到了消逝前的罗布泊竟然是一个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牛羊成群、河流清澈、充满生机的生命绿洲,而现在则成了寸草不生、令人恐怖的荒漠,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备感痛惜,也非常自然地想知道它之所以消逝的原因,进而产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的欲望。因此,相对于那些“蜻蜓点水”般琐碎和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环环相扣的主问题可以使课堂教学的思路更为清晰、严谨,重点更加突出,学生可以居高临下地俯视文本,深入地探究和解读文本的内涵,真正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
总之,问题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建勋.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之初探[J].品牌(理论版),2010(10).
[2]刘淑芹.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生动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