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越来越重视一个“活”字,即课堂气氛是否活跃。而是否活跃的标准又是学生举手是否积极,回答问题的声音是否洪亮,举止是否大方等。对一堂好课评价的标准是课堂是否“闹”起来了。因此,很多老师为了使自己的课堂“闹”起来,在课堂上出现了很多像“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简单而又频繁的问题。表面上看,学生兴致勃勃,情绪高昂,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这样的问题缺乏探究性、创造性和发散性,没有实际意义,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激发。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要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及知识掌握的深度,教师在设计问题方面要下功夫,动脑筋,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讲究提问的艺术,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三个阶段注意提问的艺术性。
一、课前的提问应具有诱惑力
学生课前预习的好坏决定课堂效率的高低,没有预习的学生,他在课堂上就像一头被牵着鼻子的牛,让他往哪走,他就往哪走。失去了牛绳,他甚至迷了路。这样的学生上课缺乏主动性,容易感到迷惘。那如何才能保证学生课前预习好功课?我想绝对不是教师简单的“请预习”这三个字就能做到的,因为现在的学生顽皮,贪玩,性情比较浮躁,难以静下心,单纯“预习”两个字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只是“耳边风”。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预习教材,充分把握好教材,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能吸引学生的问题,要让学生一看到问题,就有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看课文的冲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认真地预习。我在教学《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这一课前,我是这样设计预习题的: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浒传》中有多少条好汉?你们了解哪些好汉?本文介绍的鲁智深因不守清规戒律,在五台山遭到师兄们的排挤,呆不下去,来到大相国寺,像他这样的人为什么还称他为好汉?从文中哪些事情可以看出来?当我上课了解预习情况时,发现90%以上的学生对课文内容把握得非常准确,也了解了不少有关的课外知识。我感到课堂时间充足,学生学得轻松、开心,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
二、课中的提问应具有创造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许多思维活动往往从质疑开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巧设疑问。教师应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灵活地有创造性地提问。提出的问题不能太零碎,应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独特问题。这样,你的课堂才会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学生才会认真地去探究,去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并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我在教学《孔明借箭》一课时,一节课我只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读了故事,你认为孔明借箭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妙”字)那“妙”在哪?问题提出后,我要学生先默读思考,再小组交流,再请小组代表汇报。没想到学生的汇报将“妙”处剖析得淋漓尽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有个学生居然讲到了“妙”还体现在孔明谋略上,本是“造船”,孔明却想到了“借船”,太不寻常了。通过“妙”处的分析,学生不仅了解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还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特别是孔明形象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小说教学的重点、难点很快就攻破了,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课后的提问应具有鉴赏性
语文教学除了要求学生能读懂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掌握知识要点外,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得到根本的提高。当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应向学生提出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笼统的问题。这个问题着重在于鉴赏课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去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写作技巧。如教完《巫峡赏雾》这一课后,我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你认为本文在写景方面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提出问题后,我总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完成,等下一节课利用课前十分钟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非常认真细心,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学生发现本文運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且中间3~7段每段有一个总起句;有的学生发现本文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来描写景物,且注意动静结合,将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有的学生说作者观察仔细,想象奇特,使人有一种身临情境的感觉……他们说的每一个方面,我都要求他们找到相应的句子或段落进行分析。经过这样的赏析,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无形中就得到了提高,也很好地完成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
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好问题不容易,坚持做好这三个阶段的提问就更难。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掌握好提问的艺术,要利用自己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入知识的迷宫,引导学生寻非探奇,探明底里,然后在山重水复,峰回路转中走出迷宫,让学生顿觉豁然开朗,一片光明,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学会审美,在乐中求知,在乐中成长,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课前的提问应具有诱惑力
学生课前预习的好坏决定课堂效率的高低,没有预习的学生,他在课堂上就像一头被牵着鼻子的牛,让他往哪走,他就往哪走。失去了牛绳,他甚至迷了路。这样的学生上课缺乏主动性,容易感到迷惘。那如何才能保证学生课前预习好功课?我想绝对不是教师简单的“请预习”这三个字就能做到的,因为现在的学生顽皮,贪玩,性情比较浮躁,难以静下心,单纯“预习”两个字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只是“耳边风”。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预习教材,充分把握好教材,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能吸引学生的问题,要让学生一看到问题,就有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看课文的冲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认真地预习。我在教学《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这一课前,我是这样设计预习题的: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浒传》中有多少条好汉?你们了解哪些好汉?本文介绍的鲁智深因不守清规戒律,在五台山遭到师兄们的排挤,呆不下去,来到大相国寺,像他这样的人为什么还称他为好汉?从文中哪些事情可以看出来?当我上课了解预习情况时,发现90%以上的学生对课文内容把握得非常准确,也了解了不少有关的课外知识。我感到课堂时间充足,学生学得轻松、开心,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
二、课中的提问应具有创造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许多思维活动往往从质疑开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巧设疑问。教师应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灵活地有创造性地提问。提出的问题不能太零碎,应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独特问题。这样,你的课堂才会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学生才会认真地去探究,去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并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我在教学《孔明借箭》一课时,一节课我只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读了故事,你认为孔明借箭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妙”字)那“妙”在哪?问题提出后,我要学生先默读思考,再小组交流,再请小组代表汇报。没想到学生的汇报将“妙”处剖析得淋漓尽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有个学生居然讲到了“妙”还体现在孔明谋略上,本是“造船”,孔明却想到了“借船”,太不寻常了。通过“妙”处的分析,学生不仅了解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还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特别是孔明形象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小说教学的重点、难点很快就攻破了,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课后的提问应具有鉴赏性
语文教学除了要求学生能读懂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掌握知识要点外,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得到根本的提高。当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应向学生提出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笼统的问题。这个问题着重在于鉴赏课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去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写作技巧。如教完《巫峡赏雾》这一课后,我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你认为本文在写景方面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提出问题后,我总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完成,等下一节课利用课前十分钟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非常认真细心,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学生发现本文運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且中间3~7段每段有一个总起句;有的学生发现本文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来描写景物,且注意动静结合,将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有的学生说作者观察仔细,想象奇特,使人有一种身临情境的感觉……他们说的每一个方面,我都要求他们找到相应的句子或段落进行分析。经过这样的赏析,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无形中就得到了提高,也很好地完成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
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好问题不容易,坚持做好这三个阶段的提问就更难。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掌握好提问的艺术,要利用自己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入知识的迷宫,引导学生寻非探奇,探明底里,然后在山重水复,峰回路转中走出迷宫,让学生顿觉豁然开朗,一片光明,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学会审美,在乐中求知,在乐中成长,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