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梯田,只种清欢不种愁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my8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衡阳县西南,有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叫长乐。长乐,地处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大云山脉。这里山峰翠绿,峰峦叠嶂,云雾萦绕。一条武水河沿着大云山脉蜿蜒东下,先入织女湖,再汇蒸水河。
  提起长乐,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长乐的红薯粉条,长乐的十里长冲,长乐的井头江,长乐的关帝庙,还有历史悠久的长乐九哨四十八寨,以及长乐老街“天地人和”四街坊。
  由于地处大云山区,长乐没有大垄大町,只有山岗、山岭,只有两山相对的狭长带状谷地,当地人把谷地叫“冲”。河随谷流,路随谷行。倒是梯田层层,从山脚到山腰,由大到小,形状各异,或圆或尖,或长或短,傍山而筑,依山而耕,阡陌纵横,重重叠叠。
  长乐的梯田,历史悠久。它是这里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距今已有1300 多年的历史。它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生长栖息的家园,凝聚了这里先辈们的智慧和汗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长乐人。
  长乐的梯田,始筑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后周遗臣刘春甫,曾任后周皇帝太祖郭威的兵部侍郎,只因奸臣当道,朝廷腐朽,独臂难支,他不愿受封,遂带领部下将士,从中原千里迢迢来到南方,选择安顿生息之地。当到达大云山下时,见这里山高林密,山清水秀,一个獈口,易守难攻。当时,大旱成灾,而这里却不旱,清泉汩汩,武水涓涓。刘侍郎便命令将士,在这里一个叫一排洞的地方,也就是后来的长乐院,安寨扎营,屯兵耕作。
  因为这里人烟稀少,刘部在此设哨筑寨,外抗朝廷官兵和地方土匪山贼,内耕坡地,开荒造田,安抚百姓。这里,是亂世乐土,是世外桃源,是人间仙境。从此,这里便叫“长乐”。这里,便开始有了梯田。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大云山的云雾,犹如给长乐梯田披上一层薄薄的素纱,四季变幻。春如水墨丹青,夏如织绣云锦,秋如浓彩油画,冬如素洁裘袍。长乐的梯田,如一位养在深闺的小家碧玉,亦如一位容颜不老的岁月美人。它春着花裳,水满田畴;夏披绿纱,稻稼层叠;秋穿黄衣,金穗漫坡;冬盖银装,原驰蜡象。
  清晨或傍晚,不时有一群黄牛悠然地从梯田走来,走进晨曦,走进暮色,走进长乐人的梦乡。长乐人放牛,无须专人看管。从山里砍来楠竹,制成竹板,然后把几块竹板用麻绳串起,系在牛的脖子上。于是,清脆的竹板声,敲响在长乐的梯田上,敲响在寂静的大云山中。
  不时,有几声牛犊在叫唤。那是牛犊没有找到母亲,在发出寻母的呼声。不远处,立即就会有母牛在回应,那是母亲在呼唤自己的孩子。听到母牛的呼唤,牛犊便会循声而去。这就是大云山深处原始的母爱,这就是长乐梯田上的人间天伦之情。因此,长乐人从不担心牛会丢失。因为这里的牛,如同它们的主人一样,在自由地享受着这里的惬意生活,享受着这里四季的风光,享受着这里清浅的流年。
  长乐的梯田,犹如云梯。从山脚往上看,条条田埂,如同步步梯阶。山下,溪流涓涓;山上,雾岚飘逸。年复一年,山花烂漫;日复一日,山岚变幻。
  这里,山多田少。长乐的父母们便把自己的一生,牵挂在梯田,寄托在梯田。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一把锄头,一顶斗笠,一披蓑衣,把一年的希望种在梯田,辛勤耕耘。千百年来,他们用生命在接力,用汗水在浇灌,用信念和感恩在膜拜。岁月无恙,日子平淡,生活清恬,没有大悲大喜,没有大富大贵。孩子的成长,儿女的未来,就是长乐父母辈在长乐梯田上劳作的力量。
  长乐梯田,因大小不一,丘块面积不大,耕耘梯田,全靠人力。但长乐人从不叫苦,每一块梯田都是他们的绣品,每一条田埂都是他们的骨骼。长乐人耕耘梯田就像绣女绣花,总是那么精工细作。
  长乐梯田最适宜种红薯。于是,长乐红薯粉条,长乐荷折条,便成了长乐的地理标志。也就是这些粉条、荷折,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长乐的晚辈,让他们春不寒,冬不冷,肚不饥,还能供儿女读书上学。吃红薯长大的长乐孩子都很争气,山沟里往往可以飞出金凤凰。一批又一批长乐孩子考上大学,走出了深山。长乐的梯田便成了长乐孩子们走出大山、攀登人生高峰的一架架云梯。
  长乐的梯田,也是长乐人心灵栖居的家园。世世代代的长乐人,在这大云山中,在这层层梯田,晴耕雨织,或晴耕雨读,静静地享受着这里清新的空气,花草的芬芳,泉水的甘甜,绿茶的沁润。他们便随着梯田的脾性,宜稻则稻,宜稼则稼,宜豆则豆,宜茶则茶。
  种茶曾是长乐人的一种生活。他们的居所也和梯田一样,顺山而建,依山而筑。于是,便在房前屋后,开种上一片小茶园,家家都有,户户都种,不为外卖,只为自用。每年清明、谷雨时节,家家户户的小茶园都是鲜嫩滴翠。男人们便带上农具,听着布谷的叫声,迎着微寒的春雨去梯田修补田埂,除草备耕,去山坡地头,种瓜点豆。女人们便围上围兜,挎着竹篮,系上头巾,一边在灶屋生火煮饭,一边去茶园采茶。有袅袅炊烟,在淡淡的云雾中飘起,给长乐新的一天带来了人间烟火味。不时,有几声鸡鸣,或一两声狗吠,给长乐的梯田人家增添了几分生动和野趣。
  女人采茶回家,男人荷锄归来,便是一日三餐。没有什么烦恼,也没有什么奢望,日子平平淡淡,生活寻寻常常。
  许许多多的长乐人,一代又一代的长乐人,就这样,用一生的时光,守候着这里的梯田,守候着大云山里的一份恬静,守候着心灵栖息的家园,守候着心中那一份山泉般的清欢。
其他文献
雨水过后,鸟儿们排着时间的编队,不分昼夜地浩荡。大雁、仙鹤、黑嘴鸥、白头鸭……春天的声音,是群鸟回归叫声的电闪。  一个冬季的暗哑和沉寂写入历史,天空俯下身来,遍生云朵潮湿的芽孢。  有时凝望,云朵就像仙囊。东边抖出七八个开阖的雁阵,西边又变出几个白肚皮的莫名鸟群。小鸟的叫,有的尖利急促,像一群蓝鲸跃出海面;有的弱弱的,像一根茅草颤微微地从午夜的静水中站起。  仿佛是春雷预先派来的使者,全盘掏出最
期刊
暑气尚未减退。性急的秋风  匆匆登上季节的长廊  手持刀剑,威逼着谷物和草木  交出身体里的黄金  一杯茶,绿意正浓  却留不住那决绝的背影  被夏日点燃的激情  终抵不过一场秋雨的围剿  落叶背叛了天空  寂寥的蝉鸣,暗啞无力  ——时光的刀尖  步步紧逼江湖上崭露的锋芒
期刊
1  这一切仿佛无师自通,就像呼吸或眨眼,本就是世上最简单普通、平淡无奇、无足挂齿的活动。  只消隔上一会儿——通常不超过一晚(并且往往要短得多,要是觉得特别躁动,可能都憋不过十到十五分钟),我们就会中断手头的各种事务,开始查阅新闻。我们暂停自己的人生,以期再接收一剂关键资讯,看看自从上次查看之后,这世上又发生了哪些最重大的成就、灾难和罪行,或者是流行疫病和感情纠纷。  在下文中,本人试图将这个无
期刊
听说雪落北方  记忆中的事物突然白了起来  人在海南,仿佛那雪  隔着几千里  径自落在了我的心中  静谧中,故人的吟唱  犹如雪人融化的声音  听着,听着  忽然明白了  这一瞬,我好想与雪一起  回到家乡  静静地走在大街上  像走在无数温暖的往事中  上庄三村即景  土崖上一对红嘴幼鸟  已经长大,土崖下的野草  正朝着秋天的高处生长  农家小院里  有人在为玉米脱粒  人间已是初秋  一些
期刊
在地球的这个偏僻角落里,有一座落魄的院子,院子里有棵奄奄一息的老芒果树,每天我都会不自觉地,搬把椅子背靠着它斑驳的老树干坐着,让强烈的阳光,被一层层稀疏的枝叶揉碎了,肆意地砸在我瘦骨嶙峋的脊背、我枯槁的头发和弯弯曲曲的胡须上,还有卧在树下的,那条老黄狗黯淡的鼻尖上。  我就那样静静地坐着,偶尔有鸟儿从头顶飞过,我说不出它们的名字,因为看不见它们的身影,只听见发出凄惨的叫声,一声声,渐行渐远。我的目
期刊
我打开窗户,看到许多白云在远山缭绕。突然心血来潮,想知道山野里的果实,是否正溢出纯朴的芳香。  李子、梨子、桃子,一枚枚果子像是歷史的见证者,它们连同成长的模式都是相似的。  不管是生还是死,它们都能在一个地方整天整天地打坐。将脸贴近沉默的本质,这样简约的入世规则,它们遵循得很好。  不像一堵墙,除了面壁就是思过。  它们进入山中,便会登高望远;它们进入餐盘,便会把灵魂和肉身,奉献给食客。  而人
期刊
一、直面荒诞  余华的《第七天》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七天的见闻,故事的主线,是一个男人死后寻找安宁的旅程,而这故事的复线,则缠绕承载着各种人物的人生,以及多件曾经的社会热点新闻。常有人说,人生而平等。而余华为我们描绘的,是一群生前不能平等、死后也不能平等的人,死无葬身之地,连将自己火化都要排队摇号,分普通、贵宾和豪华等级的故事。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
期刊
生在弄船人家,很小便随外公外婆在长江和松滋河上行走,7 岁发蒙上学后,节假日大多也在船上度过。  弄船人吃的力气饭。走下水安逸,有风无风,挂不挂帆,顺流东下,一人把舵,不屑划几桨,三天准到安乡。上水难行,水流浪急,撑一篙船倒退三尺,不背纤怎么着?当然也可张帆,但得有风。溯流西上的那天,在晓雾弥漫、满江浮荡橹歌的一大早,外公打开船,把一张打满补巴的褐色大帆撑了起来,手中的帆索时松时紧,细心捕捉河面山
期刊
老家筹洋,隶属古田大桥镇。乡村以“洋”为命名,大都有地势平缓之意。从古田到宁德的一路上,就有诸多带“洋”的乡村,如沂洋、吉洋、卓洋、杉洋。与之相比,以“岭”命名,则多半陡峭,如半岭、牛头岭。  老家筹洋村不在公路边,而是与公路边的吉洋村相隔一座山。在车道打通之前的上世纪60 年代,父亲靠着双脚翻山越岭到吉洋,再搭车到当时的大桥公社(如今的大桥镇)去读书,最后考上了南平师范。南平师范毕业之后,父亲没
期刊
半塔是皖东来安县的一个古镇,很有些规模,也很有些超预想的繁华,街巷长且纵横,人流多而喧闹。  半塔的街道,说不上那种刻意模式化的整治,但横看竖看,满是人情味与烟火气。这是一种带有地方历史文化积淀的场景与氛围,对半塔人,具有天然的认同与亲和;对我们这些懵懂的初来者,释放的是素面相对的坦诚与妙意。两位大妈,一位小媳妇,围坐在街边一棵行道树下,从大大的纸箱里,挑拣出一朵一朵小小的塑料花,插接到另只手握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