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康拉德的小说《吉姆爷》中的吉姆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痛苦的“自我”建立与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不断以他人为参照物,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来分析吉姆的内心世界,可以看出吉姆先是以英雄为镜,建立理想“自我”;后来又以海盗布朗为镜,意识到卑微“自我”;在他人凝视下,吉姆对“自我”的认识极其困惑。他的“自我”的形成是建立在周围的人及物的基础之上的,是“他者”构建的结果,是把“他者”内化的产物。吉姆的死是寻找“自我”的失败,是以他人为镜建立的“自我”的最终迷失。
关键词:《吉姆爷》 镜像 “自我” 他者 凝视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吉姆爷》(Lord Jim)是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 1857—1924)的一部经典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年轻水手吉姆的故事。他在一次海难中跳入救生艇逃生,置800名香客的生死于不顾,心理上备受道德与良知的拷问,经历了心灵的苦难历程。在与文明隔绝的荒远小岛帕图森的生活使他得到当地人的信任与爱戴,重新建立起自信心,找回“自我”。但在与海盗布朗为首的一伙侵入者的斗争中,由于放走了布朗导致帕图森岛上马来人部落头领多拉明爱子的死亡,吉姆主动走到多拉明的枪口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阅读小说后,读者很容易产生这些疑惑:吉姆为什么总想当个英雄?他为什么在敌寡我众的情况下放走了布朗?最终又为什么自愿赴死?……一直以来,众多评论家从道德、人性、理想等角度对吉姆的英雄情结进行阐释。本篇论文则从心理分析角度出发,借助拉康的镜像理论,走进吉姆的内心世界,解开迷津。
二 拉康的镜像理论
拉康是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家,他的镜像理论认为,6—18个月的幼儿会将镜子中自己的映像当作自己本身,有了“这就是我”,“我就是这个样子的”想法,人是通过认同于某个形象而产生并建立“自我”的。镜像认同虽然发生在幼儿时期,但人生各个阶段都存在镜像认同现象,无论是幼儿最初在世的心理“自我”的建构,还是成年人在复杂的社会中通过自己及他人的语言确立主体性,都是一种幻想式的镜像自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认同——转换过程,这个过程使人的“自我”得以形成并不断变化。用镜像理论来分析《吉姆爷》,我们可以看到吉姆短暂的一生就是这样:他不断以别人为镜,反观、调整“自我”。
三 以英雄为镜——吉姆理想“自我”的建立
吉姆小时候的认同对象是正直、诚实的父亲,然后是书中的英雄,然后是海员学校那个舍己救人的水手,作为主体的吉姆以这些镜像来要求自己,希望自己成为同样的人,正如拉康所说,“主体幻象中的躯体的完整形式是在一种外在性中获得的……”依照这些镜像,吉姆建立起来一个理想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从吉姆的言行举止中可窥一斑。
当满载一船香客的“帕特纳”号即将沉没时,以船长、轮机长等为首的官员拼命去争夺几只救生艇,而吉姆却决意和一船香客共患难,但在一刹那间他被恐惧和混乱吓破了胆,在本能的驱使下跳到救生艇上逃生。马洛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法庭上,吉姆那种“默然和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气”与船长等人的龌龊形象成了鲜明对比。“他站在那里,四肢匀称,脸盘白净,一动不动”,马洛觉得他“简直是阳光沐浴过的最有希望的小青年了”。即使在这样饱受良心折磨、接受审判的难堪时刻,吉姆也保持着自尊,向别人呈现出堂堂男子汉的形象,因为他内心认同的就是这个形象。
在“帕特纳”号船失事之前,吉姆以他人为镜照出的“自我”是光彩的。如果把“自我”分成两方面来看,这是理想的“自我”。吉姆那弃船一跳使他开始意识到“自我”卑微的一面。但他还是想维持他那理想的“自我”,在潜意识中他不断压制那个卑微的“自我”,两个“自我”不断斗争。在帕图森岛上的生活使他重新建立起统一的“自我”感,他的痛苦的心路历程慢慢结束了。然而这一切很快又随着布朗的到来而结束了。
四 以海盗为镜——吉姆卑微“自我”的再现
小说中的白人布朗,是澳大利亚沿海臭名昭著的海盗。当布朗一伙来到帕图森岛时,贫困交加,可以说吉姆轻而易举就可以将其歼灭。一直以来,评论界对吉姆放走布朗的动机众说纷纭。让我们看看在他们首次相遇时发生的一幕:
“你是谁?”吉姆终于发问,声音一如往常。“我叫布朗,”布朗高声回答,“你叫什么?”吉姆却置若罔闻,停了一停,继续安详地问道:“你是为什么到这儿来的?”“你想知道吗,”布朗怨毒地说,“这很好回答。饥饿。你又是为什么到这儿来的呢?”
令布朗不明白的是,他这一问使吉姆突然激动起来,吉姆脸涨得通红。布朗又说,“我不是为自己求活命,而是为了我那帮人……我不是那种跳出是非圈,弃其他人于该死的危难中不管不顾的人。”吉姆听到这话,“像个木桩子似的呆呆站在那里”。布朗觉察到吉姆“悲哀的,半是怨恨半是无奈的心情”。
从这个场面我们可以看出,布朗的咄咄话语直扎到吉姆心里最薄弱的地方,毫不留情地触到他的灵魂深处,血淋淋,但醍醐灌顶,吉姆不再陶醉在开始复苏的理想“自我”的构建中。布朗实质上是吉姆的另一个自我,是吉姆的“自我”镜像,吉姆在布朗这面镜子里照到了自己丑陋的一面。也许正是吉姆心里的这种认同感,才是他放走布朗的真正原因。
康拉德让笔下的人物吉姆与布朗的第一次见面发生在一个特别的地方,小说的这一设计可谓良苦用心。全小说是围绕吉姆的“两次跳”展开的,“第一跳”是指吉姆从“帕特纳”船跳到救生艇上逃生,吉姆从英雄变成懦夫,理想“自我”沦落为卑微“自我”,“第二跳”是吉姆被凶狠的土著头领囚禁了三天后决定逃生时发生的,这一跳使他跳进了马来人部落中,在此他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他的卑微“自我”又开始逐步让位于理想“自我”。然而,就在吉姆找到自信与“自我”的关键时刻,康拉德却安排了布朗这个角色来阻止与破坏,并且二人的见面就是在“第二跳”发生的地方,我们或许可以推断出康拉德是在向读者传达这样的信息:无论吉姆以正面还是反面形象为镜都建构不出真正“自我”,因为这些形象都是他者,“自我”就是一个把“他者”内化的产物。正如拉康所说,“镜像阶段是场悲剧……导致了对自我的验证的无穷化解。” 吉姆对自己的内在认同是以外在世界为基础的,所以他建立起来的“自我”是个虚假的统一体。人根本没有真正的“自我”,镌刻在古希腊神庙墙上的那句著名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乃是一句喃喃呓语。
五 他人凝视——吉姆“自我”的困惑与迷失
“一个完整的镜像生成过程需要有作为主体的‘我’,作为他者的镜像,还要有主体、镜像之外的第三者的目光。”在第三者目光凝视下,人对自己的认识就更变得摇摆不定了。由于弃船逃生,吉姆成为航海史上没有责任感的丑闻人物,在接受法庭审判时,“一张张黑色、白色、红色的面孔,一张张专注出神的面孔上,很多双眼睛在注视着他。”那些目光让他倍感耻辱。于是他选择了逃避,审判过后,他从一个港口到另一个港口,几乎跑遍了东方的所有港口。在这过程中,他遇到很多稍微知道一点儿自己“弃船而逃”那事的人,虽然这些人没有说什么,没有做什么,但吉姆一见到这样的人就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拉康认为,“作为第三方的凝视其实一直就在那里,并始终发挥着作用;即使没有任何人出现,没有任何声音,没有任何干扰……(人)也始终在他者的凝视之下。”
他人的凝视可以让一个人完全否定自己、厌恶自己、迷失“自我”,也可以帮助一个人建立起自信、肯定自己、找回“自我”。在帕图森岛上的马来人特别尊重吉姆,几乎将他神化了。当马洛问吉姆是否愿意离开帕图森岛时,吉姆断然否定,“我必须感到,每天,每当我睁开眼睛,我是受到信任的。”他在那里重新找回了他所认同的理想“自我”。
但是吉姆的弃船逃生行为真的就说明他是卑鄙无耻的小人么?法庭上审判吉姆的人、在旁观席听审判的群众、还有在各个港口取笑吉姆的人就如一面面镜子,丑化了吉姆,吉姆自己也感觉到自己确实是令人鄙视的“懦夫”;而帕图森岛上的马来人这面镜子又将吉姆美化了,吉姆也觉得自己真的是“英雄”了。两方面就如凸透镜与凹透镜一样,都不能帮吉姆构建出真实的“自我”。就如詹妮·盖洛普(Jane Gallop)所说:“镜子阶段本身也是一个自我误认的时刻,是一个被虚幻的形象所困惑的时刻。”巴赫金也曾说过,通过“虚幻的他人的眼睛,不可能看到自己真正的面貌,而只能看到自己的假面”。吉姆以他人为参照物,他的镜中“自我”都不是真实的“自我”再现,但他意识不到这个事实。
吉姆放走布朗后,布朗一伙背信弃义,杀了个回马枪,杀死了多拉明的儿子。很多评论家认为吉姆是为了赎罪而主动来到多拉明的面前求死的,吉姆的一生也就是道德自我完善的一生。而笔者却认为吉姆选择自愿赴死与道德无关,而是被理想“自我”所蒙蔽的悲剧,他想维持已经赢得的“爷”的尊严和权威,想陶醉在完满自足的自我意识中,为了获得并加深这样一种意识,他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可是生命都没了,还何谈“自我”。吉姆的死恰恰是寻找“自我”的失败,是以他人为镜建立的“自我”的最终迷失。
六 结语
在这部小说里,吉姆是一个隐喻,具有普遍意义,他代表着你、我、他每一个人。作者康拉德塑造吉姆这个人物,实际上表达了他内心的愧疚——他在祖国波兰需要他投身解放事业时,离开了祖国,继而加入了英国国籍。康拉德以吉姆为镜,看到了自己的懦弱,“吉姆是作者内在潜意识中的焦虑与赎罪感的外在投射”。在解密吉姆的心灵密码的同时,读者也以吉姆为镜,对自己的内心做了一次深刻的探索。也许每个人都曾思索过,“我是谁?人生对于我来说,又意味着什么?”既然人的“自我”是依靠一个个镜像建立起来的,那么人对外界的认识,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建立就更是受他者影响的,其又有多大的可信度呢?而人却要为了这个自认为正确的理想去奋斗、去挣扎、去牺牲,就如吉姆那样,岂不悲哀?笔者认为,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寻找“自我”,但“自我”实则是虚妄的,因而对“自我”的探求也必将如吉姆那样遭遇失败。康拉德的这部小说促使读者思考“自我”,思考生命的意义,也许人生的意义也就是在这无休止的思考、探索和追求中,正是这神秘的不确定性才使人生充满激情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巴赫金:《审美活动中的作者和主人公》,佟景韩译:《巴赫金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 福原泰平,王小峰、李濯凡译:《拉康——镜像阶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 拉康,褚孝泉译:《拉康选集》,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4] 马元龙:《主题的颠覆:拉康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1期。
[5] 马元龙:《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6] 严泽胜:《穿越“我思”的幻象——拉康主体性理论及其当代效应》,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7] Conrad,Joseph.Lord Jim [M].Xian: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0.
[8] Dalesk,H.M.Joseph Conrad:the Way of Dispossession[M].London:Faber and Faber 3 Queen Square London WC,1977.
[9] Morf,Gustav.The Polish Heritage of Joseph Conrad[M].London:Sampson Low,Marston & CO,.LTD,1978.
作者简介:王艳萍,女,1973—,辽宁沈阳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2010级在读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吉姆爷》 镜像 “自我” 他者 凝视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吉姆爷》(Lord Jim)是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 1857—1924)的一部经典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年轻水手吉姆的故事。他在一次海难中跳入救生艇逃生,置800名香客的生死于不顾,心理上备受道德与良知的拷问,经历了心灵的苦难历程。在与文明隔绝的荒远小岛帕图森的生活使他得到当地人的信任与爱戴,重新建立起自信心,找回“自我”。但在与海盗布朗为首的一伙侵入者的斗争中,由于放走了布朗导致帕图森岛上马来人部落头领多拉明爱子的死亡,吉姆主动走到多拉明的枪口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阅读小说后,读者很容易产生这些疑惑:吉姆为什么总想当个英雄?他为什么在敌寡我众的情况下放走了布朗?最终又为什么自愿赴死?……一直以来,众多评论家从道德、人性、理想等角度对吉姆的英雄情结进行阐释。本篇论文则从心理分析角度出发,借助拉康的镜像理论,走进吉姆的内心世界,解开迷津。
二 拉康的镜像理论
拉康是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家,他的镜像理论认为,6—18个月的幼儿会将镜子中自己的映像当作自己本身,有了“这就是我”,“我就是这个样子的”想法,人是通过认同于某个形象而产生并建立“自我”的。镜像认同虽然发生在幼儿时期,但人生各个阶段都存在镜像认同现象,无论是幼儿最初在世的心理“自我”的建构,还是成年人在复杂的社会中通过自己及他人的语言确立主体性,都是一种幻想式的镜像自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认同——转换过程,这个过程使人的“自我”得以形成并不断变化。用镜像理论来分析《吉姆爷》,我们可以看到吉姆短暂的一生就是这样:他不断以别人为镜,反观、调整“自我”。
三 以英雄为镜——吉姆理想“自我”的建立
吉姆小时候的认同对象是正直、诚实的父亲,然后是书中的英雄,然后是海员学校那个舍己救人的水手,作为主体的吉姆以这些镜像来要求自己,希望自己成为同样的人,正如拉康所说,“主体幻象中的躯体的完整形式是在一种外在性中获得的……”依照这些镜像,吉姆建立起来一个理想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从吉姆的言行举止中可窥一斑。
当满载一船香客的“帕特纳”号即将沉没时,以船长、轮机长等为首的官员拼命去争夺几只救生艇,而吉姆却决意和一船香客共患难,但在一刹那间他被恐惧和混乱吓破了胆,在本能的驱使下跳到救生艇上逃生。马洛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法庭上,吉姆那种“默然和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气”与船长等人的龌龊形象成了鲜明对比。“他站在那里,四肢匀称,脸盘白净,一动不动”,马洛觉得他“简直是阳光沐浴过的最有希望的小青年了”。即使在这样饱受良心折磨、接受审判的难堪时刻,吉姆也保持着自尊,向别人呈现出堂堂男子汉的形象,因为他内心认同的就是这个形象。
在“帕特纳”号船失事之前,吉姆以他人为镜照出的“自我”是光彩的。如果把“自我”分成两方面来看,这是理想的“自我”。吉姆那弃船一跳使他开始意识到“自我”卑微的一面。但他还是想维持他那理想的“自我”,在潜意识中他不断压制那个卑微的“自我”,两个“自我”不断斗争。在帕图森岛上的生活使他重新建立起统一的“自我”感,他的痛苦的心路历程慢慢结束了。然而这一切很快又随着布朗的到来而结束了。
四 以海盗为镜——吉姆卑微“自我”的再现
小说中的白人布朗,是澳大利亚沿海臭名昭著的海盗。当布朗一伙来到帕图森岛时,贫困交加,可以说吉姆轻而易举就可以将其歼灭。一直以来,评论界对吉姆放走布朗的动机众说纷纭。让我们看看在他们首次相遇时发生的一幕:
“你是谁?”吉姆终于发问,声音一如往常。“我叫布朗,”布朗高声回答,“你叫什么?”吉姆却置若罔闻,停了一停,继续安详地问道:“你是为什么到这儿来的?”“你想知道吗,”布朗怨毒地说,“这很好回答。饥饿。你又是为什么到这儿来的呢?”
令布朗不明白的是,他这一问使吉姆突然激动起来,吉姆脸涨得通红。布朗又说,“我不是为自己求活命,而是为了我那帮人……我不是那种跳出是非圈,弃其他人于该死的危难中不管不顾的人。”吉姆听到这话,“像个木桩子似的呆呆站在那里”。布朗觉察到吉姆“悲哀的,半是怨恨半是无奈的心情”。
从这个场面我们可以看出,布朗的咄咄话语直扎到吉姆心里最薄弱的地方,毫不留情地触到他的灵魂深处,血淋淋,但醍醐灌顶,吉姆不再陶醉在开始复苏的理想“自我”的构建中。布朗实质上是吉姆的另一个自我,是吉姆的“自我”镜像,吉姆在布朗这面镜子里照到了自己丑陋的一面。也许正是吉姆心里的这种认同感,才是他放走布朗的真正原因。
康拉德让笔下的人物吉姆与布朗的第一次见面发生在一个特别的地方,小说的这一设计可谓良苦用心。全小说是围绕吉姆的“两次跳”展开的,“第一跳”是指吉姆从“帕特纳”船跳到救生艇上逃生,吉姆从英雄变成懦夫,理想“自我”沦落为卑微“自我”,“第二跳”是吉姆被凶狠的土著头领囚禁了三天后决定逃生时发生的,这一跳使他跳进了马来人部落中,在此他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他的卑微“自我”又开始逐步让位于理想“自我”。然而,就在吉姆找到自信与“自我”的关键时刻,康拉德却安排了布朗这个角色来阻止与破坏,并且二人的见面就是在“第二跳”发生的地方,我们或许可以推断出康拉德是在向读者传达这样的信息:无论吉姆以正面还是反面形象为镜都建构不出真正“自我”,因为这些形象都是他者,“自我”就是一个把“他者”内化的产物。正如拉康所说,“镜像阶段是场悲剧……导致了对自我的验证的无穷化解。” 吉姆对自己的内在认同是以外在世界为基础的,所以他建立起来的“自我”是个虚假的统一体。人根本没有真正的“自我”,镌刻在古希腊神庙墙上的那句著名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乃是一句喃喃呓语。
五 他人凝视——吉姆“自我”的困惑与迷失
“一个完整的镜像生成过程需要有作为主体的‘我’,作为他者的镜像,还要有主体、镜像之外的第三者的目光。”在第三者目光凝视下,人对自己的认识就更变得摇摆不定了。由于弃船逃生,吉姆成为航海史上没有责任感的丑闻人物,在接受法庭审判时,“一张张黑色、白色、红色的面孔,一张张专注出神的面孔上,很多双眼睛在注视着他。”那些目光让他倍感耻辱。于是他选择了逃避,审判过后,他从一个港口到另一个港口,几乎跑遍了东方的所有港口。在这过程中,他遇到很多稍微知道一点儿自己“弃船而逃”那事的人,虽然这些人没有说什么,没有做什么,但吉姆一见到这样的人就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拉康认为,“作为第三方的凝视其实一直就在那里,并始终发挥着作用;即使没有任何人出现,没有任何声音,没有任何干扰……(人)也始终在他者的凝视之下。”
他人的凝视可以让一个人完全否定自己、厌恶自己、迷失“自我”,也可以帮助一个人建立起自信、肯定自己、找回“自我”。在帕图森岛上的马来人特别尊重吉姆,几乎将他神化了。当马洛问吉姆是否愿意离开帕图森岛时,吉姆断然否定,“我必须感到,每天,每当我睁开眼睛,我是受到信任的。”他在那里重新找回了他所认同的理想“自我”。
但是吉姆的弃船逃生行为真的就说明他是卑鄙无耻的小人么?法庭上审判吉姆的人、在旁观席听审判的群众、还有在各个港口取笑吉姆的人就如一面面镜子,丑化了吉姆,吉姆自己也感觉到自己确实是令人鄙视的“懦夫”;而帕图森岛上的马来人这面镜子又将吉姆美化了,吉姆也觉得自己真的是“英雄”了。两方面就如凸透镜与凹透镜一样,都不能帮吉姆构建出真实的“自我”。就如詹妮·盖洛普(Jane Gallop)所说:“镜子阶段本身也是一个自我误认的时刻,是一个被虚幻的形象所困惑的时刻。”巴赫金也曾说过,通过“虚幻的他人的眼睛,不可能看到自己真正的面貌,而只能看到自己的假面”。吉姆以他人为参照物,他的镜中“自我”都不是真实的“自我”再现,但他意识不到这个事实。
吉姆放走布朗后,布朗一伙背信弃义,杀了个回马枪,杀死了多拉明的儿子。很多评论家认为吉姆是为了赎罪而主动来到多拉明的面前求死的,吉姆的一生也就是道德自我完善的一生。而笔者却认为吉姆选择自愿赴死与道德无关,而是被理想“自我”所蒙蔽的悲剧,他想维持已经赢得的“爷”的尊严和权威,想陶醉在完满自足的自我意识中,为了获得并加深这样一种意识,他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可是生命都没了,还何谈“自我”。吉姆的死恰恰是寻找“自我”的失败,是以他人为镜建立的“自我”的最终迷失。
六 结语
在这部小说里,吉姆是一个隐喻,具有普遍意义,他代表着你、我、他每一个人。作者康拉德塑造吉姆这个人物,实际上表达了他内心的愧疚——他在祖国波兰需要他投身解放事业时,离开了祖国,继而加入了英国国籍。康拉德以吉姆为镜,看到了自己的懦弱,“吉姆是作者内在潜意识中的焦虑与赎罪感的外在投射”。在解密吉姆的心灵密码的同时,读者也以吉姆为镜,对自己的内心做了一次深刻的探索。也许每个人都曾思索过,“我是谁?人生对于我来说,又意味着什么?”既然人的“自我”是依靠一个个镜像建立起来的,那么人对外界的认识,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建立就更是受他者影响的,其又有多大的可信度呢?而人却要为了这个自认为正确的理想去奋斗、去挣扎、去牺牲,就如吉姆那样,岂不悲哀?笔者认为,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寻找“自我”,但“自我”实则是虚妄的,因而对“自我”的探求也必将如吉姆那样遭遇失败。康拉德的这部小说促使读者思考“自我”,思考生命的意义,也许人生的意义也就是在这无休止的思考、探索和追求中,正是这神秘的不确定性才使人生充满激情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巴赫金:《审美活动中的作者和主人公》,佟景韩译:《巴赫金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 福原泰平,王小峰、李濯凡译:《拉康——镜像阶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 拉康,褚孝泉译:《拉康选集》,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4] 马元龙:《主题的颠覆:拉康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1期。
[5] 马元龙:《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6] 严泽胜:《穿越“我思”的幻象——拉康主体性理论及其当代效应》,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7] Conrad,Joseph.Lord Jim [M].Xian: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0.
[8] Dalesk,H.M.Joseph Conrad:the Way of Dispossession[M].London:Faber and Faber 3 Queen Square London WC,1977.
[9] Morf,Gustav.The Polish Heritage of Joseph Conrad[M].London:Sampson Low,Marston & CO,.LTD,1978.
作者简介:王艳萍,女,1973—,辽宁沈阳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2010级在读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