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近10%的速度增长,但是随着资源(尤其是土地)环境约束的矛盾日显突出,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加之后危机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非常紧迫的任务。
一、充分认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必须十分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涉及到我们对发展历史与内涵的深刻理解。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齐头并进、平均使用力量。比如,在文革结束后的改革开放之初,国家从“只抓革命、不促生产”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结束中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卖方市场”的历史状况,这是非常英明的战略抉择。但是经济高速增长到了一定阶段,我们基本上告别了“短缺经济”,市场供求关系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物质供应总体上供大于求,人们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向小康和现代化迈进,这时候就要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统筹抓好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不能单兵独进,必须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我们刻意追求的重要目标。因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技术、保障等要素必须依靠社会发展来支撑。比如,在重大的收入分配关系上,如果不能平衡好各种社会主体的利益,经济发展就会缺少持久的动力支持;如果没有教育、科技的发展,经济发展就失去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如果没有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和产业的发展,经济发展同样缺乏坚实的基础;如果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会变得含糊不清。当然,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不相协调的状态,发展的可持续性就不复存在。
要深刻总结反思经济社会不够协调发展的教训。前些年,中央针对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非常重要的科学发展观。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在中国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不过,从近几年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情况看,既有一些成功的做法,也有一些做得不够的地方。比如,中央刚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是许多地方就在各种新闻媒体上忙于介绍自己实践科学发展的经验,这就很让人诧异,这样到底是不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诚然,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前,我们也不是没有科学发展的地方,但是必须明确,中央所以提出科学发展观,主要是针对和解决发展不科学的问题和矛盾,绝不是已经做得够好需要总结经验了。即使科学发展观已经提出几个年头了,也不能说已经完全落实到位了,必须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事实上,我们应该认真深刻总结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的教训,不能只看到成绩,回避矛盾和问题。
二、充分认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既要充分认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还要充分认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由单纯关注经济转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并非轻而易举之事,相反可能伴随着矛盾和困难。比如,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方面的财政支出增加、投资增加,势必影响到原先的经济投入;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必然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有些企业就要停产整顿,耗能高、污染重的小五金、小水泥、小煤矿、小冶金等就要关停并转,就要淘汰,这必然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速度;还有,强化自主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创新型经济,都带有投资较大、周期较长、风险较大的特征,短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也会面临挑战;从宏观上调整收入的分配结构,涉及到人们利益关系的变化,肯定会遇到一些阻力和障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地方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难度缺乏清醒的认识。对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带有盲目性,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危机感;二是缺少强有力的保证措施,口号多,做表面文章的多;三是对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思想准备不足,也没有应变应对预案。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工作状态,确实需要转变。
三、全方位转变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并进、优化转型的重要时期。目前人均GDP50000元人民币左右,按经济发展阶段性理论的初步判断,江苏总体上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迈进的阶段,这一时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要尽可能争取较高的增长速度,更要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等方面有深刻的转变。具体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设想:
把握适度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既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快越好,总的是能快则快,但要考虑到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在环境、能源、土地等约束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就要防止片面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尤其是不能攀比GDP的增长。小平同志讲的“发展是硬道理”,但在有的人那里,却变成了增长是硬道理,上项目是硬道理,加剧了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矛盾。在经济增长速度的选择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调整增长的思维定势,走出多年来沿袭不绝的赶超模式,认真记取以前“超英赶美”洋跃进的沉痛教训,不再盲目陷入简单的地区间竞相攀比。因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不同,经济增长的速度也不相同。有的地区花80%的力气可以实现13%的增长速度,有的地区超过100%的努力,但是也只能达到10%的速度,甚至更低。
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道路。多年来,我们经济的高增长主要依靠人口红利、劳动者低成本优势以及利用外资的道路。随着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小康与现代化的要求,传统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低成本竞争优势已不再显著,并逐步丧失。目前处于后危机时期的经济,最重要的是确立人才优势,以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的创新增长作为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教育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科技以人才为主体,形成良性的人才成长和使用机制。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以科技进步支撑和引领经济转型和升级。
强调环境友好型发展。在一定意义上,现代生产与消费必须以环境安全为前提,接受环境友好的检验。依托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构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产业体系。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引导公众自觉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排放型的消费模式。围绕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坚持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发展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多元并存的旅游经济。
注重城乡统筹。城乡统筹的实质是城乡平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以提高农民地位、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以优化配置资源为手段,进一步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率先探索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协调、共同繁荣”的互动机制。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突出抓好重点中心镇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实现民生幸福。按照经济学的本原定义,民生幸福既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起点,又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进一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今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题。除了大力扶持和鼓励居民创业,努力扩大就业,让更多的人获得幸福的基础外,当前要特别重视调整好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切实改变财政收入多年超常规增长、劳动者收入在GDP中比重越来越低的情况,认真协调好政府与企业、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劳动者收入的增速不低于GDP增长的速度。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解决由特惠制向普惠制过渡的问题,改变财政补贴多、个人得的多的情况,切实公平社会保障。总之,要让每一个人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一、充分认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必须十分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涉及到我们对发展历史与内涵的深刻理解。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齐头并进、平均使用力量。比如,在文革结束后的改革开放之初,国家从“只抓革命、不促生产”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结束中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卖方市场”的历史状况,这是非常英明的战略抉择。但是经济高速增长到了一定阶段,我们基本上告别了“短缺经济”,市场供求关系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物质供应总体上供大于求,人们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向小康和现代化迈进,这时候就要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统筹抓好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不能单兵独进,必须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我们刻意追求的重要目标。因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技术、保障等要素必须依靠社会发展来支撑。比如,在重大的收入分配关系上,如果不能平衡好各种社会主体的利益,经济发展就会缺少持久的动力支持;如果没有教育、科技的发展,经济发展就失去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如果没有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和产业的发展,经济发展同样缺乏坚实的基础;如果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会变得含糊不清。当然,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不相协调的状态,发展的可持续性就不复存在。
要深刻总结反思经济社会不够协调发展的教训。前些年,中央针对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非常重要的科学发展观。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在中国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不过,从近几年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情况看,既有一些成功的做法,也有一些做得不够的地方。比如,中央刚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是许多地方就在各种新闻媒体上忙于介绍自己实践科学发展的经验,这就很让人诧异,这样到底是不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诚然,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前,我们也不是没有科学发展的地方,但是必须明确,中央所以提出科学发展观,主要是针对和解决发展不科学的问题和矛盾,绝不是已经做得够好需要总结经验了。即使科学发展观已经提出几个年头了,也不能说已经完全落实到位了,必须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事实上,我们应该认真深刻总结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的教训,不能只看到成绩,回避矛盾和问题。
二、充分认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既要充分认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还要充分认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由单纯关注经济转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并非轻而易举之事,相反可能伴随着矛盾和困难。比如,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方面的财政支出增加、投资增加,势必影响到原先的经济投入;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必然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有些企业就要停产整顿,耗能高、污染重的小五金、小水泥、小煤矿、小冶金等就要关停并转,就要淘汰,这必然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速度;还有,强化自主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创新型经济,都带有投资较大、周期较长、风险较大的特征,短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也会面临挑战;从宏观上调整收入的分配结构,涉及到人们利益关系的变化,肯定会遇到一些阻力和障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地方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难度缺乏清醒的认识。对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带有盲目性,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危机感;二是缺少强有力的保证措施,口号多,做表面文章的多;三是对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思想准备不足,也没有应变应对预案。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工作状态,确实需要转变。
三、全方位转变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并进、优化转型的重要时期。目前人均GDP50000元人民币左右,按经济发展阶段性理论的初步判断,江苏总体上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迈进的阶段,这一时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要尽可能争取较高的增长速度,更要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等方面有深刻的转变。具体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设想:
把握适度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既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快越好,总的是能快则快,但要考虑到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在环境、能源、土地等约束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就要防止片面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尤其是不能攀比GDP的增长。小平同志讲的“发展是硬道理”,但在有的人那里,却变成了增长是硬道理,上项目是硬道理,加剧了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矛盾。在经济增长速度的选择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调整增长的思维定势,走出多年来沿袭不绝的赶超模式,认真记取以前“超英赶美”洋跃进的沉痛教训,不再盲目陷入简单的地区间竞相攀比。因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不同,经济增长的速度也不相同。有的地区花80%的力气可以实现13%的增长速度,有的地区超过100%的努力,但是也只能达到10%的速度,甚至更低。
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道路。多年来,我们经济的高增长主要依靠人口红利、劳动者低成本优势以及利用外资的道路。随着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小康与现代化的要求,传统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低成本竞争优势已不再显著,并逐步丧失。目前处于后危机时期的经济,最重要的是确立人才优势,以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的创新增长作为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教育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科技以人才为主体,形成良性的人才成长和使用机制。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以科技进步支撑和引领经济转型和升级。
强调环境友好型发展。在一定意义上,现代生产与消费必须以环境安全为前提,接受环境友好的检验。依托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构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产业体系。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引导公众自觉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排放型的消费模式。围绕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坚持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发展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多元并存的旅游经济。
注重城乡统筹。城乡统筹的实质是城乡平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以提高农民地位、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以优化配置资源为手段,进一步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率先探索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协调、共同繁荣”的互动机制。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突出抓好重点中心镇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实现民生幸福。按照经济学的本原定义,民生幸福既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起点,又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进一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今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题。除了大力扶持和鼓励居民创业,努力扩大就业,让更多的人获得幸福的基础外,当前要特别重视调整好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切实改变财政收入多年超常规增长、劳动者收入在GDP中比重越来越低的情况,认真协调好政府与企业、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劳动者收入的增速不低于GDP增长的速度。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解决由特惠制向普惠制过渡的问题,改变财政补贴多、个人得的多的情况,切实公平社会保障。总之,要让每一个人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