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课标对高中化学课堂提出了在教学中要结合化学史,引导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因为化学史真实地记录了化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化学史介入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化学知识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素养,促进正确世界观的形成。
【关键词】化学史 高中化学 课堂 思想 发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史促进教学,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人生观,让化学史充分展现出高中化学课堂的魅力。
一、利用化学史,培养发展眼光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化学史,让学生认识到课本中的知识尽管都是经历了大量的实践验证的,可是也不能说这些内容就绝对正确、永远也不会发生变化,恰恰相反它也是在不断地补充、修正、完善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化学知识。
如在教学《元素周期律》一课时,教师就向学生介绍了元素周期表的形成过程:为了能够找到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在历史上就有很多的学者加入了这个行列,经过大量的尝试,终于在一百多年后的1869年门捷列夫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让人们对各种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可是历史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人们还在继续着元素规律的研究,又經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结合现代的原子结构理论,周期表有了一个崭新的面貌与世人再次见面,它就是我们现在用的元素周期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化学史,可以让学生通过化学史了解化学知识的过去、现在、将来,这将有助于学生更为全面、深刻地掌握化学知识的形成,而且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化学知识。
二、利用化学史,渗透化学思想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仅仅是政治课堂的专利,在高中化学课本中也引入了很多的化学史,通过教学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恰当地介绍相关的化学史,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心灵得到更好的净化。
如在教学《氨 硝酸 硫酸》一课时,在讲述到硝酸的化学性质环节,教师给学生插入了一段有关王水的化学史,增加课堂趣味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伟大的物理学家玻尔生活在丹麦,眼看德军要占领丹麦,玻尔被迫要离开自己的祖国,为了表示回来的决心,玻尔决定把自己获得的诺贝尔金质奖章留在祖国土地上。玻尔就是利用王水实现了这一愿望,他把金质奖章放入了王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就把混合液倒入了玻璃瓶子中,并把它摆在了柜子表面,当纳粹分子闯入玻尔的房间时,溶解有诺贝尔金质奖章的王水溶液明明就放在了他们眼前,他们竟毫不知情。二战结束后,玻尔回到家里找出藏了很久的玻璃瓶子,重新从溶液中把金提炼出来,重新铸成了诺贝尔奖章。学生被物理学家玻尔的事迹所感动,同时也对玻尔产生了崇敬之情。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引入化学史,使学生不仅在化学史的趣味中深刻地领悟了化学知识,而且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洗礼,在英雄人物的感召下学生将会向他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三、利用化学史,培养科学精神
在化学课本中有很多的化学知识是经历了化学家不断科学探究而发现和发明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通过给学生介绍化学家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从中获取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如在教学《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一课时,教师就结合苯的结构的相关内容向学生介绍了化学家发现其结构的过程: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很多的国家都用煤气进行照明,都是把煤气压缩到桶里来储运,可人们总是在桶里看到有油状液体产生,开始人们不以为然,可是英国的科学家法拉第用了整整五年的时间才成功的提取了油状液体,因此,法拉第就把它称为氢的重碳化合物。一直到了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也提取到了一样的液体,把它称为苯。在这之后有科学家发现了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8,接着就确定了它的组成是C6H6,这时科学家就有些不知如何了,因为在苯分子中碳的含量很高,它的结构要如何确定呢。教师提出:如果你是当时的科学家,那么你是否能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推测苯的结构呢。学生开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时教师又给学生接着讲述化学史:直到1858年时,德国的化学家凯库勒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通过大量的实验,最终提出了苯的结构的两种假设,一种是6個碳原子组成了一个环状闭合链;另一种就是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有单、双键的交替组合。教师提出:在当时的条件下,要怎样来证明凯库勒的假设呢,你有什么方案。学生经过思考、分析,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可是通过大家的分析发现不能实现。这时教师又接着讲述凯库勒的研究过程:经过大量的实验,最终凯库勒发现苯的结构是六个碳原子连接成环状。
教师在教学相关知识点时,引入化学史,让学生随着化学史跟随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科学发现要产生质疑、勇于思考、探究,要具备坚忍不拔的科学实验精神。
总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把化学史引入到课堂中,利用化学史中蕴含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优良的科学品质,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作者单位:江苏省包场中学)
【关键词】化学史 高中化学 课堂 思想 发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史促进教学,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人生观,让化学史充分展现出高中化学课堂的魅力。
一、利用化学史,培养发展眼光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化学史,让学生认识到课本中的知识尽管都是经历了大量的实践验证的,可是也不能说这些内容就绝对正确、永远也不会发生变化,恰恰相反它也是在不断地补充、修正、完善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化学知识。
如在教学《元素周期律》一课时,教师就向学生介绍了元素周期表的形成过程:为了能够找到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在历史上就有很多的学者加入了这个行列,经过大量的尝试,终于在一百多年后的1869年门捷列夫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让人们对各种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可是历史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人们还在继续着元素规律的研究,又經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结合现代的原子结构理论,周期表有了一个崭新的面貌与世人再次见面,它就是我们现在用的元素周期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化学史,可以让学生通过化学史了解化学知识的过去、现在、将来,这将有助于学生更为全面、深刻地掌握化学知识的形成,而且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化学知识。
二、利用化学史,渗透化学思想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仅仅是政治课堂的专利,在高中化学课本中也引入了很多的化学史,通过教学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恰当地介绍相关的化学史,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心灵得到更好的净化。
如在教学《氨 硝酸 硫酸》一课时,在讲述到硝酸的化学性质环节,教师给学生插入了一段有关王水的化学史,增加课堂趣味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伟大的物理学家玻尔生活在丹麦,眼看德军要占领丹麦,玻尔被迫要离开自己的祖国,为了表示回来的决心,玻尔决定把自己获得的诺贝尔金质奖章留在祖国土地上。玻尔就是利用王水实现了这一愿望,他把金质奖章放入了王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就把混合液倒入了玻璃瓶子中,并把它摆在了柜子表面,当纳粹分子闯入玻尔的房间时,溶解有诺贝尔金质奖章的王水溶液明明就放在了他们眼前,他们竟毫不知情。二战结束后,玻尔回到家里找出藏了很久的玻璃瓶子,重新从溶液中把金提炼出来,重新铸成了诺贝尔奖章。学生被物理学家玻尔的事迹所感动,同时也对玻尔产生了崇敬之情。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引入化学史,使学生不仅在化学史的趣味中深刻地领悟了化学知识,而且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洗礼,在英雄人物的感召下学生将会向他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三、利用化学史,培养科学精神
在化学课本中有很多的化学知识是经历了化学家不断科学探究而发现和发明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通过给学生介绍化学家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从中获取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如在教学《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一课时,教师就结合苯的结构的相关内容向学生介绍了化学家发现其结构的过程: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很多的国家都用煤气进行照明,都是把煤气压缩到桶里来储运,可人们总是在桶里看到有油状液体产生,开始人们不以为然,可是英国的科学家法拉第用了整整五年的时间才成功的提取了油状液体,因此,法拉第就把它称为氢的重碳化合物。一直到了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也提取到了一样的液体,把它称为苯。在这之后有科学家发现了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8,接着就确定了它的组成是C6H6,这时科学家就有些不知如何了,因为在苯分子中碳的含量很高,它的结构要如何确定呢。教师提出:如果你是当时的科学家,那么你是否能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推测苯的结构呢。学生开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时教师又给学生接着讲述化学史:直到1858年时,德国的化学家凯库勒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通过大量的实验,最终提出了苯的结构的两种假设,一种是6個碳原子组成了一个环状闭合链;另一种就是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有单、双键的交替组合。教师提出:在当时的条件下,要怎样来证明凯库勒的假设呢,你有什么方案。学生经过思考、分析,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可是通过大家的分析发现不能实现。这时教师又接着讲述凯库勒的研究过程:经过大量的实验,最终凯库勒发现苯的结构是六个碳原子连接成环状。
教师在教学相关知识点时,引入化学史,让学生随着化学史跟随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科学发现要产生质疑、勇于思考、探究,要具备坚忍不拔的科学实验精神。
总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把化学史引入到课堂中,利用化学史中蕴含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优良的科学品质,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作者单位:江苏省包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