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感知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动力,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积淀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深度学习就是满足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教师应该实现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重新建构学生新的知识结构,从而引导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造成小学数学教学深度缺失的原因
(一)为完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所谓深度教学
教师在备课时就已预设了一定的教学目标,那么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按照这一教学目标设计思路进行教学,而课前的一些预设无形中对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设定了一定的框架,这一框架以及一些预设性的问题答案也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一定的束缚。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但真正其效果如何则不得而知,有些小组,交流与探究也仅仅是流于形式。
(二)教师因追求成绩而使得学生的深度学习受到阻碍
有的教师则一味地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让学生陷入到题海战术之中,机械地让学生不断地去做题巩固认知。而学生对探究这一活动却没有充足的时间加以保证,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仅仅是凭着记忆和生硬地模仿,对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就是简单记忆,未能对知识的形成进行探究,从而无法顺利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本应该由学生亲身所经历的数学活动,教师取代了,那么也就意味着学生缺少去亲身探究数学形成过程的机会与思维。这一情况,导致学生学习被动而肤浅。教师单一地去追求分数也制约了学生发展其深度学习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开展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一种催动力,使他们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之下进行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之中,教师还可以随之去创设一些具有吸引力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持续探究,在不断催发学生解决问题这一浓厚兴趣之中,培养他们的深度学习能力。例如,浓度问题是近两年来小升初命题的一个热点。课堂伊始,为了顺利地引入浓度问题,同时还能让学生清晰地去理解,教师创设了一个与生活相联系的情境。例如,当前一些网络对各大凉茶饮料功效进行了大评测,经过评测之后的结果也引发了公众的热议。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一凉茶评测评的是什么?学生进行了讨论,有的说看里边含了多少茶,有的说看茶里含有多少糖。教师总结时告诉学生,凉茶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就是它的浓度,对这些浓度进行测量,看它是否符合标准,才是对这一凉茶进行评判的依据。“凉茶饮料含糖率很高,下面就让我们从茶水的这些含糖量来研究浓度的问题。”借助社会热点问题导入浓度问题,引发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关注这一数学问题,产生了探究浓度问题的欲望。而这一情景的创设实际上也是找准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点,进行了浓度问题的展现,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浓度问题实际上已经在被广泛应用。
(二)引发数学思考
教师在课堂上担任的角色应是引领者,通过向学生进行提问和指导,让学生通过这些提问,引申出更多应该思考的问题,并向学生指出正确的思考方向。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巧妙、精确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向学生进行提问,并要求其思索答案。在一环接着一环的提问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跟着一步步拓宽,在思索和答辩中进行深度学习。
例如,在学习《分数》这一章节时,教师首先可以准备三份数量都是6的苹果堆,第一堆分为六份,每一个苹果为一个个体;第二堆分为两份,三个苹果为一个个体;第三堆分为三份,两个苹果为一个个体。让学生观察这三份苹果堆,对学生进行提问:“每份苹果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在哪?”“分数的表现形式和什么挂钩?”“通过约分和通分,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大小如何比较?”通过环环相扣地提问,学生要保证大脑随时都在充分地思考和运转,充分理解一份苹果堆是单位1,但由于份数不同,所以担任分母的数字也不同。通过让学生比较三份之间份数的大小关系,来理解通分和约分的运算过程。通过提问、思索、回答、辩护这一系列过程,引发学生进行高强度的数学思考,通过这样深度学习的方式,深度掌握数学知识,有效达到数学目标。
(三)注重上位知识
教师具备的特定学科知识被称为上位知识。上位知識越丰富的教师越能在教学中掌握好数学本质以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运用符合学生学习特性且同时遵循数学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以此来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章节时,固定的圆周率数是一个很容易被教师忽略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即使到了初中高中也仍旧没有理解这个定值。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这个结论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去理解并掌握。浙江省特级教师顾志能在讲授这一章节时,就选择了先对学生抛出问题:“圆周率是3.1415926……和周三径一哪个是正确的说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计算,学生大多都在潜意识里认为前者是正确的,但通过计算、验算等方法又很难得出对应的值。教师在讲述“割圆术”时,明确指出了圆周率的求得方法,从而学生能够深刻掌握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这一结论。教师对学生已知的知识进行提问,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进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去探索答案,对于结论也会有更深刻地认识。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掌握教材知识,发挥不出数学的价值所在。深度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使得学生在习得数学知识后,能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邝孔秀,姚纯青,蔡庆有,宋乃庆.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的难度分析——国际比较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15,37(09):73-78.
[2]王娜.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业水平测试质量分析——基于学业水平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视角[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30(09):109-110.
[3]雷卫平,郑学燕.特朗普制移植“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的试验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04):98-101.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深度学习就是满足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教师应该实现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重新建构学生新的知识结构,从而引导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造成小学数学教学深度缺失的原因
(一)为完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所谓深度教学
教师在备课时就已预设了一定的教学目标,那么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按照这一教学目标设计思路进行教学,而课前的一些预设无形中对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设定了一定的框架,这一框架以及一些预设性的问题答案也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一定的束缚。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但真正其效果如何则不得而知,有些小组,交流与探究也仅仅是流于形式。
(二)教师因追求成绩而使得学生的深度学习受到阻碍
有的教师则一味地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让学生陷入到题海战术之中,机械地让学生不断地去做题巩固认知。而学生对探究这一活动却没有充足的时间加以保证,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仅仅是凭着记忆和生硬地模仿,对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就是简单记忆,未能对知识的形成进行探究,从而无法顺利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本应该由学生亲身所经历的数学活动,教师取代了,那么也就意味着学生缺少去亲身探究数学形成过程的机会与思维。这一情况,导致学生学习被动而肤浅。教师单一地去追求分数也制约了学生发展其深度学习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开展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一种催动力,使他们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之下进行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之中,教师还可以随之去创设一些具有吸引力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持续探究,在不断催发学生解决问题这一浓厚兴趣之中,培养他们的深度学习能力。例如,浓度问题是近两年来小升初命题的一个热点。课堂伊始,为了顺利地引入浓度问题,同时还能让学生清晰地去理解,教师创设了一个与生活相联系的情境。例如,当前一些网络对各大凉茶饮料功效进行了大评测,经过评测之后的结果也引发了公众的热议。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一凉茶评测评的是什么?学生进行了讨论,有的说看里边含了多少茶,有的说看茶里含有多少糖。教师总结时告诉学生,凉茶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就是它的浓度,对这些浓度进行测量,看它是否符合标准,才是对这一凉茶进行评判的依据。“凉茶饮料含糖率很高,下面就让我们从茶水的这些含糖量来研究浓度的问题。”借助社会热点问题导入浓度问题,引发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关注这一数学问题,产生了探究浓度问题的欲望。而这一情景的创设实际上也是找准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点,进行了浓度问题的展现,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浓度问题实际上已经在被广泛应用。
(二)引发数学思考
教师在课堂上担任的角色应是引领者,通过向学生进行提问和指导,让学生通过这些提问,引申出更多应该思考的问题,并向学生指出正确的思考方向。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巧妙、精确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向学生进行提问,并要求其思索答案。在一环接着一环的提问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跟着一步步拓宽,在思索和答辩中进行深度学习。
例如,在学习《分数》这一章节时,教师首先可以准备三份数量都是6的苹果堆,第一堆分为六份,每一个苹果为一个个体;第二堆分为两份,三个苹果为一个个体;第三堆分为三份,两个苹果为一个个体。让学生观察这三份苹果堆,对学生进行提问:“每份苹果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在哪?”“分数的表现形式和什么挂钩?”“通过约分和通分,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大小如何比较?”通过环环相扣地提问,学生要保证大脑随时都在充分地思考和运转,充分理解一份苹果堆是单位1,但由于份数不同,所以担任分母的数字也不同。通过让学生比较三份之间份数的大小关系,来理解通分和约分的运算过程。通过提问、思索、回答、辩护这一系列过程,引发学生进行高强度的数学思考,通过这样深度学习的方式,深度掌握数学知识,有效达到数学目标。
(三)注重上位知识
教师具备的特定学科知识被称为上位知识。上位知識越丰富的教师越能在教学中掌握好数学本质以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运用符合学生学习特性且同时遵循数学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以此来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章节时,固定的圆周率数是一个很容易被教师忽略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即使到了初中高中也仍旧没有理解这个定值。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这个结论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去理解并掌握。浙江省特级教师顾志能在讲授这一章节时,就选择了先对学生抛出问题:“圆周率是3.1415926……和周三径一哪个是正确的说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计算,学生大多都在潜意识里认为前者是正确的,但通过计算、验算等方法又很难得出对应的值。教师在讲述“割圆术”时,明确指出了圆周率的求得方法,从而学生能够深刻掌握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这一结论。教师对学生已知的知识进行提问,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进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去探索答案,对于结论也会有更深刻地认识。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掌握教材知识,发挥不出数学的价值所在。深度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使得学生在习得数学知识后,能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邝孔秀,姚纯青,蔡庆有,宋乃庆.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的难度分析——国际比较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15,37(09):73-78.
[2]王娜.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业水平测试质量分析——基于学业水平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视角[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30(09):109-110.
[3]雷卫平,郑学燕.特朗普制移植“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的试验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04):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