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材有效运用的思考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道德与法治新教材逐步进入小学德育课堂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使用教材成为德育教师面临的新问题。从学生的成长出发,读懂教材,避免拔高要求;恰当设计,避免看图说话;恰当拓展,避免放飞过度,能让新的德育教材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教材;小学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6-00-02
  随着德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对基础教育教材的建设愈加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更改为道德与法治,新的部编教材从2017学年开始使用,逐年替换。面对新的教材,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关注新问题,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新教材的价值。
  一、读懂教材,避免拔高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该明白,教材是统一编写的,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如果一味照着课本照本宣科,就极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所以,教师要根据当地环境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开发课程资源,灵活开展教学,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不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围绕特定的主题自由讨论,在畅所欲言中提出见解,分享看法,提升认识水平。
  我们知道,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是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以及《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而编写的。新教材的编写遵循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关注儿童的整全生活,引导儿童有意义地玩,主动地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教材图文并茂,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由此,在教学中我们只有读懂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才能避免不恰当地拔高要求。
  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过新年》。认真解读单元意图,知道本单元的四个话题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讲述了新年的概念和风俗习惯。第一课时完成元旦节的教学内容,第二课时内容是学习中华民族最传统的重要节日春节,了解春节的习俗和讲究,了解少数民族过传统新年的风俗习惯,从而感受春节特有的阖家团圆的意义。听课中发现,有的老师这样设计探究环节:
  (一)第一关:春节说由来
  师:人们把过春节称为过年,你们知道“年”的来历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汇报)
  师:请一起看看年的传说吧!
  [看一看]春节的来历(播放课件动画:年的传说——课件展示,年兽在除夕日来吃人,村民都跑到山上去,后有一老者贴红纸,烧竹筒,吓跑了年兽)
  师:故事告诉我们,年是什么?人们放鞭炮、贴春联、挂灯笼是为了什么?
  师:注意这只是个传说,世界上是没有年兽的,但春节习俗一直保留到今天。从此,春节就成了我国最隆重、最古老的传统节日。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有关新年的民风民俗及其来历。)
  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这样的设计,不但不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让许多同学对“年”产生了害怕和不理解的情绪,“快乐过新年”更不知从何谈起。指导任课教师理解教材后,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对教学设计作了修改:
  活动一:大家一起过春节
  1.[看一看]春节多热闹(播放春节舞狮、挂灯笼、逛花街等视频录像)
  2. [说一说]春节的习俗
  (1)买年桔;(2)拜年、收压岁钱 [演一演];(3)贴春联 [贴一贴];(5)放鞭炮、烟花;(6)逛花街。
  师(总结):春节多热闹啊!刚才谈到的都是我们南方人的春节习俗,下面就让我们去北方过年吧!
  活动二:我到北方去过年
  [说一说]北方的春节习俗
  这样的教学设计,走进了学生生活,以他们熟知的事件引发思考,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可见,读懂教材,正确解读教材非常重要,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适度设计,既不拔高要求也不降低标准,恰当的才是最好的。
  二、恰当设计,避免看图说话
  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与品德与生活教材在编写上有相同之处,都突出了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上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还增添了绘本故事。但对这样的编排,一些老师由于认识不到位,会感到新教材好看不好教,很容易上成看图说话课,只是简单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说说他们在做什么,说明了什么。这样教学显然难以满足品德教学的要求。
  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把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真实生活联系起来,在双方的互动中开展品德教学。可以采取讲故事、听歌曲、情景朗读、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扮演角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部编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冊教材“吃饭有讲究”一课中有四幅图,如果用简单的看图说话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几句话就说完了,势必导致理解不透彻、体会不深刻。但如果恰当设计教学方法,效果就完全不同。有老师把其中两幅图编成了一个完整的小故事:
  妈妈说吃饭了,小玲却拿起一大杯冷开水要喝。爸爸对小玲说:“要吃饭了,别喝那么多的水!”小玲说:“我就要喝。”咕噜咕噜就把水喝完了。吃饭了,小玲看到桌面上的菜自己不太喜欢,加上刚刚又喝了很多水,就将饭碗一推:“没有我爱吃的,不吃!”
  故事讲完了,老师适时追问:“大家觉得小玲做得怎么样,你曾经这样做过吗?”由于故事的展示,让孩子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踊跃发言,不知不觉中就知道了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新教材基于儿童的生活视角,阐释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面对新教材,教师只有多思、多想、多探究,才能(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寻找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
  三、恰当拓展,避免放飞过度
  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灵活性和自由度更大。特别是在拓展延伸环节中,执教者可以根据学习主题,依据教学的需要,恰当进行拓展,这无疑会有助于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例如,在一年级《快乐过新年》的教学中,教师这样设计了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春节这个快乐、喜庆的节日里,除了住在中国的中国人家家户户过新年,快快乐乐过春节外,你们知道在国外生活的华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吗?好,下面请大家欣赏美国、法国、加拿大的华人庆祝春节的视频吧。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这样的拓展设计,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突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爱国主义教育水到渠成。同样是这一环节,如果在拓展延伸中设计“策划春节联欢会”的内容,那么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就难以完成。因此在教学中,教材拓展要恰当,要注意避免放飞过度。
  面对新教材,作为执教者,我们只有多思考,多探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老师,才能用良好品德滋润学生心灵,用法治呵护儿童成长。
  (作者单位:广州市南沙区鹿颈小学
  广东广州 511400)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活动作为品德课程所倡导的基本教学形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现在的品德课堂真可谓热闹异常、争奇斗妍。但仔细观察我们却不难发现,许多活动都陷入了这样或那样的误区。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的活动教学进行反思,以拨开浮云,还品德课堂一片亮丽的晴空。    一、活动目标,应上青天揽明月    品德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其教学目标也应是综合的。为了达成不同层次的教学
【摘要】母语知识在外语学习中的负向迁移现象一直困扰着很多中国学生,母语的负向迁移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写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涉及标点,词汇,句法,篇章,以及文化差异。  【关键词】母语;负向迁移;高中英语写作  【作者简介】 蔡家旋(1997-),女,广东清远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引言  自塞林克提出中介语的概念以后,语言的迁移理论也应运而生。母语的存在对第二
摘 要  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观及接合理论为反思我国当前日益高涨的学校文化热潮提供了基点。学校文化是一个整体性的人本概念,应从接合过程入手,让学校中的个体意识到自身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权利与义务,主动理解、积极表达、能动接合。  关 键 词学校文化;安东尼奥·葛兰西;斯图亚特·霍尔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7-0030-04  我国对学
摘 要 面对核心素养时代的挑战,学校德育构建和完善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德育目标体系,以此统整学校德育内容,并整合德育活动和相关课程,整体设计与实施德育课程,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德育内容与评价机制,以落实核心素养为旨归,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整合、梳理和提升,推进学校德育的课程化实施。  关 键 词 学校德育;核心素养;德育课程;课程化;课程统整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
朱毛智,南昌市第十九中学校长,教育部“朱毛智领航校长工作室”负责人,中学高级教师。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库成员,全国中小学领航校长参训学员,华南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大学特聘研究生導师,南昌师范学院客座教授。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2012年9月,朱毛智调任南昌市第十九中学校长,在这所曾两获“红旗学校”称号的南昌市老牌名校里,开始了“爱在十九中”的全人格教育探索之路。南昌十九中是南昌市
我一直认为,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孩子,“体验”远比“经验”重要,诸多所谓的“经验”或人生感悟,其实就是亲身体验后的反思、发酵与积累。走访美国,参加为期两周的以“中小学学校发展规划与课程开发”为主题的海外专题培训,无疑是我教育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体验之一,对这段经历的反思,必将帮助我更好地投身教育,奉献教育。  一、国民个性与教育熏陶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谓深刻揭示了幼儿及早期教育对
当前,中国公民教育因缺乏公共生活的支撑,同时也缺乏系统性、成熟性的实践路径可依循,导致实效性不高,最终可能阻碍年轻一代公民品质的发展。就此,叶飞教授新著《公共交往与公民教育》在结合西方学术思想与本土实践的基础上,以“公共交往”理论为核心展开了科学而有益的理论探究。  一、聚焦中国公民教育的本土问题  公民教育必须在透彻理解西方理论的基础上,聚焦中国公民教育的本土问题,为解决中国公民教育的现实问题提
摘 要 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立足已有的家庭教育工作基础,首创家庭教育学院。以学院建设为引领,明确面向全体公民的区域家庭教育工作新思路,建立多元化、高素质的讲师团队;着力开发区域性家庭教育课程,鼓励校本家庭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并开展具有荔湾特色的家庭文化创建活动,建设、健全家庭教育学院的网络互动平台与教育信息立体平台。由此,构建区域家庭教育学习共同体,提升区域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水平。  关 键 词 区
一、案例介绍  晓蓉,女,初三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顾及家里,且与晓蓉母亲发生过多次口舌矛盾。晓蓉母亲身体不好,在家休养。母亲对女儿管教很严,时不时会对女儿发脾气。长期以来,晓蓉性格忧郁敏感、少言寡语,很少和别人交流。有时会为一些小事而与人闹矛盾,没有固定的好朋友,对学习缺少兴趣。到了初三,眼看成绩一步步下滑,越来越跟不上其他同学的步伐。她的母亲很着急。  其实,晓蓉是一个聪明的女孩,初二时
摘 要 赋予学校建筑和教育空间以文化熏染与教育理解,是现代学校建筑的基本特征之一。以教育元素构建校园建筑文化,具有教育意蕴的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建筑体现学校教育理念,空间范畴中彰显文化魅力、内涵与育人价值;二是指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面向学生,即以儿童视角打造学校,尊重儿童的发展天性,契合不同年龄特点。以常州市教科院附属小学的建设为例,探讨学校校园建筑整体设计与空间细节打造,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