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性知识”教学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教师“实践性知识”教学的内涵和呈现方式,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以“实践性知识”教学为特色,构建“三层次、四主题、三模块”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框架;提出启发“交流式”教学、项目“实战式”教学、科研“互动式”教学、行为“理念式”四种教学呈现方式。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实践性知识教学;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2-0165-0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2013年由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的地理学科下的新设本科专业。2006年—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曾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下设土地资源管理与房地产开发、城市与区域规划两个方向,由于城市与区域规划方向的实践性较薄弱,学生就业难以胜任规划专业技术要求,因此该方向发展遭遇瓶颈。在此背景下,增强实践性教学研究将成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的重点突破内容。
  一、何谓“实践性知识”教学
  本研究偏重探讨“实践性知识”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认为“实践性知识”教学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体验、反思等方式解决在教学情境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自身的知识与个人经验提炼总结出的综合教学过程。
  (一)主体性的综合创造是驱动力
  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传播主体的活动,是教师结合社会实践、自身领悟、个人智慧所形成的“实践性知识”的综合创造,是整合多种知识的集合体。
  (二)情境性的教学实践是主战场
  教师工作具有情境性的根本特征。教学情境会随着不同学生、不同学科或教学内容等这些不断变化的因素而变化,仅靠预设很难应对变化莫测的课堂教学实践,需要教师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
  (三)反思中的科研实践是孵化器
  教学和科研是当代高校教师的两大基本任务。“教研相长”的过程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和科研实践中通过反思和训练,形成一种科研能力的整体提高。
  (四)信念中的生活实践是助力器
  实践性知识不同于外显状态的理论知识,是一种带有教师个人经验和个性品格的隐性知识。教师会在日常教学和交流等生活实践中无意识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生活实践中,融入社会文化情境并接受影响,实现自我信念和价值观的隐形输送。
  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是依据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将课程的各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课程要素在动态系统中统一指向课程目标的实现。我国现阶段实行的高校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了“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以专业教育课程为中心,以实践教学课程为辅助”的课程体系结构。
  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城乡规划学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由于其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力求面面俱到,导致课程体系过于宽泛,专业特色不突出,理论课过多挤压了实践课,学生缺乏动手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因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新专业有必要根据实践性知识教学的内容与性质,尝试构建新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新课程体系采用高校普遍通用的“通识教育课程 专业教学课程 实践教学课程”三大层次的课程群构成。由于大多数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该层次中,新专业可根据教学内容整合为“辅助基础课程、地理学基础课程、人文地理学课程、城乡规划学课程”四大主题板块,并提炼出“专业基础实践课、专业必修实践课、专业选修实践课”三大实践模块,总体构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3 4 3”的“层次化 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三大实践模块是“实践性知识”教学的核心内容:(1)专业基础实践课,主要涵盖有《美术基础》《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基础》等基础实践课程,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打下坚实基础。(2)专业必修实践课,主要结合城乡规划编制的不同类型展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专业技能。(3)专业选修实践课,主要包括《建筑设计》《测量与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等课程,是根据学科背景或专业发展方向开设的相关方向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发展的兴趣和广度。
  三、教师“实践性知识”教学的呈现方式
  (一)主体:“启发交流式”教学
  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一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教学,“启发交流式”的弹性教学法会更有优势,尤其适合在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模块中应用。專业基础实践课程模块主要适用于大学低年级,此时学生刚接触专业知识,是专业启蒙阶段。教师教学活动除了客观知识传授外,还有必要把个人的专业经验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以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教师可通过基本知识的“讲授”,与师生间“议”、学生间的“辩”相结合,凭借教师拥有的精深的学科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教学经验以及熟练的教学手段,在“实践性知识”教学中启发学生,挖掘认识的多种可能性,让主体学生从“坐中学”转变为“做中学”。
  (二)情境:“项目实战式”教学
  “项目实战式”教学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通过模拟项目,让学生在体验中建构知识,掌握设计方法,形成设计能力,主要运用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必修实践课程模块中。这种训练过程主要为:首先,教师选择真实城乡规划设计项目,提供真实的项目地形图,设计具体的项目任务书,为学生创造“实战式”的讨论、思考和创作空间;其次,学生根据设计目标和要求进行规划设计模拟,小型规划设计(如居住区规划、景观规划与设计)可以每位学生单独创作,而大型规划设计项目(如总体规划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课)可以将学生划分小组,以培养团体合作的精神;最后,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汇报小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出规划方案,并由各小组进行规划项目展示,讲解规划设计,其他各组补充、质疑和评价,教师进行点拨,整理完善规划方案。这种教学方式对老师“实践性知识”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在积累多年的项目实践经验基础上进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非常有效。
  (三)反思:“科研互动式”教学
  反思可以较好地通过“科研互动式”教学体现教师实践性知识,并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但在实践类教学中效果会更明显。因为教师在实践类教学活动中,会结合动态情势主动思考自己的行动,并根据所面临的具体教学情境做出合理判断,及时进行反思调整,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性知识、努力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每一次的反思经验都让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更丰富。
  (四)信念:“行为理念式”教学
  教学信念的形成和发展是教师“实践性知识”教学的最终核心表现途径之一。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对外在事物正确把握后形成的信念”,“必须通过行动做出来的信念”。在经过一系列课程的综合思考、实施、检验、反思的过程之后,“实践性知识”通过教师行为而被验证为“真”,从而被升华为教师本人所持有的一种教学信念,并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教学实践中教师行为会受到其自身所拥有的教学理念影响,学生则通过教师的行为来理解教师的要求,不仅能培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能使教师教学的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等信念影响学生,最终形成一种“能力型知识”。
  四、结语
  “实践性知识”教学是教师通过情境性的教学实践、反思中的研究实践、综合性的社会实践以及信念中的生活实践等教学活动,提升教育、教学、科研的综合能力过程。通过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并基于“实践性知识”的特征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以实现培养当下更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88-90.
  [2]陈向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要素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10):66.
其他文献
[摘 要]实施一流专业建设,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举措。该文提出动物医学一流专业建设的理念及思路,并从专业育人模式、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阐述动物医学一流专业建设策略,以期为国内兽医院校动物医学一流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动物医学专业;一流专业;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摘要:节事为商业和旅游业等诸多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产品导向与消费导向双重集中的灯光节,对主办城市的相关产业及其他方面的影响较为突出。文章着眼于灯光节的影响研究,选择国内外著名的两个灯光节——法国里昂灯光节与澳门光影节,作为典型案例,系统分析其对主办城市的相关影响。  关键词:澳门;灯光;光影  中图分类号:J7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6-0062-0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工科院校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以毕业设计为切入点,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工科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建设、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的结合、如何提升工科学生科研素养及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新工科;毕业设计;课程体系;科研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1-0332-03   一、引言  为主动应
[摘 要] 基于非金融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目标,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改变传统课程考核模式三个方面,分析金融学的教学设计。以民办二本高校为例,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内容及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 欧 璇(1976—),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经济。 
摘要: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大量增加,针对留学生教育开设的全英文课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在长期国际合作办学和双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以微观经济学课程为例,探讨了该课程新形势下的全英文教学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点、线、面协同整合的全英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留学生;微观经济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 要]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工作,而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对照教育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需要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工作,把专业课程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教学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该文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需求分析与建模课程为例,介绍了该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包括课程思政目标的确立、思政资源的挖掘等,并对目前课程思政工
摘要:“海洋数据处理与可视化”涉及的知识面广泛,传统的闭卷考试考核方式只能完成对某些知识点的考查,并不能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因此,作者在“海洋数据处理与可视化”教学过程中实施“大作业” “全过程”考核评价,希望能建立一种有效的学业评价模式,调动学生学习“海洋数据处理与可视化”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本方法也可应用于类似课程的实践。  关键词:大作业;全过程;考核评价;海洋数据处理与可视化  
摘要:讨论和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优点是学生和教师教学相长,都能在国家战略发展目标框架下得到发展,缺点是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根据国内教学要求,以作者学校《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为例,提出了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弥补和竞赛驱动,形成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适合所有工学课程中理论和实验紧密配合的课程教学。文章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获得很好的效果,该方法有助
摘要:研究生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重庆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针对《优化理论与方法》课程在研究生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改进教学方法等方式来改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优化理论与方法;现状与问题;教学改革;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
[摘 要] 该文研究旨在说明,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的理解直接关乎教学的成效。“模式识别”课程中一些难点内容是教学效果的“卡脖子”问题,存在着“意会”与“言传”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直观实例——知识转化”范式的教学实践,通过引入形象直观的实例尤其是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进行“具象化”的思维,将难点知识转化为“近感距离”的可类比的经验或知识,促进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