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丹麦文学论坛在京举办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6日,首届中国—丹麦文学论坛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幕。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丹麦文化协会高级联络官马勒妮·赫尔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马勒妮·赫尔姆在致辞中表示,文学将我们带入想象的世界,双眼的观察经过心灵的映射,使我们能够用文学的精神拥抱自我、拥抱世界。每个人都拥有梦想,渴望寻求美好的事物,在了解彼此的过程中,我们同时感知了自我。中丹文学论坛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心灵交流平台。
  论坛上,两国与会作家评论家就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对启迪儿童探索世界的作用等话题进行了交流與分享。(中国作家网)
其他文献
37年前,我国特级教师钱梦龙执教的《愚公移山》教学课例,通过导学法增加学生参与度,在词语教学上构建知识体系,联系上下文,以学定教。37年后,重新审视钱老的课例,人们仍然会发现新的启迪。  新时代以来,教师开始逐渐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教学首位。如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发挥有效作用是自1978年以來一直热议的话题。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应时代而生,适应当代语文学习的需要。但是,把自主仅仅理解为学生自身
期刊
《祝福》是鲁迅的代表小说之一,在创作中,他使用了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语言。本文将《祝福》作为研究对象,对鲁迅小说作品中叙事结构和叙事语言艺术进行探究,使人更好地感受鲁迅小说的魅力。  叙事结构是一切小说创作和布局的核心思想,从叙事结构入手对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展开方式进行研究,人们能更好地把握小说全局,从全局着眼对小说的艺术内涵进行分析,从而更深刻体悟小说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对鲁迅小说《祝福》进行
期刊
2013年,余华的小说《第七天》问世,作品运用怪诞的表现手法,采用第一人称的幽灵叙述,通过游离于阴阳两界的灵魂七天的所见所遇,串联起一群社会底层人物的命运际遇。作者用白描与虚构的反差式描写、冷漠与诗意的语言,再现了底层人物在时代变革中的生存图景,展现了余华对底层的关注和悲悯情怀。  余华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活跃于文坛,迄今已有三十余年,不断向读者贡献着众多优秀作品。纵观其创作生涯,可以发现,余华一
期刊
本文运用文本细读手法,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对比分析《聊斋志异》和《佩德罗·巴拉莫》中的亡灵世界及生死转化的历程,随即从文本上升到文化层面,结合作者生平经历与中墨两国思想文化传统,揭示两部作品所蕴含的死亡观念在内在生成机制上的差异。  未知的死亡世界带给世人恐惧与无尽的想象。作为生命体的必经阶段,死亡也成为不同文明难以逃避的话题。蒲松龄《聊斋志异》和胡安·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两部时代与文化背景不
期刊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读者的满意度,是图书馆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河北美术学院图书馆为例,简要分析了影响读者满意度的各种因素,提出几点对策,以供其他高校图书馆借鉴和指证。  一、概述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生去得较多、呆得时间较长的地方。所以,图书馆要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直接反映了图书馆各项服务质量的优劣高低,是评价图书馆服务水平最直接
期刊
四寓教学法提出“寓思想于课堂”“寓娱乐于课堂”“寓应用于教学”“寓竞争于教学”,具有“实用、有趣、灵活、友情”的教学特色,课堂容量大、节奏快、效果好。一经提出,其便受到师生的欢迎。目前,海亮教育集团,正大力提倡在中小学各学科推广四寓教学法。  笔者认为,四寓教学法同样适用于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课堂中应蕴含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思想,设计合理的娱乐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时空观念和培养学生通过史料
期刊
题记:2018年8月24日,洛阳文学院组织一批作家诗人学者到洛宁县罗岭乡采风,我有幸同行。时间虽短,但感受颇多。此诗为诸多感受之一。特录于此以记之。  在罗岭乡  据说有一片地里长满了向日葵  人们面对这些平凡的植物发出惊叹  它们成面积的生长给人以一种震撼的力量  据说许多来过这片土地的人都留下深深的印象  那些向日葵茂盛生长恰如人们心底的欲望  哦,在阳光下,在蓝天与白云之下  那些向日葵美丽
期刊
凉风七月听鸣蝉,山野驱车末伏天。遥睹连峰卷翠谷,忽迷半岭绕村烟。眼前景色足堪赏,胸次风光可得仙。迤逦瓦缸成径路,蜿蜒陶瓮似溪泉。老砖瓦砌旧窑韵,鹅卵石铺新凤弦。德沁物华三彩艺,爱和天地一分川。凝神百幅丹青挂,触目三帷锦绣篇。坡顶沟沿莎袅袅,谷间林下水涓涓。一洼娇蕊摇风艳,十里明花对日妍。且喜芳菲藏乳雉,又驚烂漫傍梯田。随行蹑景皆为乐,同伴携晖亦粲然。游罢归来恍如梦,愿身长住白云边。
期刊
这是一片山水佳境,这是一块文化圣地。  初秋时节,踏着浓浓的诗意,我们走进三彩陶艺之乡,在这里隆重举办洛宁县脱贫攻坚暨“书香洛宁”走进罗岭文学笔会。那流淌在层峦叠翠间的玄沪河水,那蕴藏在青山绿水间的千年古刹——香山寺,那在薄凉的秋意中透出的曼妙诗意,激发着作家和诗人们特有的情怀和灵感,他们要在这“陶醉罗岭”留下富有诗意的一笔。  罗岭乡山清水秀,文化灿烂。灵龟赐禹的玄沪河流经于此,其龟窝尚存,是为
期刊
山乡罗岭,一座豫西山区的小镇,依偎在洛宁西部一个小山坳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小镇静静地躺在山间,显得宁静而安详。  十多年前的罗岭街,窄窄的街道,两旁是低矮的土坯房,店铺也不多,不像一个小镇,倒像是一个驿站。现在的罗岭经过改造,当年的土坯房已被两层的仿古建筑所取代,蓝砖蓝瓦,古色古香,房檐上一串串红色的灯笼迎风摇曳,整个小镇透着一种古朴之美。  说到古朴,不仅仅是这些仿古建筑,罗岭的历史文化渊源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