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急物资储备规模规模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黎先标 韩建军 赵 疆
摘 要:近年来,突发事件发生频繁,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储备的应急物资通过为受灾地域的人民提供保障能够有效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若仅仅考虑满足需求,应急物资储备的越多越好,但应急物资的储备需要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等的投入,过多的储备会造成严重的浪费及资金的占用。因此,实现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最大化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而对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前提。
关键词:应急物资; 储备规模 ;效益; 影响因素
在突发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加之突发事件的难以预测及灾害性大等特征,为有效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必须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有效、按质、按量提供所需的各类应急物资,如何实现储备规模效益的最大化,需要首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一、相关概念
(一)应急物资。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应急物资的概念有着各自的理解,笔者比较赞同王丰、姜玉宏等在《应急物流》一书中的观点,他们认为应急物资是指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全社会能够调集的其他同类或替代资源的总和。广义的应急物资是指所有的应急管理过程中所需的各类应急物资,包括防灾、救灾、恢复重建等各个阶段,狭义的应急物资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用于救援工作所需的各种物资供应。
(二)效益。效益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劳动消耗与所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或简单地理解为产出与投入、成果与消耗、所得与所费的比较,产出与投入之比是构成效益的基础。
(三)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可理解为应急物资储备一定规模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的有用成果的对比,投入包括应急物资储备过程中人、财、物等的各方面投入,产出是通过对应急物资实施的保障而产生军经济方面、社会方面等的作用与成果。以E表示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P表示产出的有用成果,C表示储备一定规模应急物资的总投入,则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可用如下公式表示:E=\S]P[]C\s。
二、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的影响因素
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受投入与产出两方面因素影响。当产出一定情况下,即满足了军事需求、产生了预期的各种效益,效益的大小主要受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大小的影响,规模越小,效益越大;当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即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是确定的,效益的大小受产出有用成果的实现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因此,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因素息息相关。比如,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的一些地区地震活动烈度最高,发生地震灾害的可能性较大。这就需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建立突发事件的信息数据库,通过量化比较、数理统计、模型分析,推算出突发事件爆发的关键性数据,为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预测提供充分的依据。
突发事件发生概率大的地区必然要求相应的仓库扩大应急物资的储备规模,以满足处突过程中对应急物资的需要。因此,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对应急物资储备规模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二)应急物资自身的属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准备时间短,为确保快速反应,及时、有效遏制事态,必须依靠自身的应急物资储备为处突前期提供保障,同时,处突持续时间根据突发事件规模来确定,有可能是几天,也有可能是几十天。对难以筹措的物资要尽可能的依靠自身储备,适度扩大专用、难筹物资储备规模理所当然。对于能短时间内大量筹措到的物资,考虑到过多的储备会使资源分配不合理、流动资金被占用进而导致储备的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其储备规模应尽可能缩小甚至实现零储备,可依靠地方厂商提供有效保障。
应急物资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处置不同的突发事件对应急物资品种、数量的需求也不相同。如针对抗震救灾的应急储备,应适度增加重型机械、帐篷等物资储备数量。
(三)其他应急物资保障方式。从近几年实践来看,应急物资保障除了动用应急物资储备外,还采用了应急采购、经济动员等多种方式,这些保障方式必然会对应急物资储备规模产生影响。
我们可以将其他应急物资保障方式当作应急物资储备的替代品。在确保应急物资保障有力的前提下,随着处突阶段的后移,运用其他应急物资保障方式的经济效益可能比动用储备方式的经济效益更加良好,此时,可以考虑减少储备的应急物资供应。也就是说,其他应急物资保障方式的采用可以减少应急物资储备规模。而以应急采购、经济动员为主的其他应急物资保障方式的保障速率高低与地区经济情况、交通便利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应急物资储备规模。
(四)信息因素。应急物资从采购到仓储再到配送的整个物流过程中都伴随着信息的流动。信息是现代战争的一项重要因素,在处突过程中更好的实现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同样具有突出的作用,可以说充分掌握信息就是赢得处突胜利、实现更好效益的基础。信息表现出以下三大特性:一是信息不完全,并且不断处于发展变化中;二是信息不及时,并且传递可能滞后;三是信息不准确,并且容易扭曲失真。因此,在整个应急物资的流通过程中,极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为实施高效物资保障增添了很大难度。各级部门应尽可能地利用严密的组织、先进的手段,对各种信息实施高效的收集与处理,以提高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
(五)投送能力。物资的投送是连接处突官兵及储备物资的纽带,是储备的应急物资实现其效益的途径。快速投送能力主要体现在投送时间的及时性和投送物资的准确性两个方面,其主要强调“时间最小化”条件下的“足量、高质”。常态化条件下,应急物资保障一般“定时、定点、定量”,规律性与可操作性都比较强,物资投送过程相对稳定,基于经费使用效益的考虑,其一般以“费用最小化”为基本目标。因此,物资的投送不仅需要选择科学的投送方式,比如是公路运输还是铁路运输,而且需要选择最优的投送路线,提高投送的综合效率,进而有效实现储备应急物资的效益。
三、结论
总之,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的分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大小并不仅仅只受以上所述因素影响,还受许多其他因素影响,包括储备点辐射的范围、仓储面积、保障标准等。通过对他们的分析或优化来最终确立应急物资储备最优规模;准确、全面掌握相关信息,提高应急物资投送能力,最终实现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丰,姜玉宏.应急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2]代蕊华.高效办学效益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9
[3]卢会.军队处置突发事件行动[M].武汉:海潮出版社,2009
[4]胡华安.军队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决策研究[J].军事经济研究,2010,(10)
(作者通讯地址:武警工程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86)
●黎先标 韩建军 赵 疆
摘 要:近年来,突发事件发生频繁,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储备的应急物资通过为受灾地域的人民提供保障能够有效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若仅仅考虑满足需求,应急物资储备的越多越好,但应急物资的储备需要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等的投入,过多的储备会造成严重的浪费及资金的占用。因此,实现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最大化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而对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前提。
关键词:应急物资; 储备规模 ;效益; 影响因素
在突发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加之突发事件的难以预测及灾害性大等特征,为有效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必须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有效、按质、按量提供所需的各类应急物资,如何实现储备规模效益的最大化,需要首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一、相关概念
(一)应急物资。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应急物资的概念有着各自的理解,笔者比较赞同王丰、姜玉宏等在《应急物流》一书中的观点,他们认为应急物资是指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全社会能够调集的其他同类或替代资源的总和。广义的应急物资是指所有的应急管理过程中所需的各类应急物资,包括防灾、救灾、恢复重建等各个阶段,狭义的应急物资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用于救援工作所需的各种物资供应。
(二)效益。效益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劳动消耗与所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或简单地理解为产出与投入、成果与消耗、所得与所费的比较,产出与投入之比是构成效益的基础。
(三)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可理解为应急物资储备一定规模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的有用成果的对比,投入包括应急物资储备过程中人、财、物等的各方面投入,产出是通过对应急物资实施的保障而产生军经济方面、社会方面等的作用与成果。以E表示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P表示产出的有用成果,C表示储备一定规模应急物资的总投入,则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可用如下公式表示:E=\S]P[]C\s。
二、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的影响因素
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受投入与产出两方面因素影响。当产出一定情况下,即满足了军事需求、产生了预期的各种效益,效益的大小主要受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大小的影响,规模越小,效益越大;当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即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是确定的,效益的大小受产出有用成果的实现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因此,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因素息息相关。比如,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的一些地区地震活动烈度最高,发生地震灾害的可能性较大。这就需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建立突发事件的信息数据库,通过量化比较、数理统计、模型分析,推算出突发事件爆发的关键性数据,为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预测提供充分的依据。
突发事件发生概率大的地区必然要求相应的仓库扩大应急物资的储备规模,以满足处突过程中对应急物资的需要。因此,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对应急物资储备规模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二)应急物资自身的属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准备时间短,为确保快速反应,及时、有效遏制事态,必须依靠自身的应急物资储备为处突前期提供保障,同时,处突持续时间根据突发事件规模来确定,有可能是几天,也有可能是几十天。对难以筹措的物资要尽可能的依靠自身储备,适度扩大专用、难筹物资储备规模理所当然。对于能短时间内大量筹措到的物资,考虑到过多的储备会使资源分配不合理、流动资金被占用进而导致储备的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其储备规模应尽可能缩小甚至实现零储备,可依靠地方厂商提供有效保障。
应急物资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处置不同的突发事件对应急物资品种、数量的需求也不相同。如针对抗震救灾的应急储备,应适度增加重型机械、帐篷等物资储备数量。
(三)其他应急物资保障方式。从近几年实践来看,应急物资保障除了动用应急物资储备外,还采用了应急采购、经济动员等多种方式,这些保障方式必然会对应急物资储备规模产生影响。
我们可以将其他应急物资保障方式当作应急物资储备的替代品。在确保应急物资保障有力的前提下,随着处突阶段的后移,运用其他应急物资保障方式的经济效益可能比动用储备方式的经济效益更加良好,此时,可以考虑减少储备的应急物资供应。也就是说,其他应急物资保障方式的采用可以减少应急物资储备规模。而以应急采购、经济动员为主的其他应急物资保障方式的保障速率高低与地区经济情况、交通便利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应急物资储备规模。
(四)信息因素。应急物资从采购到仓储再到配送的整个物流过程中都伴随着信息的流动。信息是现代战争的一项重要因素,在处突过程中更好的实现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同样具有突出的作用,可以说充分掌握信息就是赢得处突胜利、实现更好效益的基础。信息表现出以下三大特性:一是信息不完全,并且不断处于发展变化中;二是信息不及时,并且传递可能滞后;三是信息不准确,并且容易扭曲失真。因此,在整个应急物资的流通过程中,极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为实施高效物资保障增添了很大难度。各级部门应尽可能地利用严密的组织、先进的手段,对各种信息实施高效的收集与处理,以提高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
(五)投送能力。物资的投送是连接处突官兵及储备物资的纽带,是储备的应急物资实现其效益的途径。快速投送能力主要体现在投送时间的及时性和投送物资的准确性两个方面,其主要强调“时间最小化”条件下的“足量、高质”。常态化条件下,应急物资保障一般“定时、定点、定量”,规律性与可操作性都比较强,物资投送过程相对稳定,基于经费使用效益的考虑,其一般以“费用最小化”为基本目标。因此,物资的投送不仅需要选择科学的投送方式,比如是公路运输还是铁路运输,而且需要选择最优的投送路线,提高投送的综合效率,进而有效实现储备应急物资的效益。
三、结论
总之,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的分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大小并不仅仅只受以上所述因素影响,还受许多其他因素影响,包括储备点辐射的范围、仓储面积、保障标准等。通过对他们的分析或优化来最终确立应急物资储备最优规模;准确、全面掌握相关信息,提高应急物资投送能力,最终实现应急物资储备规模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丰,姜玉宏.应急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2]代蕊华.高效办学效益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9
[3]卢会.军队处置突发事件行动[M].武汉:海潮出版社,2009
[4]胡华安.军队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决策研究[J].军事经济研究,2010,(10)
(作者通讯地址:武警工程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