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是20世纪俄国文坛出众的女性作家,她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去表现女性在时代中痛苦的挣扎和呐喊。当我们细细品读她的作品时,发现她的创作中充满了女人生活的残酷和孤独。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力求还原一个完整的作家形象。
关键词:柳德米拉·彼特鲁舍夫斯卡娅 女性 残酷 孤独
20世纪末期,俄罗斯女作家柳德米拉·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她的创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关于残酷和孤独世界中的女性命运。作为当代作家之一的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热爱自己的祖国,也看到了正处在转型时期的俄罗斯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完善的现象,有的甚至是弊病。身负着责任感与使命感,她在自己的创作中表达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特别是对当今社会中女性生存状态的描摹。这些作品体现了作为俄罗斯女性那特别的视角的和独具匠心的创作风格。
在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小说中,可以看到当时全景俄罗斯社会生活之下的普通妇女生活的最为真切的生存状态:女人们生活得如此悲惨落魄,内心是如此地孤独寂寞、最后甚至绝望的结局。她们每日的生活就像是在沼泽地的淤泥里挣扎一样,越无助地挣扎陷得越深,最后成了被污泥淹没掩埋的一群母狼,死亡的感受时时刻刻充斥着她们生活的每个瞬间。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用女性在家庭中的各种身份如祖母、母亲、妻子、女儿、孙女等反映了当代女性的情感世界,表现了作为不同身份的女人虽境遇不同,但都逃不掉生活悲惨,内心孤独。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选择女性命运作为创作主题之一,有其外在社会及历史方面的原因。在19世纪传统的、典型的俄国文学中,女性形象通常被男性作家塑造成美丽、善良、像女神一样的角色,如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女性主人公达吉扬娜;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和《复活》中的喀秋莎等,她们都是男人眼中完美女神的化身。由此可见,20世纪之前的俄国文学以华丽的衣裳、美丽的容颜以及善良的心灵掩饰了女性悲惨生存现状和苦闷的内心情怀。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创作反映了当代俄罗斯社会中存在的男女不等的生存状态,女性内心活动的苦闷,有的忍辱负重有的负隅顽抗,但最终对完美安逸生活是渴望而不可求的生活境遇。在作者生活年代的俄罗斯,女性不得不时时处处忍受着男人的大男子主义霸权、女性的话语权受到压抑,但随着俄罗斯政策的逐渐开放和社会环境变得日益宽松,这让女性有了自己思考的空间甚至是说话的权利。在这样的局势转变下,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从自己女性独特的这一视角讲述了俄罗斯女性当时的境遇命运以及女性的生活出路的问题,在她作品中,女人的生活是残酷的、孤独的,女人就像母狼一样凶狠而孤独。
一 残酷的女性命运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作品题材广泛,有戏剧、也有长篇、中篇小说,其关注的主要重心是女性生存的问题。作者把敏锐的目光集中于处在被扭曲了的当代俄罗社会中。在俄国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女性地位很低下,总是处于依附于男性地位之中。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很多小说、童话、戏剧的主题都是描写女性爱家人的方面,如对丈夫的爱慕、对后代儿女的爱怜和对自己父母的敬爱。彼特鲁舍夫斯卡的创作中描写了当代俄罗斯妇女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彼特鲁舍夫斯卡娅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女人内心的压抑、委屈求全。生存法则、人和人之间的冷漠、家庭亲情与爱情的波折等一些日常生活的小事成为其创作的主要素材。这类主题的作品充满抑郁和渴望逃离苦难,但这种生活又是不能逃离也无法逃离的。女性只能生活在苦难和压抑中。在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创作中,她从一种旁人置身事外的角度上,平和甚至冷漠地描写女人在现实社会中残酷、困苦的生活,一切都是苦难、都是自作自受的下场,她们甚至灵魂被扭曲,只能在黑暗的现实中拼命挣扎。
在小说《午夜时分》中,上有老、下有小的女主人公经历构成了其深刻的主题之一,即家庭生活的不幸。在这部作品中,在俄罗斯转型时代人们心中还残存着对于女性封建道德标准和传统旧俗。阿列娜是一个青春逆反心很强的女孩子,没受过良好的教育,还和很多男人有性关系。故事从阿列娜的日记形式展开,以她同几个不同男人的性关系为特征。阿列娜的日记不小心被母亲看到。母亲安娜看后心情复杂,既怜爱又愤怒,甚至是轻视。母亲安娜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形成了恶性循环:同女儿阿列娜的紧张关系就像是和自己妈妈的斗争的又一次重演。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笔下的女主人公为追求美好的爱情成为自我欺骗的牺牲者。她们的爱情经历和家庭生活通常都是曲折的,甚至是没有善终的。在她的小说中充斥着惨淡、悲观绝望。在《克赛尼的女儿》中,她描写的母女俩都是妓女,她们生活在阴森的恐惧和无尽的堕落之中,讲述女性被野蛮的群体无情地迫害。《黑大衣》描写了两个女孩遭遇生活的不幸,想要结束生命,临死前的痛苦后悔与挣扎。挣扎回想中,她依稀想起了以前的痛苦生活,失恋、自杀,被病痛折磨的爷爷和辛苦劳累的母亲,求生的愿望越来越强,决定挣扎着回到人间。虽然女主人公没有死去,又回到生活当中,但现实仍然是苦难。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是一个大手笔的女作家。她大胆描写悲哀的甚至是令世人愕然的事情。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中,她描写的许多故事都在黯淡的背景下,向大众观念中的浪漫爱情提出挑战。她笔下的女性主人公的生活都没有欢乐可言,通常都充满奔波劳累、被虐待,营造了一种悲伤惨淡的生活基调。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作品中也充满着疾病甚至死亡。如作品《隔离病房》中的女主人公疾病缠身。不再年轻的女主人公帕尼娅病倒了,她的丈夫不但残疾还是个废物,她有三个孩子;帕尼娅因为心脏病发作随时会在生孩子时死去,她在鬼门关绕了一圈,终产下一女。
和西方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不同的是,彼特鲁舍夫斯卡娅表现的妇女解放运动是被强迫的、被强制的,一开始是受到伤害的、是被欺辱和被损害的弱势群体,后来为了生存变成反抗、不安分甚至是毁坏男人的母狼群像。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笔下的女性不但不美丽,甚至可以说形象是丑陋的。但她们的本性并不是这样的,在残酷不公的现实中她们的命运是没有办法选择和改变的,只能用同样残酷的手法去回击现实,得以喘息生存。在如此的残酷生活当中,她们的爱情,亲情、友情也都变得惨淡、空白。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创造的女性形象是孤苦无助乃至被扭曲变态了的。 二 孤单的女性命运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描写了一系列的生活孤单、情感孤单的女性。她们最简单的愿望都不能实现,爱情抛弃她们,亲情疏远她们,幸福好像总是跟她们无缘。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有很多关于爱的废墟、爱的丢失、爱的抛弃等可怕的甚至扭曲的生活。受到爱情的伤害就是受到男性的伤害,但这并不意味着女人不再相信爱情了,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巧妙地运用讽刺的手法描写她们仍然内心有向往,甚至幻想拥有爱人的疼爱。但无论是已婚的妇女还是未婚的女孩,在她们的情感世界里仍然是孤独无助的。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描写的结了婚女人大都因为生活所累,包揽了全部家务劳动,付出辛苦却得不到家庭成员的理解关爱,给他们养成懒散堕落习惯,认为理所应当。女作家笔下的女人只能咀嚼着被男人吐出的爱情残渣,即便如此,她们咀嚼得也津津有味。这就是她们典型的生活状态,女性的婚姻只能用女人的价值去交换得来,女人的价值,就只限于美丽的外表和恭顺勤劳的妇德,以这些换取丈夫提供的经济给养,才能生活。但是女人想要在这种状态下委屈求取生存仍然还是不可能的,当疾病夺取了她的生存价值和持家的能力后,女人的存在对男人来说就失去了意义,是生是死都得看丈夫的施舍。女性就是为男性奉献的,成为了男性的牺牲品,感情上的孤单和无助甚至无人可怜。
在小说《摔倒的女人》中,女主人公的男人是肮脏低能的人,什么也不会做,不会给自己穿干净衣服,不会给家人做饭。即使这样,她也爱他,她用微笑来应对所有不愉快的事情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女儿因为母亲死去,只好过妓女的生活,去地下室过夜。从母亲到女儿,不幸而孤独的女性命运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恶性循环。在作家的这些作品中,女人只能这样绝望地等待着她们的爱情和丈夫,直至离开人世。
在《午夜时分》中,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描述了这个家庭中所有女性生活的孤独和寂寞。在表面爱情和亲情关系的掩盖下,家庭中的每一位女人都承受着孤独无助,她们由于生活的负担重、压力大,丈夫不关心、不上心,女人找不到人可以倾诉,只能孤独地自己承受。《午夜时分》中的一个年近半百的女人,在夜里中随手写下了孤独心情感受,那颗寂寞无助的心只剩下感叹和痛苦了。年近半百仍然生活负担沉重,没一丁点儿享受到晚年天伦之乐、没有人能帮她分担,只能自己忍受,承担生活重担,生活在贫困潦倒之中。直到结局,这个想要挣脱贫困,摆脱孤独的老太太安娜,在作者描写的午夜仍然孤苦无依,只能这样走到生命的尽头。
同样在婚姻之外的女性也有着孤独的厄运,但她们依然坚持,一方面同悲惨的命运作斗争,另一方面又渴求能有一点点的阳光洒进她们的内心中来。在《房子里有人》中,女主人公孤独,只能养一只猫来陪伴自己,作者用和这只动物相依为命映射了女性孤独的生存状态,饱经沧桑、无依无靠,目光呆滞地看着一个地方。被遗弃的猫身上散发出死亡的气息。小说最后,猫找了一块吃的东西,晃晃脑袋,决定接着活下去。在病弱的小猫这个动物表现上,女主人公选择了坚持活着。在作家的这些女性主题创作中,我们感觉它非常有自己的特点,她独树一帜地用自己的编制好的框架,全新的视角,即从女性自身的眼光去衡量了俄罗斯各种女性所面临的相同的焦虑问题——命运的孤独。未婚的女性是孤独的,更可怕的是,已婚女性更是孤独的,没有丈夫的呵护,更不敢奢望宠爱,没有子女的承欢膝下,家庭中一切亲人之间都是冷漠和自私的。
三 小结
俄罗斯女作家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从独特的女性视角来描写男人心中的完美女人,这些女人在她眼中不完美,由于命运的摧残,这些女人不再美丽,不再善良,变成了残酷孤独的母狼。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特的女性世界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残酷世界。女人生活在痛苦残酷的世界里,女性没有前途,只能眼睁睁等男人把她们的价值榨干,而失去仅有的生活稻草。其次是孤独的世界。俄罗斯各种女性命运都逃不过孤独。未婚的女性是孤独的,甚至已婚的女性也是孤独的。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在对女性命运的两部分——残酷和孤独的描绘中,表现出了自己同样身为女性对身边的姐妹们命运的深刻同情和关怀,哀其不幸。作为俄罗斯处于转型这一特殊时期的女性的代言人,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不但表现了女性残酷、孤独的生活世界,更重要的是她书写出女性的生命体验,捍卫女性自身的权利、发泄女性内心的抑郁和愤慨,展现了女性对爱的美好向往,揭示出更为真实的女性生存状态。
参考文献:
[1] 刘文飞:《俄国文学大花园》,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 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博利舍夫、瓦西里耶娃:《20世纪俄罗斯后现代派文学概观》,《俄罗斯文艺》,2003年第3期。
[4] 曹靖华:《俄苏文学史》(第三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王学,河北大学工商学院讲师;权千发,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关键词:柳德米拉·彼特鲁舍夫斯卡娅 女性 残酷 孤独
20世纪末期,俄罗斯女作家柳德米拉·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她的创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关于残酷和孤独世界中的女性命运。作为当代作家之一的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热爱自己的祖国,也看到了正处在转型时期的俄罗斯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完善的现象,有的甚至是弊病。身负着责任感与使命感,她在自己的创作中表达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特别是对当今社会中女性生存状态的描摹。这些作品体现了作为俄罗斯女性那特别的视角的和独具匠心的创作风格。
在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小说中,可以看到当时全景俄罗斯社会生活之下的普通妇女生活的最为真切的生存状态:女人们生活得如此悲惨落魄,内心是如此地孤独寂寞、最后甚至绝望的结局。她们每日的生活就像是在沼泽地的淤泥里挣扎一样,越无助地挣扎陷得越深,最后成了被污泥淹没掩埋的一群母狼,死亡的感受时时刻刻充斥着她们生活的每个瞬间。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用女性在家庭中的各种身份如祖母、母亲、妻子、女儿、孙女等反映了当代女性的情感世界,表现了作为不同身份的女人虽境遇不同,但都逃不掉生活悲惨,内心孤独。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选择女性命运作为创作主题之一,有其外在社会及历史方面的原因。在19世纪传统的、典型的俄国文学中,女性形象通常被男性作家塑造成美丽、善良、像女神一样的角色,如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女性主人公达吉扬娜;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和《复活》中的喀秋莎等,她们都是男人眼中完美女神的化身。由此可见,20世纪之前的俄国文学以华丽的衣裳、美丽的容颜以及善良的心灵掩饰了女性悲惨生存现状和苦闷的内心情怀。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创作反映了当代俄罗斯社会中存在的男女不等的生存状态,女性内心活动的苦闷,有的忍辱负重有的负隅顽抗,但最终对完美安逸生活是渴望而不可求的生活境遇。在作者生活年代的俄罗斯,女性不得不时时处处忍受着男人的大男子主义霸权、女性的话语权受到压抑,但随着俄罗斯政策的逐渐开放和社会环境变得日益宽松,这让女性有了自己思考的空间甚至是说话的权利。在这样的局势转变下,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从自己女性独特的这一视角讲述了俄罗斯女性当时的境遇命运以及女性的生活出路的问题,在她作品中,女人的生活是残酷的、孤独的,女人就像母狼一样凶狠而孤独。
一 残酷的女性命运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作品题材广泛,有戏剧、也有长篇、中篇小说,其关注的主要重心是女性生存的问题。作者把敏锐的目光集中于处在被扭曲了的当代俄罗社会中。在俄国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女性地位很低下,总是处于依附于男性地位之中。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很多小说、童话、戏剧的主题都是描写女性爱家人的方面,如对丈夫的爱慕、对后代儿女的爱怜和对自己父母的敬爱。彼特鲁舍夫斯卡的创作中描写了当代俄罗斯妇女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彼特鲁舍夫斯卡娅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女人内心的压抑、委屈求全。生存法则、人和人之间的冷漠、家庭亲情与爱情的波折等一些日常生活的小事成为其创作的主要素材。这类主题的作品充满抑郁和渴望逃离苦难,但这种生活又是不能逃离也无法逃离的。女性只能生活在苦难和压抑中。在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创作中,她从一种旁人置身事外的角度上,平和甚至冷漠地描写女人在现实社会中残酷、困苦的生活,一切都是苦难、都是自作自受的下场,她们甚至灵魂被扭曲,只能在黑暗的现实中拼命挣扎。
在小说《午夜时分》中,上有老、下有小的女主人公经历构成了其深刻的主题之一,即家庭生活的不幸。在这部作品中,在俄罗斯转型时代人们心中还残存着对于女性封建道德标准和传统旧俗。阿列娜是一个青春逆反心很强的女孩子,没受过良好的教育,还和很多男人有性关系。故事从阿列娜的日记形式展开,以她同几个不同男人的性关系为特征。阿列娜的日记不小心被母亲看到。母亲安娜看后心情复杂,既怜爱又愤怒,甚至是轻视。母亲安娜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形成了恶性循环:同女儿阿列娜的紧张关系就像是和自己妈妈的斗争的又一次重演。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笔下的女主人公为追求美好的爱情成为自我欺骗的牺牲者。她们的爱情经历和家庭生活通常都是曲折的,甚至是没有善终的。在她的小说中充斥着惨淡、悲观绝望。在《克赛尼的女儿》中,她描写的母女俩都是妓女,她们生活在阴森的恐惧和无尽的堕落之中,讲述女性被野蛮的群体无情地迫害。《黑大衣》描写了两个女孩遭遇生活的不幸,想要结束生命,临死前的痛苦后悔与挣扎。挣扎回想中,她依稀想起了以前的痛苦生活,失恋、自杀,被病痛折磨的爷爷和辛苦劳累的母亲,求生的愿望越来越强,决定挣扎着回到人间。虽然女主人公没有死去,又回到生活当中,但现实仍然是苦难。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是一个大手笔的女作家。她大胆描写悲哀的甚至是令世人愕然的事情。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中,她描写的许多故事都在黯淡的背景下,向大众观念中的浪漫爱情提出挑战。她笔下的女性主人公的生活都没有欢乐可言,通常都充满奔波劳累、被虐待,营造了一种悲伤惨淡的生活基调。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作品中也充满着疾病甚至死亡。如作品《隔离病房》中的女主人公疾病缠身。不再年轻的女主人公帕尼娅病倒了,她的丈夫不但残疾还是个废物,她有三个孩子;帕尼娅因为心脏病发作随时会在生孩子时死去,她在鬼门关绕了一圈,终产下一女。
和西方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不同的是,彼特鲁舍夫斯卡娅表现的妇女解放运动是被强迫的、被强制的,一开始是受到伤害的、是被欺辱和被损害的弱势群体,后来为了生存变成反抗、不安分甚至是毁坏男人的母狼群像。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笔下的女性不但不美丽,甚至可以说形象是丑陋的。但她们的本性并不是这样的,在残酷不公的现实中她们的命运是没有办法选择和改变的,只能用同样残酷的手法去回击现实,得以喘息生存。在如此的残酷生活当中,她们的爱情,亲情、友情也都变得惨淡、空白。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创造的女性形象是孤苦无助乃至被扭曲变态了的。 二 孤单的女性命运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描写了一系列的生活孤单、情感孤单的女性。她们最简单的愿望都不能实现,爱情抛弃她们,亲情疏远她们,幸福好像总是跟她们无缘。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有很多关于爱的废墟、爱的丢失、爱的抛弃等可怕的甚至扭曲的生活。受到爱情的伤害就是受到男性的伤害,但这并不意味着女人不再相信爱情了,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巧妙地运用讽刺的手法描写她们仍然内心有向往,甚至幻想拥有爱人的疼爱。但无论是已婚的妇女还是未婚的女孩,在她们的情感世界里仍然是孤独无助的。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描写的结了婚女人大都因为生活所累,包揽了全部家务劳动,付出辛苦却得不到家庭成员的理解关爱,给他们养成懒散堕落习惯,认为理所应当。女作家笔下的女人只能咀嚼着被男人吐出的爱情残渣,即便如此,她们咀嚼得也津津有味。这就是她们典型的生活状态,女性的婚姻只能用女人的价值去交换得来,女人的价值,就只限于美丽的外表和恭顺勤劳的妇德,以这些换取丈夫提供的经济给养,才能生活。但是女人想要在这种状态下委屈求取生存仍然还是不可能的,当疾病夺取了她的生存价值和持家的能力后,女人的存在对男人来说就失去了意义,是生是死都得看丈夫的施舍。女性就是为男性奉献的,成为了男性的牺牲品,感情上的孤单和无助甚至无人可怜。
在小说《摔倒的女人》中,女主人公的男人是肮脏低能的人,什么也不会做,不会给自己穿干净衣服,不会给家人做饭。即使这样,她也爱他,她用微笑来应对所有不愉快的事情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女儿因为母亲死去,只好过妓女的生活,去地下室过夜。从母亲到女儿,不幸而孤独的女性命运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恶性循环。在作家的这些作品中,女人只能这样绝望地等待着她们的爱情和丈夫,直至离开人世。
在《午夜时分》中,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描述了这个家庭中所有女性生活的孤独和寂寞。在表面爱情和亲情关系的掩盖下,家庭中的每一位女人都承受着孤独无助,她们由于生活的负担重、压力大,丈夫不关心、不上心,女人找不到人可以倾诉,只能孤独地自己承受。《午夜时分》中的一个年近半百的女人,在夜里中随手写下了孤独心情感受,那颗寂寞无助的心只剩下感叹和痛苦了。年近半百仍然生活负担沉重,没一丁点儿享受到晚年天伦之乐、没有人能帮她分担,只能自己忍受,承担生活重担,生活在贫困潦倒之中。直到结局,这个想要挣脱贫困,摆脱孤独的老太太安娜,在作者描写的午夜仍然孤苦无依,只能这样走到生命的尽头。
同样在婚姻之外的女性也有着孤独的厄运,但她们依然坚持,一方面同悲惨的命运作斗争,另一方面又渴求能有一点点的阳光洒进她们的内心中来。在《房子里有人》中,女主人公孤独,只能养一只猫来陪伴自己,作者用和这只动物相依为命映射了女性孤独的生存状态,饱经沧桑、无依无靠,目光呆滞地看着一个地方。被遗弃的猫身上散发出死亡的气息。小说最后,猫找了一块吃的东西,晃晃脑袋,决定接着活下去。在病弱的小猫这个动物表现上,女主人公选择了坚持活着。在作家的这些女性主题创作中,我们感觉它非常有自己的特点,她独树一帜地用自己的编制好的框架,全新的视角,即从女性自身的眼光去衡量了俄罗斯各种女性所面临的相同的焦虑问题——命运的孤独。未婚的女性是孤独的,更可怕的是,已婚女性更是孤独的,没有丈夫的呵护,更不敢奢望宠爱,没有子女的承欢膝下,家庭中一切亲人之间都是冷漠和自私的。
三 小结
俄罗斯女作家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从独特的女性视角来描写男人心中的完美女人,这些女人在她眼中不完美,由于命运的摧残,这些女人不再美丽,不再善良,变成了残酷孤独的母狼。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特的女性世界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残酷世界。女人生活在痛苦残酷的世界里,女性没有前途,只能眼睁睁等男人把她们的价值榨干,而失去仅有的生活稻草。其次是孤独的世界。俄罗斯各种女性命运都逃不过孤独。未婚的女性是孤独的,甚至已婚的女性也是孤独的。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在对女性命运的两部分——残酷和孤独的描绘中,表现出了自己同样身为女性对身边的姐妹们命运的深刻同情和关怀,哀其不幸。作为俄罗斯处于转型这一特殊时期的女性的代言人,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不但表现了女性残酷、孤独的生活世界,更重要的是她书写出女性的生命体验,捍卫女性自身的权利、发泄女性内心的抑郁和愤慨,展现了女性对爱的美好向往,揭示出更为真实的女性生存状态。
参考文献:
[1] 刘文飞:《俄国文学大花园》,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 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博利舍夫、瓦西里耶娃:《20世纪俄罗斯后现代派文学概观》,《俄罗斯文艺》,2003年第3期。
[4] 曹靖华:《俄苏文学史》(第三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王学,河北大学工商学院讲师;权千发,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