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品德与社会课教材内容丰富、实践性强、富有启发性的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征,论述了教师应如何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兴趣,上好思想品德与社会课。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2.9]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综合性于一体,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认识祖国、了解世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针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性强、富有启发性的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上好思想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关键。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新颖别致,富有启发的教学导入,不仅能先声夺人,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消除其他课程及课间活动的影响,为新课的展开做好铺垫。思想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教师要设置能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愿望的课前导语,开课时便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和自行探究知识的强烈愿望。例如《储蓄与保险)一课的导入,教师可以从问题入手,“小明把平时爸爸妈妈给的零花钱和“压岁钱”除了买必要的学习用品外,全部放进自己的存钱罐里,日子久了,存钱罐装不下了,请问同学们,你能给小明出个主意吗?”这样就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小明存钱罐里不能再装的钱到底怎么办?”的积极思维之中。当学生议论纷纷、不得其果之时,教师乘机揭示《储蓄与保险》这一课题,使学生带着好奇的心理迫不急待地探求课文内容。可见,巧妙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当然,教学导入没有一定的模式,只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入题自然且有铺垫作用,就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结合知识点可以采用故事导入、图例导入、直接导入、悬念导入、情境导入等方式导入新课。
二、营造氛围,激活兴趣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的关键,它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扬民主,改变过去以讲解为主的做法,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使学生在良好的气氛中获得知识、获得能力。例如问题:“爸爸妈妈都出去了,留下小红一人在家,说出不能开门原因(如果外面有坏人)”这个问题的教学,答案是肯定的,不能开门。但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答案,应鼓励学生大胆讨论,畅所欲言。有的学生可能回答可以开门,因为来的是亲戚朋友。有的可能回到不能开门,因为来的驶坏人。那么,如果来的驶其他的人,比如警察、乞丐等,怎样面对不同的情况呢?可以组织学习讨论,各抒己见。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只要尊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就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创设情境,强化学习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类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我们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也认识到,认识的发展不能代替情感的发展,因为人对某种价值的认同,不仅是认知所及,而且是情感所致。可见,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强化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教师应根据需要,充分利用插图、挂图、投影、录像等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实物演示、游戏、猜谜语、语言描绘等方法,使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如教学《战争风云下的苦难》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的录像或电影,让学生亲眼目睹日本帝国主义惨无人道的罪恶行径,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再进行课文教学,学生不仅学习兴趣浓厚,而且理解深刻。
四、引导认知,培养兴趣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深度决定着思想感悟的深刻。现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大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周围环境事物息息相关,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为此,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他们充分回归体验生活,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教学时,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都来“比一比”、“演一演”、“忆一忆”。如教学《世界览胜》这单元,首先让学生自愿报名充当旅游景点的导游,指导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写好解说词,在教学完本单元后,利用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我带你到世界各地去旅游”的即兴表演,既增强了兴趣,又获得了知诚,培养了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走入社会这一大课堂,让学生用课内学到的知识通过开展参观、访问、收集资料信息等去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这样,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从而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
五、指导学法,稳定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必须有持久的、稳定的兴趣,才能经过长期的钻研,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如何保持学生稳定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会品德课具有重要意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学习方法不当,经常“碰壁”,成绩提不高,学习兴趣就无法保持。相反地,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知识点星罗棋布,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习惯,教会学生归纳、整理、概括课文内容,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稳定学习兴趣。例如:品德与社会《先人的故事》一单元是介绍著名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的课文,在学习第一课《至圣先人孔子》时,引导学生按照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主要贡献、后人评价、受到哪些启发,列出提纲并讲清楚,给学以清晰的印象,在后面的几课的教学中,教师只把学习提纲交给学生,学生按照前边的模式进行学习,就能达到教学要求。学生既掌握了方法,又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离不开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应该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的首选,学生一旦对旁的与社会课知识有了浓厚兴趣,就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杨立、疏仁华、王跃飞“社会课教学中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铜陵学院学报》2006.10
李自天“启其智感其心引其路”《江苏教育报》2011.12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2.9]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综合性于一体,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认识祖国、了解世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针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性强、富有启发性的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上好思想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关键。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新颖别致,富有启发的教学导入,不仅能先声夺人,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消除其他课程及课间活动的影响,为新课的展开做好铺垫。思想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教师要设置能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愿望的课前导语,开课时便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和自行探究知识的强烈愿望。例如《储蓄与保险)一课的导入,教师可以从问题入手,“小明把平时爸爸妈妈给的零花钱和“压岁钱”除了买必要的学习用品外,全部放进自己的存钱罐里,日子久了,存钱罐装不下了,请问同学们,你能给小明出个主意吗?”这样就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小明存钱罐里不能再装的钱到底怎么办?”的积极思维之中。当学生议论纷纷、不得其果之时,教师乘机揭示《储蓄与保险》这一课题,使学生带着好奇的心理迫不急待地探求课文内容。可见,巧妙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当然,教学导入没有一定的模式,只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入题自然且有铺垫作用,就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结合知识点可以采用故事导入、图例导入、直接导入、悬念导入、情境导入等方式导入新课。
二、营造氛围,激活兴趣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的关键,它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扬民主,改变过去以讲解为主的做法,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使学生在良好的气氛中获得知识、获得能力。例如问题:“爸爸妈妈都出去了,留下小红一人在家,说出不能开门原因(如果外面有坏人)”这个问题的教学,答案是肯定的,不能开门。但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答案,应鼓励学生大胆讨论,畅所欲言。有的学生可能回答可以开门,因为来的是亲戚朋友。有的可能回到不能开门,因为来的驶坏人。那么,如果来的驶其他的人,比如警察、乞丐等,怎样面对不同的情况呢?可以组织学习讨论,各抒己见。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只要尊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就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创设情境,强化学习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类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我们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也认识到,认识的发展不能代替情感的发展,因为人对某种价值的认同,不仅是认知所及,而且是情感所致。可见,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强化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教师应根据需要,充分利用插图、挂图、投影、录像等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实物演示、游戏、猜谜语、语言描绘等方法,使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如教学《战争风云下的苦难》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的录像或电影,让学生亲眼目睹日本帝国主义惨无人道的罪恶行径,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再进行课文教学,学生不仅学习兴趣浓厚,而且理解深刻。
四、引导认知,培养兴趣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深度决定着思想感悟的深刻。现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大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周围环境事物息息相关,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为此,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他们充分回归体验生活,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教学时,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都来“比一比”、“演一演”、“忆一忆”。如教学《世界览胜》这单元,首先让学生自愿报名充当旅游景点的导游,指导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写好解说词,在教学完本单元后,利用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我带你到世界各地去旅游”的即兴表演,既增强了兴趣,又获得了知诚,培养了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走入社会这一大课堂,让学生用课内学到的知识通过开展参观、访问、收集资料信息等去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这样,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从而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
五、指导学法,稳定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必须有持久的、稳定的兴趣,才能经过长期的钻研,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如何保持学生稳定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会品德课具有重要意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学习方法不当,经常“碰壁”,成绩提不高,学习兴趣就无法保持。相反地,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知识点星罗棋布,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习惯,教会学生归纳、整理、概括课文内容,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稳定学习兴趣。例如:品德与社会《先人的故事》一单元是介绍著名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的课文,在学习第一课《至圣先人孔子》时,引导学生按照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主要贡献、后人评价、受到哪些启发,列出提纲并讲清楚,给学以清晰的印象,在后面的几课的教学中,教师只把学习提纲交给学生,学生按照前边的模式进行学习,就能达到教学要求。学生既掌握了方法,又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离不开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应该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的首选,学生一旦对旁的与社会课知识有了浓厚兴趣,就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杨立、疏仁华、王跃飞“社会课教学中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铜陵学院学报》2006.10
李自天“启其智感其心引其路”《江苏教育报》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