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都得到了改进,学生们的学习方式、效率和能力也随之转变。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学习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在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走神现象,对物理知识的探究热情也不高。鉴于此,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实践经验概述新课程背景下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是如何实施物理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学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9-376
进入高中以后,物理学科知识范围更广,难度增大,对学生的要求也变高,因此教师们的教学方式也要发生转变。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很多新方法出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高中物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特点以及物理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努力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以此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效率以及物理素养。
一、问题教学,锻炼学生思维水平
思维水平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意义重大,因此教师们在讲授基础知识过程中还要考虑培养学生的思维。物理学科是一门比较严谨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较高。讲授式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热情,更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教学法展开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并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思维水平。
例如,学生在学习“力的分解”内容时,高中物理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了已知分力求合力的方法,并提出问题:“力的合成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那分解合力时是不是可以逆向使用此方法呢?”学生肯定地点头表示赞同。教师随意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合力鼓励学生画出分力。在作图过程中,学生们分解力的方式都不同,有的人反问道:“老师,是不是有很多种情况出现呀?”其他学生附和道:“我也感觉有很多方法可以分解这个力!”教师由此将本堂课教学目标展示出来,并将一个用绳子拉着木块前进的例子引出来,鼓励学生自主分析合力和分力情况。在问题环境下,学生喜欢动脑思考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物理思维水平和获取知识的效率明显增高。
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长期在“被动式”教学模式下学习知识,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的“投喂”知识的方式,不愿意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不高。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状,高中物理教师将情境教学法引入课堂,结合物理知识创设相对应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情境活动中,促使他们逐步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欲望产生兴趣,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越来越高。
例如,学生在学习“向心力”内容时,高中物理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出一个木块在旋转平台上随之运动的视频,随着平台逐步加速,木块逐步远离中心轴运动。教师结合此视频,问道:“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木块能够在平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吗?为什么加速后木块又飞离平台呢?”学生对此问题十分好奇,立即展开了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指出了因为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木块能够随平台运动,又是因为摩擦力小于平台的旋转力而被甩出平台。教师结合学生给出的答案又利用多媒体给出了正确分析,并由此引出“向心力”概念,促使学生们对向心力的探究产生了兴趣。多媒体创设的物理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展开讨论,教师应用此方法展开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将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合作教学法,提升学生合作意识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虽然合作教学法是教师们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很多学生都是流于形式或者表面,没有真正地让学生们进入到讨论过程中,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效率也不高。在新课改背景下,合作教学法也在改进与创新,高中物理教师应用新理念实施合作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合力探讨并研究物理知识,并由此在高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物理素养得到提升。在应用合作教学法的物理环境中,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也由此升高,为高效地掌握物理知识奠定了基础。
例如,学生在学习“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内容时,高中物理教师先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了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鼓励他们自主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很多人指出了弹性势能可能与弹簧劲度系数、弹簧的形变量有关,并尝试将某一弹簧秤与不同重量物体连接到一起进行做功。还有的小组尝试将用一弹簧测力计将某一重量的木块与其连接到一起,通过分析木块的在运动中的能量变化找出弹性势能大小的变化。随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分别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探究方式总结出了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合作意识和能力也由此升高。
四、微课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当人类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后,多媒体计算机取众之长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了教师们最有利的教学助手。微课是多媒体中衍生出来的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高效教学手段,特点在于“微小”和“精炼”,能够与课堂各个环节相融合。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微课展开物理知识教学,促使学生通过自主观看微课视频了解物理概念或其他知识点,以此提升他们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内容时,高中物理教师先用微课将牛頓第一定律的内容阐述出来,并由此引出“力、加速度、质量”三者间的关系,鼓励他们进行探讨。很多人都提出了“力越大、加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大”等观点。教师随之又借助微课视频将课本中探究三者关系的实验过程播放出来,引起学生们注意,并使之结合实验自主得出质量、加速度以及力的关系。在微课视频的辅助下,教师不用苦口婆心地讲述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快速提升了,他们想要自己通过实验视频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当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可以再次利用微课视频将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阐述出来,帮助他们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质、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并由此提升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课堂学习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师不管使用上述哪种方法实施教学,都要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放到首位位置上,并且通过创新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知识的快乐,并使其物理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为后续应用物理思维思考并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悦.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的高效化[J].读天下(综合),2018,000(006):175-175.
[2]杨建华.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00(007):P.165-165.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学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9-376
进入高中以后,物理学科知识范围更广,难度增大,对学生的要求也变高,因此教师们的教学方式也要发生转变。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很多新方法出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高中物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特点以及物理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努力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以此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效率以及物理素养。
一、问题教学,锻炼学生思维水平
思维水平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意义重大,因此教师们在讲授基础知识过程中还要考虑培养学生的思维。物理学科是一门比较严谨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较高。讲授式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热情,更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教学法展开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并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思维水平。
例如,学生在学习“力的分解”内容时,高中物理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了已知分力求合力的方法,并提出问题:“力的合成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那分解合力时是不是可以逆向使用此方法呢?”学生肯定地点头表示赞同。教师随意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合力鼓励学生画出分力。在作图过程中,学生们分解力的方式都不同,有的人反问道:“老师,是不是有很多种情况出现呀?”其他学生附和道:“我也感觉有很多方法可以分解这个力!”教师由此将本堂课教学目标展示出来,并将一个用绳子拉着木块前进的例子引出来,鼓励学生自主分析合力和分力情况。在问题环境下,学生喜欢动脑思考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物理思维水平和获取知识的效率明显增高。
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长期在“被动式”教学模式下学习知识,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的“投喂”知识的方式,不愿意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不高。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状,高中物理教师将情境教学法引入课堂,结合物理知识创设相对应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情境活动中,促使他们逐步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欲望产生兴趣,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越来越高。
例如,学生在学习“向心力”内容时,高中物理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出一个木块在旋转平台上随之运动的视频,随着平台逐步加速,木块逐步远离中心轴运动。教师结合此视频,问道:“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木块能够在平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吗?为什么加速后木块又飞离平台呢?”学生对此问题十分好奇,立即展开了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指出了因为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木块能够随平台运动,又是因为摩擦力小于平台的旋转力而被甩出平台。教师结合学生给出的答案又利用多媒体给出了正确分析,并由此引出“向心力”概念,促使学生们对向心力的探究产生了兴趣。多媒体创设的物理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展开讨论,教师应用此方法展开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将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合作教学法,提升学生合作意识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虽然合作教学法是教师们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很多学生都是流于形式或者表面,没有真正地让学生们进入到讨论过程中,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效率也不高。在新课改背景下,合作教学法也在改进与创新,高中物理教师应用新理念实施合作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合力探讨并研究物理知识,并由此在高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物理素养得到提升。在应用合作教学法的物理环境中,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也由此升高,为高效地掌握物理知识奠定了基础。
例如,学生在学习“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内容时,高中物理教师先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了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鼓励他们自主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很多人指出了弹性势能可能与弹簧劲度系数、弹簧的形变量有关,并尝试将某一弹簧秤与不同重量物体连接到一起进行做功。还有的小组尝试将用一弹簧测力计将某一重量的木块与其连接到一起,通过分析木块的在运动中的能量变化找出弹性势能大小的变化。随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分别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探究方式总结出了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合作意识和能力也由此升高。
四、微课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当人类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后,多媒体计算机取众之长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了教师们最有利的教学助手。微课是多媒体中衍生出来的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高效教学手段,特点在于“微小”和“精炼”,能够与课堂各个环节相融合。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微课展开物理知识教学,促使学生通过自主观看微课视频了解物理概念或其他知识点,以此提升他们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内容时,高中物理教师先用微课将牛頓第一定律的内容阐述出来,并由此引出“力、加速度、质量”三者间的关系,鼓励他们进行探讨。很多人都提出了“力越大、加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大”等观点。教师随之又借助微课视频将课本中探究三者关系的实验过程播放出来,引起学生们注意,并使之结合实验自主得出质量、加速度以及力的关系。在微课视频的辅助下,教师不用苦口婆心地讲述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快速提升了,他们想要自己通过实验视频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当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可以再次利用微课视频将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阐述出来,帮助他们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质、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并由此提升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课堂学习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师不管使用上述哪种方法实施教学,都要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放到首位位置上,并且通过创新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知识的快乐,并使其物理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为后续应用物理思维思考并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悦.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的高效化[J].读天下(综合),2018,000(006):175-175.
[2]杨建华.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00(007):P.16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