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性和兽性的对抗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sky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李尔王》中,威廉·莎士比亚打破历史传说的原有格局,将主人公的经历描写为一个悲剧故事,并赋予全剧故事以全新的含义。《李尔王》中,莎士比亚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对白等多个方面的构思和描写,全面深刻地展现出人的神性和兽性的矛盾与对抗,从而对人的兽性的一面进行毫不留情的批判,并对人的神性的一面进行歌颂和赞美。
  关键词:《李尔王》 神性 兽性 悲剧美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李尔王》(《King Lear》)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作之一。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李尔个人经历的描写,十分全面地反映出文艺复兴晚期的真实社会画面。反映出封建统治阶级逐步走向灭亡的历史过程,展现出在极度动荡和混乱的社会背景之下,封建主义逐渐解体和消失,资本主义兴起的过渡时期,封建伦理道德沦丧,原有的伦理道德和纲常秩序被人与人之间冷漠、丑恶的金钱关系所代替的社会现实。并从中表达出作者自身对封建专制的极度厌恶和批判,以及对人性本质美好的呼唤和赞扬。
  一 《李尔王》故事背景
  李尔王考虑到自己已经年老体衰,想要退位,于是想要把领土分给自己的三个女儿。在划分领土的时候,他让三个女儿谈一谈对自己的爱戴,准备根据她们对自己的爱戴程度来进行领土的具体划分。于是,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为了得到更多的领土,极力对父亲进行赞美,而三女儿考狄利娅却没有像姐姐们那样一味地奉承父亲,而是真实地告诉父亲自己内心的想法和真挚的感情。但三女儿的诚实却引起了父亲的不满,于是,她被李尔驱逐出境。但是,考狄利娅的诚实和真挚却打动了前来求婚的法国国王。于是,考狄利娅最终到了法国并当上了王后。而当李尔把领土划分给两个女儿后,他的两个女儿却要求让李尔撤掉自己的一百个随从,否则就将李尔赶出皇宫。最终,李尔被两个女儿赶出皇宫,流落郊外。此时,伤痛不已的李尔与随从格罗斯特遇到了汤姆,而汤姆是格罗斯特曾被人误导而下令驱逐的儿子埃德伽。这时,李尔认为自己当初误会了小女儿,所以才会受到两个女儿的惩罚。与格罗斯特和汤姆分开后,一个圣徒来安慰李尔。李尔向圣徒表达了自己的悔恨和绝望,但圣徒却告诉他,小女儿考狄利娅一直爱着自己的父亲。原来,圣徒就是考狄利娅,她在听说李尔的处境后,立刻组织军队,秘密在英国登陆准备营救父亲。因为放心不下,所以考狄利娅特地在开战前来探望李尔。而李尔的两个女儿高纳里尔与里根都爱上了为了得到王位而陷害自己父亲与哥哥的埃德蒙,考狄利娅的军队失败了,她和李尔都被抓了起来,埃德蒙准备秘密处死他们。最终,李尔杀死了想暗杀考狄利娅的凶手,但还是没能挽救考狄利娅的生命。埃德伽与埃德蒙进行决斗并杀死了埃德蒙,但在李尔抱着考狄利娅去寻找高纳里尔与里根时,她们两个也已经死去。故事的最后,李尔悲痛欲绝,在崩溃中死去。
  二 《李尔王》中神性和兽性的对抗与冲突
  1 时代背景与悲剧基调
  文艺复兴时期,经济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社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种自然科学方面的新发现和新知识、新文化的不断涌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出现,以人为本,提倡人性与自由的人文主义思想严重影响到了封建教会的专制统治,对封建统治下的各种制度和规范产生了较大的破坏。新兴的人文主义思想认为,人具有两种属性,而成神还是为兽,完全取决于人的自身。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背景下,对人以及人性的问题非常关注,而他在整体创作过程中,也始终坚持不懈地探索着这一永恒不变的主题。在作品中,悲剧的大幕一拉开,一个混乱的悲剧世界便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在这个世界里,秩序混乱、乾坤颠倒、人兽不分。原本应该相亲相爱的骨肉至亲却互相疏远,真挚的朋友沦为陌路之人;城市里到处都存在着暴动,兄弟化成仇雠,宫廷之内潜藏着逆谋国家也在发生着内乱。这样的画面,也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悲剧的基调,即为一个偏重写意的大悲剧。整个悲剧故事的内在行动,便是主人公李尔王的内心变化过程。在经历了大自然的暴风雨以及心灵的暴风雨后,还有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李尔王也经历了从作威作福的君王到一无所有的乞丐和疯子,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过程。最终,悲剧拉上序幕,李尔王也终于学会了忍耐、爱和同情,获得了人生的智慧。
  2 《李尔王》中的人的兽性体现
  深处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作者莎士比亚对社会现实中的各种丑恶和黑暗,以及混沌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残忍和冷酷有着深刻的领悟,于是,他在《李尔王》中通过对传统价值观念各种美好信念的彻底颠覆,全面地展现出当时黑暗社会的现实。而《李尔王》中对邪恶势力的嚣张气焰的批判,正是莎士比亚对人性思索、对黑暗现实的控诉,以及对穷苦人民的高度同情和怜悯。在莎士比亚的笔下,那些饱受磨难、像牛马一样被统治阶级踩在脚下的劳苦大众反而像神灵,而那些整日作威作福的统治阶级反而像野兽。于是,《李尔王》中才会出现了“(人)腰带以上是属于天神的”,而腰带以下的部分则“全是属于魔鬼的”这样的台词。而高纳里尔和里根,以及埃德蒙和康华尔等人,在追求对金钱、权力、地位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本性,离神性越来越远,一步步走向兽性。他们得到了权力、地位和财富,可以为所欲为、放纵情欲,但最终还是失去了人性和生命。在《李尔王》中,莎士比亚描绘出大量的人物群像描写,例如忘恩负义、丧心病狂地驱赶自己父亲的高纳里尔和里根,阴险狡诈、不择手段的埃德蒙,心狠手辣的康华尔以及狗仗人势的奥斯华德等,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绘,莎士比亚将自己所鞭挞的人的兽性一面全面地展现了出来。而莎士比亚还通过对动物意象的描写来加强并深化自己对兽性的深恶痛绝,纵观《李尔王》悲剧的语言,到处都充斥着禽兽虫豸的意象。据统计,《李尔王》中提到各种东区的地方一共有137处,所涉及到的动物一共有64种。莎士比亚运用大量的比喻来揭露人的兽性的丑恶一面,例如,莎士比亚将人性当中兽性的一面比作丑陋的“杂种老母狗”还有吓人的“毒蛇”,他还用“饿鹰的利啄”和低贱的“贱狗”来进行比喻,另外还将其比作“老鼠和死狗”以及“狮子和饿狼”等。在莎士比亚的笔下,人性中的兽性面是极其丑陋和邪恶的,就如同“呆鹅”一样,并且和猪一样“懒惰”,像狐狸一样“狡诡”,又像狼一般的“贪狠”,还像狗一样的“疯狂”,以及狮子一样的“凶恶”,大量的比喻在全剧中比比皆是。而通过对这些动物的意象描写和刻画,莎士比亚更加深入和形象地揭示出了人的兽性的一面。   3 《李尔王》中的神性与希望
  莎士比亚为人性一步步走向兽性和人性的残忍与堕落感到悲哀,但他同时也带给我们对神性的憧憬和希望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莎士比亚在为人们讲述悲剧故事,带给人们无尽悲哀、感愤的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在莎士比亚的悲剧里,自然地存在着一种平衡的作用,即令人感到无限悲哀却不使人绝望。通过莎士比亚的描写,我们不禁反思: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人离神性到底有多远?于是,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李尔和格罗斯特以及忠诚正直的肯特还有乐于助人的老人最终也都沐浴在神性的光芒之下,他们历经各种磨难和打击,并得到重生,是完全脱离了兽性的全新的人。他们之中有的表现出无私的爱和自我牺牲精神;有的表现出真挚的悔恨与自责,经受住了厄运的折磨;还有的表现出不畏强暴的勇气和傲视命运与荣华富贵的高贵品质。哪怕是受尽苦难与迫害,他们仍然是自尊的人,因而赢得了极大的同情。而全剧中神性的代表人物应当非考狄利娅莫属,她的身上,始终闪耀着灿烂的神性光芒。考狄利娅在全剧的出场次数并不多,但她却像黑暗中的火把一样,温暖并照亮了人的心灵。考狄利娅正直、诚恳、仁爱、朴实,具有高贵的天性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考狄利娅没有记恨曾经驱逐过她的父亲,反而以无限的爱心来照顾自己的老父亲,她还以满心的仁慈怜悯着世间的万物。于是,莎士比亚用包含了深情和赞美的语言来细细地描写考狄利娅,他笔下的考狄利娅是那样的美好,当她将她那“天仙一般的眼睛”里的“神圣的水珠”挥去的时候,她的泪水也“淹没了她的沉痛的悲号”,甚至连她的声音都是那样的美好,是那么的“柔软温和”。作者认为,“女儿家是应该这样的。”考狄利娅是全剧最明亮和温暖的人物,始终以自己的光芒照耀着所有人。考狄利娅像一盏明灯,终日长明,为人们指引着人性的正确方向,呼唤着每一颗迷失的心灵。于是,在曾经走向堕落,迷失了方向的人们,在经历了曾经与“兽”为伍的过程后,都义无反顾地奔向考狄利娅所带来的灿烂光芒,并最终回到正面人物的队伍中。剧中,在暴风雨中,在荒野里,曾经迷失的人们恢复了原有美好人性,并得到了升华,具有了神性。
  三 结语
  莎士比亚以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的高尚情怀,在《李尔王》中对人性进行思考和挖掘。于是,最终在故事结束时所有曾经迷失的人物都回归了本性,并拥有了光芒万丈的神性光辉时,我们体会到莎士比亚为自己悲剧中的各个人物所安排的命运脉络,以及人物从逐渐堕落到重生的审美过程。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莎士比亚在极力赞扬着人类灵魂的美好,并大声呼唤美好的人性。而这种对真善美的追逐,贯穿了莎士比亚毕生的创作中。在《李尔王》中,莎士比亚运用多种手法,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人物对白设计等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全面深入地展现出人的神性和兽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而最难能可贵的是,莎士比亚并没有在《李尔王》中一味的对神性进行赞美和歌颂,而是辩证地看待神性的伟大,莎士比亚指出,神性是纯精神的、非物质的、具有一定局限性。而兽性的世界却存在着强大的物质力量,所以,剧中的李尔最终选择以死亡来达到升华神性的目的。而莎士比亚更留给人们更广大的思考空间,所以,神性是否能承载起现实世界之中的各种欲望和权力?新的世界里,人们又该何去何从?全剧的最后,奥本尼和埃德伽在思考,所有读者也都在思考。
  参考文献:
  [1] 李康映:《错位的人伦——莎士比亚剧本〈李尔王〉人物形象解析》,《时代文学》,2011年第18期。
  [2] 黄铃:《“逆转”“发现”与“苦难”——〈李尔王〉对亚里士多德悲剧情节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前沿》,2012年第10期。
  [3] 肖四新:《追寻超越现世存在的永恒意义——论〈李尔王〉的深层主题》,《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4] 张欢:《论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悲剧性——基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年第4期。
  [5] 陈柯:《权力话语理论视角下的〈李尔王〉解读》,《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7期。
  [6] 刘文华:《君权衰败与道德沦丧的一面镜子——评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的一个侧面》,《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7] 殷洁:《伦理秩序的解体与人性趋向的迷失——〈李尔王〉悲剧价值新解读》,《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期。
  [8] 杨阳:《人性的光芒与黑暗——谈对比烘托手法在〈李尔王〉中的运用》,《文教资料》,2011年第5期。
  (胡慧敏,广西教育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巴赫金复调理论关照下,《喜福会》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人物关系中呈现出复调特征。使各个人物和她们的声音处于同一空间,相互碰撞的同时,相互沟通,反映出社会文化多元化的特点,表达了中美文化冲撞融合的主题。  关键词:复调理论 《喜福会》 叙事  “复调”原本是一个音乐术语,也称“多声部”,指多个旋律并行穿插在一支乐曲中。俄国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借用这个术语创造了“复调小说”的概念,并以此对陀思妥耶
期刊
摘要 本文以马拉默德小说《修配工》中男主人公雅柯夫为个案研究对象,从创伤角度出发,指出主人公因俄国长期以来的反犹主义而深受创伤,包括身体创伤及精神创伤,并进一步揭示雅柯夫所受创伤的直接原因是俄国奉行的暴力统治。雅柯夫只有正视自己的民族身份,才能真正走出创伤,担负整个民族责任。  关键词:雅柯夫 《修配工》 创伤 暴力  一 引言  伯纳德·马拉默德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其作品大多反映
期刊
摘要 对生命的探讨在爱伦·坡的艺术世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坡以人类特有的情感体验方式揭示了生命的奥秘,创造了生命的新形态,开启了生命的新境界。坡强调在诗性的生命体验中完成自我的提升,这在当代对启迪人类摆脱理性的操纵,引导人们新心态的建立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不可估量的意义。  关键词:爱伦·坡 生命观 诗性体验  一 引言  19世纪的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是一位对后世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杰出文学家。尽管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全面解析“裴阁德号”捕鲸船上关键人物的伦理行为,总结出船长亚哈在同白鲸的抗争中,实际遵循的是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基本丛林法则,完全是物竞天择的基本自然法则;斯达巴克在整个故事中间,他的立场是对大鲸经济利益带来的诱惑,在复杂的伦理关系中,处于人类中心以及坚持经济伦理的准则;以实玛利代表的则是将人类社会的仁爱精神延伸至自然世界,推崇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生态伦理宗旨。故事结尾,亚哈命归
期刊
摘要 英国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这段时间发展速度较快,使得社会关系、自然生态等一些领域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分化。在这一阶段,著名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通过其灵敏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语言天赋,将自身对时代生活的体会一一体现在作品当中。有很多评论家将其称之为情爱作家,尤其是出版了《儿子与情人》之后,曾因其过多描绘母子恋而被划为世界十大禁书之一。而实际上,争论越多的作品,在核心价值上对当
期刊
摘要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刻画了一系列的极端人物形象,这些极端人物形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示了小说的主题,也充分显示出作者的思想观念。在狄更斯笔下,这些极端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然而,无论其命运发生多大的转折,他们的结局却如同“圆圈”一般,又重新回到了起点。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再论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关键词:《双城记》 极端人物 “圆圈”结局 人道主义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刻画了一系列
期刊
摘要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是20世纪俄国文坛出众的女性作家,她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去表现女性在时代中痛苦的挣扎和呐喊。当我们细细品读她的作品时,发现她的创作中充满了女人生活的残酷和孤独。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力求还原一个完整的作家形象。  关键词:柳德米拉·彼特鲁舍夫斯卡娅 女性 残酷 孤独  20世纪末期,俄罗斯女作家柳德米拉·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她的创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关于残酷和孤
期刊
摘要 法国当代作家阿尔贝·加缪在文学创作中很好地探讨了荒诞哲学。因此,他的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荒诞。他在承袭和推进原有荒诞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具有加缪自身特色的荒诞哲学,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世界的不可理喻性,人对于荒诞世界的体验和认知,个体人应对荒诞世界的态度或行为等。由此,我们可以把加缪称之为一个具有明晰、自觉哲学观念的文学创作家,通过抽象思辨的哲学理念来进行文学形象的塑造,让荒诞哲学成
期刊
摘要 被誉为“美国现代戏剧之父”的尤金·奥尼尔(1888-1953)从小深受基督教文化的浸染,其作品渗透着浓郁的圣经文化,《榆树下的欲望》就是其中之一。爱碧的爱意萌生正如夏娃的诱惑,她的到来使农场由相对和平的男人世界变为情欲犯罪的场所;伊本在原始野性和激情的驱使下对爱碧由仇恨、排斥到干柴烈火、难舍难分,正如偷食禁果后得到了启蒙的亚当,随着爱的升华,他由财富的奴隶变为充满激情的爱人;爱碧最终以乱伦、
期刊
摘要 村上春树的小说《1Q84》,运用“小小人”、“空气蛹”等隐喻,揭示了在社会经济繁荣、生活富裕、高度发达的日本社会当中,关于现代人的自由困境的命题。随着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在追求自由的过程当中,小说的主人公们迷失了自我,感到孤独、无意义和无权利,最终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逃避自由的精神困境当中。本文旨在运用弗洛姆的自由理论,对《1Q84》中所透示出的自由困境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小说中折射出的日本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