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学习的心理状态并能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过程,即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引发他们丰富的情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教给学习感受、理解与掌握美术内涵的本领,要把握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合理安排美术教学的程序和方法。
初一年阶段,这时的孩子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对简单具体的事物易于接受,易被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色彩鲜艳的活动教具所吸引,以机械记忆为主,思维主要是根据直观形象的外在属性进行概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让他在游戏与娱乐中学习初步的美术知识。
初二年阶段,不再单纯追求主要作用于器官的感觉上的需要,这时的学生开始需要比从前更进一步的得到知觉上的满足。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运用色彩、构图所表现的典型的意境与情绪,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注意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掌握和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简单的分析、综合、比较与分类能力的培养,使其逐步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维与概括能力。初二年是从青少年成长的过渡阶段,在中学美术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既不可完全沿用初一年的方法,也不可全盘舍弃那些在初一年有效又适用于初二年的教学方法。要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着学生的兴趣,选择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能强化其参与意识的教学方法。
初三年阶段,理解记忆能力越来越强,思维方式由以具体思维为主的形式逐渐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形式过渡,情感和意志方面也都有所发展。在这一时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可适当讲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故事,如名人与美术、美术家轶事、名画诞生趣事等。如果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可多安排一些美术教学和名画欣赏是教学以及 能够调动学生内心活动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创作欲望等。初三年的美术教学应从重视外在表现向重视内心情绪的表现方面转变、更要强调美术的艺术表现效果,但其先决条件是学生喜欢美术和爱绘画,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进入高中,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发育处于高峰期,主要表现在学生兴趣广泛,成人感强,自尊心,荣誉感和好胜心强,意志品质有了突出表现,自我意识有明显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占优势。这一时期学生心理发展表现的主要特点是好争论、好怀疑、情感变化快而不稳定等等。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是受社会、家庭、学校制约的,尤其是社会与家庭影响更突出一些,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不但要钻研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同时还要了解社会上的流行美术因素及其在学生中的影响等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发挥学校美术教育的特殊功能、引导和培养学生健康的美术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学校美术教育如果能与学生的心理过程相符合,则能够促进学生具有美术感的愿望得到健康的发展。反方,则容易产生两种后果:一部分热衷于升学的学生(或在各种压力下只注重文化课而排斥其他一切活动和爱好的那部分学生)具有美术学习潜力的愿望受到抑制:另一部分喜欢美术而学校又不能满足他们爱好美术的愿望的学生,则会向追求社会上流行美术的方向发展。由于缺乏基本的美术常识和鉴赏能力而不辨良莠,学生的身心健康往往会受到某些不良影响。
怎样使学生喜欢学校美术教学和内容呢?
1、更新美术学习观念,德育美育并重。
精致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美好画卷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艺术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正义与邪恶的标准。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一课,让学生谈谈对本课的欣赏体会,教师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世界著名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如果不勤学苦练基本功,又怎么能创造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呢?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其思想境界。
2、充分、合理的利用好现有教材。
就教材而言,选入教材的作品必须是艺术精品,编选教材时除了考虑到各种必备因素之外,不可忽视的是所选美术作品必须是符合学生审美情趣(学生愿意接受)的作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教材突出审美内容,并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欣赏美术为主要内容,强调对美术基本要素的理解与掌握,欣赏为主,先看后画,在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情绪,再加上教师与引导,是会受到学生欢迎的。我认为这套教材是向着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进行美术教育的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有了好的教材,好的作品,这仅仅为学生喜欢美术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还需要教师通过一系列美术教学活动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美术、喜欢美术,提高心理素质。
在初二教材中有《感受戏剧》这一课,课前我做了一些调查:哪些同学听过京剧?(回答听过没有一两个)你喜欢听京剧吗?(回答非常肯定,不喜欢,原因是听不懂)由此可见这一课程的必要性。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包含了我国很多悠久的历史文化。很多外国人都在学唱京剧,他们在学唱京剧的过程中也了解了很多中国历史。作为北京人的我们却知道的甚少,我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安排,由歌曲《说唱脸谱》的视频导入,引发学习的兴趣,从行当、唱腔、舞台表演、戏楼、服饰、脸谱、京剧美术作品欣赏、电脑练习画脸谱等几个环节进行讲授,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争先恐后的上电脑前添色脸谱。课程的最后,我叫起其中一名课前说不喜欢京剧的同学,她说“我现在开始有些喜欢京剧了,没想到京剧还包含着这么多的知识和内容,而且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听到孩子这么说,我心里非常感动。这节课的目的就在于加深民族艺术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诱导学生对学习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最后我告诉学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应该懂得自己民族艺术的特点,我们学习它,是为了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优秀艺术遗产。教育他们要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要以为什么都是外国的好,从而激发他们心灵深处的爱国热情。
在美育中渗透育人教育,在学生逐渐形成的思想意识里,体现育人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这种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德育渗透,是其它德育方法无法替代的。所以,美术教师除了要具有符合要求的美术素质以及美术教育外,还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美术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之外,还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青少年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美术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初一年阶段,这时的孩子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对简单具体的事物易于接受,易被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色彩鲜艳的活动教具所吸引,以机械记忆为主,思维主要是根据直观形象的外在属性进行概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让他在游戏与娱乐中学习初步的美术知识。
初二年阶段,不再单纯追求主要作用于器官的感觉上的需要,这时的学生开始需要比从前更进一步的得到知觉上的满足。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运用色彩、构图所表现的典型的意境与情绪,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注意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掌握和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简单的分析、综合、比较与分类能力的培养,使其逐步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维与概括能力。初二年是从青少年成长的过渡阶段,在中学美术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既不可完全沿用初一年的方法,也不可全盘舍弃那些在初一年有效又适用于初二年的教学方法。要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着学生的兴趣,选择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能强化其参与意识的教学方法。
初三年阶段,理解记忆能力越来越强,思维方式由以具体思维为主的形式逐渐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形式过渡,情感和意志方面也都有所发展。在这一时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可适当讲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故事,如名人与美术、美术家轶事、名画诞生趣事等。如果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可多安排一些美术教学和名画欣赏是教学以及 能够调动学生内心活动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创作欲望等。初三年的美术教学应从重视外在表现向重视内心情绪的表现方面转变、更要强调美术的艺术表现效果,但其先决条件是学生喜欢美术和爱绘画,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进入高中,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发育处于高峰期,主要表现在学生兴趣广泛,成人感强,自尊心,荣誉感和好胜心强,意志品质有了突出表现,自我意识有明显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占优势。这一时期学生心理发展表现的主要特点是好争论、好怀疑、情感变化快而不稳定等等。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是受社会、家庭、学校制约的,尤其是社会与家庭影响更突出一些,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不但要钻研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同时还要了解社会上的流行美术因素及其在学生中的影响等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发挥学校美术教育的特殊功能、引导和培养学生健康的美术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学校美术教育如果能与学生的心理过程相符合,则能够促进学生具有美术感的愿望得到健康的发展。反方,则容易产生两种后果:一部分热衷于升学的学生(或在各种压力下只注重文化课而排斥其他一切活动和爱好的那部分学生)具有美术学习潜力的愿望受到抑制:另一部分喜欢美术而学校又不能满足他们爱好美术的愿望的学生,则会向追求社会上流行美术的方向发展。由于缺乏基本的美术常识和鉴赏能力而不辨良莠,学生的身心健康往往会受到某些不良影响。
怎样使学生喜欢学校美术教学和内容呢?
1、更新美术学习观念,德育美育并重。
精致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美好画卷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艺术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正义与邪恶的标准。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一课,让学生谈谈对本课的欣赏体会,教师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世界著名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如果不勤学苦练基本功,又怎么能创造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呢?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其思想境界。
2、充分、合理的利用好现有教材。
就教材而言,选入教材的作品必须是艺术精品,编选教材时除了考虑到各种必备因素之外,不可忽视的是所选美术作品必须是符合学生审美情趣(学生愿意接受)的作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教材突出审美内容,并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欣赏美术为主要内容,强调对美术基本要素的理解与掌握,欣赏为主,先看后画,在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情绪,再加上教师与引导,是会受到学生欢迎的。我认为这套教材是向着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进行美术教育的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有了好的教材,好的作品,这仅仅为学生喜欢美术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还需要教师通过一系列美术教学活动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美术、喜欢美术,提高心理素质。
在初二教材中有《感受戏剧》这一课,课前我做了一些调查:哪些同学听过京剧?(回答听过没有一两个)你喜欢听京剧吗?(回答非常肯定,不喜欢,原因是听不懂)由此可见这一课程的必要性。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包含了我国很多悠久的历史文化。很多外国人都在学唱京剧,他们在学唱京剧的过程中也了解了很多中国历史。作为北京人的我们却知道的甚少,我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安排,由歌曲《说唱脸谱》的视频导入,引发学习的兴趣,从行当、唱腔、舞台表演、戏楼、服饰、脸谱、京剧美术作品欣赏、电脑练习画脸谱等几个环节进行讲授,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争先恐后的上电脑前添色脸谱。课程的最后,我叫起其中一名课前说不喜欢京剧的同学,她说“我现在开始有些喜欢京剧了,没想到京剧还包含着这么多的知识和内容,而且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听到孩子这么说,我心里非常感动。这节课的目的就在于加深民族艺术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诱导学生对学习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最后我告诉学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应该懂得自己民族艺术的特点,我们学习它,是为了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优秀艺术遗产。教育他们要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要以为什么都是外国的好,从而激发他们心灵深处的爱国热情。
在美育中渗透育人教育,在学生逐渐形成的思想意识里,体现育人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这种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德育渗透,是其它德育方法无法替代的。所以,美术教师除了要具有符合要求的美术素质以及美术教育外,还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美术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之外,还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青少年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美术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