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生物教学的意义是: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以生物的视角看待生活中的现象,而且还能使他们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真正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发挥生物教学的积极作用。在本文的论述过程中,笔者注重从生活情景、实践和资源三个角度进行此部分内容的论述。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理念;初中生物;应用研究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学生的成绩为标准设置教学,导致他们的生物学习能动性被消磨殆尽。针对这种状况,初中生物教师可以从生活化教学理念入手,真正引入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实践和资源,充实生物课堂,让他们感受到生物知识的生活化,探究生活化的生物问题,促进他们科学思维的形成,推动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良性发展。
一、构建生活化情景,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知识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引入生活化的情景,注重引入学生常见,却又忽视的情景,并出设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他们头脑中的知识,让他们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情景中的问题,使他们在使用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加深生物知识的理解,最終达到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目的。
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激素调节》这节知识时,引入常出现在生活中,却又被学生忽视的情景,如下:
1.一位中年妇女的脖子肿大。
2.两个小学生,一个身材特别矮,一个身材特别高。
3.一位老爷爷拒绝孙子递过来的冰激凌,并对孙子说:“爷爷有糖尿病,不能吃冰激凌!”
在展示上述情景后,教师询问学生:“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生活现象,它们与生物知识密切相关。请大家分析上述生活现象中蕴含了哪些生物知识?”一位学生说:“一位中年妇女脖子肿大的原因是她得了甲亢,而得了甲亢的人性格易怒、脖子肿大,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旺导致。两位学生出现明显身高差异的原因是激素分泌数量不同,身材较高学生的脑垂体生长激素分泌过旺,身材较低的学生则相反。得了糖尿病的老爷爷并未接受孙子冰激凌的原因是他的胰腺分泌胰岛素少,而胰岛素的作用是分解糖类。”教师引入生活化场景唤醒学生的生活感受,并让他们运用生物知识诠释生活现象,最终达到激活学生头脑生物知识的目的。
二、开展生活化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除了让引入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外,教师还可以开展生活化的小实践,让学生通过切实体会了解保护生物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开展生活化实践时,教师可以设置简单、易操作,且效果明显的实践活动,真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收获知识,使他们在感悟中树立社会责任感。
为此,教师在开展《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中采用实践的方式,并注重让学生设置不同的植物对比实践,观察植物的成长,使他们了解植物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布置如下实践任务:请搜集三颗种类相同、大小相似的植物,并让第一颗植物在阳光下照射,按时浇水,保持通风;让第二颗植物在黑暗中,其余状况与第一颗植物相同;不给第三颗植物浇水,并与第二颗植物的状况保持相同。请观察三颗植物涨势,运用生物知识解析,并交流个人的体会。进行此部分实验的目的是,教师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提升他们的知识理解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让学生发表种植体验,并结合他们的观点进行针对指导,让学生意识到植物对于人类的意义,并运用个人的实际行动保护植物,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三、利用生活化资源,增强学生的理性思维
生活资源是初中生物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宝库。教师需要挖掘生活化资源,并在课堂展示这些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布置具有趣味性的初中生物问题,让学生联系生物知识诠释此问题,达到增强他们理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在开展《绿色植物生长需要水》这节知识时,教师引入十分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布置如下问题:1.在糖拌西红柿中,我们除了看到砂糖和西红柿外,还看到了什么?2.观察腌咸菜时的液面高度与腌咸菜之后的液面高度有何不同?请说明原因。3.发蔫的青菜在喷上水后,为什么会重新“活”过来?在提出上述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胞吸水和失水两个角度分析。通过引入生活化的资源,教师让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诠释生活现象,让他们运用生物知识更为科学地分析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获得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观念应运而生,而生活化教学理念即为其中之一。初中生物教师在深入解读生活化教学理念本质的同时,引入接近学生生活的授课模式,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生物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生物素养的形成,获得良好的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巍.生活化教学教学理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4).
[2]罗维海.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9(05).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理念;初中生物;应用研究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学生的成绩为标准设置教学,导致他们的生物学习能动性被消磨殆尽。针对这种状况,初中生物教师可以从生活化教学理念入手,真正引入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实践和资源,充实生物课堂,让他们感受到生物知识的生活化,探究生活化的生物问题,促进他们科学思维的形成,推动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良性发展。
一、构建生活化情景,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知识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引入生活化的情景,注重引入学生常见,却又忽视的情景,并出设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他们头脑中的知识,让他们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情景中的问题,使他们在使用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加深生物知识的理解,最終达到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目的。
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激素调节》这节知识时,引入常出现在生活中,却又被学生忽视的情景,如下:
1.一位中年妇女的脖子肿大。
2.两个小学生,一个身材特别矮,一个身材特别高。
3.一位老爷爷拒绝孙子递过来的冰激凌,并对孙子说:“爷爷有糖尿病,不能吃冰激凌!”
在展示上述情景后,教师询问学生:“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生活现象,它们与生物知识密切相关。请大家分析上述生活现象中蕴含了哪些生物知识?”一位学生说:“一位中年妇女脖子肿大的原因是她得了甲亢,而得了甲亢的人性格易怒、脖子肿大,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旺导致。两位学生出现明显身高差异的原因是激素分泌数量不同,身材较高学生的脑垂体生长激素分泌过旺,身材较低的学生则相反。得了糖尿病的老爷爷并未接受孙子冰激凌的原因是他的胰腺分泌胰岛素少,而胰岛素的作用是分解糖类。”教师引入生活化场景唤醒学生的生活感受,并让他们运用生物知识诠释生活现象,最终达到激活学生头脑生物知识的目的。
二、开展生活化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除了让引入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外,教师还可以开展生活化的小实践,让学生通过切实体会了解保护生物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开展生活化实践时,教师可以设置简单、易操作,且效果明显的实践活动,真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收获知识,使他们在感悟中树立社会责任感。
为此,教师在开展《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中采用实践的方式,并注重让学生设置不同的植物对比实践,观察植物的成长,使他们了解植物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布置如下实践任务:请搜集三颗种类相同、大小相似的植物,并让第一颗植物在阳光下照射,按时浇水,保持通风;让第二颗植物在黑暗中,其余状况与第一颗植物相同;不给第三颗植物浇水,并与第二颗植物的状况保持相同。请观察三颗植物涨势,运用生物知识解析,并交流个人的体会。进行此部分实验的目的是,教师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提升他们的知识理解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让学生发表种植体验,并结合他们的观点进行针对指导,让学生意识到植物对于人类的意义,并运用个人的实际行动保护植物,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三、利用生活化资源,增强学生的理性思维
生活资源是初中生物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宝库。教师需要挖掘生活化资源,并在课堂展示这些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布置具有趣味性的初中生物问题,让学生联系生物知识诠释此问题,达到增强他们理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在开展《绿色植物生长需要水》这节知识时,教师引入十分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布置如下问题:1.在糖拌西红柿中,我们除了看到砂糖和西红柿外,还看到了什么?2.观察腌咸菜时的液面高度与腌咸菜之后的液面高度有何不同?请说明原因。3.发蔫的青菜在喷上水后,为什么会重新“活”过来?在提出上述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胞吸水和失水两个角度分析。通过引入生活化的资源,教师让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诠释生活现象,让他们运用生物知识更为科学地分析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获得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观念应运而生,而生活化教学理念即为其中之一。初中生物教师在深入解读生活化教学理念本质的同时,引入接近学生生活的授课模式,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生物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生物素养的形成,获得良好的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巍.生活化教学教学理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4).
[2]罗维海.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