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名三年级语文教师,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感觉三年级起步作文有些难教了,有的学生笔下无话可写,语言贫乏,不主动;有的学生作文主次不分,详略不当,错别字,病句多。针对这些现象,本人查阅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新理念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激发兴趣;多读多写;赏识评价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而当前教学中语言积累主要有二:一是阅读教学中任务积累,为理解课文与考试服务,是表达的被动“消极”积累;一是自由阅读的生活实践的积累,直接为表达服务的,相比之下,自由积累在小学生的主动性上是十分薄弱的,因此作文指导从何下手这是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师最困惑也是最关心的问题。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激发写作兴趣,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
“兴趣和爱好是做大的动力。”关键在一个“趣”字和“爱”字花力气!“兴趣是入门的向导,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能激发和培养起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则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
(1)教师要告诉学生,一个会写文章的人,应该是一个调理清楚、善于观察的人。而生活不会主动告诉你哪些将是你写作的最好素材,因此,要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一双灵敏的耳朵去聆听生活,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验生活,必要时教师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为学生做示范,通过示范来引导学生,弥补他们表达能力的滞后性。毕竟小学生学习语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全班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师要有计划的设计游戏,外出参观,组织活动等情景创设。学生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兴趣盎然。
(3)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例如,课间一个精彩的场面,运动场上精彩的表演,课堂上发生一个有趣的“风波”,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或者在讲读课文中补写一个情节,续写一个结尾等。学生写起来感兴趣,“难”字就会不翼而飞。
三、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勇于创作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
四、读写结合,自主积累
1.多读多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想写好作文唯有多读多写,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有趣的、开心、失望的、沮丧的事。并用日记的形式把它们记下了,讲给小伙伴听,读给朋友看,评评谁写的最能打动人。日记的字数也随内容而定,可长可短,关键是写下自己这一天最想记下来的东西。
2.仿写典型例文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也是习作的例子,读范文指导作文、习作文、效法作文、评作文,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仿写虽不利于学生创造,但从训练角度来说对学生有意。仿写不是抄写,而是让学生仿思路,仿方法,仿语言的表达形式,师生教学课文不就是学思路、方法、语言表达吗?
3.日积月累,丰富学生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监督,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
五、从修改中提升,师生合作完成作品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经过长时间修改成稿的,文章的修改、批改不仅是教师的教学任务,而且是师生共同提高经验的机会,师生的共同合作是作文水平提高的关键。三年级是作文刚起步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修改错别字,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让学生写完后先自己读,尽量自己找出错误,把它改过来;自己找不出来了,再请别人帮忙看一看,改一改。这样的学习习惯对以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六、对孩子的作文应以表扬和赏识为主
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的作文,努力将学生作文中的亮点找出来,给予大力肯定使其产生成就感,继而激发兴趣。学生的习作,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同学的赞美;无人喝彩无人赏识,就无法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可能因为老师的一句表扬的话而变得乐于写作,也可能因为老师的一记“闷棍”而丧失兴趣。因此,赏识性的评价,是促使他们迈向成功写作的第一步。在批改作文、写评语时,我们尽量做到有针对性、鼓动性、想方设法找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进行赞扬。触发他们内心深处继续努力写作的激情,从而把学生被动的写作地位转变为主动的内需。
总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语文新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生对某事感兴趣,就会主动去做,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文尤其如此。因此,我们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学作文、乐写作文。
关键词:激发兴趣;多读多写;赏识评价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而当前教学中语言积累主要有二:一是阅读教学中任务积累,为理解课文与考试服务,是表达的被动“消极”积累;一是自由阅读的生活实践的积累,直接为表达服务的,相比之下,自由积累在小学生的主动性上是十分薄弱的,因此作文指导从何下手这是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师最困惑也是最关心的问题。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激发写作兴趣,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
“兴趣和爱好是做大的动力。”关键在一个“趣”字和“爱”字花力气!“兴趣是入门的向导,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能激发和培养起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则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
(1)教师要告诉学生,一个会写文章的人,应该是一个调理清楚、善于观察的人。而生活不会主动告诉你哪些将是你写作的最好素材,因此,要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一双灵敏的耳朵去聆听生活,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验生活,必要时教师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为学生做示范,通过示范来引导学生,弥补他们表达能力的滞后性。毕竟小学生学习语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全班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师要有计划的设计游戏,外出参观,组织活动等情景创设。学生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兴趣盎然。
(3)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例如,课间一个精彩的场面,运动场上精彩的表演,课堂上发生一个有趣的“风波”,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或者在讲读课文中补写一个情节,续写一个结尾等。学生写起来感兴趣,“难”字就会不翼而飞。
三、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勇于创作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
四、读写结合,自主积累
1.多读多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想写好作文唯有多读多写,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有趣的、开心、失望的、沮丧的事。并用日记的形式把它们记下了,讲给小伙伴听,读给朋友看,评评谁写的最能打动人。日记的字数也随内容而定,可长可短,关键是写下自己这一天最想记下来的东西。
2.仿写典型例文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也是习作的例子,读范文指导作文、习作文、效法作文、评作文,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仿写虽不利于学生创造,但从训练角度来说对学生有意。仿写不是抄写,而是让学生仿思路,仿方法,仿语言的表达形式,师生教学课文不就是学思路、方法、语言表达吗?
3.日积月累,丰富学生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监督,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
五、从修改中提升,师生合作完成作品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经过长时间修改成稿的,文章的修改、批改不仅是教师的教学任务,而且是师生共同提高经验的机会,师生的共同合作是作文水平提高的关键。三年级是作文刚起步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修改错别字,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让学生写完后先自己读,尽量自己找出错误,把它改过来;自己找不出来了,再请别人帮忙看一看,改一改。这样的学习习惯对以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六、对孩子的作文应以表扬和赏识为主
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的作文,努力将学生作文中的亮点找出来,给予大力肯定使其产生成就感,继而激发兴趣。学生的习作,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同学的赞美;无人喝彩无人赏识,就无法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可能因为老师的一句表扬的话而变得乐于写作,也可能因为老师的一记“闷棍”而丧失兴趣。因此,赏识性的评价,是促使他们迈向成功写作的第一步。在批改作文、写评语时,我们尽量做到有针对性、鼓动性、想方设法找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进行赞扬。触发他们内心深处继续努力写作的激情,从而把学生被动的写作地位转变为主动的内需。
总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语文新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生对某事感兴趣,就会主动去做,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文尤其如此。因此,我们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学作文、乐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