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诗性体验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生命的探讨在爱伦·坡的艺术世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坡以人类特有的情感体验方式揭示了生命的奥秘,创造了生命的新形态,开启了生命的新境界。坡强调在诗性的生命体验中完成自我的提升,这在当代对启迪人类摆脱理性的操纵,引导人们新心态的建立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不可估量的意义。
  关键词:爱伦·坡 生命观 诗性体验
  一 引言
  19世纪的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是一位对后世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杰出文学家。尽管他的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幽默小说……足以开启一个个文学的新篇章,而他最具盛名的作品仍要数死亡恐怖小说。很少有哪位作家像坡那样专注于死亡,死亡的血腥和神秘,伴随死亡的阴冷与恐惧不仅仅构筑了小说的主要情节,而且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成为坡对生命存在的反思和探索。
  在对生存和死亡的探讨之中,坡重视挖掘生命的潜能,从感性、直观的方面理解生命的真谛。他探求理性之外的精神,在他的诸多名篇中,生命已失去了其原本的物理意义,生死不再按照线性的结构开始或结束,自我生命意志的力量超越在生死的界限之上。
  二 生命的新形态
  求生是人类的本能,坡在《丽姬娅》(1838年)中就用这样炙热的笔墨描写过濒临死亡的人对生的眷恋。故事中,丽姬娅对即将来临的死亡愤恨不平,她向天发问,“难道这种情况始终不变?——难道这个霸王永远称霸不成?”她有“一种热切的企盼”,“一种对生命——仅仅对生命——的最强烈的渴望”;一种“强烈得近乎疯狂的求生欲望——生——只求生——”。同时,坡相信尽管死神可以夺取人的性命,但无法湮灭其意志,只要“意志永生不灭”,“凡人若无意志薄弱之缺陷,决不屈服天使,亦不屈从死神”。故事最后丽姬娅神秘地借尸还魂了,逝者凭借强大的生命意志重返“已舍弃的人生之路”。
  如果说坡的《丽姬娅》肯定了生命意志的力量,那么《厄舍府的倒塌》(1839年)则颠覆了生死的界限。厄舍兄妹有着独特的生理和心理联系,他们命运相连、不可分割;倘若失去对方,他们就只是“一半完整的生物”;即便是死亡,也斩不断他们彼此的联系。妹妹玛德莲因病而亡,死又复生,生而再死,最后兄妹俩相拥着死去,这个故事才得以结束。故事中,死亡不仅被超越,甚至被穿梭,生死的波折寄寓了坡的观点,死亡很强大,但是生命意识的彻悟将会成为贯穿生死界限的引导力。由此,在坡的生命时空中,“纵向发展的‘历时性’的时间链条已被打断,转而生活在一种固定的、‘共时性’的时间领域”。
  在“共时性”的生命时空中,生死共存、虽死犹生,这以坡的《艾蕾奥瑙拉》(1841年)为代表。《艾蕾奥瑙拉》讲述了发生在人与鬼魂间的爱情故事,艾蕾奥瑙拉在生前对情人一往情深,死后化作魂魄仍默默守护在情人身边。但是,情人背弃了誓言,另结了新欢,这引起了鬼魂的不满,然而善良的本性使她最终解除了情人当年为她立下的誓言,只留下真挚的祝福。在坡的故事中,这个美丽可爱的鬼魂被描写得惟妙惟肖,她温柔多情,却因情人的薄情寡意备受伤害;她善良宽容,比生活在现世中的人更真挚、更高尚。与丽姬娅相比,面对死亡的无奈,艾蕾奥瑙拉所表现的不再是极端的怨恨和愤怒,取而代之的是平静和豁达。
  坡的生命观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这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椭圆形画像》(1842年)中画家的妻子为了给丈夫作模特,在幽暗的画室连续坐了几个星期却毫无怨言。伴随着丈夫笔下的画像日益的丰盈,妻子的生命也在慢慢地消逝,直至在丈夫完成画像时,她憔悴而死。故事中,坡丝毫没有提及妻子面对死亡的感受,更没有进行生死的纠葛。故事最后,丈夫在妻子的画像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妻子的生命在丈夫挚爱的艺术中得到了延续。死亡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开始。坡在有限的生命走向永恒的那个瞬间,创造出无限的精神本质。
  在坡的故事中,生命已经摆脱了单一的线性结构。从一心求生,到生死往复,再到虽死犹生,在坡的艺术世界里,逐渐消除了对生死的狭隘理解,拓展了生命有限的物理时空。生与死之间的对立慢慢消解,死亡已经不再是人生的终点,到了《椭圆形画像》中为了艺术的向死而生,死亡已经意味着生命趋于永恒。在《莫诺斯与尤拉的对话》(1841年)中,坡更鲜明地提出了死亡即重生,实现了生与死浑然一体、共栖共生的理想。
  故事《莫诺斯与尤拉的对话》记录了一对经历了死亡后重生的恋人对死亡体验和重生的讨论。坡在故事中借莫诺斯之口,表达了对人类现状的不满,以及因世风日下的社会所产生的种种忧虑。坡提出了死亡的净化作用,“对于这个整体上染疾的世界,我看只有在死亡中才有可能新生”,“人类作为一个种族不应该绝种,我看他必须被‘再生’。”就坡而言,死亡已经成为获得精神的不朽和爱的永恒的唯一途径,死亡正是新生命的开始。
  坡在他的小说中渐渐放弃了对生的一味执着,这在《幽会》(1943年)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幽会》中的侯爵夫人阿芙罗狄蒂对孩子的救命恩人只说了一句话,“你已经赢了——日出后一个时辰——我们将相会——就这样吧!”次日日出后一个时辰,传出了侯爵夫人阿芙罗狄蒂服毒自杀的消息,而与此同时,在另一所住宅,那个救出孩子的男人——阿芙罗狄蒂昔日的恋人也饮用毒酒离开了人世。那位情人在临死之前念出了两行诗,“在那儿等我!我不会失约/在那空谷幽地与你相会。”或许这对恋人欣然赴死,正是冀望于死亡能够开启生命的新境界吧。在坡的心目中,功利性、物质性的生存状态不能代表生命的价值,灵魂的契合与心灵的感悟才有可能实现生命本真的存在。
  三 生命的新境界
  在坡的艺术世界中,他以独特的方式创造了生命的新形态,开启了生命的新境界。帕格森曾指出认识事物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认识是环绕在事物的周围”,即通常人们所说的智性的方式;“第二种认识则进入到事物的核心”,即人们所说的诗性的方式。“诗是从生命本身理解生命”,是“理解生命的喉舌”,坡就是以诗性的方式,以人类特有的情感体验方式揭示生命,依靠直觉、想象等感性直观的方法理解生命。   坡的作品不仅反映人的生存状态,而且肯定世间万物的生命价值。他认为万物皆有生命,皆有情感,皆有灵魂。“一切无机物”都是“有情”的,流露出“感情的痕迹”。我们人类可以“从这个物质世界的无数存在中获得”一种情感。万物不仅具有感情,而且与人类彼此平等、互相影响。在《艾蕾奥瑙拉》中,叙述者原先居住的“锦绣草茵谷”就能与人的心境息息相通。当人类快乐的时候,大自然会用美丽的景色来应和;而当人类痛苦的时候,大自然也会流露出无限的悲伤。坡打通了人类与自然的界限,不管悲欢离合,他们彼此相依。
  在坡的艺术世界中,生与死的界限模糊不清,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合二为一,“生命性与生命的统一性、非线性和情感性又是相互一致的”。生命摆脱了短暂性而进入到了永恒,摆脱了有限性而进入到了无限,这种万物皆生命的观点与坡对宇宙生命的探究、人类归宿的思考是分不开的。
  对宇宙生命和精神存在的思考是坡在人生的最后五年所专注的研究,他以艺术家的气质对宇宙真理进行诗性的思考;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向芸芸众生开启生命的奥秘”。在《我发现了》(1848)中,坡认为作为精神存在的上帝从虚无中创造了宇宙,构成宇宙万物的原子在不断扩散的同时也包含了向“独一性回归的趋势”。多样性回归单一性,复杂性回归简单性,继而“万物合一”,“化为虚无”。然后将再次扩散,一个崭新的宇宙又“将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在坡的诗性观照下,世间万物皆随宇宙不断进行着扩散与凝聚的生命循环,终而复始、延绵不断、永不停歇。任何个体生命都只是宇宙大生命中的一环,与宇宙生命相契合、相同一,它们原属于一体,并最终仍融为一体,由此,“宇宙间不再是无边的虚无,而是无限的存在”。
  四 生命的诗性体验
  坡是作家,也是诗人。他以独特的诗性体验方式来揭示生命的奥秘,为人类提供了获得自由的生命感受的途径。柏格森曾说过,“知性围绕着生命运动”,“直觉才能把我们引入生命深处”。坡所强调的正是直觉的感受,在他的全景世界中,人类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随宇宙万物共存共生。万物皆平等、物我本同一。个体生命在与宇宙生命的紧密结合中摆脱了个体的孤立性和有限性,并由此达到精神的不朽和永恒。
  “达到无限的途径就是超越关于死亡的有限意识”。死亡既是终点,也是起点。破除了对生死的狭隘认识,领悟到生与死本属一体,“生命的无限感便从此岸伸向了无限的彼岸,生命作为内在的无限走出了此岸的有限。”由此,人类告别个体小生命复归宇宙大生命,立足宇宙的大境界重铸新生,死亡变得不再可怕,它是通往理想的途径,“只不过是人类和上帝及大自然,建立更为完美的新关系开端而已”。
  五 结语
  对生命的探讨在坡的艺术世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与他坎坷多难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坡长期在死亡的阴霾中难以自拔。亲人、爱人的一一离逝使其不断地遭受打击,连续地受到伤害,使他比其他的艺术家更执著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更专注对内在本质的探究。他与死神对话,向黑暗挑战,寻寻觅觅试图打开一条摆脱生死苦难的途径。从1838年《丽姬娅》中的一心求生到1843年《幽会》的欣然赴死,我们能够洞悉坡的生命哲学的发展脉络。历尽人世的沧桑,这位坎坷一生的作家从最初的愤恨和挣扎,到后期的淡然与豁达,破除了对生死的执念,从而领悟到生命的新境界。
  坡在诗的基础上重建了人类的生命观,他立足于宇宙大生命揭示生命的哲理,启发个体生命融入到无限的整体之中,领略到天地的宽广,体会到生命的真谛。这种诗性的认识方式直指人心,引导着人们在诗性的生命体验中领悟自我的价值,消除对生死的焦虑,实现生命的提升。坡的生命观对引导当代人们观物方式的改变和新心态的建立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不可估量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美]爱伦·坡:《爱伦·坡集》,三联书店,1995年版。
  [2] [美]爱伦·坡:《爱伦·坡短篇小说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 [美]莫蒂黩·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西方思想宝库》,[古希腊]柏拉图:《会饮篇》,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 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 [法]约瑟夫·祁雅理:《20世纪法国思潮》,商务印书局,1987年版。
  [6] 李超杰:《理解生命:狄尔泰哲学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
  [7] 徐薇:《“和谐的追求:“诗”与“物”之间——爱伦·坡短篇小说创作的诗性艺术之分析”》,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8] 徐薇:《诗意人生——从爱伦·坡的作品看其浪漫主义人生哲学》,《作家》(下半月),2014第22期。
  [9] [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 陈民:《西方文学死亡叙事研究》,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1] 雷体沛:《存在与超越——生命美学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 冯沪祥:《中西生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徐薇,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作为不同时代的优秀女性作家,张爱玲与铁凝都倡导“自由写作”,她们笔下的角色不乏具有典型变态心理特征的代表,且两者既有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区别,学术界对于两者的独立论述很多,但是鲜有对比。本文以分析张爱玲及铁凝代表作品中变态心理人物的塑造为基础,在人物形象、创作技巧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张爱玲 铁凝 变态心理 人物塑造  一 变态心理与作品表现概述  作为一种科学范畴的理论,变态心理
期刊
摘要 梁启超所创作的《饮冰室诗话》在推动诗歌艺术发展以及社会思想文化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饮冰室诗话》突出了“以旧风格含新诗意”的诗歌创作思想,这种思想在《饮冰室诗话》本身也具有良好的体现,即《饮冰室诗话》不仅对古典文化风格做出了体现,同时也表现出了现代文化诉求。本文对《饮冰室诗话》所具有的这一特点做出论述,以挖掘《饮冰室诗话》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与思想价值。  关键词:《饮冰室诗话》 梁启超
期刊
摘要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坛上具有极高影响力的女作家,学者对张爱玲作品的研究已经远远不止于文学角度,更有人从文化、心理、哲学等角度深入研究张爱玲的文学小说,然而研究张爱玲作品语言艺术的学者却少之又少。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深层次体会张爱玲作品中的语言魅力,本文将以张爱玲作品的语言表达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张爱玲在其作品中运用的音律、拟声、绘声等语言技巧,分析张爱玲文学作品中拟声绘声的语言魅力。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逆流的日子》发表于抗战胜利之后,是胡风从1944年到1946年间的文章合集,其核心是对“主观战斗精神”的阐述。本文主要围绕胡风在《逆流的日子》一书中所提出和阐述的“主观战斗精神”理念展开了梳理、总结和论述。“主观战斗精神”以知识分子为本位,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发挥自身的人格力量,深入现实生活,对人民群众在理解和关怀的前提下进行正面引导。  关键词:主观战斗精神 主客观结合
期刊
摘要 1949年后,两岸对峙,中国台湾文学与大陆母体文学处于隔绝状态,两岸的现代主义诗歌在相互疏离的状态下各自发展,但无论是中国台湾50年代的现代诗运动还是大陆80年代的朦胧诗派,都是在文学极端政治化的基础上把诗歌逼近“非诗”的绝地后实现的诗歌自救运动,是断裂之后的再生。  关键词:诗歌 现代主义 现代派 朦胧诗 断裂  在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中,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可谓几经起落:继李金发及后期新月
期刊
摘要 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为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坛上奠定了崇高的文学地位。作品中老舍塑造了一位复杂的女性人物形象——虎妞,她是一位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女性,在追求婚姻与爱情的过程中最终遭遇了惨败,这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尽管如此,虎妞也完成了由女性意识淡薄与缺失到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张扬的蜕变,这是她正常的人性被无情压抑过后的心理畸变,一个表面丑陋的女人反而给予了我们巨大的心灵震颤力
期刊
摘要 小说《修补匠》是保罗·哈丁2010年度普利策奖的获奖作品,讲述了克罗斯比家族祖孙三代的故事,其中第二代霍华德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最为完整和饱满。本文试图从霍华德作为儿子同时也作为父亲的双重身份分析其人物形象。作为儿子,霍华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追忆、祭奠着精神分裂的父亲,积极维系和修补着与父亲之间的关系;作为父亲,犯有癫痫病的霍华德又默默理解着儿子乔治的想法和行为,极力把对儿子的伤害降到最低,积极修
期刊
摘要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文学20世纪主要代表作家之一,她的作品由于基于“女性经验的史诗作者,以其怀疑的态度、激情和远见,清楚地剖析了一个分裂的文化”现实,因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是为数不多的获得此奖的女性作家之一。多丽丝·莱辛创作手法新颖、细腻,创作角度变化多端,内容丰富,她的作品很受评论学家的关注与好评,本文通过多丽丝·莱辛的创作手法对新浪漫主义进行新的认识与提升。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新
期刊
摘要 在巴赫金复调理论关照下,《喜福会》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人物关系中呈现出复调特征。使各个人物和她们的声音处于同一空间,相互碰撞的同时,相互沟通,反映出社会文化多元化的特点,表达了中美文化冲撞融合的主题。  关键词:复调理论 《喜福会》 叙事  “复调”原本是一个音乐术语,也称“多声部”,指多个旋律并行穿插在一支乐曲中。俄国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借用这个术语创造了“复调小说”的概念,并以此对陀思妥耶
期刊
摘要 本文以马拉默德小说《修配工》中男主人公雅柯夫为个案研究对象,从创伤角度出发,指出主人公因俄国长期以来的反犹主义而深受创伤,包括身体创伤及精神创伤,并进一步揭示雅柯夫所受创伤的直接原因是俄国奉行的暴力统治。雅柯夫只有正视自己的民族身份,才能真正走出创伤,担负整个民族责任。  关键词:雅柯夫 《修配工》 创伤 暴力  一 引言  伯纳德·马拉默德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其作品大多反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