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噪声监测是环境监测部门的一项常规测试工作,其目的是了解环境质量的整体状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声环境的要求会不断提高,加强环境噪声污染的监测和控制工作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对我国环境噪声监测现状、问题及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噪音污染噪声监测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所谓噪音监测,是指对于干扰人们正常工作、生活的声音散发源头进行的监测活动。由于噪音污染广泛的存在于道路、厂矿以及生活区等大型的人群集散地带,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加强噪音监测,确保一个安静、祥和的生活环境是当前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与此同时,作为当前环境监测之中的三大检测项目(空气、水、噪音)之一,噪音监测历来也都是环保监测人士重点关注的数据指标。通过监测噪音指标,有助于人们对附近的环境做好一个科学、准确的评价论断,同时也是制定环境环境法规、实施环境决策的重要依据,有利于环境噪音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环境噪音污染的现状。
从整体上来看,环境噪音污染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自然界噪音污染和人为活动产生的噪音污染,由于自然界当中产生的噪声是人们暂时还无法改变的(如打雷、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灾害产生的噪音),因此,本文在这里就不再做过多的论述。下面,我们着重来探讨一下人为活动产生的噪音,对人为活动产生的噪音再进行细分的话,又可以分为交通噪音、工业噪音、建筑施工噪音和社会生活噪音。其中,交通噪音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交通工具时所产生的噪声(如车辆的引擎声、嗽叭声、杀车声、汽笛声和防盗报警声),这一部分环境噪音污染在当前人为噪音污染中占据了最大的比例,有可靠数据显示,交通道路噪音在城市中所占的比例在40%以上,也就是大致占了一半左右,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机动车辆的快速发展,交通噪音已经成为当前人为噪音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工业噪音,工业噪音主要是指厂矿、企业等单位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引起的噪音(如机械摩擦、货物运送、产品组装等活动产生的噪音),初步估计,这类噪音污染在人为活动产生的噪音污染中大约占据了五分之一左右的比例,但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并没有完全进行科学规划,许多厂矿企业都和居民区混杂在一起,导致工业噪音甚至成为部分地区的头号噪音污染源;建筑施工噪音,主要是指建筑工地的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噪音(如打桩声);社会生活噪音,主要是指人们的日常生活所引起的噪音。总的来讲,前两类噪音污染在整个噪音污染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后两类噪音污染在整个噪音污染中所占的比例则相对较小。
二、 对各类噪声进行监测
1、交通噪声监测措施
一般来讲,交通噪声监测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交通的噪声情况,分析道路交通车流量等与噪声之间的关系,并且对于交通噪声的变化规律进行整理。在进行监测点位置的选择时需要认真分析如下几点原则:监测点位置能够很好地反映快速路、次干路等道路的类型,车辆速度等噪声排放特点;依照路段长度及其路口间的距离,单个测点能够监测到一条或者是相近的多条道路;在进行测点位置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分析非道路噪声源的干扰,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5m/s 以下时进行。不得不在特殊气象条件下测量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测量准确性,同时注明當时所采取的措施及气象情况,从而更好地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监测工作的安排与以上的表述基本相同,需要认真分析道路种类、车辆类型等进行相应数据的采集工作。
2、功能区域噪声监测
各功能区域噪声监测能够很好地反映各功能区的声环境状况,并且判断出其变化的相应情况。监测点的选择需要具备如下原则:监测点与该功能区的平均噪声水平并没有太大的差距;监测点可以反映出该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监测点可以很好地避开固定反射面。
3、环境噪声污染源检测
一般来讲,污染源进行相应监测,监测点位置需要靠近噪声污染源,并且应该有效确保监测设备的顺利运行及其相应工作人员的安全,依照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当中的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监测。要注意测点布设,比如根据工业企业声源、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布局以及毗邻的区域类别,在工业企业厂界布设多个测点,其中包括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及受被测声源影响大的位置。测点位置一般情况下选在工业企业厂界外1m、高度1.2m 以上,距任一反射面距离不小于1m 的位置。
二、环境噪音监测的相关问题分析
环保部门对人们所居住的环境进行环境噪音监测,是为了能够全面的了解噪声对环境的污染情况以及对人们所生活的环境的质量评定,虽然是一项常规的检测工作,但确是为环保人员提供对环境噪声污染如何防治的依据。从整体上来讲,由于噪声的突发性,不稳定性的特点,环境噪音监测工作非常复杂。由于在噪音监测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先进的技术应用和大量的数据信息,所以对噪音监测的难度可想而知。再加上环境噪声具有即时发生以及在空间、时间上的局限,无形中又增加了环境噪音监测的工作难度。下面我们对在环境噪音监测中相关的问题进行一下分析。
环境噪音监测力量不足。由于我国对噪音污染监测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些技术发展的还不是很成熟,并且噪音监测工作也是近年来才得到人们的重视。在之前对噪音污染的监测力度不够,影响了一些专业人才对环境噪音污染监测工作的热情和工作态度,导致对噪音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环境噪音检测的标准和技术上存在问题。在环境噪音检测的标准上,距一些发达国家的检测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在检测流程上存在一些不符合规范的操作,并且在检则技术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大型交通枢纽、多层的轨道交通噪声监测方面标准存在一定方面的空白,这对环境噪音的防治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噪声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不高。环境噪声监测后产生的大量现场数据没有计算机软件支持,从录入、计算、校对、分析都需要人员参与计算,影响环境噪声结果的准确性,增加人员的重复劳动,并且阻碍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对环境噪音检测的几点建议.
我认为,针对上述的几个问题,可以从经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善目前的局面。
1、加大对环境噪音检测工作的投入力度,上文中我们提到过正是由于过去环境噪音检测人员待遇较低的原因,才导致许多工作人员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那么,想要做好环境噪音检测工作必须从资金上给予充分的保证
2、提高大众对环境噪音检测的认识。政府部门要加大环境噪音检测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环境噪音检测的认识,鼓励人们踊跃的投入到环境噪音检测的学习和工作中,扩大我国的环境噪音检测专业人才的队伍,加强我国在环境噪音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3、完善环境噪音监测工作的制定问题。建议由国家环保局签头,组织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制定统一的环境噪音检测标准和制度,制度制定完成以后,要依据环境噪音监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从制度上保证环境噪音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4、完善环境噪音监测的设备。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环境噪音监测的资金投入,研发环境噪声的统计软件,以便在监测工作中有完善的设备基础来获取可靠的监测数据。
5、完善环境噪音监测工作的标准和技术支持。在国家有关部门对环境噪音监测工作的研究下,尽快的完善我国在环境噪音监测工作的标准,对在监测工作中的相关操作要明确规范,保证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也要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在环境噪音监测方面的先进技术,提高我国环境噪音监测技术水平。
结语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在看到环境噪音检测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环境噪音检测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我相信,只要广大的环境噪音监测工作人员正视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严加改进,必然能促进环境噪音监测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刘砚华,曹 勤,高小晋.我国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与分析.中国环境监测,2005(3):71~72.
[2]朱 江.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和控制.科技资讯,2010(23):154.
关键词:噪音污染噪声监测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所谓噪音监测,是指对于干扰人们正常工作、生活的声音散发源头进行的监测活动。由于噪音污染广泛的存在于道路、厂矿以及生活区等大型的人群集散地带,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加强噪音监测,确保一个安静、祥和的生活环境是当前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与此同时,作为当前环境监测之中的三大检测项目(空气、水、噪音)之一,噪音监测历来也都是环保监测人士重点关注的数据指标。通过监测噪音指标,有助于人们对附近的环境做好一个科学、准确的评价论断,同时也是制定环境环境法规、实施环境决策的重要依据,有利于环境噪音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环境噪音污染的现状。
从整体上来看,环境噪音污染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自然界噪音污染和人为活动产生的噪音污染,由于自然界当中产生的噪声是人们暂时还无法改变的(如打雷、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灾害产生的噪音),因此,本文在这里就不再做过多的论述。下面,我们着重来探讨一下人为活动产生的噪音,对人为活动产生的噪音再进行细分的话,又可以分为交通噪音、工业噪音、建筑施工噪音和社会生活噪音。其中,交通噪音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交通工具时所产生的噪声(如车辆的引擎声、嗽叭声、杀车声、汽笛声和防盗报警声),这一部分环境噪音污染在当前人为噪音污染中占据了最大的比例,有可靠数据显示,交通道路噪音在城市中所占的比例在40%以上,也就是大致占了一半左右,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机动车辆的快速发展,交通噪音已经成为当前人为噪音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工业噪音,工业噪音主要是指厂矿、企业等单位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引起的噪音(如机械摩擦、货物运送、产品组装等活动产生的噪音),初步估计,这类噪音污染在人为活动产生的噪音污染中大约占据了五分之一左右的比例,但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并没有完全进行科学规划,许多厂矿企业都和居民区混杂在一起,导致工业噪音甚至成为部分地区的头号噪音污染源;建筑施工噪音,主要是指建筑工地的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噪音(如打桩声);社会生活噪音,主要是指人们的日常生活所引起的噪音。总的来讲,前两类噪音污染在整个噪音污染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后两类噪音污染在整个噪音污染中所占的比例则相对较小。
二、 对各类噪声进行监测
1、交通噪声监测措施
一般来讲,交通噪声监测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交通的噪声情况,分析道路交通车流量等与噪声之间的关系,并且对于交通噪声的变化规律进行整理。在进行监测点位置的选择时需要认真分析如下几点原则:监测点位置能够很好地反映快速路、次干路等道路的类型,车辆速度等噪声排放特点;依照路段长度及其路口间的距离,单个测点能够监测到一条或者是相近的多条道路;在进行测点位置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分析非道路噪声源的干扰,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5m/s 以下时进行。不得不在特殊气象条件下测量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测量准确性,同时注明當时所采取的措施及气象情况,从而更好地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监测工作的安排与以上的表述基本相同,需要认真分析道路种类、车辆类型等进行相应数据的采集工作。
2、功能区域噪声监测
各功能区域噪声监测能够很好地反映各功能区的声环境状况,并且判断出其变化的相应情况。监测点的选择需要具备如下原则:监测点与该功能区的平均噪声水平并没有太大的差距;监测点可以反映出该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监测点可以很好地避开固定反射面。
3、环境噪声污染源检测
一般来讲,污染源进行相应监测,监测点位置需要靠近噪声污染源,并且应该有效确保监测设备的顺利运行及其相应工作人员的安全,依照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当中的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监测。要注意测点布设,比如根据工业企业声源、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布局以及毗邻的区域类别,在工业企业厂界布设多个测点,其中包括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及受被测声源影响大的位置。测点位置一般情况下选在工业企业厂界外1m、高度1.2m 以上,距任一反射面距离不小于1m 的位置。
二、环境噪音监测的相关问题分析
环保部门对人们所居住的环境进行环境噪音监测,是为了能够全面的了解噪声对环境的污染情况以及对人们所生活的环境的质量评定,虽然是一项常规的检测工作,但确是为环保人员提供对环境噪声污染如何防治的依据。从整体上来讲,由于噪声的突发性,不稳定性的特点,环境噪音监测工作非常复杂。由于在噪音监测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先进的技术应用和大量的数据信息,所以对噪音监测的难度可想而知。再加上环境噪声具有即时发生以及在空间、时间上的局限,无形中又增加了环境噪音监测的工作难度。下面我们对在环境噪音监测中相关的问题进行一下分析。
环境噪音监测力量不足。由于我国对噪音污染监测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些技术发展的还不是很成熟,并且噪音监测工作也是近年来才得到人们的重视。在之前对噪音污染的监测力度不够,影响了一些专业人才对环境噪音污染监测工作的热情和工作态度,导致对噪音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环境噪音检测的标准和技术上存在问题。在环境噪音检测的标准上,距一些发达国家的检测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在检测流程上存在一些不符合规范的操作,并且在检则技术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大型交通枢纽、多层的轨道交通噪声监测方面标准存在一定方面的空白,这对环境噪音的防治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噪声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不高。环境噪声监测后产生的大量现场数据没有计算机软件支持,从录入、计算、校对、分析都需要人员参与计算,影响环境噪声结果的准确性,增加人员的重复劳动,并且阻碍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对环境噪音检测的几点建议.
我认为,针对上述的几个问题,可以从经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善目前的局面。
1、加大对环境噪音检测工作的投入力度,上文中我们提到过正是由于过去环境噪音检测人员待遇较低的原因,才导致许多工作人员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那么,想要做好环境噪音检测工作必须从资金上给予充分的保证
2、提高大众对环境噪音检测的认识。政府部门要加大环境噪音检测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环境噪音检测的认识,鼓励人们踊跃的投入到环境噪音检测的学习和工作中,扩大我国的环境噪音检测专业人才的队伍,加强我国在环境噪音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3、完善环境噪音监测工作的制定问题。建议由国家环保局签头,组织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制定统一的环境噪音检测标准和制度,制度制定完成以后,要依据环境噪音监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从制度上保证环境噪音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4、完善环境噪音监测的设备。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环境噪音监测的资金投入,研发环境噪声的统计软件,以便在监测工作中有完善的设备基础来获取可靠的监测数据。
5、完善环境噪音监测工作的标准和技术支持。在国家有关部门对环境噪音监测工作的研究下,尽快的完善我国在环境噪音监测工作的标准,对在监测工作中的相关操作要明确规范,保证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也要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在环境噪音监测方面的先进技术,提高我国环境噪音监测技术水平。
结语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在看到环境噪音检测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环境噪音检测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我相信,只要广大的环境噪音监测工作人员正视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严加改进,必然能促进环境噪音监测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刘砚华,曹 勤,高小晋.我国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与分析.中国环境监测,2005(3):71~72.
[2]朱 江.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和控制.科技资讯,2010(2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