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教育为主,构建和谐校园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long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校园的和谐建设必不可少。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阵地,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坚持对学生的教育,建设和谐校园。如今,校园的凌霸、斗殴事件等事件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学的氛围,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学校有必要坚持教育为主,构建和谐校园,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教育;和谐校园;构建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了社会依据。”如今,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关注教育教学,和谐教育的追求有了不可或缺的地位。学校是学生丰富自我、发展自我的一个教育平台,在校园当中要坚持教育为主,提倡学生和谐共处的和谐氛围。我校在开展教学教育工作当中,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在校园当中开展法制教育等工作,让学生能够懂法、守法,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以教育为主的教学理念
  在学校当中,最重要的工作教师要坚持开展教育活动,以此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并且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开展教育为主的教学工作时,首先要求其领导班子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合理并科学地设定管理理念,为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做足准备。其次,管理工作者要带领教师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当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各项能力发展。在新课改下,学校还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最后,要做好教学评价工作,反馈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努力做好教学教育工作,坚持教育为主的教学理念。
  我校在经过长期的教学工作后,行政领导班子坚持“四字经”管理理念,即“带”,带头遵守,带头学习。“勤”,脑勤、腿勤、口勤、手勤。“实”,为人实在,工作扎实。“和”,团结一致,和和睦睦。“四字经”的管理理念,使我校的教学教育工作开展得到了一定的成效,建设出了和谐的校园环境。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我校一直坚持教育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各项规章制度的遵守和学习工作中,领导和教师都会带头遵守、带头学习,为学生做好榜样,促进学生在教学当中能够发挥主动性进行学习。学校还围绕“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的主题对教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要求教师要爱岗敬业、认真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业,要为人师表,这一系列的工作都体现了学校教育为主的理念,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坚持教育为主,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
  第一,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我国一直致力教育工作的开展,要求教育工作当中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教育工作当中,学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素质发展和能力发展两个方面。素质发展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科学研究文化素质发展、道德素质发展。学生的素质发展对学生正确价值取向有重要的作用,道德是学生的基本素质所在,因此人生的学习过程中,道德教育一直都存在。而自身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不断练就,能够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心理。科学研究文化素质是学生在学习当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一门素质,体现了学生对知识文化掌握情况,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之处。这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是教学当中坚持教育为本的重要标准之一。除此,还有学生的能力发展,能力发展是学生在日常学习当中一点一滴逐渐培养出来的能力,比如通过数学解题获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方式等等。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可以让学生在德智体美上充分地体现出了和谐之美。在我国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过程当中,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能够实现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和諧校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校园的和谐环境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重要力量,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作用。
  第二,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在教育为主的理念下,一是学校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当中,也需要贯穿和谐校园的建设。在现代化下,学校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比如课程开设所需要的设备和技术,教材的选择、教学模式的创新等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能够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教学中更好做到高效学习,另一方面能够为社会主义和谐建设贡献力量。二是学校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包括校园的环境和文化环境。校园环境的稳定是和谐校园的体现,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带领学生遵纪守法,积极去解决校园当中出现的不和谐问题,为学生开创一个自由、稳定的校园环境。文化环境是学生成长中重要的环境条件,良好和谐的文化环境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长期熏陶,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素养。
  第三,做好学生引导工作。教育为主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任务,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当中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每位教师的职责所在。和谐校园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在日常的教学和工作当中,教师要用正确的方式鼓励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在初中教学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处于叛逆时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特别重要,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导学生,同时也可以开设相关的讲座或是活动开引导学生。
  第四,关注学生的困难点。学生是校园生活当中的主体,在建设和谐校园时要为学生解决各种问题,以此来构建和谐校园。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条件。比如优质的住宿环境、良好的食堂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的图书资源,等等。其次,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开展。相关的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在学生出现不良情绪时要深入学生内心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解决学生心理障碍,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再次,做好贫困生补助工作,为一些家庭情况困难的学生提供帮扶,让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最后,要完善学生的保障机制,学校要明确自身的职业,做好学生保障工作。
  和谐校园的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综上所述,坚持教育为主的和谐校园建设,我们可以通过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这四个方面来努力,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建坤.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7(5):30.
  [2]何容.坚持以生为本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2):73-75.
  [3]韩艳.坚持育人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J].理论与当代,2006(6):43-44.
  [4]游建.论和谐校园的构建[J].湖南社会科学,2008(1):177-179.
  [5]马玮.坚持育人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1-2.
其他文献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重点体现为基础性、工具性和整合性。作为教学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越来越发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同步的重要性。在此,就笔者的一些体会和思考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求抛砖引玉,找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法。  一、英语科基础知识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同步性  目前,顺德区在小学三年级就开设了信
当今社会信息万变,人要不断学习、创新才能发展,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适应甚至引领社会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培养学生就要立足学生的终身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因此,教师的职业角色要从一个学科老师走向一个育人的老师,从教学科知识到培育素养,从教学研究到教育研究。化学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要将出发点由课堂教学升华至课堂教育的高度实施。本文以人教版化学1教材中《铝的重要化合物——氢氧化铝》一节为教研对象进
【摘要】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能让小学生融入到古文中人物角色的对话中去,以情景再现的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能够极大地提高古文的教学效果。情景教学模式能够烘托课堂气氛,对渲染感情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激发小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演绎文本情景的同时,能极大地加深对其古文的理解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情境教学;课堂模式  古文相对于我们今天的白话文而言
【摘要】情商是可以有针对性地更有效地培养的。感受体验策略、角色认同策略、游戏扮演策略、合情宣泄策略四个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情商;感受体验策略;角色认同策略;游戏扮演策略;合情宣泄策略  深圳市教育局在《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在培育健全人格方面,要“加强情感教育,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情商。强化意志训练,增强学生心理承受力、耐挫力和环境适应力。”
【摘要】数学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乏味和抽象的学科,由于受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学生个体之间都存在差异等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针对这个问题,我采用灵活使用教材,变被动为主动;关注“学困生”,唤醒求知欲,及时评价;改教法,实施分层教学;营造氛围,齐帮扶等方法,达到改善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  【关键词】数学学习;两极分化;应对策略  《数学课程
学校的基本功能是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和主要载体,是实现学校育人功能的关键环节。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自然生命。生命是发展的,不是停滞的;是生成的,不是既定的。因此,课堂教学的目的也应该是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从而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缘起:呼唤教育本真的回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近年来逐渐受到应用语言专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的重视。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学生通过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充分发展了语言与思维能力。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由于其具有直观、形象、方便、快捷及资源丰富等优点,与英语的任务型教学结合起来,更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在实施任务型
【摘要】以在教学中的事例来描述如何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带领学生演绎“探索与创新”。从五个方面以不同的案例论述了生活中创新、课堂教学中创新、关注社会焦点问题方式的创新、交流方式的创新、玩乐中产生创新等,说明创新是开放的、不拘于泥的,可以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可以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可以在手段上进行创新,也可以在过程中进行创新。学生创意,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在探索与创新过程中快乐着、收获着。  【关键词】小学信息
【摘要】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宝贝——成绩不好,纪律也不好,是老师头疼家长伤心同学烦恼甚至连他自己也不喜欢自己的人。而他,小李同学,曾经也让我头疼不已,作为他的班主任,每天听到不同老师投诉,说没有交作业或者上课不认真等状况,尤其是语文老师沮丧极了,甚至产生了放弃他的念头。本案例探讨作为班主任的我,怎样协助语文老师引导他喜欢上语文教学的过程以及带出本人对学困生转化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班主任;特“困
【摘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对小学班主任来讲,情感教育是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班主任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情感教育在班主任工作各环节中的渗透,为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关键词】情感教育;班主任工作;沟通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实践证明,如果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愉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