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问题——自主探究解决”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要满足于让学生在课堂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而且还要加强引导,让学生在不断挖掘问题。为此,我们应重视引导学生把问题的探索和发现延续到课尾,让学生再提问题,以便课后进一步地去探究、去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关键词】课后延伸问题;课后作业;发挥学生潜能
在“问题——自主探究解决”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要满足于让学生在课堂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而且还要加强引导,让学生在不断挖掘问题。为此,我们应重视引导学生把问题的探索和发现延续到课尾,让学生再提问题,以便课后进一步地去探究、去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解决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教学中我们可以开放教学,建立大课堂教学观,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题材,鼓励学生去经历、发现、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数学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去因此学数学、做数学。让学生自己编出应用题配合知识章节的训练。他们会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生活中的教材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只要老师善于鼓励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更多地关注社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对现实生活提出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堂好的数学课不仅要值得学生经常的回味,而且要给学生广阔的思维法展空间。“课后延伸”正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发展,是培养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现将课后延伸问题谈几点做法。
1 根据不同课题,设置生动有趣的课外生活实践作业
传统的数学家庭作业,主要局限于强化巩固性练习,布置几道数学习题,让学生回家完成而已。学生感到作业单调二枯燥,索然无味,往往应付了事。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巧妙的设计课外实践作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在学习“统计的初步认识”后,我布置了这样一次作业:请以小组为单位调查、统计一项你最感兴趣的事情,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有疑难可以向周围的人请教,一周后交流。结果学生的统计涉及面很广:有的统计班里一部分同学家庭的收支情况;有的统计超市里客流量情况;有的统计班里同学的年龄情况;有的统计彩票的出售情况;学生要很好的完成这项作业,就要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就要每一个同学去实际生活中观察、了解,去考察、汇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业的设置不要简单的重复、机械的巩固,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置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实践性练习,不仅会受到学生的喜欢,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注重发挥学生潜能,指导学生做好《周记》、《月报》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时时刻刻离不开数学,为了让学生切实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确实离不开数学,我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写好数学周记。我要求学生将一周交流一次。先在小组里选出最好的一篇打印出来,张贴在班级的展示栏里供大家欣赏。学生的周记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和父母一起买东西的,有自己单独买东西的,有逛商场的看家电比价格的,还有为家庭进行收支预算的,还有的学生觉得一周记一次不过瘾,有的竟一周记了5次。
学生的潜能是需要教师去发现、去发掘的,创办数学手抄报也是其中途径之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展示枯燥的数学知识,数学趣题,数学游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数学的奥妙,数学的有趣,数学的魅力,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让学生每月出一期数学手抄报,第一次是老师帮助,第二次以后就要自己动手,从组织内容到插图设计,都要自己亲自设计编辑,当然,老师可以当评委提出修改意见。这样由扶到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组织才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喜欢数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发展思维能力。
指导学生做好周记月报,不仅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布置作业更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3.1 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要少而精,避免重复性。当前学生课业负担普遍存在过重,而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题海”泛滥成灾,作业数量多质量差,缺乏典型性。多数教师认为,只有让学生多做作业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认为量变必定能导致质变,而忽略作业的针对性,和类型的筛选。如果教师不加筛选地、随意地、盲目地加大学生的作业量,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它会压跨学生,使他们感到厌烦,并导致学生为按时完成作业而抄袭。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认真备课,且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严格执行中小学《新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筛选一些典型的、针对性强的题目,力争做到质量高而精。特别对于铺天盖地的各类教辅资料、良莠不齐,且大同小异,在布置作业前,自己一定要先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认真筛选,挑选出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题,力争给学生的作业能够“以一当十,举一反三”。特别对于我们这样一所普通中学,作业更应该简单、精炼,而且有趣味性,不能以量多、量滥来训练、压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这样做,必定会占用教师们更多的备课时间,如果能用我们教师一人的辛劳换取全班同学的轻松高效学习,我觉得还是非常值得的。
3.2 作业布置要难易适中,根据学生情况要有分层作业 。由于学生在知识基础,能力,以及兴趣,特长,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在设计家庭作业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作业设计要突出层次性,灵活性,开放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完成作业的成功和喜悦。我一般布置A、B两项作业,A项偏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容易些;B项偏重于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稍微难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有时候我还将一些星号题和动脑筋题也掺杂在里面,向学生们提出挑战,激发他们的好胜心,鼓励他们独立解决遇到的难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得到成功的体验。比如,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可设有必做题(基础题)和选做题(提高题),少部分学生要求全做,大部分学生只做基础题,少做一些提高题,还有部分学生只做基础题,不做提高题。这样在难易上、数量上有了合理的的调控,使差生缓解了原有的心理压力,也使优等生提高了探求能力,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养成从容良好的作业心态,激发了他们完成作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样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提高,感到了满足。
总之,课后延伸不能只是简单地布置几道数学习题,而应该是可叹教学的延续和发展,是使学生灵活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能力的第二课堂。
【关键词】课后延伸问题;课后作业;发挥学生潜能
在“问题——自主探究解决”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要满足于让学生在课堂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而且还要加强引导,让学生在不断挖掘问题。为此,我们应重视引导学生把问题的探索和发现延续到课尾,让学生再提问题,以便课后进一步地去探究、去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解决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教学中我们可以开放教学,建立大课堂教学观,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题材,鼓励学生去经历、发现、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数学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去因此学数学、做数学。让学生自己编出应用题配合知识章节的训练。他们会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生活中的教材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只要老师善于鼓励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更多地关注社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对现实生活提出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堂好的数学课不仅要值得学生经常的回味,而且要给学生广阔的思维法展空间。“课后延伸”正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发展,是培养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现将课后延伸问题谈几点做法。
1 根据不同课题,设置生动有趣的课外生活实践作业
传统的数学家庭作业,主要局限于强化巩固性练习,布置几道数学习题,让学生回家完成而已。学生感到作业单调二枯燥,索然无味,往往应付了事。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巧妙的设计课外实践作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在学习“统计的初步认识”后,我布置了这样一次作业:请以小组为单位调查、统计一项你最感兴趣的事情,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有疑难可以向周围的人请教,一周后交流。结果学生的统计涉及面很广:有的统计班里一部分同学家庭的收支情况;有的统计超市里客流量情况;有的统计班里同学的年龄情况;有的统计彩票的出售情况;学生要很好的完成这项作业,就要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就要每一个同学去实际生活中观察、了解,去考察、汇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业的设置不要简单的重复、机械的巩固,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置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实践性练习,不仅会受到学生的喜欢,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注重发挥学生潜能,指导学生做好《周记》、《月报》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时时刻刻离不开数学,为了让学生切实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确实离不开数学,我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写好数学周记。我要求学生将一周交流一次。先在小组里选出最好的一篇打印出来,张贴在班级的展示栏里供大家欣赏。学生的周记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和父母一起买东西的,有自己单独买东西的,有逛商场的看家电比价格的,还有为家庭进行收支预算的,还有的学生觉得一周记一次不过瘾,有的竟一周记了5次。
学生的潜能是需要教师去发现、去发掘的,创办数学手抄报也是其中途径之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展示枯燥的数学知识,数学趣题,数学游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数学的奥妙,数学的有趣,数学的魅力,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让学生每月出一期数学手抄报,第一次是老师帮助,第二次以后就要自己动手,从组织内容到插图设计,都要自己亲自设计编辑,当然,老师可以当评委提出修改意见。这样由扶到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组织才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喜欢数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发展思维能力。
指导学生做好周记月报,不仅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布置作业更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3.1 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要少而精,避免重复性。当前学生课业负担普遍存在过重,而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题海”泛滥成灾,作业数量多质量差,缺乏典型性。多数教师认为,只有让学生多做作业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认为量变必定能导致质变,而忽略作业的针对性,和类型的筛选。如果教师不加筛选地、随意地、盲目地加大学生的作业量,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它会压跨学生,使他们感到厌烦,并导致学生为按时完成作业而抄袭。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认真备课,且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严格执行中小学《新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筛选一些典型的、针对性强的题目,力争做到质量高而精。特别对于铺天盖地的各类教辅资料、良莠不齐,且大同小异,在布置作业前,自己一定要先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认真筛选,挑选出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题,力争给学生的作业能够“以一当十,举一反三”。特别对于我们这样一所普通中学,作业更应该简单、精炼,而且有趣味性,不能以量多、量滥来训练、压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这样做,必定会占用教师们更多的备课时间,如果能用我们教师一人的辛劳换取全班同学的轻松高效学习,我觉得还是非常值得的。
3.2 作业布置要难易适中,根据学生情况要有分层作业 。由于学生在知识基础,能力,以及兴趣,特长,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在设计家庭作业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作业设计要突出层次性,灵活性,开放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完成作业的成功和喜悦。我一般布置A、B两项作业,A项偏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容易些;B项偏重于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稍微难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有时候我还将一些星号题和动脑筋题也掺杂在里面,向学生们提出挑战,激发他们的好胜心,鼓励他们独立解决遇到的难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得到成功的体验。比如,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可设有必做题(基础题)和选做题(提高题),少部分学生要求全做,大部分学生只做基础题,少做一些提高题,还有部分学生只做基础题,不做提高题。这样在难易上、数量上有了合理的的调控,使差生缓解了原有的心理压力,也使优等生提高了探求能力,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养成从容良好的作业心态,激发了他们完成作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样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提高,感到了满足。
总之,课后延伸不能只是简单地布置几道数学习题,而应该是可叹教学的延续和发展,是使学生灵活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能力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