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小说,《马丁·伊登》和其他文本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作者思想和生活的结晶,也是作者多年社会生活的深层次反映。本文通过对杰克·伦敦和马丁·伊登生平比较入手,深层次挖掘了充满个人主义的马丁·伊登的毁灭,同时也挖掘了杰克·伦敦的创作思想。
关键词:杰克·伦敦 马丁·伊登 个人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1909月9月,杰克·伦敦的小说《马丁·伊登》(Martin Eden)创作完成,这部创作于旅途中的长篇小说一问世就震惊了世界文坛。对于小说中的主人公马丁·伊登的个人形象,评论家们的说法历来不一,但是纵观杰克·伦敦的生平以及创作思想的发展脉络,我们不难发现,在创作过程中,杰克·伦敦的思想相当的纠结,他在将充满个人主义思想的马丁·伊登毁灭的同时,也发出了深深的叹息。
一 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
为了印证《马丁·伊登》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许多评论家对作者的生平和马丁·伊登的生平做了详细的比较,并且各自得出了自己满意的答案。但是,《马丁·伊登》这部小说一问世,杰克·伦敦就多次宣称作品中的主人公马丁·伊登并不是他自己。在赠送给弗雷德里克·贝姆富尔德的《马丁·伊登》一书的题词中,杰克·伦敦这样写道:“……这部书完全是为了攻击个人主义,马丁·伊登自杀的原因也是因为他是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义者,根本不去考虑其他人的需求,所以,当幻想破灭以后,他的生活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在写给一位名叫布莱克的读者的回信中,杰克·伦敦这样写道:“马丁·伊登是一位个人主义者,而我却是一位社会主义者,这就是马丁·伊登为什么自杀而我能够活下来的原因。”
对于《马丁·伊登》是否是作者本人的自传体小说这个问题上,本文作者认为,不管是不是自传体小说或者半自传体小说,和其他作家进行小说创作一样,作者杰克·伦敦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绝对使用了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生活中的一部分素材,甚至参考了自己成长的过程进行创作。小说之所以是小说,而不是人物传记,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明确了存在于《马丁·伊登》这部小说中的这个问题,我们才可以在参考杰克·伦敦创作思想的基础上进入这部小说的内部,从发生在马丁·伊登身上的故事来进行论述,而不会完全依据杰克·伦敦的生平进行论述,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二 杰克·伦敦和马丁·伊登生平比较
尽管笔者不赞成自传体小说这种说法,但是在探寻小说中主人公思想核心的过程中还必须参考作者的生平,从而探索作者在创作小说时的思想状态,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 杰克·伦敦的生平
1876年,杰克·伦敦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但是,贫苦的家庭并没有磨灭杰克·伦敦的意志,反而激起他和生命进行抗争的勇气。他嗜书如命,还不到9岁就将华盛顿·欧文的《阿尔汗伯拉》读得烂熟,10岁在作报童、罐头厂工人期间也不忘读书。他意志坚强,13岁就可以独自驾船穿过旧金山湾,并做了蚝贼。17岁,他开始做水手,远涉重洋到朝鲜、日本、白令海等地进行捕捞工作。在此期间,他仍然不忘读书,坚持读完了《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等文学名著。远航归来的一次意外获奖,验证了杰克·伦敦的文学潜力。逐渐长大的杰克·伦敦逐渐醒悟,他决定学习电气,但是最终却失去了工作。接下来,杰克·伦敦开始了几年的流浪生活,流浪归来的他接触了一些先进思想家的作品,其中包括马克思撰写的《共产主义宣言》。接触了先进思想的杰克·伦敦开始参加进步活动,并一度被捕。后来,他又通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斯宾塞的《首要原理》、弥尔顿的《失乐园》、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著作。这些著作大大开阔了杰克·伦敦的眼界,使他的思想逐渐成熟。父亲死后,杰克·伦敦一边工作一边写作,可惜他的作品基本上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但是他并不气馁,继续坚持创作。1900年小说集《狼子》的出版,使杰克·伦敦一下子蜚声美国文坛,短短16年的时间内,他就出版了50多部作品。杰克·伦敦成名后,置办了自己的庄园,但是他的妻子和前妻有相同的毛病,他钟爱的女儿爱的却是母亲,他的朋友后来因为财富而纷纷背叛了他,他新建的别墅毁灭于大火,他的40万株树苗和良种牲畜陆续死光,这些都使他心力交瘁,并因此而引发了疾病,为此他常常靠酒精麻醉自己。1916年11月22日,身患尿毒症的杰克·伦敦在饮用过量的吗啡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 马丁·伊登的生平
马丁·伊登是一位水手,在偶然挽救了亚瑟之后,认识了亚瑟的妹妹罗丝。年轻貌美、谈吐优雅的罗丝一下子征服了马丁·伊登。在爱情力量的感召下,马丁·伊登刻苦学习,努力写作,目的就是为了跻身于上流社会,取得和罗丝相匹配的地位。马丁·伊登的写作一开始就遇上了难题,尽管他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可他的作品并没有获得认可,但是他仍然坚持不懈。在和罗丝往来的过程中,马丁·伊登发现上流社会一样下流、龌龊,在一次辩论中,他严厉批评所谓的“高等人士”,从那一天开始,马丁·伊登就被拒于亚瑟的家门之外,罗丝也和马丁·伊登断绝了往来。马丁·伊登不再继续写作,而是将原来创作的作品再次投出,但出人意料的是,原本无人问津的作品却接连不断地被采用了,马丁·伊登一下子成为了大作家。成为作家的马丁·伊登用他的金钱资助所有在他贫困时帮助过他的人。而原来那些看不起他的上流社会向他伸出了热情的手,就连罗丝也要求和他同居。看透了人情冷暖的马丁·伊登再也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于是他纵身一跃,投入了大海的怀抱。
3 杰克·伦敦和马丁·伊登生平比较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杰克·伦敦和马丁·伊登同样都是从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一跃成为大作家,最终都是自杀身亡,但是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杰克·伦敦从小就喜爱读书,其努力奋斗是下层劳动人民的自觉性行为,是为了改变生存状态的本能追求;而马丁·伊登却是因为受到爱情和梦想进入上流社会的刺激,是带有极端个人主义目的的行为。其次,杰克·伦敦成名后,置办了自己的庄园,但他两任妻子的毛病,他女儿的疏离,他朋友的背叛,他新建别墅的毁于一旦,他的树苗和良种牲畜的陆续死光都使他心力交瘁,并因此而引发了疾病;而马丁·伊登却是根本不在乎金钱,他将自己的金钱用来资助贫困的人,资助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再次,杰克·伦敦临死前不仅心力交瘁,而且患上了严重的尿毒症,一度沉溺于酒精麻醉之中,精神和肉体的折磨使他再也承受不起,于是他选择了自杀;而马丁·伊登的自杀是看透了人情冷暖,声名财富方面的成功,罗丝以及上流社会的丑陋使他个人主义追求失去了目标,在失去了人生的目标之后,他选择了自杀。值得一提的是,当杰克·伦敦创作《马丁·伊登》的时候,他的生活相当的惬意,他正带着他的第二任妻子夏米安·基特里奇作七年的环球旅行,此时的他决不会给自己设计一个自杀的结局。 三 个人主义的毁灭
不管后世的评论家如何评论,马丁·伊登的个人主义思想是杰克·伦敦在创作时就决定了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比作者更懂马丁·伊登,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推翻作者对马丁·伊登个人主义的定性。马丁·伊登之所以最终选择自杀,是因为个人主义追求达到极点,再也找不到能够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此时,马丁·伊登所有的理想都幻灭了,他失去了理想,生活失去了动力,原来充满动力的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他难以承受这个巨大的反差,最终选择了自杀。
马丁·伊登的自杀充满悲剧意义,他的自杀只是由于个人理想的幻灭而自杀,根本不具有任何社会意义。杰克·伦敦通过马丁·伊登的自杀展示的只是美国社会当中追求个人主义目标的年轻人的悲剧。
笔者之所以用大量的篇幅比较杰克·伦敦和马丁·伊登,主要是想说明《马丁·伊登》不是杰克·伦敦的自传体小说,究其原因是杰克·伦敦和马丁·伊登的思想高度不同,因此在对待社会生活上的态度也就不同。作为一位社会主义者,杰克·伦敦是一位深切关注底层劳动者命运的作家,他经常组织参加和美国资产阶级斗争的各种集会和游行,并且公开发表各种进步的演说,公开宣称要推翻美国的资产阶级专政制度。而马丁·伊登只是为了一己之私而奋斗,他根本看不清社会发展的方向,也不会参与到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当中去。在小说中,马丁·伊登多次宣称自己是个人主义者:“说到我个人,我就是个人主义者。我非常相信‘捷足先登,强者必胜’的道理。这是我学到的生物学道理,或者可以这样说,自己觉得学到的道理。我是个人主义者,个人主义者就是社会主义世代相传、永永远远的敌人。”为了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良苦用心,证明小说的主人公是个彻头彻尾的个人主义者,杰克·伦敦在小说的结尾特意安排了幻灭之后的马丁·伊登跳海自杀这个情节。
但是,在宣称马丁·伊登是个人主义者的同时,杰克·伦敦还多次发表声明说马丁·伊登就是作者自己。杰克·伦敦这种说法使自传体小说的支持者找到了论据,并且在小说中杰克·伦敦一直站在同情马丁·伊登的角度进行叙述。种种矛盾使杰克·伦敦的思想显得扑朔迷离,就连一些信仰社会主义的评论家也认为杰克·伦敦“在歪曲自身复杂性的同时,也歪曲了文学创作的复杂性”。指责杰克·伦敦“利用马丁·伊登美化个人主义……他(杰克·伦敦)已经放弃了社会主义信仰。”
无论杰克·伦敦做什么样的辩解,他对于马丁·伊登个人主义思想的深刻同情却是发自于他内心的。尽管杰克·伦敦接触到了社会主义思想,并付诸于实践,但是,在那样一个时代,他很难从根本上对社会制度产生深刻的认识,并且杰克·伦敦还深深受到达尔文以及斯宾塞思想的影响。所有这一切都使得杰克·伦敦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感到非常迷茫。尽管他一再做出声明,但是,隐藏在他思想深层次的东西依然制约着他创作的思路。
另外,幼年时期贫困而悲惨的生活使得杰克·伦敦难以忘怀,也使他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这种恐惧使他在成功后难以融入到广大民众之中,尽管杰克·伦敦一直号召广大民众起来反抗。同时他还盼望着生活中能够出现超人般的强有力的领导者领导广大民众走出深渊,因为广大民众根本不会自发地组织起来进行反抗。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马丁·伊登便具有了超人般的意志,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同时,杰克·伦敦对马丁·伊登存在着发自内心的同情,他将自身经历的一部分附加在马丁·伊登的身上,让他经历痛苦困顿的生活,让他羡慕上层人物的生活,让他通过努力奋斗取得成功,充分展示了马丁·伊登的个人主义魅力。但是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的杰克·伦敦明白,单纯依靠个人主义只能获取个人的成功,根本无法挽救人民大众,根本无法解决来自于社会制度的深层次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前提基础上,杰克·伦敦最终让只能挽救自己命运、而无法挽救人民大众命运的马丁·伊登走向自杀的道路。
马丁·伊登人物形象的纠结,正是杰克·伦敦内心的纠结。杰克·伦敦通过相当纠结的文字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创造了一个最终走向幻灭的个人主义者形象。
参考文献:
[1] 李怀波:《马丁·伊登:艾默生式的个人主义者》,《外语研究》,2007年第3期。
[2] 刘宝才、欧阳江琳:《论〈马丁·伊登〉的创作动机和“个人主义”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3] 张利娅:《精神与物质的艰难抉择——读杰克·伦敦的小说〈马丁·伊登〉谈人的社会实现和精神归属》,《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年第3期。
[4] 梁卓斐:《马丁·伊登死亡原因之探寻——〈马丁·伊登〉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解读》,《安徽文学》(评论研究),2008年第9期。
[5] 崔静:《在希望中奋进于迷惘中沉沦——浅析爱情对美国小说〈马丁·伊登〉主人公命运的影响》,《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第4期。
[6] 梁玉兰:《马丁·伊登的毁灭源于个人主义?——读〈马丁·伊登〉》,《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4期。
作者简介:金颖颖,女,1971—,上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工作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关键词:杰克·伦敦 马丁·伊登 个人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1909月9月,杰克·伦敦的小说《马丁·伊登》(Martin Eden)创作完成,这部创作于旅途中的长篇小说一问世就震惊了世界文坛。对于小说中的主人公马丁·伊登的个人形象,评论家们的说法历来不一,但是纵观杰克·伦敦的生平以及创作思想的发展脉络,我们不难发现,在创作过程中,杰克·伦敦的思想相当的纠结,他在将充满个人主义思想的马丁·伊登毁灭的同时,也发出了深深的叹息。
一 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
为了印证《马丁·伊登》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许多评论家对作者的生平和马丁·伊登的生平做了详细的比较,并且各自得出了自己满意的答案。但是,《马丁·伊登》这部小说一问世,杰克·伦敦就多次宣称作品中的主人公马丁·伊登并不是他自己。在赠送给弗雷德里克·贝姆富尔德的《马丁·伊登》一书的题词中,杰克·伦敦这样写道:“……这部书完全是为了攻击个人主义,马丁·伊登自杀的原因也是因为他是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义者,根本不去考虑其他人的需求,所以,当幻想破灭以后,他的生活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在写给一位名叫布莱克的读者的回信中,杰克·伦敦这样写道:“马丁·伊登是一位个人主义者,而我却是一位社会主义者,这就是马丁·伊登为什么自杀而我能够活下来的原因。”
对于《马丁·伊登》是否是作者本人的自传体小说这个问题上,本文作者认为,不管是不是自传体小说或者半自传体小说,和其他作家进行小说创作一样,作者杰克·伦敦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绝对使用了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生活中的一部分素材,甚至参考了自己成长的过程进行创作。小说之所以是小说,而不是人物传记,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明确了存在于《马丁·伊登》这部小说中的这个问题,我们才可以在参考杰克·伦敦创作思想的基础上进入这部小说的内部,从发生在马丁·伊登身上的故事来进行论述,而不会完全依据杰克·伦敦的生平进行论述,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二 杰克·伦敦和马丁·伊登生平比较
尽管笔者不赞成自传体小说这种说法,但是在探寻小说中主人公思想核心的过程中还必须参考作者的生平,从而探索作者在创作小说时的思想状态,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 杰克·伦敦的生平
1876年,杰克·伦敦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但是,贫苦的家庭并没有磨灭杰克·伦敦的意志,反而激起他和生命进行抗争的勇气。他嗜书如命,还不到9岁就将华盛顿·欧文的《阿尔汗伯拉》读得烂熟,10岁在作报童、罐头厂工人期间也不忘读书。他意志坚强,13岁就可以独自驾船穿过旧金山湾,并做了蚝贼。17岁,他开始做水手,远涉重洋到朝鲜、日本、白令海等地进行捕捞工作。在此期间,他仍然不忘读书,坚持读完了《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等文学名著。远航归来的一次意外获奖,验证了杰克·伦敦的文学潜力。逐渐长大的杰克·伦敦逐渐醒悟,他决定学习电气,但是最终却失去了工作。接下来,杰克·伦敦开始了几年的流浪生活,流浪归来的他接触了一些先进思想家的作品,其中包括马克思撰写的《共产主义宣言》。接触了先进思想的杰克·伦敦开始参加进步活动,并一度被捕。后来,他又通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斯宾塞的《首要原理》、弥尔顿的《失乐园》、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著作。这些著作大大开阔了杰克·伦敦的眼界,使他的思想逐渐成熟。父亲死后,杰克·伦敦一边工作一边写作,可惜他的作品基本上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但是他并不气馁,继续坚持创作。1900年小说集《狼子》的出版,使杰克·伦敦一下子蜚声美国文坛,短短16年的时间内,他就出版了50多部作品。杰克·伦敦成名后,置办了自己的庄园,但是他的妻子和前妻有相同的毛病,他钟爱的女儿爱的却是母亲,他的朋友后来因为财富而纷纷背叛了他,他新建的别墅毁灭于大火,他的40万株树苗和良种牲畜陆续死光,这些都使他心力交瘁,并因此而引发了疾病,为此他常常靠酒精麻醉自己。1916年11月22日,身患尿毒症的杰克·伦敦在饮用过量的吗啡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 马丁·伊登的生平
马丁·伊登是一位水手,在偶然挽救了亚瑟之后,认识了亚瑟的妹妹罗丝。年轻貌美、谈吐优雅的罗丝一下子征服了马丁·伊登。在爱情力量的感召下,马丁·伊登刻苦学习,努力写作,目的就是为了跻身于上流社会,取得和罗丝相匹配的地位。马丁·伊登的写作一开始就遇上了难题,尽管他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可他的作品并没有获得认可,但是他仍然坚持不懈。在和罗丝往来的过程中,马丁·伊登发现上流社会一样下流、龌龊,在一次辩论中,他严厉批评所谓的“高等人士”,从那一天开始,马丁·伊登就被拒于亚瑟的家门之外,罗丝也和马丁·伊登断绝了往来。马丁·伊登不再继续写作,而是将原来创作的作品再次投出,但出人意料的是,原本无人问津的作品却接连不断地被采用了,马丁·伊登一下子成为了大作家。成为作家的马丁·伊登用他的金钱资助所有在他贫困时帮助过他的人。而原来那些看不起他的上流社会向他伸出了热情的手,就连罗丝也要求和他同居。看透了人情冷暖的马丁·伊登再也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于是他纵身一跃,投入了大海的怀抱。
3 杰克·伦敦和马丁·伊登生平比较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杰克·伦敦和马丁·伊登同样都是从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一跃成为大作家,最终都是自杀身亡,但是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杰克·伦敦从小就喜爱读书,其努力奋斗是下层劳动人民的自觉性行为,是为了改变生存状态的本能追求;而马丁·伊登却是因为受到爱情和梦想进入上流社会的刺激,是带有极端个人主义目的的行为。其次,杰克·伦敦成名后,置办了自己的庄园,但他两任妻子的毛病,他女儿的疏离,他朋友的背叛,他新建别墅的毁于一旦,他的树苗和良种牲畜的陆续死光都使他心力交瘁,并因此而引发了疾病;而马丁·伊登却是根本不在乎金钱,他将自己的金钱用来资助贫困的人,资助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再次,杰克·伦敦临死前不仅心力交瘁,而且患上了严重的尿毒症,一度沉溺于酒精麻醉之中,精神和肉体的折磨使他再也承受不起,于是他选择了自杀;而马丁·伊登的自杀是看透了人情冷暖,声名财富方面的成功,罗丝以及上流社会的丑陋使他个人主义追求失去了目标,在失去了人生的目标之后,他选择了自杀。值得一提的是,当杰克·伦敦创作《马丁·伊登》的时候,他的生活相当的惬意,他正带着他的第二任妻子夏米安·基特里奇作七年的环球旅行,此时的他决不会给自己设计一个自杀的结局。 三 个人主义的毁灭
不管后世的评论家如何评论,马丁·伊登的个人主义思想是杰克·伦敦在创作时就决定了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比作者更懂马丁·伊登,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推翻作者对马丁·伊登个人主义的定性。马丁·伊登之所以最终选择自杀,是因为个人主义追求达到极点,再也找不到能够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此时,马丁·伊登所有的理想都幻灭了,他失去了理想,生活失去了动力,原来充满动力的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他难以承受这个巨大的反差,最终选择了自杀。
马丁·伊登的自杀充满悲剧意义,他的自杀只是由于个人理想的幻灭而自杀,根本不具有任何社会意义。杰克·伦敦通过马丁·伊登的自杀展示的只是美国社会当中追求个人主义目标的年轻人的悲剧。
笔者之所以用大量的篇幅比较杰克·伦敦和马丁·伊登,主要是想说明《马丁·伊登》不是杰克·伦敦的自传体小说,究其原因是杰克·伦敦和马丁·伊登的思想高度不同,因此在对待社会生活上的态度也就不同。作为一位社会主义者,杰克·伦敦是一位深切关注底层劳动者命运的作家,他经常组织参加和美国资产阶级斗争的各种集会和游行,并且公开发表各种进步的演说,公开宣称要推翻美国的资产阶级专政制度。而马丁·伊登只是为了一己之私而奋斗,他根本看不清社会发展的方向,也不会参与到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当中去。在小说中,马丁·伊登多次宣称自己是个人主义者:“说到我个人,我就是个人主义者。我非常相信‘捷足先登,强者必胜’的道理。这是我学到的生物学道理,或者可以这样说,自己觉得学到的道理。我是个人主义者,个人主义者就是社会主义世代相传、永永远远的敌人。”为了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良苦用心,证明小说的主人公是个彻头彻尾的个人主义者,杰克·伦敦在小说的结尾特意安排了幻灭之后的马丁·伊登跳海自杀这个情节。
但是,在宣称马丁·伊登是个人主义者的同时,杰克·伦敦还多次发表声明说马丁·伊登就是作者自己。杰克·伦敦这种说法使自传体小说的支持者找到了论据,并且在小说中杰克·伦敦一直站在同情马丁·伊登的角度进行叙述。种种矛盾使杰克·伦敦的思想显得扑朔迷离,就连一些信仰社会主义的评论家也认为杰克·伦敦“在歪曲自身复杂性的同时,也歪曲了文学创作的复杂性”。指责杰克·伦敦“利用马丁·伊登美化个人主义……他(杰克·伦敦)已经放弃了社会主义信仰。”
无论杰克·伦敦做什么样的辩解,他对于马丁·伊登个人主义思想的深刻同情却是发自于他内心的。尽管杰克·伦敦接触到了社会主义思想,并付诸于实践,但是,在那样一个时代,他很难从根本上对社会制度产生深刻的认识,并且杰克·伦敦还深深受到达尔文以及斯宾塞思想的影响。所有这一切都使得杰克·伦敦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感到非常迷茫。尽管他一再做出声明,但是,隐藏在他思想深层次的东西依然制约着他创作的思路。
另外,幼年时期贫困而悲惨的生活使得杰克·伦敦难以忘怀,也使他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这种恐惧使他在成功后难以融入到广大民众之中,尽管杰克·伦敦一直号召广大民众起来反抗。同时他还盼望着生活中能够出现超人般的强有力的领导者领导广大民众走出深渊,因为广大民众根本不会自发地组织起来进行反抗。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马丁·伊登便具有了超人般的意志,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同时,杰克·伦敦对马丁·伊登存在着发自内心的同情,他将自身经历的一部分附加在马丁·伊登的身上,让他经历痛苦困顿的生活,让他羡慕上层人物的生活,让他通过努力奋斗取得成功,充分展示了马丁·伊登的个人主义魅力。但是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的杰克·伦敦明白,单纯依靠个人主义只能获取个人的成功,根本无法挽救人民大众,根本无法解决来自于社会制度的深层次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前提基础上,杰克·伦敦最终让只能挽救自己命运、而无法挽救人民大众命运的马丁·伊登走向自杀的道路。
马丁·伊登人物形象的纠结,正是杰克·伦敦内心的纠结。杰克·伦敦通过相当纠结的文字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创造了一个最终走向幻灭的个人主义者形象。
参考文献:
[1] 李怀波:《马丁·伊登:艾默生式的个人主义者》,《外语研究》,2007年第3期。
[2] 刘宝才、欧阳江琳:《论〈马丁·伊登〉的创作动机和“个人主义”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3] 张利娅:《精神与物质的艰难抉择——读杰克·伦敦的小说〈马丁·伊登〉谈人的社会实现和精神归属》,《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年第3期。
[4] 梁卓斐:《马丁·伊登死亡原因之探寻——〈马丁·伊登〉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解读》,《安徽文学》(评论研究),2008年第9期。
[5] 崔静:《在希望中奋进于迷惘中沉沦——浅析爱情对美国小说〈马丁·伊登〉主人公命运的影响》,《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第4期。
[6] 梁玉兰:《马丁·伊登的毁灭源于个人主义?——读〈马丁·伊登〉》,《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4期。
作者简介:金颖颖,女,1971—,上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工作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