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探微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7060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本课堂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具体来说就是以学生学习认知为本,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本,前者为基础,后者为目的。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搞清“师本”和“生本”这两个概念。师本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生本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语文课堂教学应从学生本位出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发挥生命个性,突出学习自主,做到不教而教,无为而为。
  【关键词】生本;课堂;教学;互动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形式逐渐发生了改变,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为老师们熟知。但在一些农村学校里教师为尊、教材为上、考试为重的局面并未打破,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低效、无效、负效的课堂时有出现,真正能做到把真爱、课堂民主、学习时间、学习空间、问题设计权利、个性和创造、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还很难。在这些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自己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每天都有新创新,每天都有新收获,借鉴名家理论,结合自己教学经验以及读书学习心得谈谈我对语文生本课堂的一点思考。
  1.洗尽铅华显本色,回归本源才是真 现今的语文课堂为了追求令人耳目一新的优质效果,各种教学手段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特别是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不管该用不该用、有用无用,课堂上大量演示课件,取代了教师的板书和范读,甚至必要的讲解。手段的现代化,形式的多样化,实际教学效果并不一定理想,这种现象不免有些令人担忧,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语文这门课程的思考。 于永正先生说:“谁能让学生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谁能让学生会读,会写 ,并养成习惯,就是最大的成功。”其实语文就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就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真实、朴实、扎实的,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要教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写字、读书、作文,着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以学定教顺学导,水到渠成方为妙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的学情为依托,注重课堂生成,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式,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重对话为主要形态的课堂学习模式。“以学定教”不能单纯性地理解成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样学就怎样学,而是通过研究学生的学情,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语文教学每一环节都应根据学生的学情,有机顺势而导, 教师重要的是在于适时点拨,必要的引导,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和学习的空间,即做到不失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忘老师的主导作用。 如在教学《冬不拉》这篇课文时,学生对王子这个人物的认识感悟我是这样顺学而导的:
  师:孩子们,当牧民们找到王子与瞎熊的尸体时分别是怎样处置的?
  生:把瞎熊“剁成肉酱”,将王子“安葬在向阳的山坡上。”
  师:为什么会有着不同的做法?(同桌讨论)
  师:这两种不同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人们对残害百姓、害死王子的猛兽的痛恨,对为民除害的王子的崇敬。
  师:来,把你们此时的心情读出来。生:(赛读)
  师:老师听出了你的愤恨;听出了你的痛心与悲伤;听出了你发自内心的那种敬仰……
  师:老牧民阿肯通过琴声向国王讲述了这个凄凉而悲壮的故事,阿肯的琴声既婉转地向国王讲了事情的经过,又表达了人民对王子的怀念和颂扬。孩子们,此时此刻你们最想说点什么呢?(小组交流)
  生:对王子的敬佩、赞扬……
  (师生共同总结)
  上述案例,就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思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 教师导在关键处,导在学生情感的迸发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实现了“以生为本”的要求。
  3.寻常之中显神奇,细微之处见真切 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新课标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我认为生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实实在在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服务,尽可能地把对语文教学本体无益的东西去掉,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简约而扎实。没有最好的只有更适合学生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论是哪种方法,只要抓住一个关键定可大有作为,那就是“以生为本”。教育过程是一个知行统一、情意结合的过程,教育细节是教育过程中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都有可能成为让我们为之一振的教育细节;教师的一声问候、一个动作、一次表扬也都有可能演绎出精彩的教育。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挖掘它,就会发生寻常之中的神奇之举。
  4.不教而教实为教,无为而为实为为 很多时候我们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累的口干舌燥,但效果却不尽入人意,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没有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孩子。圣陶先生说教任何功课的最终目的都在于不需要教。聪明的老师会使自己‘懒’起来,这句话说得很精彩!一个高明的老师常常把聪明的自己隐藏起来,以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相信学生,把“球”抛给学生,假装糊涂,造就强势的学生,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充满智慧。
  生本教育的独特魅力就在于不教而教,无为而为,引领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学习,学会阅读,学会感悟,学会品味,获得道德品质与学习能力的相应提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大家都懂,但做起来就不是那样的容易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大胆挖掘一切教育资源,包括学生自身的、学生与学生的、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性资源,多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学习,把学法巧妙地揉合在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悟出学习方法,尽量自己少教,让学生多学多说,达到教少学多的境界,这样不仅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了,而且我们老师们也会感觉越来越轻松。
  5.共同参与多互动,促使师生互相长 “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 “生本课堂” 倡导的课堂教学应是多向互动的,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互动的活动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建立好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关系。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思维最活跃,想象力最丰富,记忆力增强,反之,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心灵封闭,无创造性可言。所以说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键在于教师应尽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愉悦的课堂环境,这样才会利于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指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切磋,相互引发“头脑风暴”。生生互动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互动方式,这种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讨论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和答辩竞争等,我们必须科学利用,这对我们正确认识教学的本质,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师生与文本互动中教师应该吃透文本,对文本有独特理解,有大胆的艺术加工,敢于对文本提出质疑。学生与文本的互动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自由地探究,从而使学生独立地、深入地与文本交流,使学生的个性得以解放,充分展示他们生命的活动。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如果让它变成一粒种子在课堂上扎根生长,平常的课堂也会闪耀出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葉圣陶教育文集》
  [3]《语文教学》于永正
其他文献
【摘要】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尽管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单一,其中都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教学思想及技巧方法。作为新时期教改形势下的物理教学工作者和一线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发挥教学的综合效益,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牛顿定律;新时期教改;综合效益    “Newton’s First Law” of teaching ideas and techniques  Wei Qiming Li Mi
期刊
法律常识课是初中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这为中学生从小学法、知法、守法和护法,逐步树立起牢固的法制观念,使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开辟了一条重要的渠道。为了上好法律课,强化法律常识教学,激发学生对法律常识课的兴趣,增强法律常识课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我采用了以下做法:  1利用图示联系思想实际,树立法制观念 根据初二学生年龄小、法律知识少、法制观念淡薄的特点,联系学生思想行为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集思想性、文学性、工具性于一身,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这些老师们用尽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但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不是顾此失彼,就是南辕北辙。笔者认为:只有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强调“双基”为着力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关键,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改进;素质教育    Teaching languages to further improve  Zhang Longbo
期刊
“探究”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本人就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在高中年级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淡几点实践中的体会:  1. 设计探究性物理实验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1实验设计要具有探究性  考察我们当前的实验教学的现状发现,不少课堂上,学生们也在忙于收集数据,解释并求证结果,但是如何根据有限的线索确定证据收集的方向,如何在不止一个可能合理的解释面前做出决策呢?
期刊
【摘要】新课程理念的探究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和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欲望达到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情感三方面的教育目標。  【关键词】物理课堂;探究教学    1深刻理解探究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所谓探究教学,是指在课堂中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而获得思维发展和情感体验的教与
期刊
问题1  如图1-1所示在△ABC中,D是BC的中点,MD丄ND,MD交AB于M,ND交AC于N。  求证:BM+CN>MN。  就问题1为话题,试改变题目中条件,逐级延伸、拓展:  1.把题目中不确定条件特殊化,研究结论变化由于本题中△ABC的形状是不确定的,不妨把△ABC指定成更具体的直角三角形,如果令∠A=90?于是有:  拓展1如图1-2所示,在直角△ABC中∠A=90°,D是BC的中点,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初中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与创新的方法,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必学研究的问题,必学革新的问题。教师要有高起点严要求的不懈追求,面对渴求知识的眼睛,把深奥的数学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使其在枯燥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思考,这就要求教师不单是传授好知识,还要创新教学手段
期刊
数学能促进幼儿尚处于萌芽状态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等能力,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而小班幼儿具有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思维具体形象、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数学由于比较抽象和枯燥,许多幼儿对数学活动不敢兴趣,甚至害怕参加数学活动,为此我们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出发,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自由探索,实践应用
期刊
【摘要】在《相似形》一章主要的习题类型是有关线段比例式或乘积式的证明,利用相似形是一种主要手段。  【关键词】习题类型;证明;手段    The use of “one-for-three to find the second transition” to prove the proportion of type (or product type)  Wu Fei  【Abstract】In “A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以往过于注重口耳相传,甚至是教师一味的灌输,学生很少有思维和想象的空间,造成了高耗低效的结果。所以如今的语文课须倡导少教多学,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去实现少教多学呢?  1.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新的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习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要主动的获取信息,这个过程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在教学中要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