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实施,给传统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也使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传统语文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读、说、听、写能力,而新课程则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只不过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把“人文”提到了重要位置。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在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弱化基础知识的识记积累
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知轻能的有力矫枉。有的教师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千味强调能力的培养,即让学生不切实际的去谈人格、人品、人性;空洞的去学文章、文学、文化,忽视甚至放弃基础知识的积累。殊不知,必要的知识积累也是“语文素养”的一个方面。能力从哪里来?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没有丰富的知识作依托,能力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知识与能力,恰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合则齐美,分则两伤。
二、过分强调自主学习,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现代重要的教育理念,这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体现了对现代教育规律的尊重,更是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做了痛苦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但是,倡导自主学习不能消弱和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常常发现教师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到教学各环节的实施、评价都由学生来操作,有时一堂阅读课,教师按照自己的“伟大设计”,让学生就若干问题去读读念念,说说讲讲,而自己只作为发问者、点名者、旁听者,充其量也只是赞不绝口地说:“好”“很好”。不适时而收放,不相机而导向,不纠误而纠偏,不升格而总结。
三、强调综合性学习,弱化教学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但是,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为了体现出课程的综合性和语文课的人文性,无视语文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一味地去搞课外延伸、“文理沟通”。以为不“拓展”“迁移”一下,就不足以提高课的品味,就不足以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于是,每堂课必有“拓展”“迁移”这环节,一定塞进课外资料,进行“读写结合”“内外瓦联”式的强化“训练”,以显示课的容量之大,内容之丰。如此不分课型的、硬性的“涉外”活动,挤去了阅读理解文本的宝贵时间,而对文本的理解只是“走马观花”“雨过地皮湿”。
四、强调教学形式的花样性,弱化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把“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放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新课程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当有助于这种方式的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它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把他放在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上。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为语文教学展现了广阔的碧海蓝天。但有的教师将心思用于教学形式上,以“标新立异”的形式来“包装”并不生动的课的内容,如教师设计好几个问题,然后分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明确答案,其中“小组讨论”搞得轰轰烈烈,学生三个一群,四个一伙,甚至让学生加入到喜欢的那一组,整个课堂很热闹。而“小组讨论”这本来就是很传统的学习方式,近来被贴上“合作学习”标签大加标榜。于是几乎每堂课都有小组讨论这一道“风景”,这实际上还是问答式教学的延伸,看似与学生合作、探究,但自主性却无从体现。造成的结果是(1)学生受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的限制,讨论的层面很浅。(2)教师对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轻易否定,未能充分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3)教师把个人理解、教参的答案或传统权威的结论凌驾丁学生之上。(4)学生由于生长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从小就养成很强的依赖性,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大多浮于表面,对较深的问题有的甚至不想思考,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小组讨论”就使有些学生丧失了独支思考的时间,问题出来后懒于思考而急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甚至等着别人的答案。这样一来,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就被蒙上了乌纱,学生成了学习的俘虏而不是主人。因此,这样的“讨论”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
一、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弱化基础知识的识记积累
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知轻能的有力矫枉。有的教师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千味强调能力的培养,即让学生不切实际的去谈人格、人品、人性;空洞的去学文章、文学、文化,忽视甚至放弃基础知识的积累。殊不知,必要的知识积累也是“语文素养”的一个方面。能力从哪里来?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没有丰富的知识作依托,能力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知识与能力,恰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合则齐美,分则两伤。
二、过分强调自主学习,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现代重要的教育理念,这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体现了对现代教育规律的尊重,更是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做了痛苦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但是,倡导自主学习不能消弱和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常常发现教师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到教学各环节的实施、评价都由学生来操作,有时一堂阅读课,教师按照自己的“伟大设计”,让学生就若干问题去读读念念,说说讲讲,而自己只作为发问者、点名者、旁听者,充其量也只是赞不绝口地说:“好”“很好”。不适时而收放,不相机而导向,不纠误而纠偏,不升格而总结。
三、强调综合性学习,弱化教学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但是,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为了体现出课程的综合性和语文课的人文性,无视语文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一味地去搞课外延伸、“文理沟通”。以为不“拓展”“迁移”一下,就不足以提高课的品味,就不足以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于是,每堂课必有“拓展”“迁移”这环节,一定塞进课外资料,进行“读写结合”“内外瓦联”式的强化“训练”,以显示课的容量之大,内容之丰。如此不分课型的、硬性的“涉外”活动,挤去了阅读理解文本的宝贵时间,而对文本的理解只是“走马观花”“雨过地皮湿”。
四、强调教学形式的花样性,弱化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把“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放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新课程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当有助于这种方式的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它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把他放在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上。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为语文教学展现了广阔的碧海蓝天。但有的教师将心思用于教学形式上,以“标新立异”的形式来“包装”并不生动的课的内容,如教师设计好几个问题,然后分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明确答案,其中“小组讨论”搞得轰轰烈烈,学生三个一群,四个一伙,甚至让学生加入到喜欢的那一组,整个课堂很热闹。而“小组讨论”这本来就是很传统的学习方式,近来被贴上“合作学习”标签大加标榜。于是几乎每堂课都有小组讨论这一道“风景”,这实际上还是问答式教学的延伸,看似与学生合作、探究,但自主性却无从体现。造成的结果是(1)学生受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的限制,讨论的层面很浅。(2)教师对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轻易否定,未能充分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3)教师把个人理解、教参的答案或传统权威的结论凌驾丁学生之上。(4)学生由于生长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从小就养成很强的依赖性,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大多浮于表面,对较深的问题有的甚至不想思考,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小组讨论”就使有些学生丧失了独支思考的时间,问题出来后懒于思考而急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甚至等着别人的答案。这样一来,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就被蒙上了乌纱,学生成了学习的俘虏而不是主人。因此,这样的“讨论”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