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程量清单报价是一套比较科学的报价体系,是完善建筑工程招投标市场、健全工程造价市场形成机制的有效途径,其科学性体现在工程造价"量"与"价"的分离。
关键词:工程建设 造价 招标投标
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下,业主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依据统一的工程计算规则计算构成拟建项目实体的各项目工程量,并按照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性质和规格等内容列在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供投标单位逐项填报价格。但从实践来看,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如清单项目构成、单价组成以及报价没有脱离定额这个框框等。本文立足于市场竞争机制,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特点,先探讨合理报价模式的基本特征,然后从实证角度分析清单项目构成、单价构成、费用划分等内容,并据此探讨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新模式,以利于工程造价改革、完善招投标市场。
一、合理报价模式的基本特征
合理报价模式是选择优秀施工承包商的保障,它不仅要体现出市场竞争机制,更要有利于竞争。结合招投标工作性质以及项目建设特点,笔者认为合理报价模式应满足以下基本特征:
1、能反映出投标企业的实际能力。报价作为一个经济指标,是投标企业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如果报价不能反映出投标企业的实际能力,选择优秀承包商也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在竞争中体现公平了。在报价中体现出投标企业的实际能力、凸现投标企业优势是衡量报价模式合理性、科学性的第一标准,也是在招投标阶段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前提。这就要求投标企业必须把报价和施工方案、技术以及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2、报价的项目构成应有利于项目实施与控制。从投标企业角度来看,报价是项目目标的经济指标分解的反映,实质上是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它反映的是投标企业基于自身实际能力、结合投标项目的实际情况,打算投入多少成本,想获得多少回报,以及各项支出的目标控制值。同时报价还要反映出哪些是不可控部分,哪些是可通过优化方案、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改善的可控部分。所以合理报价模式应具有可以反映投标企业能动性、符合项目实施特点的结构体系,如清单项目构成、单价组成、费用划分等。报价的项目构成符合项目实施要求,在客观上增加了报价的可靠性,这不仅有利于透明化竞争,也使业主确信所选择的企业确实具有相应的能力,从而降低了项目建设风险。
3、有利于评标。前面两点反映的是如何保证报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选择优秀施工承包商还需要合理的评选标准,这是公平竞争的客观要求。报价模式与评标指标息息相关,有利于评标的报价模式才能体现出竞争的公平性。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目标具有多样性,但是目标过多必然不利于选择的公平性,可以说现阶段招投标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大都与评标指标过多有关,毕竟各目标之间的权衡涉及到"人"的因素,因此毫不相干指标不易过多,这是报价模式合理与否的另外一个衡量标准。
二、清单项目构成分析
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下,业主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依据统一的工程计算规则计算构成拟建项目实体的各项目工程量,并按照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性质和规格等内容列在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供投标单位逐项填报价格。它体现的是拟建项目的规模,有利于投标企业了解项目概况并决定投入规模。但是清单项目应包括哪些内容?目前国内一些地区的做法以及当前的研究情况还值得商讨。
从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研究现状来看,通常认为工程量清单是"按照招标要求和施工设计图纸将拟建招标项目的全部项目和内容,依据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现行预算定额或者综合预算定额子项目分项要求,计算拟建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按照部位性质分部分项以及按照某一个构件列在清单上,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供投标单位逐项填单价"。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第一,清单项目并非拟建项目的全部内容,而是构成工程实体的那部分内容;第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不应按照定额列项,而应按照构成项目实体的材料性质列项;第三,没有脱离定额,从实际操作来看,有生搬硬套之嫌疑。
项目实施阶段包含很多分项工程如基坑围护工程、钢管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这些分项工程与项目的关系不外乎两类,即构成项目实体的工程和不构成项目实体的工程。其中项目实体的各分项工程,其工程量是确定的,也是唯一确定的,不会因施工方案、施工主体不同而不同;不构成项目实体的各分项工程,其工程量与方案有关,施工主体不同时工程量也不会相同,项目建成后不对项目的正常使用产生任何影响(这类分项工程起到的作用仅限于项目实施阶段)。因此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应该是构成项目实体、对项目的正常使用以及外观效果等产生影响的项目,对应的工程量就是实体工程量;相反地,非实体工程的量因方案、施工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就不应出现于工程量清单中,否则就体现不出清单的客观性。
此前,伴随工程量清单的另一个概念是实物工程量,但实际操作中这种叫法易引起混淆,业内有不少人士曾把它理解为工程投入的物而不是实体本身。而且相对于实物工程量而言,非实物工程量也说不通。因此笔者建议工程量清单中,构成项目实体的工程称为实体工程量,其余的为非实体工程量。那么实体工程与非实体工程的划分标准是什么呢?通过长期的探索与观察,得出如下结论:1、存在的持续性;2、发挥作用的时间;3、是否与项目正常使用、功能以及外观效果有关。按照这三个标准,围护工程、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以及土方工程都属于非实体工程,相应地这些工程的工程量或者投入量都与施工方案有关。
三、单价组成分析
按照分部分项工程单价组成来分,工程量清单报价有三种形式:直接费单价、综合费单价和全费用单价。无论哪一种报价形式,单价中都含有机械费。目前这种普遍做法效仿于工业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算模式,但是项目具有单性、一次性等特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机械成本都是一次性投入到单位产品中,其费用应直接记入报价而不必分摊到单位工程量的做法不易显现出投标企业的机械化水平。而且施工机械的选择与施工方案息息相关,它和非实体工程部分的造价一样具有竞争性质。因此工程量清单报价时机械费用不应分摊到单位工程量内,而应该由投标企业按照招标项目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能力和施工方案,单独反映出施工机械投入水平。
单价中,有些费用对投标企业而言是不可控的,比如材料费用,按照我国工程造价改革精神,材料价格将逐渐脱离定额价、实行市场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材料不是全部投入到项目中,而有一定的损耗。这些损耗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损耗量的大小取决于管理水平和施工工艺等。虽然投标人不会承揽这部分损耗,但是作为管理水平的体现,它具有竞争性质,应单独反映在报价中。对于实体工程部分,可在各清单项目下直接反映,非实体工程的损耗量可直接含在计划总投入内。
劳动力市场价格对投标企业而言是不可控的,但是投标企业可以通过现场的有效管理、改进工艺流程等措施来降低单位工程量的人工投入,从而降低人工费用;而且人工费用与机械化水平有关。事实证明,各投标企业的现场技术力量、管理水平和机械化程度存在差异,单位工程量的人工费用都不相同。这些都表明人工费用具有竞争性质,但是这种竞争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工人收入,而是在维护工人现有权益基础上促使投标企业通过合理的组织与管理、改进工艺流程等措施来降低单位工程量的人工投入,从而降低人工费用;而且人工费用与机械化水平有关。事实证明,各投标企业的现场技术加仑量、管理水平和机械化程度存在差异,单位工程量的人工费用都不相同。这些都表明人工费用具有竞争性质,但是这种竞争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工人收入,而是在维护工人现有权益基础上促使投标企业通过合理的组织与管理、改进工艺等措施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笔者认为人工费用也应该在报价中单独反映出来。
四、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的探讨
实体工程量的特点是它所消耗的材料数量(损耗除外)不因施工方案变化而变化,而非实体工程量所消耗的材料数量与施工方案息息相关。如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不同时,所需投入的周转性材料数量就不会相同。把工程量分成实体工程量与非实体一就是为了分清哪些是投标企业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从而发挥出施工企业的能动性。目前,工程量清单的三种报价方式都不能有效反映出可控项目,这不利于选择优秀的承包商。结合上文分析,为了改进工程量清单报价存在的不足,笔者对些作如下探讨:
1、业主编制工程量清单。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必须是实体工程项目,不得出现那些通过优化方案、有效管理等措施能降低投入量的项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例工程量清单不仅实现量与价的分离,也要实现可控量与不可控量的分离。为了使工程量清单项目更具有客观性,业主编制工程量清单时,需要依据工程量统一计算规则,按照构成项目实体的材料所对应的分项工程项目列项,计算出相应的工程量,并按照设计要求注明所用材料的规格、类型等以供投标企业参考。
2、实体工程报价。实体工程量的造价有一部分是不可控的,如材料费用;有些是可控的,如机械费用和人工费用。可控项目的费用都与施工方案,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有关,所以这些费用都应报价中单独出来。如前所述,机械费用不必分摊到单位工程量内,因此实体工程量报价时只需反映出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如附表。表中材料单价、人工单价为该地区的市场价,材料损耗为投标企业根据自身实际能力的合理估计值,单位工程量人工投入是投标企业根据自身当前实际水平确定。
3、机械费用。为完成建设项目所投入的机械成本最终都要归依到工程造价中,报价时不必分摊到单位工程量内。笔者认为机械费用应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某施工机械的费用=进退场费+安装拆除费+计划工作时间×该设备的市场租赁价+相应的维护、维修费用
对于需要专门操作人员的机械如塔吊、施工电梯等,还应该加上特殊工种操作人员的人工成本费用等;于工具性施工机械,考虑到劳务分包,可把机械费用综合到分包单价内(存在劳务分包时);分项工程所需要的专门机械如钢筋下料机、拌灰机等,其费用按照上述公式扎实计算。
4、非实体工程报价。非实体工程消耗的工程材料不是项目实体的构成部分,它的投入量与施工方案有很大关系,因此施工企业报价野性根据拟采用的方案计算实际投入量,单独计算该部分的材料费用。至于非实体工程部分的人工费用,可以按照工程计算规则计算相应的工程量作为人工费的计算基础,如双排脚手架工程的人工费用计算如下:工程量(立面面积)×单位工程量人工工日×人工市场价,或都工程量(立面面积)×该项工程的人工费市场单价。如果非实体工程量涉及到专门的施工机械,相应的机械费要用单独计算,记入总机械费用(分包例外)。
5、经营费用。经营费用是施工企业为组织施工所发生的一切费用,这相当于以前的间接费用,它包括开办费,管理费用,保险费用,劳保费,各种办证费用以及材料试验费用等,投标企业报价时可结合以往经验,自身管理水平以及实际情况综合报价。经营费用属于竞争性项目。
6、税金利润计算。以上构成报价的各项内容反映的是投标企业完成拟建项目所需的投入,作为建设活动主体之一,获取一定的利润是投标企业参与投标的目的,同时投标企业还需按照税法的规定交纳一定的税金,所以税金与预期利润是该报价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期利润同投标企业的经营动机和经营风险有关,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确定;至于税金的计算,企业报价时,需按照一定的计算基础和法定的税率计算,该模式下计算基础可采用投标企业为完成拟建工程所发生的一切投入。
五、关于该报价模式的几点说明
1、报价与质量、工期的关系。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提高质量、缩短工期会增加项目造价,但是这种现象是针对具体承包商而言。招标阶段,质量和工期要求对投标企业而言是既定的约束条件,投标价格的形成就是以此为基础的,同时招投标的竞争性就在于选择那些在业主要求的质量、工期条件下能以较低价格完成项目建设的优秀承包商,所以对业主而言,报价与工期、质量的关系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选择。
2、报价与方案息息相关。本文提到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报价是方案的价格体现,相对而言投标企业投标时所提供的技术、管理措施是形成报价的基础,也是实现报价的保证。部标明为价格的较量,实为技术方案以及管理水平等实际能力的竞争,如果投标企业中标后不按照既定的方案施工就会增加经营风险,这就对"不按照方案施工"的现象造成一定的约束。
3、评标指标单一化。该报价模式把报价与方案紧密结合起来,把方案的差异性外化为报价的差异性,从而使评标指标单一化成为可能。该模式下,评标时首先审核各投标企业是否据实把方案外化为报价,对于那些不能把方案如实反映为报价的投标企业,将被取消入围决标的资格。真实性审核后就可以按照报价这一单一的指标以及各子项成分之间的联系选择中标企业(易采用最低价中标法)。
4、变更与施工措施费。变更会引起工程量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不会影响到项目的规模,相应地也不会影响投标企业的施工方案,所以对于变更引起的工程量,价不变(按照中标企业的报价)量按实;施工措施实质上是施工方案的组成部分,即方案就应含有施工措施。所以在这种报价模式下不存在单纯的措施费(不同于一般观点),如基础方案报价中就应该含有降水排水、应急措施等费用。而且取消施工措施费有利于促使投标企业报价时细化方案,从而降低施工的随意性,使项目建设步入有计划、有秩序的轨道。
关键词:工程建设 造价 招标投标
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下,业主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依据统一的工程计算规则计算构成拟建项目实体的各项目工程量,并按照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性质和规格等内容列在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供投标单位逐项填报价格。但从实践来看,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如清单项目构成、单价组成以及报价没有脱离定额这个框框等。本文立足于市场竞争机制,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特点,先探讨合理报价模式的基本特征,然后从实证角度分析清单项目构成、单价构成、费用划分等内容,并据此探讨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新模式,以利于工程造价改革、完善招投标市场。
一、合理报价模式的基本特征
合理报价模式是选择优秀施工承包商的保障,它不仅要体现出市场竞争机制,更要有利于竞争。结合招投标工作性质以及项目建设特点,笔者认为合理报价模式应满足以下基本特征:
1、能反映出投标企业的实际能力。报价作为一个经济指标,是投标企业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如果报价不能反映出投标企业的实际能力,选择优秀承包商也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在竞争中体现公平了。在报价中体现出投标企业的实际能力、凸现投标企业优势是衡量报价模式合理性、科学性的第一标准,也是在招投标阶段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前提。这就要求投标企业必须把报价和施工方案、技术以及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2、报价的项目构成应有利于项目实施与控制。从投标企业角度来看,报价是项目目标的经济指标分解的反映,实质上是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它反映的是投标企业基于自身实际能力、结合投标项目的实际情况,打算投入多少成本,想获得多少回报,以及各项支出的目标控制值。同时报价还要反映出哪些是不可控部分,哪些是可通过优化方案、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改善的可控部分。所以合理报价模式应具有可以反映投标企业能动性、符合项目实施特点的结构体系,如清单项目构成、单价组成、费用划分等。报价的项目构成符合项目实施要求,在客观上增加了报价的可靠性,这不仅有利于透明化竞争,也使业主确信所选择的企业确实具有相应的能力,从而降低了项目建设风险。
3、有利于评标。前面两点反映的是如何保证报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选择优秀施工承包商还需要合理的评选标准,这是公平竞争的客观要求。报价模式与评标指标息息相关,有利于评标的报价模式才能体现出竞争的公平性。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目标具有多样性,但是目标过多必然不利于选择的公平性,可以说现阶段招投标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大都与评标指标过多有关,毕竟各目标之间的权衡涉及到"人"的因素,因此毫不相干指标不易过多,这是报价模式合理与否的另外一个衡量标准。
二、清单项目构成分析
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下,业主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依据统一的工程计算规则计算构成拟建项目实体的各项目工程量,并按照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性质和规格等内容列在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供投标单位逐项填报价格。它体现的是拟建项目的规模,有利于投标企业了解项目概况并决定投入规模。但是清单项目应包括哪些内容?目前国内一些地区的做法以及当前的研究情况还值得商讨。
从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研究现状来看,通常认为工程量清单是"按照招标要求和施工设计图纸将拟建招标项目的全部项目和内容,依据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现行预算定额或者综合预算定额子项目分项要求,计算拟建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按照部位性质分部分项以及按照某一个构件列在清单上,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供投标单位逐项填单价"。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第一,清单项目并非拟建项目的全部内容,而是构成工程实体的那部分内容;第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不应按照定额列项,而应按照构成项目实体的材料性质列项;第三,没有脱离定额,从实际操作来看,有生搬硬套之嫌疑。
项目实施阶段包含很多分项工程如基坑围护工程、钢管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这些分项工程与项目的关系不外乎两类,即构成项目实体的工程和不构成项目实体的工程。其中项目实体的各分项工程,其工程量是确定的,也是唯一确定的,不会因施工方案、施工主体不同而不同;不构成项目实体的各分项工程,其工程量与方案有关,施工主体不同时工程量也不会相同,项目建成后不对项目的正常使用产生任何影响(这类分项工程起到的作用仅限于项目实施阶段)。因此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应该是构成项目实体、对项目的正常使用以及外观效果等产生影响的项目,对应的工程量就是实体工程量;相反地,非实体工程的量因方案、施工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就不应出现于工程量清单中,否则就体现不出清单的客观性。
此前,伴随工程量清单的另一个概念是实物工程量,但实际操作中这种叫法易引起混淆,业内有不少人士曾把它理解为工程投入的物而不是实体本身。而且相对于实物工程量而言,非实物工程量也说不通。因此笔者建议工程量清单中,构成项目实体的工程称为实体工程量,其余的为非实体工程量。那么实体工程与非实体工程的划分标准是什么呢?通过长期的探索与观察,得出如下结论:1、存在的持续性;2、发挥作用的时间;3、是否与项目正常使用、功能以及外观效果有关。按照这三个标准,围护工程、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以及土方工程都属于非实体工程,相应地这些工程的工程量或者投入量都与施工方案有关。
三、单价组成分析
按照分部分项工程单价组成来分,工程量清单报价有三种形式:直接费单价、综合费单价和全费用单价。无论哪一种报价形式,单价中都含有机械费。目前这种普遍做法效仿于工业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算模式,但是项目具有单性、一次性等特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机械成本都是一次性投入到单位产品中,其费用应直接记入报价而不必分摊到单位工程量的做法不易显现出投标企业的机械化水平。而且施工机械的选择与施工方案息息相关,它和非实体工程部分的造价一样具有竞争性质。因此工程量清单报价时机械费用不应分摊到单位工程量内,而应该由投标企业按照招标项目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能力和施工方案,单独反映出施工机械投入水平。
单价中,有些费用对投标企业而言是不可控的,比如材料费用,按照我国工程造价改革精神,材料价格将逐渐脱离定额价、实行市场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材料不是全部投入到项目中,而有一定的损耗。这些损耗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损耗量的大小取决于管理水平和施工工艺等。虽然投标人不会承揽这部分损耗,但是作为管理水平的体现,它具有竞争性质,应单独反映在报价中。对于实体工程部分,可在各清单项目下直接反映,非实体工程的损耗量可直接含在计划总投入内。
劳动力市场价格对投标企业而言是不可控的,但是投标企业可以通过现场的有效管理、改进工艺流程等措施来降低单位工程量的人工投入,从而降低人工费用;而且人工费用与机械化水平有关。事实证明,各投标企业的现场技术力量、管理水平和机械化程度存在差异,单位工程量的人工费用都不相同。这些都表明人工费用具有竞争性质,但是这种竞争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工人收入,而是在维护工人现有权益基础上促使投标企业通过合理的组织与管理、改进工艺流程等措施来降低单位工程量的人工投入,从而降低人工费用;而且人工费用与机械化水平有关。事实证明,各投标企业的现场技术加仑量、管理水平和机械化程度存在差异,单位工程量的人工费用都不相同。这些都表明人工费用具有竞争性质,但是这种竞争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工人收入,而是在维护工人现有权益基础上促使投标企业通过合理的组织与管理、改进工艺等措施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笔者认为人工费用也应该在报价中单独反映出来。
四、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的探讨
实体工程量的特点是它所消耗的材料数量(损耗除外)不因施工方案变化而变化,而非实体工程量所消耗的材料数量与施工方案息息相关。如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不同时,所需投入的周转性材料数量就不会相同。把工程量分成实体工程量与非实体一就是为了分清哪些是投标企业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从而发挥出施工企业的能动性。目前,工程量清单的三种报价方式都不能有效反映出可控项目,这不利于选择优秀的承包商。结合上文分析,为了改进工程量清单报价存在的不足,笔者对些作如下探讨:
1、业主编制工程量清单。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必须是实体工程项目,不得出现那些通过优化方案、有效管理等措施能降低投入量的项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例工程量清单不仅实现量与价的分离,也要实现可控量与不可控量的分离。为了使工程量清单项目更具有客观性,业主编制工程量清单时,需要依据工程量统一计算规则,按照构成项目实体的材料所对应的分项工程项目列项,计算出相应的工程量,并按照设计要求注明所用材料的规格、类型等以供投标企业参考。
2、实体工程报价。实体工程量的造价有一部分是不可控的,如材料费用;有些是可控的,如机械费用和人工费用。可控项目的费用都与施工方案,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有关,所以这些费用都应报价中单独出来。如前所述,机械费用不必分摊到单位工程量内,因此实体工程量报价时只需反映出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如附表。表中材料单价、人工单价为该地区的市场价,材料损耗为投标企业根据自身实际能力的合理估计值,单位工程量人工投入是投标企业根据自身当前实际水平确定。
3、机械费用。为完成建设项目所投入的机械成本最终都要归依到工程造价中,报价时不必分摊到单位工程量内。笔者认为机械费用应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某施工机械的费用=进退场费+安装拆除费+计划工作时间×该设备的市场租赁价+相应的维护、维修费用
对于需要专门操作人员的机械如塔吊、施工电梯等,还应该加上特殊工种操作人员的人工成本费用等;于工具性施工机械,考虑到劳务分包,可把机械费用综合到分包单价内(存在劳务分包时);分项工程所需要的专门机械如钢筋下料机、拌灰机等,其费用按照上述公式扎实计算。
4、非实体工程报价。非实体工程消耗的工程材料不是项目实体的构成部分,它的投入量与施工方案有很大关系,因此施工企业报价野性根据拟采用的方案计算实际投入量,单独计算该部分的材料费用。至于非实体工程部分的人工费用,可以按照工程计算规则计算相应的工程量作为人工费的计算基础,如双排脚手架工程的人工费用计算如下:工程量(立面面积)×单位工程量人工工日×人工市场价,或都工程量(立面面积)×该项工程的人工费市场单价。如果非实体工程量涉及到专门的施工机械,相应的机械费要用单独计算,记入总机械费用(分包例外)。
5、经营费用。经营费用是施工企业为组织施工所发生的一切费用,这相当于以前的间接费用,它包括开办费,管理费用,保险费用,劳保费,各种办证费用以及材料试验费用等,投标企业报价时可结合以往经验,自身管理水平以及实际情况综合报价。经营费用属于竞争性项目。
6、税金利润计算。以上构成报价的各项内容反映的是投标企业完成拟建项目所需的投入,作为建设活动主体之一,获取一定的利润是投标企业参与投标的目的,同时投标企业还需按照税法的规定交纳一定的税金,所以税金与预期利润是该报价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期利润同投标企业的经营动机和经营风险有关,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确定;至于税金的计算,企业报价时,需按照一定的计算基础和法定的税率计算,该模式下计算基础可采用投标企业为完成拟建工程所发生的一切投入。
五、关于该报价模式的几点说明
1、报价与质量、工期的关系。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提高质量、缩短工期会增加项目造价,但是这种现象是针对具体承包商而言。招标阶段,质量和工期要求对投标企业而言是既定的约束条件,投标价格的形成就是以此为基础的,同时招投标的竞争性就在于选择那些在业主要求的质量、工期条件下能以较低价格完成项目建设的优秀承包商,所以对业主而言,报价与工期、质量的关系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选择。
2、报价与方案息息相关。本文提到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报价是方案的价格体现,相对而言投标企业投标时所提供的技术、管理措施是形成报价的基础,也是实现报价的保证。部标明为价格的较量,实为技术方案以及管理水平等实际能力的竞争,如果投标企业中标后不按照既定的方案施工就会增加经营风险,这就对"不按照方案施工"的现象造成一定的约束。
3、评标指标单一化。该报价模式把报价与方案紧密结合起来,把方案的差异性外化为报价的差异性,从而使评标指标单一化成为可能。该模式下,评标时首先审核各投标企业是否据实把方案外化为报价,对于那些不能把方案如实反映为报价的投标企业,将被取消入围决标的资格。真实性审核后就可以按照报价这一单一的指标以及各子项成分之间的联系选择中标企业(易采用最低价中标法)。
4、变更与施工措施费。变更会引起工程量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不会影响到项目的规模,相应地也不会影响投标企业的施工方案,所以对于变更引起的工程量,价不变(按照中标企业的报价)量按实;施工措施实质上是施工方案的组成部分,即方案就应含有施工措施。所以在这种报价模式下不存在单纯的措施费(不同于一般观点),如基础方案报价中就应该含有降水排水、应急措施等费用。而且取消施工措施费有利于促使投标企业报价时细化方案,从而降低施工的随意性,使项目建设步入有计划、有秩序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