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技术,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mar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新课标中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新课改一浪浪推进,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给每个教育工作者带了诸多思考。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从教学实际出发,合理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发展学生思维水平,提高学生数学涵养,让我们数学课堂更精彩。
  
  有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生动、真实的教学场景,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提供充分探讨的空间。如在教学《认识时分》时,考虑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认识。如何能用这些已经不再新鲜的内容牢牢抓住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做了如下设计:
  师:你们都认识了钟面,想和老师一起绘制一个钟面吗?请你回忆一下钟面上有些什么。
  师:我们先画一个圆。钟面上有什么?(多媒体显示一个圆)
  生:有时针、分针。
  师:你是怎么区分它们的呢?
  生1:又粗又短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是分针。
  生2:时针走得慢些,分针走得快些。(多媒体显示时针和分针)
  生:12个数字。(多媒体依次显示12个数)
  师:12个数字均匀地排成一圈,他们把钟面平均分成了几个大格呢?
  生:12大格。(多媒体显示12个大格,一起数一数)
  生:还有小格。
  师:每个大格中有几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多少小格?(依次显示每个大格中的5个小格)
  师:瞧,一个漂亮的钟面画好了。
  师生制作钟面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情有了了解,学生将零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进一步扩充认知。学生显然被这一过程深深吸引,在探索与交流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
  
  有助于化抽象为直观,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有些重点、难点往往不易突破,主要原因是少年儿童的生活经验不丰富,观察事物不够全面,要在课堂上展开体验活动又有局限性。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直观、形象地演示知识的推导过程,使教学重点、难点简单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教学效果。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1千米有多长,是很抽象的,在《千米的认识》中建立1千米的表象很难。结合多媒体演示,首先让学生估计学校门口到哪一段路会有1千米,在估算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受1千米的路程是比较长的;接着出示我们学校操场图,多媒体演示从沙坑到操场最前端有100米,思考并想象,几个这样的100米是1千米,在100米长的路上来回走一次是多少米,来回走5次是多少米,通过算一算,想一想进一步感知1千米;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直观感知从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会有1千米,结合生活实际更好的建立1千米的表象。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挂图或板书又难以表达清楚的知识,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层次分明的结构,逐步生成了学生对于1千米的认识,很好突破了教学难点。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思维过程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学生会感到困难。借助多媒体技术不仅能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呈现出来,还能更好帮助学生建立抽象的表象,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发展。
  
  有助于优化认知过程,提高思维水平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整与散互相转换,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克服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有助于优化认知结构。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将图像分解、组合,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弥补想象能力的贫乏,丰富学生的联想,逐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在《十几减9》的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索出13减9的方法。多媒体技术将这一过程清晰的展现出来,(1)一个一个地减;(2)先从10个里去掉9个,再把剩下的1个和另外的3个合起来;(3)先去掉3个,再去掉6个;(4)先从13中去掉10,再用多减的1与3合起来……动态的演示减去9个桃的过程与方法,呈现算法的多样化。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思考进行操作并交流方法,理清操作的步骤,同时理解同伴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随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12-9=□,16-9=□,通过计算,进一步体验自己算法的差异性,组织学生交流比较算法,在深切的感受下,自动的选择比较方便的、思维层次较高的算法。最后,用多媒体联系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想加算减”的方法,凸显出减法的意义,很快算出退位减法的差,又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加法。这样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思考问题的水平。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体验了数学规律形成,优化了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
  把多媒体技术融入到数学课堂中,发挥其主导作用,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我们进一步优化认知过程,并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尽量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形成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实效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内补黄芪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05例糖尿病足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应
计算机的交互性是指用户与计算机进行对话,其中每一方都能对另一方做出反应。交互在课件中体现为教学媒介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信息传播。我们通常见到的交互方式,主要是利用按钮来实现翻页、跳转、开始或停止播放等按设计者意图单向指挥的学习活动。虽然用户也能用来选择学习内容和控制一些学习的顺序,但这仍是一种以“教”为中心的辅助学习模式。仅仅用鼠标点来点去并不能代表“交互”。人本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
利用一种长链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酸液中的聚集形态变化,形成了以土酸为主体酸的自转向酸体系:15%HCl+3%HF+4%转向剂+1%缓蚀剂+0.5%铁离子稳定剂。该体系在酸化改造过程中不需
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正涌向学校,并迅速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学校管理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使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校园氛围、教学创新、学习创新、教职员工素质、学生行为习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参与学校管理工作诸方面都有良好表现,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校管理的高效能。  创设信息管理平台,为高效管理提供基础  学校建设校园信息网,各教学楼、办公室完成网络覆盖,并开通了管理平台,加快了信息交换的速
目的 对双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将本院62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1例/组。观察组采取双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术,对照
将合成的一种部分交联结构的聚丙烯酰胺聚合物B-PPG与线性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作对比,在相同条件下研究了其流变特性、渗流特性、驱油效率以及老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H
在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实践中,教师面对学生在问题求解能力方面的欠缺,往往容易把成因归结于学生没能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应对的策略一般是单一的基础知识重复复习。导致的结果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而且收效甚微。其实,依据有效教学理论中的“反馈原理”,采用科学的反馈机制来分析学生问题求解能力欠缺的真正成因,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加以实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问题求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