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就业从计划分配转向双向选择,大学毕业生如何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是高校管理者应当思考的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贫困大学生就业更难。根据“木桶效应”,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在于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的多方面努力,而作为高校的教育者,首先要考虑的是高校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
关键词:高校 贫困大学生 就业难 木桶效应
一、 为什么贫困大学生就业更难
随着高校收费改革的深入,在大学生中间出现了一群特殊的群体即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越来越多的收到高校教育者的关注,并不断研究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关系贫困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众所周知,在当今就业形势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受到严重影响,就业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担心的首要问题。而贫困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的特殊性导致贫困大学生就业更难,简要概括总结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原因:
首先,家庭支持不足。毕业生的就业不仅是学生本人综合素质的竞争,同时也是学生家庭和社会关系的较量。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关系网络是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北大的一项调查还显示,父亲为公务员的畢业生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子弟高出14个百分点。
其次,经济支持匮乏。读大学对于家庭来说是一项高投入,而相对应的是,大学生的就业率却在不断下降,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尤甚。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中,就业已不单单是能力的较量,也需要强大的经济支出做保障。制作简历、外部形象包装、异地求职交通食宿、通讯费、招聘会门票等等费用高昂。经济上的拮据迫使很多贫困大学生放弃了去外地求职的机会,限制了择业的范围。
再次,心理自卑严重。贫困大学生由于早期家庭贫困的影响,大多独立自强,积极上进。但是这种积极心理与消极心理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是积极心理占据主流,有时又被消极氛围所覆盖,而更多的时间则表现为两种心理特征的相互交织,相互替代,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心理,外在表现为情绪的不稳定与行为的反常。如,自立自强与无能为力的心理矛盾,追求自尊与自卑压抑的心理矛盾,渴望人际交往与自我封闭的心理矛盾等。这种消极的心理自卑因素往往成为贫困大学生求职中的心理障碍。
最后,能力有所欠缺。贫困毕业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农村的教育资源有限,学生的培养目标单一,就是为了考大学、跳农门,因此,大部分贫困生除了学习成绩优秀外,综合素质的培养都被忽视了。尤其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而这些综合能力正是用人单位在选拔人员时最看重的。而在大学期间,由于心理自卑影响了贫困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贫困大学生的能力不全面也是阻碍其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在于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
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的多方面努力,而我们作为高校的教育者,首先要考虑的是高校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目前高校贫困生工作的重点仍然放在物质资助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上,对他们就业问题关注不够。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列入贫困生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点,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高校解决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在于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观念转变。既然大学生就业难关键瓶颈在于贫困生就业难,那么我们高效管理者就应该将那种对广大同学的普遍意义上的指导,变为针对贫困大学生的个别群体指导。首先观念上一定要重视贫困大学生群体,重视贫困大学生群体就业对高校就业率的提升的关键作用。根据“木桶效应”,只有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就业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使高校整体的就业率得到提升。因此,高校必须有针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措施和方法,有能力的老师也应转变以教学为主的观念,也应投身于学生教育工作当中来,树立真正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二)优先帮助。高校应对贫困大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就业指导,适当予以求职经济补贴,加大对贫困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见习和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高校行政职能部门应优先、从简为贫困生办理就业手续。积极请用人单位“走进来”,发展为常设性市场,举办贫困生专场招聘会,搭建贫困生就业网上平台,在学校就业信息网优先为贫困生发布个人信息,并免费为他们提供网上远程面试机会。对贫困生的优先帮助充分体现了高校的人文关怀,也使贫困大学生在求职路上走得更稳。
(三)经济支持
找工作的成本越来越高,不断攀升的求职成本成为摆在贫困大学生面前的又一道就业拦路虎。参加一场招聘会,要制作精美的简历,要有一套体面的衣服进行外部形象包装,如果到外地求职,还要路费、食宿费等,往往动辄几百上千, 因此高校对贫困生就业的经济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东北大学从2006年起,每年划拨1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贫困生求职路费补助,并免费提供信息查询、长途电话和传真等服务。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此外,我们还可以提供面试服装免费租赁、求职资料免费打印等服务。
(四)心理辅导
高校应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认真调查,在了解贫困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贫困大学生档案,有的放矢地提供就业帮助,这就需要对贫困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其内心心理,进行心理辅导。高校可以开设贫困生心理指导讲座,一对一心理咨询指导,组织心灵拓展训练,全方面地了解每个贫困生的特点,针对不同类型(如焦虑型、抑郁型和虚荣型等)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拟定相对应的辅导计划。这样才能打开贫困生心理的心结,融化他们封闭的心灵,敞开胸怀地投身到发展自己、结交朋友、接触社会的活动当中来。
(五)能力培养
学校应从提高能力、增强自信入手,关注贫困生就业。吉首大学的做法对我们很有启发,如学校专门成立了一个由专业老师、企业人事经理等18人组成的就业指导讲师团,对贫困学生进行大学4年全程生涯指导。同时,学校还在省内高校率先建起了创业培训基地。不仅仅是就业能力,学校还想办法培养贫困生的创业能力。学校建有专门的“创业园”,贫困生经过申请,周末时可以凭“营业执照”在这里摆摊设点。并且组织贫困生走出校园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增长见识,以提高贫困生适应市场就业的能力。
(六)降低期望
很多贫困大学生都抱着“考大学跳农门”的想法,因此对工作的要求很高,想留在大城市或者要高工资、好单位。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有相当部分的农村大学生毕业后以打短工谋生,有的甚至加入到农民工队伍干着简单繁重的体力活或者在饭馆当服务员。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如果仍然坚持高期望不放,那么贫困学子们还得继续贫困。有人甚至戏言,农村大学生就业的直通车就是“回村”。虽说是戏言,但也不无道理,那就是要降低期望,到最适合自己、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先就业再择业,走好就业的第一步。
三、结语
贫困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的特殊性导致贫困大学生就业更难,因此,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在于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在于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这就要求高校的贫困生资助专项工作不能固守原有的单一经济资助模式,还应在贫困生的就业上大胆思考,改革创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在贫困学生经济资助上大费脑筋,不如在就业的各项准备上给予充分的指导和支持,使贫困大学生获得谋生的本领,把他们真正送上人生大道,这才是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最终目标。
1、郭彪、郑艳秋、尹金荣:《对改善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
2、赵庆海、于鸿远:《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帮困对策》
3、毛越华:《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初探》
4、骆华超:《应更加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5、刘玉:《东北大学建“求职加油站”帮扶贫困生实现就业》
6、《吉首大学提高贫困生就业能力》,《中国教育报》
关键词:高校 贫困大学生 就业难 木桶效应
一、 为什么贫困大学生就业更难
随着高校收费改革的深入,在大学生中间出现了一群特殊的群体即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越来越多的收到高校教育者的关注,并不断研究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关系贫困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众所周知,在当今就业形势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受到严重影响,就业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担心的首要问题。而贫困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的特殊性导致贫困大学生就业更难,简要概括总结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原因:
首先,家庭支持不足。毕业生的就业不仅是学生本人综合素质的竞争,同时也是学生家庭和社会关系的较量。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关系网络是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北大的一项调查还显示,父亲为公务员的畢业生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子弟高出14个百分点。
其次,经济支持匮乏。读大学对于家庭来说是一项高投入,而相对应的是,大学生的就业率却在不断下降,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尤甚。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中,就业已不单单是能力的较量,也需要强大的经济支出做保障。制作简历、外部形象包装、异地求职交通食宿、通讯费、招聘会门票等等费用高昂。经济上的拮据迫使很多贫困大学生放弃了去外地求职的机会,限制了择业的范围。
再次,心理自卑严重。贫困大学生由于早期家庭贫困的影响,大多独立自强,积极上进。但是这种积极心理与消极心理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是积极心理占据主流,有时又被消极氛围所覆盖,而更多的时间则表现为两种心理特征的相互交织,相互替代,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心理,外在表现为情绪的不稳定与行为的反常。如,自立自强与无能为力的心理矛盾,追求自尊与自卑压抑的心理矛盾,渴望人际交往与自我封闭的心理矛盾等。这种消极的心理自卑因素往往成为贫困大学生求职中的心理障碍。
最后,能力有所欠缺。贫困毕业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农村的教育资源有限,学生的培养目标单一,就是为了考大学、跳农门,因此,大部分贫困生除了学习成绩优秀外,综合素质的培养都被忽视了。尤其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而这些综合能力正是用人单位在选拔人员时最看重的。而在大学期间,由于心理自卑影响了贫困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贫困大学生的能力不全面也是阻碍其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在于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
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的多方面努力,而我们作为高校的教育者,首先要考虑的是高校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目前高校贫困生工作的重点仍然放在物质资助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上,对他们就业问题关注不够。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列入贫困生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点,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高校解决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在于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观念转变。既然大学生就业难关键瓶颈在于贫困生就业难,那么我们高效管理者就应该将那种对广大同学的普遍意义上的指导,变为针对贫困大学生的个别群体指导。首先观念上一定要重视贫困大学生群体,重视贫困大学生群体就业对高校就业率的提升的关键作用。根据“木桶效应”,只有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就业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使高校整体的就业率得到提升。因此,高校必须有针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措施和方法,有能力的老师也应转变以教学为主的观念,也应投身于学生教育工作当中来,树立真正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二)优先帮助。高校应对贫困大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就业指导,适当予以求职经济补贴,加大对贫困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见习和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高校行政职能部门应优先、从简为贫困生办理就业手续。积极请用人单位“走进来”,发展为常设性市场,举办贫困生专场招聘会,搭建贫困生就业网上平台,在学校就业信息网优先为贫困生发布个人信息,并免费为他们提供网上远程面试机会。对贫困生的优先帮助充分体现了高校的人文关怀,也使贫困大学生在求职路上走得更稳。
(三)经济支持
找工作的成本越来越高,不断攀升的求职成本成为摆在贫困大学生面前的又一道就业拦路虎。参加一场招聘会,要制作精美的简历,要有一套体面的衣服进行外部形象包装,如果到外地求职,还要路费、食宿费等,往往动辄几百上千, 因此高校对贫困生就业的经济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东北大学从2006年起,每年划拨1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贫困生求职路费补助,并免费提供信息查询、长途电话和传真等服务。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此外,我们还可以提供面试服装免费租赁、求职资料免费打印等服务。
(四)心理辅导
高校应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认真调查,在了解贫困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贫困大学生档案,有的放矢地提供就业帮助,这就需要对贫困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其内心心理,进行心理辅导。高校可以开设贫困生心理指导讲座,一对一心理咨询指导,组织心灵拓展训练,全方面地了解每个贫困生的特点,针对不同类型(如焦虑型、抑郁型和虚荣型等)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拟定相对应的辅导计划。这样才能打开贫困生心理的心结,融化他们封闭的心灵,敞开胸怀地投身到发展自己、结交朋友、接触社会的活动当中来。
(五)能力培养
学校应从提高能力、增强自信入手,关注贫困生就业。吉首大学的做法对我们很有启发,如学校专门成立了一个由专业老师、企业人事经理等18人组成的就业指导讲师团,对贫困学生进行大学4年全程生涯指导。同时,学校还在省内高校率先建起了创业培训基地。不仅仅是就业能力,学校还想办法培养贫困生的创业能力。学校建有专门的“创业园”,贫困生经过申请,周末时可以凭“营业执照”在这里摆摊设点。并且组织贫困生走出校园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增长见识,以提高贫困生适应市场就业的能力。
(六)降低期望
很多贫困大学生都抱着“考大学跳农门”的想法,因此对工作的要求很高,想留在大城市或者要高工资、好单位。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有相当部分的农村大学生毕业后以打短工谋生,有的甚至加入到农民工队伍干着简单繁重的体力活或者在饭馆当服务员。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如果仍然坚持高期望不放,那么贫困学子们还得继续贫困。有人甚至戏言,农村大学生就业的直通车就是“回村”。虽说是戏言,但也不无道理,那就是要降低期望,到最适合自己、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先就业再择业,走好就业的第一步。
三、结语
贫困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的特殊性导致贫困大学生就业更难,因此,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在于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在于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这就要求高校的贫困生资助专项工作不能固守原有的单一经济资助模式,还应在贫困生的就业上大胆思考,改革创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在贫困学生经济资助上大费脑筋,不如在就业的各项准备上给予充分的指导和支持,使贫困大学生获得谋生的本领,把他们真正送上人生大道,这才是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最终目标。
1、郭彪、郑艳秋、尹金荣:《对改善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
2、赵庆海、于鸿远:《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帮困对策》
3、毛越华:《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初探》
4、骆华超:《应更加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5、刘玉:《东北大学建“求职加油站”帮扶贫困生实现就业》
6、《吉首大学提高贫困生就业能力》,《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