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为家长教师眼里的“好孩子”是每一个孩童努力追求的,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基本的心理需求。然而在幼儿社会教育的实践现场,由于部分家长、教师对于“好孩子”不恰当的期望与定位,导致一些“好孩子”行为表里不一。成人世界需要有恰当、适宜的幼儿社会教育价值观,这样作为成人世界镜子的孩子,其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才可能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好孩子。
关键词: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价值取向;反思
案例:小泽是班里表现特别积极的男孩子,什么事情都抢在别人的前面,喝水、吃饭总是第一个完成,上课回答问题总是把手举得最高。中午吃完午餐,小泽又是第一个吃完,于是他得到了当值日生的权利。他拿着毛巾在桌子上随意拍打着,桌上饭粒全都掉到了地上。旁边的小朋友见状便告诉了老师,主班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他并取消了他的值日生资格。受到老师批评后,他很及时地承认了错误。但当主班老师刚转身去照顾其他小朋友时,他开始攻击刚刚告状的幼儿。
案例中小泽在教师的视野中尽力表现出了主动、积极的做事态度,尽管连擦桌子也只是“随意拍打”,对于同伴的告状行为也尽力掩饰着自己的不满与愤怒。但一旦脱离教师的监视,他们便立刻卸下了“好孩子”的面具,回到真实的生活状态,表现出鲜为教师、家长所了解的另一面。我们不禁要问,这还是教科书中所描述的那个“天真、幼稚、如同天使般纯洁的孩子”吗?为什么家长、教师眼中的这些“好孩子”如此表里不一呢?孩子是我们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当孩子的行为出现偏差时,我们需要反思:成人世界对于“好孩子”的期望是否恰当、适宜?成人世界中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是否无形中主导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方向?家长、教师作为幼儿生活世界中最重要的成人,对于家长、教师眼中“好孩子”标准的审视能让我们更好地解读这些“好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站在儿童立场去理解他们的行为。
今天大多数幼儿园中较大的生师比依旧普遍存在,高效的班级管理仍然是被部分教师视为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的重要目的。在部分教师眼中,班级管理既是幼儿一日生活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也是班级一日生活之于幼儿的基本价值之一。这样班级管理便成为了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体,其高效与否成为教师衡量自身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于是,班级里那些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管理,有助于提高其班级管理效率的孩子,自然成为她们眼中的“好孩子”。比如冲突中懂得“谦让”的“好孩子”,因为他们能够减少教师看似不必要的介入频次;再比如那些事事第一的“好孩子”,因为他们能帮助教师节约管理的时间。当这样一种“好孩子”标准一旦成为一个班级幼儿行事的风向标后,孩子们便个个使出浑身解数,通过各种途径如频繁地告状、邀功等以迎合教师的偏好,赢得“好孩子”标签。在此过程中,幼儿真实、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主动、自愿、热情的做事态度;真诚、包容、理解的交往品格等被部分教师搁置。同时利用一日生活中真实的生活事件如同伴冲突、告状引导幼儿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等这些幼儿社会教育中最重要的生活教育观、随机教育观、渗透教育观也被部分教师束之高阁。这种重结果而非过程的价值取向正凶猛地吞噬着那些“好孩子”真实而美好的情感表达、个性表达、社会性表达,让那些“好孩子”成为成人世界思想的傀儡,让“好孩子”的行为如此表里不一。
综上我们看到,如果教师对于“好孩子”的期望不当,一方面会让 “好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偏差;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因过度渴求成人对其外在行为的认同而失去了内心的稳定感以及足够的内省力,无法形成对人、事、物深度的思考力和独立的决断力。这样的幼儿仅仅是成人思想煅烧出的标准件、成人世界的附庸品、部分素质欠缺的成人的复制品。今天,即使在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都充满着残酷、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背景中,成人世界的浮躁、浮夸都不能因为披上了一层“好孩子”的外衣而肆意地侵入纯真、灿烂的儿童世界。要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成人需要思考“好孩子”的核心品质是什么?正如刘晶波所言“无论是现实的数字化还是人们所向往的艺术化都是人类第二位的生存方式,人类最根本的生存应该是关系化生存”。这种关系化的存在不仅是指幼儿与同伴、幼儿与父母,还包括幼儿与自身、幼儿与社会的关系。唯有个性与社会性都健全发展的个体,才能从容、淡定处理好复杂交织的关系,肩负起对自我与社会发展的责任。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孩子最核心、最基本的品质。需要说明的是,今天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极富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教师加入了终身学习的行列,他们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在持续不断的更新、进步着。因此,我们所看到的问题只是当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小段插曲,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个“人人知幸福,人人为人人”远景的存在。
参考文献:
[1] 刘晶波.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董梅.日本学前教育对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启示[J].徐州师范大学学報(教育科学版),2012(04).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父母情绪社会化对7-10岁儿童友谊质量的影响—— 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关键词: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价值取向;反思
案例:小泽是班里表现特别积极的男孩子,什么事情都抢在别人的前面,喝水、吃饭总是第一个完成,上课回答问题总是把手举得最高。中午吃完午餐,小泽又是第一个吃完,于是他得到了当值日生的权利。他拿着毛巾在桌子上随意拍打着,桌上饭粒全都掉到了地上。旁边的小朋友见状便告诉了老师,主班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他并取消了他的值日生资格。受到老师批评后,他很及时地承认了错误。但当主班老师刚转身去照顾其他小朋友时,他开始攻击刚刚告状的幼儿。
案例中小泽在教师的视野中尽力表现出了主动、积极的做事态度,尽管连擦桌子也只是“随意拍打”,对于同伴的告状行为也尽力掩饰着自己的不满与愤怒。但一旦脱离教师的监视,他们便立刻卸下了“好孩子”的面具,回到真实的生活状态,表现出鲜为教师、家长所了解的另一面。我们不禁要问,这还是教科书中所描述的那个“天真、幼稚、如同天使般纯洁的孩子”吗?为什么家长、教师眼中的这些“好孩子”如此表里不一呢?孩子是我们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当孩子的行为出现偏差时,我们需要反思:成人世界对于“好孩子”的期望是否恰当、适宜?成人世界中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是否无形中主导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方向?家长、教师作为幼儿生活世界中最重要的成人,对于家长、教师眼中“好孩子”标准的审视能让我们更好地解读这些“好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站在儿童立场去理解他们的行为。
今天大多数幼儿园中较大的生师比依旧普遍存在,高效的班级管理仍然是被部分教师视为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的重要目的。在部分教师眼中,班级管理既是幼儿一日生活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也是班级一日生活之于幼儿的基本价值之一。这样班级管理便成为了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体,其高效与否成为教师衡量自身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于是,班级里那些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管理,有助于提高其班级管理效率的孩子,自然成为她们眼中的“好孩子”。比如冲突中懂得“谦让”的“好孩子”,因为他们能够减少教师看似不必要的介入频次;再比如那些事事第一的“好孩子”,因为他们能帮助教师节约管理的时间。当这样一种“好孩子”标准一旦成为一个班级幼儿行事的风向标后,孩子们便个个使出浑身解数,通过各种途径如频繁地告状、邀功等以迎合教师的偏好,赢得“好孩子”标签。在此过程中,幼儿真实、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主动、自愿、热情的做事态度;真诚、包容、理解的交往品格等被部分教师搁置。同时利用一日生活中真实的生活事件如同伴冲突、告状引导幼儿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等这些幼儿社会教育中最重要的生活教育观、随机教育观、渗透教育观也被部分教师束之高阁。这种重结果而非过程的价值取向正凶猛地吞噬着那些“好孩子”真实而美好的情感表达、个性表达、社会性表达,让那些“好孩子”成为成人世界思想的傀儡,让“好孩子”的行为如此表里不一。
综上我们看到,如果教师对于“好孩子”的期望不当,一方面会让 “好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偏差;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因过度渴求成人对其外在行为的认同而失去了内心的稳定感以及足够的内省力,无法形成对人、事、物深度的思考力和独立的决断力。这样的幼儿仅仅是成人思想煅烧出的标准件、成人世界的附庸品、部分素质欠缺的成人的复制品。今天,即使在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都充满着残酷、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背景中,成人世界的浮躁、浮夸都不能因为披上了一层“好孩子”的外衣而肆意地侵入纯真、灿烂的儿童世界。要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成人需要思考“好孩子”的核心品质是什么?正如刘晶波所言“无论是现实的数字化还是人们所向往的艺术化都是人类第二位的生存方式,人类最根本的生存应该是关系化生存”。这种关系化的存在不仅是指幼儿与同伴、幼儿与父母,还包括幼儿与自身、幼儿与社会的关系。唯有个性与社会性都健全发展的个体,才能从容、淡定处理好复杂交织的关系,肩负起对自我与社会发展的责任。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孩子最核心、最基本的品质。需要说明的是,今天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极富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教师加入了终身学习的行列,他们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在持续不断的更新、进步着。因此,我们所看到的问题只是当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小段插曲,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个“人人知幸福,人人为人人”远景的存在。
参考文献:
[1] 刘晶波.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董梅.日本学前教育对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启示[J].徐州师范大学学報(教育科学版),2012(04).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父母情绪社会化对7-10岁儿童友谊质量的影响—— 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