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等问题,低碳经济模式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追求目标。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将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从低碳经济发展应用中的本质出发,分析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从而提出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趋势。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经济 路径选择 科学技术
低碳经济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其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合理的利用各种新型能源和绿色能源。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是通过先进科学技术针对能源技术问题变更和创新,使得在经济发展中人们从根本上转变对各种经济模式的认识。低碳经济是全球生态、经济、政治利益的整合,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各种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已上升到国家和发展战略的高度。节能减排问题在经济发展中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点形式,更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经济开发要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发展要以环境的可容量为基础是当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主要方式。
1. 构建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个国家在发展中都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目标,各种节能减排措施和技术方法不断的涌现而出。在节能减排过程中,行动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在当今世界上各个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形式的制约与影响,在低碳经济的发展应用中要结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措施和方式分析应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方案和策略。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低碳生活早已逐步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在当前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的过程中,人们也开始从低碳方面开始着手设计和水工,利用各种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已成为当前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主流因素。推进城镇低碳化,对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幸福”的三生共赢的文明社会,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带动社会环境的健康发展过程,是促进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2. 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仍不理想
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主导阶段,能源消耗处于上升期,碳排放强度高。高能耗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其中,电力热力、金属、化工、采掘以及非金属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
2.2能源利用效率低
当前,我国能源资源结构表现为“富煤、缺油、少气”,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难以改变。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经济发展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
由于我国各之间的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碳排放的差异较大。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即能源强度,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能源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该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消费强度越低,同时单位GDP碳排放量越小。因此,能源强度较高的地区应该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关注能源的利用效率问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技术的应用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
2.3技术创新步伐缓慢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我国东部地区基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人才资源较有优势,而其他三个地区与东部相比创新能力较弱。
3.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3.1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第一,发展低碳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因地制宜,优化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促进工业低碳化,根据发展实际,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并拉长产业链,加快构造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东部地区应侧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改造,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断降低经济发展的能耗水平,切实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3.2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一,源头控制。推进节能减排重要的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要改善能源的供应结构,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在消费前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
第二,过程控制。即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利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如引进先进技术、更新和改造落后生产工具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达到高效能、低排放的目的。
第三,事后控制。捕获、封存和积极利用排放的碳元素,即开发以降低大气中碳含量为根本特征的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及利用技术,以及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同时,还要大量植树造林,增加碳汇。
3.3加快低碳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
低碳技术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技术引进;二是自主研发。技术研发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高效能源利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特别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都需要很长的研发周期。因此,技术转让是目前发展低碳产业更适宜的方式。目前,国际社会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而订立了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或者实施技术管制和激励,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的最终目标。
3.4制定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
为保障低碳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以及技术创新上的实现,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限制高碳产业准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在技术创新上,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引进政策,同时政府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制度上加大支持力度,如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等给予税收优惠支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
结论
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前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案和解决措施。结合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和环境问题综合分析,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各行业规范与标准,为经济中各个行业的快速合理发展和技术应用的创新打下基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主要方式,更是确保经济整体性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龙煤集团公司七台河分公司物资供应部)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经济 路径选择 科学技术
低碳经济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其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合理的利用各种新型能源和绿色能源。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是通过先进科学技术针对能源技术问题变更和创新,使得在经济发展中人们从根本上转变对各种经济模式的认识。低碳经济是全球生态、经济、政治利益的整合,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各种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已上升到国家和发展战略的高度。节能减排问题在经济发展中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点形式,更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经济开发要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发展要以环境的可容量为基础是当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主要方式。
1. 构建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个国家在发展中都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目标,各种节能减排措施和技术方法不断的涌现而出。在节能减排过程中,行动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在当今世界上各个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形式的制约与影响,在低碳经济的发展应用中要结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措施和方式分析应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方案和策略。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低碳生活早已逐步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在当前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的过程中,人们也开始从低碳方面开始着手设计和水工,利用各种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已成为当前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主流因素。推进城镇低碳化,对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幸福”的三生共赢的文明社会,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带动社会环境的健康发展过程,是促进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2. 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仍不理想
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主导阶段,能源消耗处于上升期,碳排放强度高。高能耗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其中,电力热力、金属、化工、采掘以及非金属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
2.2能源利用效率低
当前,我国能源资源结构表现为“富煤、缺油、少气”,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难以改变。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经济发展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
由于我国各之间的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碳排放的差异较大。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即能源强度,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能源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该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消费强度越低,同时单位GDP碳排放量越小。因此,能源强度较高的地区应该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关注能源的利用效率问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技术的应用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
2.3技术创新步伐缓慢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我国东部地区基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人才资源较有优势,而其他三个地区与东部相比创新能力较弱。
3.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3.1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第一,发展低碳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因地制宜,优化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促进工业低碳化,根据发展实际,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并拉长产业链,加快构造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东部地区应侧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改造,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断降低经济发展的能耗水平,切实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3.2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一,源头控制。推进节能减排重要的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要改善能源的供应结构,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在消费前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
第二,过程控制。即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利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如引进先进技术、更新和改造落后生产工具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达到高效能、低排放的目的。
第三,事后控制。捕获、封存和积极利用排放的碳元素,即开发以降低大气中碳含量为根本特征的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及利用技术,以及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同时,还要大量植树造林,增加碳汇。
3.3加快低碳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
低碳技术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技术引进;二是自主研发。技术研发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高效能源利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特别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都需要很长的研发周期。因此,技术转让是目前发展低碳产业更适宜的方式。目前,国际社会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而订立了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或者实施技术管制和激励,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的最终目标。
3.4制定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
为保障低碳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以及技术创新上的实现,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限制高碳产业准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在技术创新上,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引进政策,同时政府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制度上加大支持力度,如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等给予税收优惠支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
结论
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前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案和解决措施。结合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和环境问题综合分析,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各行业规范与标准,为经济中各个行业的快速合理发展和技术应用的创新打下基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主要方式,更是确保经济整体性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龙煤集团公司七台河分公司物资供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