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审美文化的最高形态

来源 :华夏地理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mao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人类起源就有了艺术,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它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是人们根据社会生活,运用一定的物质文化实体,遵循一定审美或反审美规律,创造出的极具大美学特征的精神文化的创造性行为或后果。
  关键词:审美文化;绘画艺术;艺术鉴赏
  所谓审美文化,是指文化中具有审美意义的那一部分或具有审美性质的文化形态。我们可以再狭义上和广义上来规定审美文化。狭义的审美文化指的是审美对象作为文化的特殊形态,不仅包括艺术美,而且还包括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等等,这种审美文化只是一种抽象的形式。从广义上来说,一切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化,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只是审美文化的最高形态——艺术。
  一、艺术的分类
  艺术可以反映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家通过对社会与自然的领悟来反映他们的情感、愿望、理想、幻想。因此,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富有魅力的认识世界的途径。而艺术作品的视觉传达效果是其他文字形式所不能达到的,对于人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极易唤起人们的兴趣。
  艺术的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作为审美文化的最高形态,要想探讨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中的各种问题,就必须对艺术进行恰当的分类。而且,对美学研究来说,艺术分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764年,法国美学家夏尔·巴托在《统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论文中首次建立了“美的艺术”的分类体系。他表示将艺术分为三大门类:第一类是美的艺术,指以唤起愉悦为目的的艺术,包括音乐、诗歌、绘画、雕塑和舞蹈;第二类是机械的艺术,指满足人们实用目的的艺术,即各种技术制造活动;第三类是居中的艺术,是既有实用价值又令人愉悦的艺术,如建筑和修辞。“美的艺术”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音乐、诗歌、绘画、雕塑和舞蹈等艺术从手工技艺、科学和宗教等领域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领域和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这是巴托在美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贡献。
  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谢林和黑格尔对艺术分类也做过探讨。其中黑格尔的研究在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黑格尔把艺术主要归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象征型艺术,以建筑为代表,其特点是物质压倒精神;第二类是古典型艺术,以雕塑为代表,其特性是物质与精神达到平衡;第三类是浪漫型艺术,以绘画、音乐和诗歌为代表,其特征是精神超出物質。
  现今我们将艺术主要分为四大类: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影视艺术、语言艺术。
  二、艺术中最主要的形式——绘画造型艺术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绘画作品,是西班牙阿尔塔米拉的原始洞窟壁画,内容包括野牛、鹿等动物形象,距今约15000年,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作品。
  绘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是现实世界的平面造型,并且能寓动于静,在静止的画面中表现出运动的形态。《最后的晚餐》就很好的结合了绘画这门独立的艺术,它所具有的这两点特有的审美属性。画面中生动地再现了耶稣生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的情景,画面定格在当耶稣说出“你们当中有个人要出卖我”这话时以后,各个门徒的表情和神态。门徒们有的关心,有的悲伤,有的震惊,有的愤慨,有的质询,其中叛徒犹大则在画中显得惊慌失措。这便是典型的寓动于静,虽然画面是静止的,但我们透过这幅画,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候每个人不一样的心理活动。
  三、艺术鉴赏的意义
  艺术的种类有很多种,但是对艺术的鉴赏活动,始终是审美文化中最重要的意象活动。艺术鉴赏始终饱含着欣赏者的感情,艺术鉴赏活动,是由作品中生动的艺术形象,刺激了欣赏者的情绪而引起的。托尔斯泰曾指出:“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的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艺术家在创作时充满着感情,欣赏者在欣赏活动时同样带着感情,并且这种感情总是随着作品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总结而言,第一,艺术鉴赏具有直觉性。经验告诉我们:对鉴赏对象的美与不美的感受与判断,往往产生于瞬间的直觉。无论是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鉴赏,都不是先有理智的判断,逻辑的解析,然后才获得美感的。“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比如,当我们欣赏一幅名画、或当我们欣赏世界歌王帕瓦罗蒂的演唱时,我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太美了!”就是这种艺术鉴赏审美直觉性的具体表现。艺术鉴赏直觉性也有其特点,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忽闻水上琵琶声”的感受,他凭听觉接受了声音,而凭精神判断出了美,因“立刻见出美”以致“主人忘归客不发”,达到了一种感受和判断的统一。
  第二,艺术鉴赏具有情感性,艺术鉴赏根源于情感需要。诗人杜甫听了同时代的音乐家袁敬定的演奏后写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列宁听了伊撒亚·多波洛文演奏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后,对高尔基说:“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对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艺术鉴赏中的这种自我沉醉,是情感性的突出表现,也是进入鉴赏佳境的表现。
  我们在不断深入观察与理解艺术作品的鉴赏活动中,通过接触大量的、丰富的世界艺术优秀作品,了解艺术家心中的世界,从中提高自身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能力,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产生生活的共鸣和感受,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以达到全面提高我们的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
  参考文献
  [1] 王杰.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高峰.艺术鉴赏[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这个注重社会主义道德荣辱观的时代,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必须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我国甚至全世界都尊崇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之一,是自我批判的思想武器。因此,文章就详细地分析了马克思注意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理论自信  我们所需要拥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后提出的。在
期刊
摘 要: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在为博物馆管理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新形势下博物馆如何有效掌握我国转型阶段这个重要的历史机遇,对其自身的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文章主要针对新形势下博物馆管理工作进行了详尽的探讨,旨在为推动我国博物馆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博物馆;管理;措施  博物馆属于基础的文化设施,本身担负着提升社会文明、构建良好文化氛围的重
期刊
摘 要:公元7世纪到9世纪是东亚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国的区域内的东西方向几乎同时兴起了两个超级大国——唐帝国与吐蕃帝国。两大帝国在前期有过一段有好的往来。但是,随着国家利益的冲突,唐蕃摩擦逐渐增多,最终演变为全面对抗。双方战争持续了170余年,对东亚地区的历史文明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东亚历史;中国区域;唐帝国;吐蕃帝国;百年战争  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了继汉武帝以来又一
期刊
摘 要:隨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世界各个地区以及国家的经济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社会科技水平以及建造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铁路桥梁现浇混凝土墩台施工技术,但是无论技术再怎么先进,如果操作不当亦或者材料不合格等都会影响到施工建设完成之后的质量水准的,所以文章就以该项技术的施工为例,简要的论述了施工技术与质量水平之间的控制。  关键词:铁路桥梁墩台;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水
期刊
摘 要:政治文化是政治实践在人们观念层面上的反映,是政治现象的精神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部分,政治文化不仅对政治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经济、社会建设都有一定的作用,从而成为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政治文化;作用  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领域的精神现象,是社会政治实践在社会成员意识和心理层面的体现和反映,是由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部分,
期刊
摘 要:1853年3月,太平军定都天京(今南京)后,为了“扫除妖孽,廓清中华”,彻底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先后派出精锐部队举行北伐和西征。西征是溯长江而上,征战皖赣和两湖广大地区,以扩大太平天国的统辖疆域。江西地处太平军国都天京和湖南湘军大本营的中间地带,为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而新余位于赣西,战斗自然更为激烈。当年,西征军的重要将领翼王石达开、忠王李秀成、豫王胡以晃、卫天侯黄玉昆等人都曾在此挥戈杀
期刊
摘 要:公平与效率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公平与效率二者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矛盾体,时而对立、时而统一,因此如何才能确保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提高效率是党和国家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农村的社会救济、农村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等方方面面。文章针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解决
期刊
摘 要:面对当前中国沉重的"未富先老"养老压力,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以及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我国的养老机构与老年人的赡养需求矛盾凸显,现有的赡养机构不足以容纳并充分满足城市老年人的赡养,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问题亟待解决。在这种形势下,文章以英国社区照顾模式为鉴,探讨发展"社区照顾与服务"养老模式是中国城市养老最好的选择。  关键词:老年人;社区照顾;养老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
期刊
摘 要:宪法治理是时代的需要,是政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通过以另一个世界文明古国伊朗宪法治理传统为中国宪法治理文化之参照系,通过历史背景、运动过程的比较,从而将时间、人物、事件等维度或者思想、实践为层面等要素进一步活化,探讨其中共有的與独具特色的宪法治理规律。  关键词:恺加王朝;清末;宪法治理  在19世纪初,中伊两国都遭遇强国入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伊两国都在寻找强国富民之路,并都在19世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深入中国的祖国大地,经济发展腾飞的大好局面同时也带了发展背后的局限——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被破坏的情况增加,掠夺自然界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和呼声越来越高,辩证的看待问题与解决矛盾成为新社会对于经济建设的最高要求。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必将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先进指导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