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cus2316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正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间,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充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必将对他们的一生起到积极的推动甚至决定作用。
   读书风气从小处说是一个班风,从大的说就是一个学校,一个社会的文化风气,甚至也是一个社会的道德风气的反映。因为读书不仅使人获得知识,还可以使人变得安宁,减少浮躁气。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形成读书风气,尤为重要。
   阅读,其实是一种读者与作品的对话,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交互。多走进作品,学生就能多联系自身或社会现实,就会更多地激起读者的心灵感悟,自然而然地,也就跳出了“井底”,沐浴在阳光底下的快乐。如此,也就增强了学生的感悟力和理解力,提高了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提升了联想和想象的层次。
   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必然会拓宽他们心灵自由驰骋的空间,激发起他们更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自觉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新的情景中去,解决新的问题:如能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观点、材料、语汇、表现手法等移用到作文中去;能把在阅读中学的知识用到编墙报、出报刊、作演讲、写书评中去;生活中,能把在阅读中培养的能力活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如拟宣传标语、广告词、写书信等……当获取的知識习惯变成能力的时候,也是最快乐的时候。有了这种习惯,学生就会越读越快乐,越学越美丽。 这是我们阅读的第二口号:我读书,我快乐,我学习,我美丽。
   阅读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学生的阅读在尊重其选择的自主性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积极地阅读那些充满人性,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家园的好作品,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具有正义感,爱好和平,拥有爱心和温情;尤其是在他们与那些人类良知的代表者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鲁迅、曹禺、巴金等大师对话,就能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更好地树立起他们对人的终极关怀,奠定起坚实的人文底蕴。
   在课外阅读的初始阶段,学生大都带有随意性和消遣性,所以教师指导他们读书方向,要读好书,读健康的、科学的,深浅适宜的,分量适当的课外读物。
   每学期开始,师生共同商讨、制订课外阅读计划,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的间隙、生活闲暇之时,随时翻看身边的报刊杂志,读一读,品一品,了解一些社会新闻,洞悉一些时事动态,学习一些文化风情,捕捉一些生活讯息;要求诵读一些古典诗词、经典美文,领略我国文化的源长和精美;规定每生每学期至少读一两本名著,经典文学名著的阅读,正是中学生走近社会、走近生活的”绿色长廊“,能增加其生活厚度,强化其角色意识,提升其人文素养,丰富其文化底蕴,使学生们尽速成长为一名善于品味生活、感悟人生的“有心人”。
   阅读是一日积月累的过程:积累习惯、积累方法、积累感悟,积累情感……只有有了一定的积累,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乃至生活中左右逢源,得心而应手,并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古人这样告诫我们:不动笔墨不看书。的确,我们的许多学生阅读并不少,但读完就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所以每周要求学生交一次阅读记录,记录中最多是要求学生对读过的作品留下印记,如摘录美词、美句,作读书笔记,批注、写感悟、续写等 ,目的就要培养学生边看书边动笔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边动笔墨边看书,正是学生会阅读、会学习的具体表现。要让学生养成动笔阅读的习惯。在进行阅读的同时,能将精彩的词句勾画出来:有疑问的,作好记号;有异议的,写上自己的观点;有共鸣的,写上感叹感悟;对写作有启发的,重点标出、摘记等等。相信通过这种读思结合的阅读活动,必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所增益。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句意义十分深刻的话:“看书读书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引领学生进入阅读的天地,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读书的习惯,那么,我们的语文学习将绽放出灿烂的花朵,学生的人生之路将流淌出优美的旋律,我们的社会也必将变得更文明、纯净和高雅。
其他文献
家庭是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是青少年的另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及个性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公民的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在此,从个人观点出发,谈谈家庭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  一、不同的家庭气氛对青少年成长有着不同的影响  催人奋进的家庭气氛能培养青少年从小具有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意志和毅力,而在沉郁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的青少年,大多没有排除挫折和
期刊
语文是实践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应用。语文教学活动一直以来在内容上较为封闭,在方法上较为单一,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实践。最近几年,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尝试运用专题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主体实践能力,取得了一定实效。现浅谈几点与大家共勉:   一、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
期刊
“期待”这一词语解释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对希望实现的一种等待。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所做的事產生一定的期待心理。而这种期待心理便会促使我们向着希望去努力。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我们不同样也是怀着各种期待进行着教与学的活动吗!   那么如何将教学中各方期待心理进行有效利用,以实现更加完美的课堂效果呢?谈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一、 让新知充满每一篇文章,让悬念贯穿每一堂课,让期待成为知识学习的内驱力。   《
期刊
小学低年级及中年级是学生识字和学习词语的重要阶段,字典作为学习的工具书在其学习过程中,尤其是自我學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究竟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怎样才能发挥出小小字典的巨大作用呢?一本好字典的选择和查字典的习惯培养都不容忽视。   一、拥有一本适合小学生的好字典是学好语文的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辞书编纂和出版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目前,仅“当当网”在线出售的小学生字典就有180多种,小学
期刊
平日和同事聊天,难免也谈及怎样当好一名教师的问题,期间真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有的说知识丰富就是好老师,有的说既有知识又有方法便是好老师,还有的说多才多艺就是好老师……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好老师必备的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好老师还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的心。   记得十多年前,我刚为人师,我们学区有位老师要退休了,学区召开了近百名教师参加的座谈会,欢送他光荣退休,会上这位老教师深有
期刊
年少的我们曾有过许许多多的梦想,要让自己在人生舞台上有一席之地,尽情地放飞梦之鸽,舞出人生精彩。   今年,和往常一样我校依然进行了大规模的听评课活动,并且增添了很多新元素,來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我也彻底改变了自己原来的认识与看法。语文组首先听取了陈老师的课,正是这位文坛才子,让我深受启发,深切领悟到语言文字的文学美、内在美,真正认识到教学语文就是欣赏美,领略美,这种美是其他
期刊
目前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教学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并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强调朗读。无疑是一条有效地提高语感水平的捷徑。而且,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朗读教学无疑会对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应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如何有效地进行朗读教学发表一点浅见。   一、进行“设置情景”教学是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   
期刊
学生“听、说、读、写”四大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能重视每个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就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听”的兴趣。   绝大多数学生都爱听故事,听故事时的那份专注神态有口皆碑。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有意地穿插一些简短
期刊
语文是有着独特魅力的人文学科,她有温度,有性格,有诗情,有画意。诗意的课堂,触动情感,唤醒积淀,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丰富体验,让学生在文字中自由的徜徉,获得美感,提升语文素养。笔者试以课堂教学中几个环节为例,浅谈诗意课堂的构建。  一、诗意的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能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能在家中享用可口的饭菜,感受家庭的温馨,这些平常的幸福场景,却曾是一代代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期刊
教师是崇高的职业,它的崇高在于奉献。班主任是这项崇高职业中的基石,官虽小,但责任重大。我认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既要教学生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做人。   一、爱在点滴,润物无声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责任。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基础。作为班主任应该有更广泛的爱,要把自己的爱撒向每一个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阳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