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古诗词的学习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诵读古诗词,在感悟和运用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不仅在初中阶段,在高考时古诗词也作为一项考查的重点。但是在现实中,古诗词的教学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有:(1)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上,一般采取的都是以讲带读,没有朗诵这一环节。(2)学生对于诗词的内容不理解,只是死记硬背,由此造成记错、记混、错别字的现象比较严重。(3)教师对于古诗词只是简单的表面上的翻译,没有注意到古诗词对于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如果不能全面地理解古诗词的美,那么其学习热情就会不高。针对上述问题,如果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动一些脑筋,那么有些问题是会得到解决的。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
学习古诗词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勤于诵读。俗语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许多具有丰富想象力、意境深远的诗句,不读出来就无法深入其境,更领略不到其中的韵味。而现在的学生有一个很大的缺憾就是平时的积累不够,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而古诗词作为我们文化中一个最宝贵的财富,是需要学生用一定时间去学习、诵读,从而转化成自身文化内涵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每节语文课前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轮流将以前学过的诗或者自己在课后读到的诗给同学们讲一讲,然后教师再做一个赏析,再让学生们快速记忆。这样坚持下去,学生一个学期学到的古诗词的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此外,教师在早读时间应让学生放声朗读,然后互相背诵。教师还应抽时间举行一些诗歌朗读会之类的活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要古诗词积累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学生的水平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教给学生正确学习的方法,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古诗词以简约的文字、丰富真挚的情感熏陶感染着古今许许多多的人。但我们的传统教学方法,对于老师的讲解很重视,这样往往形成的局面就是老师对学生进行强行灌输,这种做法不但损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阻碍学生通过古诗词达到提高鉴赏水平的目的,从而使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成为一句空话。那么,怎么做才是正确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呢?我认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作者创作诗词时的背景
古诗词往往是作者的经历及情感的外在表现方式,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先要对作者的经历及当时的感情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只有了解了这些,再去感悟诗词时才会对其意思恍然大悟。比如,学习杜甫的诗时,我们可以先重点了解一下杜甫这个人及其经历。杜甫经历了唐代由盛及衰的过程,本身也做过官,他嫉恶如仇,对于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的不公深恶痛绝。他在长安困顿十年后才谋得一个小小的职位。在安史之乱爆发时,他被叛军所俘,脱险后,被授予左拾遗。晚年时在湖北、湖南一带生活,最后死于贫困和疾病。
杜甫的诗多涉及政治黑暗、人民生活的苦难,他忧国忧民的诗篇对于我们认识那个时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他的“三吏”“三别”揭露了当时人民生活的苦难,对后世影响深远。而同为唐代的诗人李白,则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则多描写壮丽的山水以及内心的情感。了解到了这些,学生再去学习他们的诗词时,就会很自然地有更深刻的理解。
因此在上古诗词课前,教师应先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经历及创作时的背景,这样对于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有着极大的作用。
2.对于精彩、重点的诗句重点品析
作者当初在创作诗词时,都付出了许多心血,因此很多句子才能成为千古名句,其中的一字都替换不了。因此在让学生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让学生重点抓住这些关键的词、句,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加强对其的理解。比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其中有一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个“敲”字将当时的境界全部托出,而作者关于“推、敲”的斟酌也成为了一个经典。再如,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有一句是:“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闹”字引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春天里万紫千红、春意满园的景象。诗人用这么一个字就给我们展现出了一幅春日里的景象,让人浮想联翩,千般回味。同是写春,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画面则显得安静、轻柔。由此,教师还可以将描写春天的诗多举几个例子,让学生体味不同的画面。学生有了深刻的体会,自然就会增加学习的兴趣,也会找到很多写春的诗歌来进行品味。
3.根据描写的不同事物进行分类
一般古诗词描写的对象有自然景观、植物类、动物类以及一些动作等。自然景观类包括月、春、夜、风、鱼、水等等。比如,描写月的诗句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不同的描写抒发的是作者不同的情感,教师在教授这些的时候就要让学生了解到这些。在了解到不同的分类后,学生能够对描写这些事物的诗句产生新的认识,继而总结、归纳出一些共性,为以后更加顺利学习古诗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记忆也有规律,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更准、更牢。死记硬背得来的东西不仅容易出错,而且如果换一种考查方式学生会出现不知该如何应对的情况。学生要想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除掌握上述方法外,还需要了解诗歌的一些写作手法及技巧,这样才能对诗歌有更深刻的理解。诗歌中常用的一些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等等。例如,在赏析《春望》这首诗时,教师应让学生仔细分析诗中用到的修辞手法,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体会作者创作出来的意境,这样学生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诗人写诗时的心情,体会出诗人面对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并且此时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的心境,以及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的爱国情怀。这样学生记忆才能加深刻,且不容易忘记。
总之,诗词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善于用简约的文字表达诗人的情感, 正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古诗词的美,就像一座宝库,等待着我们用辛勤的劳动去挖掘,我们只要付出辛劳和汗水,挖掘得更广、更深,就一定能获得丰富的宝藏。
一、引导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
学习古诗词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勤于诵读。俗语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许多具有丰富想象力、意境深远的诗句,不读出来就无法深入其境,更领略不到其中的韵味。而现在的学生有一个很大的缺憾就是平时的积累不够,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而古诗词作为我们文化中一个最宝贵的财富,是需要学生用一定时间去学习、诵读,从而转化成自身文化内涵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每节语文课前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轮流将以前学过的诗或者自己在课后读到的诗给同学们讲一讲,然后教师再做一个赏析,再让学生们快速记忆。这样坚持下去,学生一个学期学到的古诗词的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此外,教师在早读时间应让学生放声朗读,然后互相背诵。教师还应抽时间举行一些诗歌朗读会之类的活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要古诗词积累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学生的水平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教给学生正确学习的方法,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古诗词以简约的文字、丰富真挚的情感熏陶感染着古今许许多多的人。但我们的传统教学方法,对于老师的讲解很重视,这样往往形成的局面就是老师对学生进行强行灌输,这种做法不但损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阻碍学生通过古诗词达到提高鉴赏水平的目的,从而使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成为一句空话。那么,怎么做才是正确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呢?我认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作者创作诗词时的背景
古诗词往往是作者的经历及情感的外在表现方式,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先要对作者的经历及当时的感情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只有了解了这些,再去感悟诗词时才会对其意思恍然大悟。比如,学习杜甫的诗时,我们可以先重点了解一下杜甫这个人及其经历。杜甫经历了唐代由盛及衰的过程,本身也做过官,他嫉恶如仇,对于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的不公深恶痛绝。他在长安困顿十年后才谋得一个小小的职位。在安史之乱爆发时,他被叛军所俘,脱险后,被授予左拾遗。晚年时在湖北、湖南一带生活,最后死于贫困和疾病。
杜甫的诗多涉及政治黑暗、人民生活的苦难,他忧国忧民的诗篇对于我们认识那个时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他的“三吏”“三别”揭露了当时人民生活的苦难,对后世影响深远。而同为唐代的诗人李白,则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则多描写壮丽的山水以及内心的情感。了解到了这些,学生再去学习他们的诗词时,就会很自然地有更深刻的理解。
因此在上古诗词课前,教师应先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经历及创作时的背景,这样对于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有着极大的作用。
2.对于精彩、重点的诗句重点品析
作者当初在创作诗词时,都付出了许多心血,因此很多句子才能成为千古名句,其中的一字都替换不了。因此在让学生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让学生重点抓住这些关键的词、句,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加强对其的理解。比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其中有一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个“敲”字将当时的境界全部托出,而作者关于“推、敲”的斟酌也成为了一个经典。再如,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有一句是:“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闹”字引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春天里万紫千红、春意满园的景象。诗人用这么一个字就给我们展现出了一幅春日里的景象,让人浮想联翩,千般回味。同是写春,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画面则显得安静、轻柔。由此,教师还可以将描写春天的诗多举几个例子,让学生体味不同的画面。学生有了深刻的体会,自然就会增加学习的兴趣,也会找到很多写春的诗歌来进行品味。
3.根据描写的不同事物进行分类
一般古诗词描写的对象有自然景观、植物类、动物类以及一些动作等。自然景观类包括月、春、夜、风、鱼、水等等。比如,描写月的诗句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不同的描写抒发的是作者不同的情感,教师在教授这些的时候就要让学生了解到这些。在了解到不同的分类后,学生能够对描写这些事物的诗句产生新的认识,继而总结、归纳出一些共性,为以后更加顺利学习古诗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记忆也有规律,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更准、更牢。死记硬背得来的东西不仅容易出错,而且如果换一种考查方式学生会出现不知该如何应对的情况。学生要想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除掌握上述方法外,还需要了解诗歌的一些写作手法及技巧,这样才能对诗歌有更深刻的理解。诗歌中常用的一些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等等。例如,在赏析《春望》这首诗时,教师应让学生仔细分析诗中用到的修辞手法,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体会作者创作出来的意境,这样学生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诗人写诗时的心情,体会出诗人面对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并且此时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的心境,以及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的爱国情怀。这样学生记忆才能加深刻,且不容易忘记。
总之,诗词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善于用简约的文字表达诗人的情感, 正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古诗词的美,就像一座宝库,等待着我们用辛勤的劳动去挖掘,我们只要付出辛劳和汗水,挖掘得更广、更深,就一定能获得丰富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