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蒲公英
当我还牵着妈妈的手姗姗学步,认识的第一种植物就是蒲公英。
那时候,妈妈是年轻美麗的。妈妈任教的学校坐落在田野中间,出了校门是一条小河,过了河上的石桥,就是辽阔的田野。春天,田野是油菜花的天下,成串的黄色花朵又高又密,比妈妈还高。阵风吹过,花粉吹得妈妈和我身上到处都是,妈妈的睫毛上翘着一点黄,秀丽的头发上也有一些花粉挂在上面。妈妈牵着我的小手在田埂上散步,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挣脱她的手,欢快地在她前面蹦蹦跳跳。有时绊到路上的一棵草或者一块小石子令我摔跤,妈妈总是微笑着看着我,跟我轻声说话,鼓励我从地上爬起来。
蒲公英就生在田埂边上,在这金黄色的世界里,唯有顶起一朵毛茸茸的白花,才会引起人注意。妈妈把那朵白花小心地摘下来,蹲在我面前给我做示范,她嘟起嘴巴向花朵吹一口气,无数茸茸的小降落伞便飞向空中。妈妈只吹了半朵,剩下一半让我吹。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噗一声,小小的降落伞漫天飞舞。
我就是从那时候知道这种有趣的植物的。妈妈指着蒲公英正在盛开的、黄色的花朵对我说,再过几天,这朵花也会变成白色的绒球花朵,到那时候我们再来把它的孩子吹到天上,蒲公英的孩子落到什么地方,就能长出一株蒲公英。话刚说完,前面又有几株顶着白色绒球的蒲公英。那一天,我把嘴巴都吹酸了。
从此以后,每到春天,我都会想起那一片田野,和那片田野上纷飞的蒲公英。
后来我们的课本上有一首《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诗歌,这样写蒲公英:“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我会心一笑,把“降落伞”吹上天的,岂止自然界的风,也有人工暴风呀!
再后来,我们的美术课本上有一幅叫《蒲公英》的版画,画面极其简洁,一个扎着两个小辫儿、系着围裙的农村小女孩,右手举着一朵蒲公英,扬起红扑扑的脸蛋,鼓起小嘴对着花朵轻轻一吹,小伞一般的绒花随风飘扬。她的身边有一个草篮和一把镰刀。画面上再无其他背景,空阔单纯,给人无尽想象的空间。我猜想,她是放学回家,做完一天的功课,在去给兔子割草的路上吧,鼻孔里全是田野清新的气息,耳畔有燕子翻飞、黄鹂鸣叫,也许还有白鹭斜飞。
这样的童年,对于远离庄稼地的一代人,像我,只能靠想象来丰富。而在妈妈身上,则是她童年的常态。
后来离开那所学校,进入城市,不管在小区的花坛还是在路边,但凡有一点泥土,总能发现一两株蒲公英。蒲公英成了我与辽阔的田野之间保持单纯联系的植物,也是我对田野的唯一寄托。
我原以为蒲公英只能长在野地,跟爸爸回四川老家,发现奶奶在偌大的院子里专门为蒲公英留了一块地。蒲公英不仅可以吹,还可以做菜。奶奶把新鲜的蒲公英放到开水里焯一下,捞起来,拌上酱醋、辣椒和蒜末,虽略带苦味,但味道真心不错。她还腌制了蒲公英的花蕾,说吃了以后可以醒脑提神。
蒲公英是一味神奇的中药,有一次堂弟的皮肤上长了小疮块,奶奶把蒲公英叶子揉烂敷上去,第二天就消肿了,不几天就痊愈了。据奶奶说,古代有个尚未婚配的富家的小姐,乳部红肿,疼痛难忍,却不敢就医,深恐外人说闲话,又怕父母责备,痛不欲生,于是选择跳河轻生,被一个渔夫搭救,细问缘由之后,渔夫采来蒲公英捣碎,外敷数日之后痊愈。渔夫与小姐成就一段姻缘。另一个传说更加神奇,说一个年逾百岁的老太太还能劈柴,追问长寿的原因,发现自她朝上三代,个个都活过一百岁,经过仔细研究发现,他们三代人长期服用蒲公英酒,每天一杯。
在缺医少药的大山沟里,百姓命贱,别说头痛脑热不上医院,连疑难杂症,也鲜有进城就医的。根据自己的症状,这里拔几株草药,那儿讨一个验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东敲敲,西打打。久病成神医,经过自己的身体检验的独一味中药,不知挽救了多少乡间形如草芥的生命。那些救过命的、看似普通的草药,因此被客客气气地从田野或山间请回来,种在自家的土地上。在奶奶家的院子里,那一块蒲公英的旁边,还种着一块牛蒡,一块紫花地丁,一笼青蒿。我不知道青蒿与青蒿素有多大的区别。据爸爸说,他小时候有一次高烧不退,一连几日,已进入昏迷状态,幸遇一石匠传授秘方。奶奶遵其所讲,将新鲜青蒿捣碎,用纱布滤汁,半勺恶苦的青蒿汁儿灌下去,一个时辰后我爸便体温如常,从床上爬起来活蹦乱跳。
查阅书籍之后发现,不管在乡下还是城里,随处易得的蒲公英,有许许多多的功效。比如取新鲜蒲公英泡开水当茶饮,可以清热降火,治疗饮食不当和熬夜引起的目赤肿痛、热毒痈肿、牙痛疮毒;剂量再大一些,就可以利尿消肿、消炎抗菌,治疗尿路感染、水肿,降血糖和血脂;若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取新鲜的蒲公英捣碎,加鸡蛋清少许,调成糊状敷于患处,连续使用,数日痊愈。
在一本元代撒图木苏写的《瑞竹堂经验方》上,有这样一则记载:“将一两食盐和五钱香附子细研为末,加入一斤阴干的蒲公英腌渍一晚,分成20团,裹入皮纸中,外面用学名六一泥的蚯蚓排泄物密封,焙干之后用大火煅烧,冷却之后除去表层泥土,皮纸内的药物已经成了细末,用之早晚刷牙,可吐可咽,久用能老而不衰,八十岁而骨骼不疏松、牙齿不松动、须发如墨染。”
我学生物环境科学,图书馆的资料显示,全世界蒲公英多达数十种,比如拉萨蒲公英、红果蒲公英、天山蒲公英、川西蒲公英、滇北蒲公英、锡金蒲公英、毛柄蒲公英,等等。其中的药用蒲公英又名西洋蒲公英,我奶奶称它为小苦马菜,叶狭长,呈倒卵形或椭圆形,叶片的边缘有小齿。叶的顶端开裂呈三角形,叶片上多半无毛。不同的蒲公英,药性不尽相同。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单凭药方无法成为神医的原因。
即使所需的药草正确,还得对症。奶奶说,服用蒲公英要分寒热,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阳虚还是阴虚,我们平时所见的上火尿淋,多为阴虚热证,服用蒲公英等于对症下药;倘若属于阳虚寒症,没有发热上火迹象,体质虚弱,服用蒲公英之后,不但病症不减,还会引起食欲减退、倦怠疲乏、虚汗淋漓。“向为寿民,今为殇子矣”,此言不虚。 凭诸多神奇功效,倘若蒲公英像虫草那样得之不易,或需求众多,多半也会像虫草那样,在药店里精装细敛,价比黄金。
古詩之中,以蒲公英为创作对象的诗词极少,最著名的当数唐代徐寅的《路旁草》:“楚甸秦原万里平,谁教根向路旁生。轻蹄绣毂长相蹋,合是荣时不得荣。”诗人以蒲公英自喻,他要说的意思是天宽地广,何苦挡在路边,退隐避世,逍遥自在。诗中“谁教”一语,表明诗人是经历过坎坷和践踏的。后世的诗作,多以蒲公英喻游子,或以蒲公英充满朝气的黄色花朵,象征无法停留的爱情。
平凡的蒲公英,因其无处不在,而成为生命的象征;因其具有诸多功效,呵护生命,而被人采撷、种植和研究。不管从哪个角度去写它,似乎都不过分。
麻栎
在启东人民公园广场假山北侧,有一棵树龄接近六十年的麻栎树,树干高大,树冠宽阔,枝柯繁茂,形体颇为丰俊。
这棵树颇值得言说,因为在启东12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麻栎树仅此一棵。
为何仅此一棵?启东位于长江之尾,土质偏碱性,而麻栎适宜酸性土壤,水土不合,难以成活;加之移栽不易,移栽十棵麻栎,能活一两棵就算水平高超、运气绝佳。这棵树能够活下来,确实不易,如今茁壮成一道风景,园艺工人专门为它砌了圆形花坛,当算褒奖它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蓬勃的精神了。
在我父母的故乡四川,麻栎极其常见,尤其是贫瘠的坡地上,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树木高大,每棵都有一二十米。结蚕茧形状的果子,乡下孩子穿上细小的短柄,用它当陀螺。凡有麻栎的树林,松鼠极多。麻栎跟青冈树尤其相像,所不同的是,麻栎树干粗糙,从上到下都是纵行的裂纹,而青冈树没有裂纹,树皮较为光滑。
这种树能够预测一年的旱涝。春天,雨季还没有来临,天气预报还不知道几个月以后的情况,经验丰富的老人只要看看麻栎树,就什么都清楚了:如果树芽又多又密,预示着这一年雨水充足,反之,则要做好抗旱准备。
这种树的木质颜色极喜庆,材质的边缘淡红褐色,中间则是红褐色,按说当是打家具的首选木材。可一般木匠却不愿使用,原因是硬度太高,加工起来颇费工具,极耗气力,而制成的家具又笨又重。我的小姑公倒是喜欢使用这种木材,使用之前,把木材丢到水沟里浸泡经年,捞出来晾晒,然后再放进水里浸泡,反复几次之后再加工,制成的家具不用上漆,只需抛光,越用越亮,永不翘裂。爷爷家有一架我小姑公打的独轮车,用了几十年,仍然光洁如新,榫头都没有松动过。在启东这地方,从未见过用麻栎打的家具,要是谁家有一根麻栎的锄柄,倒推回去,其祖上多半是大户人家。
麻栎树不仅结实高大,而且极其长寿,可达五六百年。那么长的寿数,不知要经历多少朝代更迭、多少风风雨雨。倘若树有记忆,人在树面前,岂可言老?何人敢言命长?
麻栎树是好树,从古至今,却鲜有以麻栎作为书写对象的诗文。翻来捡去,最有名的,当数著名诗人舒婷的《致橡树》。有人问,橡树是什么树?我告诉你,橡树不是橡胶树,也不是橡皮树,而是麻栎树。
这首诗歌以橡树象征男性,“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写的就是男性伟岸挺拔、刚强不屈、锋芒锐利的阳刚气概。
诗中的木棉,就植物本身,跟橡树极其相配。这种树是世上最大的开花植物,生命期也很长,可达400年以上,有人在美国加州找到一棵至少1.3万年的橡树,大约可以算得上世界上最古老的活生物了。诗人用木棉象征女性,“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写出了女性健康美丽、深沉博大、活力无限的柔韧气质。从这首诗可看出,诗人是懂植物的,至少懂得这两种植物。这是两种可以情侣比喻的“门当户对”的植物。
《致橡树》是一首经典的爱情诗,代表着一代人的追求,一代人的精神状态,可算作一代人的爱情宣言。
在手机泛滥的今天,多少人面对面已经谈不来情、说不来爱,不靠手机,说话都不顺溜。凡此种种,《致橡树》里亘古的爱情观,更值得珍惜、值得传承。模仿这首诗,容我客串一回诗人:如果你爱我/请放下你的手机/我也放下我的手机/你像一棵真正的橡树/像刀、像剑,也像戟/我在清晨重新做回一棵木棉/用红硕的花朵/点亮青春,让生命洋溢朝气/你和我/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有道是“名正则言顺”,橡树即麻栎,有时候,橡树又不能叫麻栎。比如在这里,作为诗的标题,你把“致橡树”改成“致麻栎树”试试?“名”往往是不容忽视的。好的名,才能更好地维系好的意境。
麻栎树叶可养蚕。那蚕叫柞蚕,所吐的丝叫柞蚕丝,具有珠宝光泽,天然华贵,滑爽舒适。在古代是皇家贡品。这种丝绸不拿来做别的,专门用于给皇帝擦屁股。
这事儿始于明代。皇帝自幼生在宫中,只管使用,根本不问这是什么东西,从哪里运来。擦一张扔掉,再擦一张扔掉。起初有专门的人处理。后来有宫女觉得擦一下就扔掉,太可惜了,况且还是皇帝用过的东西,捡回来洗干净,一番缝纫之后,变成了窗帘、桌布,甚至花裙子的裙边。由于这种丝织品做工考究,质地精良,宫人纷纷效仿。一时间,半块难求。一干人天天排着队眼巴巴望着。等皇帝擦屁股,几乎成了他们的宗教信仰。这事儿最终让皇帝知道了,这家伙想,用丝绸擦屁股,太浪费啦,于是传旨,以后不要再进贡这种丝绸了,让老子也像平民百姓那样用纸。自以为干了件大好事,谁知食物链坍塌,引起从生产到经营,从销售到管理诸多环节的震动。这还了得。先是地方官泣谏说,山野的柞蚕听说皇帝您不用它们吐的丝,气得纷纷撞死在树叶上,以死祈盼皇帝再次重用它们;接着老百姓哀哀相告,说自己活不下去了,丢掉了替皇帝生产“卫生绢”的机会,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即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从山野到京城,以此为生的官员和商人急得要上吊,恳请皇帝上体天意,下抚民情,继续用柞蚕丝擦屁股。急奏如火,辞情恳切,闻之潸然,读之泪下,弄得皇帝坐卧不安,屎拉不出来,不禁哀叹:老子好歹是个皇帝,却连此等陈疴都莫可奈何,还谈什么国家大事。呜呼哀哉,只好顺了大家的意,一本正经地继续这桩扯淡的事情。于是再次颁发诏书:“贡如初”。奇妙的景象立马出现,相关部门都上折子夸皇帝英明,善于体察民情;地方官的奏折写得更像小说,用尽绮丽之词夸奖皇帝以人为本,声称那些死去的野蚕在皇恩的润泽下纷纷复活,陆续上岗,继续为皇帝吐丝了云云。 除了打家具和养蚕,麻栎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树皮和树叶可以治疗痢疾,果子可以解毒消肿、治疗乳腺炎。在贵州山区,我曾经吃过“麻栎豆腐”,就是用麻栎果子制作的豆腐,味道不错,没有探问是如何制作的。麻栎果子还可酿酒,每百斤可酿五十五度白酒四十斤左右。
关于麻栎,所见所闻,无不与吃和用有关,在它面前,人扮演着索取的角色、主宰的角色。小城这棵唯一的麻栎,无疑是幸运的,跟它既不能谈吃,更不能谋它之用,因其唯一性,而拥有一棵树的尊严。它的生长和存在,装点公园的景致,装点市民的日子,装点小城的梦。
愿这棵树在那位置上,继续吸纳八面来风,承接流云和雨露,成为今人和后世子孙打开记忆之门的共同按钮,一道持续数百年而蔚人心目的风景。时间勿奢太长,至少五百年吧!
苔藓
世界上最卑微的植物,莫过于苔藓。它身材矮小,贴着地面生长,高不过五厘米,更多的,是名副其实的地衣。不择地方,石头缝中、老树根上、墙角、瓦缝、石桥墩、溪水边、峭壁上……只要有充足的水分,一点点阳光,就能快乐地繁荣滋长,绿汪汪地长成一片。也没有特别招人的形象,远远望去,像一塊毯子、一块布、一张手绢儿;凑近仔细观察,有的像稻穗,有的像葫芦,有的像扇子,有的像毯子上的丝绒,形态各异,千奇百怪,风姿绰约——每种形象都经过缩微,要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上万倍、千万倍,其大小才赶上日常所见的稻穗、葫芦、扇子。
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植物,也是苔藓。当地球还是一片原始荒芜的时候,它伴随着阳光和氧气一起出现,从海洋深处走向波涛汹涌的岸边,从坍塌复涨的岸边走向空旷的大地。
这种坚韧而乐观的植物,为树木和各种花草的出现打了前站。它们是地球绿色植被的拓荒者。这种拓荒者的形象至今仍然保留,在喜马拉雅山冰岩、在阿尔卑斯山峭壁,在阿拉斯加雪地,在极地的冰原上,都能找到苔藓的身影。只要有苔藓出现,这片土地就充满了希望;只要有苔藓,那片土地迟早会被绿色覆盖。
苔藓并不需要多少养分,它自身能够涵养大量的水分。许多森林的树干和树枝上,从树根到树梢,包括枝杈上都长满了苔藓。树木和苔藓各有各的营养和水分输送系统,树木尽管蓬勃茂密地生长,苔藓也尽管绿成一片翡翠,它们各自成长为一道风景,彼此独立,互不入侵。
谁也不知道种子从哪里来,这些种子的迁徙,是靠风、鸟还是雨水?谁也不会去留心苔藓何时长出,何时枯萎。它就那么自在自得地生长,汪洋恣肆,不管不顾。
苔藓又是脆弱的,没有枝柯可以阻挡外部入侵,没有荆棘足以反抗外来的压迫。从九寨沟到黄龙,途经海拔5000多米的雪宝顶,公路的两边,除了浅草,就是大片的苔藓。导游再三嘱咐,除了明确标示容许行走的地方可以去踩踏,其他地方都不能去。这里每一块指甲盖那么大的苔藓,都经历了千百年的修炼,千百年就长出了这么一点点,如不呵护,一秒钟就能摧毁。若要苔藓再次出现,至少要再等待千百年,甚至它们将永不复生。
认识苔藓,是从它的药用开始的。我没有想到这种小小的植物,还有那么大的功效。父亲的故乡横断山区,是个神奇的地方,每次回到那里,哪怕只住几天,总会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人们把墙角新鲜的苔藓放到石臼里捣碎外敷,用来治疗脚癣和烫伤。除了外敷,还可以煎服和栓塞,像治疗鼻窦炎,把苔藓揉成小团,塞进鼻腔,让苔藓中的汁液浸润鼻腔,过上几个时辰取出来,如此反复,坚持一段时间,便可痊愈。有的苔藓能够治疗疔疮和蛇咬伤,有的能治疗蜂和蝎子蜇伤。
他们所使用的苔藓,各有各的样子。问他们所使用的苔藓叫什么名儿,迎接你的是一脸茫然,一个名字都说不上来。他们说祖上口口相传下来的,只说了怎么辨认怎么使用,并没有告诉他们这些苔藓分别叫什么名字。本来他们也可以给这些苔藓重新命名,可一想到祖上既然使用,多半已经给取了名字,同一种苔藓有若干不同的名字,势必给后代造成麻烦,于是干脆不再另外命名。在他们看来,能够精准的使用苔藓治病才是最关键的。既然是口口相传,还能增加这些药用苔藓的神秘性。
关于苔藓的药用价值,我翻了许多书籍,并无记载。也许还只停留在民间,尤其是那些偏僻闭塞的山野乡间,因为在那里从古至今都缺医少药,他们对身边的植物有更多的研究。有的偏方怪药,其功效神奇到令现代医学都望尘莫及。
青苔是苔藓中的一种。在古代书籍上,苔藓统称青苔。细微安静的青苔在古代诗文中俯拾皆是,它是一种诗意和情趣的存在。毫不夸张地说,青苔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天空,中国的诗词因为青苔,而陡增了色彩感、立体感和现场感。
欧阳修有“心事一春犹未见,红英落尽青苔院”,在繁花似锦的春天,在艳丽花朵的陪衬下,青苔显出了喜悦和安静;王维的“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让人如临充满禅意的山林,空山并不空,能隐隐听到人说话,那说话的人不管是人是仙,只要借着夕阳的余晖看看青苔上有没有脚印,便一切明了;刘长卿的“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远客未必远,只是不常来,长期没有人来,院子必然长满青苔,终于有一天朋友登门拜访了,来了便是客,客主尽欢颜。
古屋中有青苔,便有了历史的厚重感。“草堂空踏青苔破,萝径难消白日长。”“柴门照水见青苔,春绕花枝漫漫开。”溪水边有青苔,深涧干净,山谷更幽,“青苔巷小长关雨,红叶墙低直见秋。”禅寺中有青苔,单调的寺院生活,也因之变得丰富多彩。
无论在唐诗宋词,还是元曲中,也无论是在笔记、小说还是话本里,青苔都是一种独特意象。青苔可以是景色,可以是心情,可以是思考,也可以是哲理。古代文人对青苔的使用,达到信手拈来、出神入化的地步。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就算相当了得,青苔在文学中随处可用,百试不爽,用在什么地方都妥贴,比孙悟空的变化丰富复杂多了。
人们常说,欲成大树,莫与草争。苔藓安安静静地在角落里生长,从容坦然,与世无争,卑微而坚强,安静却执着,以其沉稳大气的形象,展示一种别样的美。倘若眼前有一帧苔藓照片,不妨配上这样一段文字:欲得清净,莫与树争。你有你的骄傲,我有我的自信;你有你的风云际会,我有我的黯然销魂。纵使低矮微小不起眼,活而有形,活而有用,活而有韵,苔藓也有苔藓的尊严。
责任编辑王晖
当我还牵着妈妈的手姗姗学步,认识的第一种植物就是蒲公英。
那时候,妈妈是年轻美麗的。妈妈任教的学校坐落在田野中间,出了校门是一条小河,过了河上的石桥,就是辽阔的田野。春天,田野是油菜花的天下,成串的黄色花朵又高又密,比妈妈还高。阵风吹过,花粉吹得妈妈和我身上到处都是,妈妈的睫毛上翘着一点黄,秀丽的头发上也有一些花粉挂在上面。妈妈牵着我的小手在田埂上散步,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挣脱她的手,欢快地在她前面蹦蹦跳跳。有时绊到路上的一棵草或者一块小石子令我摔跤,妈妈总是微笑着看着我,跟我轻声说话,鼓励我从地上爬起来。
蒲公英就生在田埂边上,在这金黄色的世界里,唯有顶起一朵毛茸茸的白花,才会引起人注意。妈妈把那朵白花小心地摘下来,蹲在我面前给我做示范,她嘟起嘴巴向花朵吹一口气,无数茸茸的小降落伞便飞向空中。妈妈只吹了半朵,剩下一半让我吹。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噗一声,小小的降落伞漫天飞舞。
我就是从那时候知道这种有趣的植物的。妈妈指着蒲公英正在盛开的、黄色的花朵对我说,再过几天,这朵花也会变成白色的绒球花朵,到那时候我们再来把它的孩子吹到天上,蒲公英的孩子落到什么地方,就能长出一株蒲公英。话刚说完,前面又有几株顶着白色绒球的蒲公英。那一天,我把嘴巴都吹酸了。
从此以后,每到春天,我都会想起那一片田野,和那片田野上纷飞的蒲公英。
后来我们的课本上有一首《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诗歌,这样写蒲公英:“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我会心一笑,把“降落伞”吹上天的,岂止自然界的风,也有人工暴风呀!
再后来,我们的美术课本上有一幅叫《蒲公英》的版画,画面极其简洁,一个扎着两个小辫儿、系着围裙的农村小女孩,右手举着一朵蒲公英,扬起红扑扑的脸蛋,鼓起小嘴对着花朵轻轻一吹,小伞一般的绒花随风飘扬。她的身边有一个草篮和一把镰刀。画面上再无其他背景,空阔单纯,给人无尽想象的空间。我猜想,她是放学回家,做完一天的功课,在去给兔子割草的路上吧,鼻孔里全是田野清新的气息,耳畔有燕子翻飞、黄鹂鸣叫,也许还有白鹭斜飞。
这样的童年,对于远离庄稼地的一代人,像我,只能靠想象来丰富。而在妈妈身上,则是她童年的常态。
后来离开那所学校,进入城市,不管在小区的花坛还是在路边,但凡有一点泥土,总能发现一两株蒲公英。蒲公英成了我与辽阔的田野之间保持单纯联系的植物,也是我对田野的唯一寄托。
我原以为蒲公英只能长在野地,跟爸爸回四川老家,发现奶奶在偌大的院子里专门为蒲公英留了一块地。蒲公英不仅可以吹,还可以做菜。奶奶把新鲜的蒲公英放到开水里焯一下,捞起来,拌上酱醋、辣椒和蒜末,虽略带苦味,但味道真心不错。她还腌制了蒲公英的花蕾,说吃了以后可以醒脑提神。
蒲公英是一味神奇的中药,有一次堂弟的皮肤上长了小疮块,奶奶把蒲公英叶子揉烂敷上去,第二天就消肿了,不几天就痊愈了。据奶奶说,古代有个尚未婚配的富家的小姐,乳部红肿,疼痛难忍,却不敢就医,深恐外人说闲话,又怕父母责备,痛不欲生,于是选择跳河轻生,被一个渔夫搭救,细问缘由之后,渔夫采来蒲公英捣碎,外敷数日之后痊愈。渔夫与小姐成就一段姻缘。另一个传说更加神奇,说一个年逾百岁的老太太还能劈柴,追问长寿的原因,发现自她朝上三代,个个都活过一百岁,经过仔细研究发现,他们三代人长期服用蒲公英酒,每天一杯。
在缺医少药的大山沟里,百姓命贱,别说头痛脑热不上医院,连疑难杂症,也鲜有进城就医的。根据自己的症状,这里拔几株草药,那儿讨一个验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东敲敲,西打打。久病成神医,经过自己的身体检验的独一味中药,不知挽救了多少乡间形如草芥的生命。那些救过命的、看似普通的草药,因此被客客气气地从田野或山间请回来,种在自家的土地上。在奶奶家的院子里,那一块蒲公英的旁边,还种着一块牛蒡,一块紫花地丁,一笼青蒿。我不知道青蒿与青蒿素有多大的区别。据爸爸说,他小时候有一次高烧不退,一连几日,已进入昏迷状态,幸遇一石匠传授秘方。奶奶遵其所讲,将新鲜青蒿捣碎,用纱布滤汁,半勺恶苦的青蒿汁儿灌下去,一个时辰后我爸便体温如常,从床上爬起来活蹦乱跳。
查阅书籍之后发现,不管在乡下还是城里,随处易得的蒲公英,有许许多多的功效。比如取新鲜蒲公英泡开水当茶饮,可以清热降火,治疗饮食不当和熬夜引起的目赤肿痛、热毒痈肿、牙痛疮毒;剂量再大一些,就可以利尿消肿、消炎抗菌,治疗尿路感染、水肿,降血糖和血脂;若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取新鲜的蒲公英捣碎,加鸡蛋清少许,调成糊状敷于患处,连续使用,数日痊愈。
在一本元代撒图木苏写的《瑞竹堂经验方》上,有这样一则记载:“将一两食盐和五钱香附子细研为末,加入一斤阴干的蒲公英腌渍一晚,分成20团,裹入皮纸中,外面用学名六一泥的蚯蚓排泄物密封,焙干之后用大火煅烧,冷却之后除去表层泥土,皮纸内的药物已经成了细末,用之早晚刷牙,可吐可咽,久用能老而不衰,八十岁而骨骼不疏松、牙齿不松动、须发如墨染。”
我学生物环境科学,图书馆的资料显示,全世界蒲公英多达数十种,比如拉萨蒲公英、红果蒲公英、天山蒲公英、川西蒲公英、滇北蒲公英、锡金蒲公英、毛柄蒲公英,等等。其中的药用蒲公英又名西洋蒲公英,我奶奶称它为小苦马菜,叶狭长,呈倒卵形或椭圆形,叶片的边缘有小齿。叶的顶端开裂呈三角形,叶片上多半无毛。不同的蒲公英,药性不尽相同。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单凭药方无法成为神医的原因。
即使所需的药草正确,还得对症。奶奶说,服用蒲公英要分寒热,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阳虚还是阴虚,我们平时所见的上火尿淋,多为阴虚热证,服用蒲公英等于对症下药;倘若属于阳虚寒症,没有发热上火迹象,体质虚弱,服用蒲公英之后,不但病症不减,还会引起食欲减退、倦怠疲乏、虚汗淋漓。“向为寿民,今为殇子矣”,此言不虚。 凭诸多神奇功效,倘若蒲公英像虫草那样得之不易,或需求众多,多半也会像虫草那样,在药店里精装细敛,价比黄金。
古詩之中,以蒲公英为创作对象的诗词极少,最著名的当数唐代徐寅的《路旁草》:“楚甸秦原万里平,谁教根向路旁生。轻蹄绣毂长相蹋,合是荣时不得荣。”诗人以蒲公英自喻,他要说的意思是天宽地广,何苦挡在路边,退隐避世,逍遥自在。诗中“谁教”一语,表明诗人是经历过坎坷和践踏的。后世的诗作,多以蒲公英喻游子,或以蒲公英充满朝气的黄色花朵,象征无法停留的爱情。
平凡的蒲公英,因其无处不在,而成为生命的象征;因其具有诸多功效,呵护生命,而被人采撷、种植和研究。不管从哪个角度去写它,似乎都不过分。
麻栎
在启东人民公园广场假山北侧,有一棵树龄接近六十年的麻栎树,树干高大,树冠宽阔,枝柯繁茂,形体颇为丰俊。
这棵树颇值得言说,因为在启东12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麻栎树仅此一棵。
为何仅此一棵?启东位于长江之尾,土质偏碱性,而麻栎适宜酸性土壤,水土不合,难以成活;加之移栽不易,移栽十棵麻栎,能活一两棵就算水平高超、运气绝佳。这棵树能够活下来,确实不易,如今茁壮成一道风景,园艺工人专门为它砌了圆形花坛,当算褒奖它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蓬勃的精神了。
在我父母的故乡四川,麻栎极其常见,尤其是贫瘠的坡地上,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树木高大,每棵都有一二十米。结蚕茧形状的果子,乡下孩子穿上细小的短柄,用它当陀螺。凡有麻栎的树林,松鼠极多。麻栎跟青冈树尤其相像,所不同的是,麻栎树干粗糙,从上到下都是纵行的裂纹,而青冈树没有裂纹,树皮较为光滑。
这种树能够预测一年的旱涝。春天,雨季还没有来临,天气预报还不知道几个月以后的情况,经验丰富的老人只要看看麻栎树,就什么都清楚了:如果树芽又多又密,预示着这一年雨水充足,反之,则要做好抗旱准备。
这种树的木质颜色极喜庆,材质的边缘淡红褐色,中间则是红褐色,按说当是打家具的首选木材。可一般木匠却不愿使用,原因是硬度太高,加工起来颇费工具,极耗气力,而制成的家具又笨又重。我的小姑公倒是喜欢使用这种木材,使用之前,把木材丢到水沟里浸泡经年,捞出来晾晒,然后再放进水里浸泡,反复几次之后再加工,制成的家具不用上漆,只需抛光,越用越亮,永不翘裂。爷爷家有一架我小姑公打的独轮车,用了几十年,仍然光洁如新,榫头都没有松动过。在启东这地方,从未见过用麻栎打的家具,要是谁家有一根麻栎的锄柄,倒推回去,其祖上多半是大户人家。
麻栎树不仅结实高大,而且极其长寿,可达五六百年。那么长的寿数,不知要经历多少朝代更迭、多少风风雨雨。倘若树有记忆,人在树面前,岂可言老?何人敢言命长?
麻栎树是好树,从古至今,却鲜有以麻栎作为书写对象的诗文。翻来捡去,最有名的,当数著名诗人舒婷的《致橡树》。有人问,橡树是什么树?我告诉你,橡树不是橡胶树,也不是橡皮树,而是麻栎树。
这首诗歌以橡树象征男性,“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写的就是男性伟岸挺拔、刚强不屈、锋芒锐利的阳刚气概。
诗中的木棉,就植物本身,跟橡树极其相配。这种树是世上最大的开花植物,生命期也很长,可达400年以上,有人在美国加州找到一棵至少1.3万年的橡树,大约可以算得上世界上最古老的活生物了。诗人用木棉象征女性,“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写出了女性健康美丽、深沉博大、活力无限的柔韧气质。从这首诗可看出,诗人是懂植物的,至少懂得这两种植物。这是两种可以情侣比喻的“门当户对”的植物。
《致橡树》是一首经典的爱情诗,代表着一代人的追求,一代人的精神状态,可算作一代人的爱情宣言。
在手机泛滥的今天,多少人面对面已经谈不来情、说不来爱,不靠手机,说话都不顺溜。凡此种种,《致橡树》里亘古的爱情观,更值得珍惜、值得传承。模仿这首诗,容我客串一回诗人:如果你爱我/请放下你的手机/我也放下我的手机/你像一棵真正的橡树/像刀、像剑,也像戟/我在清晨重新做回一棵木棉/用红硕的花朵/点亮青春,让生命洋溢朝气/你和我/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有道是“名正则言顺”,橡树即麻栎,有时候,橡树又不能叫麻栎。比如在这里,作为诗的标题,你把“致橡树”改成“致麻栎树”试试?“名”往往是不容忽视的。好的名,才能更好地维系好的意境。
麻栎树叶可养蚕。那蚕叫柞蚕,所吐的丝叫柞蚕丝,具有珠宝光泽,天然华贵,滑爽舒适。在古代是皇家贡品。这种丝绸不拿来做别的,专门用于给皇帝擦屁股。
这事儿始于明代。皇帝自幼生在宫中,只管使用,根本不问这是什么东西,从哪里运来。擦一张扔掉,再擦一张扔掉。起初有专门的人处理。后来有宫女觉得擦一下就扔掉,太可惜了,况且还是皇帝用过的东西,捡回来洗干净,一番缝纫之后,变成了窗帘、桌布,甚至花裙子的裙边。由于这种丝织品做工考究,质地精良,宫人纷纷效仿。一时间,半块难求。一干人天天排着队眼巴巴望着。等皇帝擦屁股,几乎成了他们的宗教信仰。这事儿最终让皇帝知道了,这家伙想,用丝绸擦屁股,太浪费啦,于是传旨,以后不要再进贡这种丝绸了,让老子也像平民百姓那样用纸。自以为干了件大好事,谁知食物链坍塌,引起从生产到经营,从销售到管理诸多环节的震动。这还了得。先是地方官泣谏说,山野的柞蚕听说皇帝您不用它们吐的丝,气得纷纷撞死在树叶上,以死祈盼皇帝再次重用它们;接着老百姓哀哀相告,说自己活不下去了,丢掉了替皇帝生产“卫生绢”的机会,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即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从山野到京城,以此为生的官员和商人急得要上吊,恳请皇帝上体天意,下抚民情,继续用柞蚕丝擦屁股。急奏如火,辞情恳切,闻之潸然,读之泪下,弄得皇帝坐卧不安,屎拉不出来,不禁哀叹:老子好歹是个皇帝,却连此等陈疴都莫可奈何,还谈什么国家大事。呜呼哀哉,只好顺了大家的意,一本正经地继续这桩扯淡的事情。于是再次颁发诏书:“贡如初”。奇妙的景象立马出现,相关部门都上折子夸皇帝英明,善于体察民情;地方官的奏折写得更像小说,用尽绮丽之词夸奖皇帝以人为本,声称那些死去的野蚕在皇恩的润泽下纷纷复活,陆续上岗,继续为皇帝吐丝了云云。 除了打家具和养蚕,麻栎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树皮和树叶可以治疗痢疾,果子可以解毒消肿、治疗乳腺炎。在贵州山区,我曾经吃过“麻栎豆腐”,就是用麻栎果子制作的豆腐,味道不错,没有探问是如何制作的。麻栎果子还可酿酒,每百斤可酿五十五度白酒四十斤左右。
关于麻栎,所见所闻,无不与吃和用有关,在它面前,人扮演着索取的角色、主宰的角色。小城这棵唯一的麻栎,无疑是幸运的,跟它既不能谈吃,更不能谋它之用,因其唯一性,而拥有一棵树的尊严。它的生长和存在,装点公园的景致,装点市民的日子,装点小城的梦。
愿这棵树在那位置上,继续吸纳八面来风,承接流云和雨露,成为今人和后世子孙打开记忆之门的共同按钮,一道持续数百年而蔚人心目的风景。时间勿奢太长,至少五百年吧!
苔藓
世界上最卑微的植物,莫过于苔藓。它身材矮小,贴着地面生长,高不过五厘米,更多的,是名副其实的地衣。不择地方,石头缝中、老树根上、墙角、瓦缝、石桥墩、溪水边、峭壁上……只要有充足的水分,一点点阳光,就能快乐地繁荣滋长,绿汪汪地长成一片。也没有特别招人的形象,远远望去,像一塊毯子、一块布、一张手绢儿;凑近仔细观察,有的像稻穗,有的像葫芦,有的像扇子,有的像毯子上的丝绒,形态各异,千奇百怪,风姿绰约——每种形象都经过缩微,要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上万倍、千万倍,其大小才赶上日常所见的稻穗、葫芦、扇子。
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植物,也是苔藓。当地球还是一片原始荒芜的时候,它伴随着阳光和氧气一起出现,从海洋深处走向波涛汹涌的岸边,从坍塌复涨的岸边走向空旷的大地。
这种坚韧而乐观的植物,为树木和各种花草的出现打了前站。它们是地球绿色植被的拓荒者。这种拓荒者的形象至今仍然保留,在喜马拉雅山冰岩、在阿尔卑斯山峭壁,在阿拉斯加雪地,在极地的冰原上,都能找到苔藓的身影。只要有苔藓出现,这片土地就充满了希望;只要有苔藓,那片土地迟早会被绿色覆盖。
苔藓并不需要多少养分,它自身能够涵养大量的水分。许多森林的树干和树枝上,从树根到树梢,包括枝杈上都长满了苔藓。树木和苔藓各有各的营养和水分输送系统,树木尽管蓬勃茂密地生长,苔藓也尽管绿成一片翡翠,它们各自成长为一道风景,彼此独立,互不入侵。
谁也不知道种子从哪里来,这些种子的迁徙,是靠风、鸟还是雨水?谁也不会去留心苔藓何时长出,何时枯萎。它就那么自在自得地生长,汪洋恣肆,不管不顾。
苔藓又是脆弱的,没有枝柯可以阻挡外部入侵,没有荆棘足以反抗外来的压迫。从九寨沟到黄龙,途经海拔5000多米的雪宝顶,公路的两边,除了浅草,就是大片的苔藓。导游再三嘱咐,除了明确标示容许行走的地方可以去踩踏,其他地方都不能去。这里每一块指甲盖那么大的苔藓,都经历了千百年的修炼,千百年就长出了这么一点点,如不呵护,一秒钟就能摧毁。若要苔藓再次出现,至少要再等待千百年,甚至它们将永不复生。
认识苔藓,是从它的药用开始的。我没有想到这种小小的植物,还有那么大的功效。父亲的故乡横断山区,是个神奇的地方,每次回到那里,哪怕只住几天,总会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人们把墙角新鲜的苔藓放到石臼里捣碎外敷,用来治疗脚癣和烫伤。除了外敷,还可以煎服和栓塞,像治疗鼻窦炎,把苔藓揉成小团,塞进鼻腔,让苔藓中的汁液浸润鼻腔,过上几个时辰取出来,如此反复,坚持一段时间,便可痊愈。有的苔藓能够治疗疔疮和蛇咬伤,有的能治疗蜂和蝎子蜇伤。
他们所使用的苔藓,各有各的样子。问他们所使用的苔藓叫什么名儿,迎接你的是一脸茫然,一个名字都说不上来。他们说祖上口口相传下来的,只说了怎么辨认怎么使用,并没有告诉他们这些苔藓分别叫什么名字。本来他们也可以给这些苔藓重新命名,可一想到祖上既然使用,多半已经给取了名字,同一种苔藓有若干不同的名字,势必给后代造成麻烦,于是干脆不再另外命名。在他们看来,能够精准的使用苔藓治病才是最关键的。既然是口口相传,还能增加这些药用苔藓的神秘性。
关于苔藓的药用价值,我翻了许多书籍,并无记载。也许还只停留在民间,尤其是那些偏僻闭塞的山野乡间,因为在那里从古至今都缺医少药,他们对身边的植物有更多的研究。有的偏方怪药,其功效神奇到令现代医学都望尘莫及。
青苔是苔藓中的一种。在古代书籍上,苔藓统称青苔。细微安静的青苔在古代诗文中俯拾皆是,它是一种诗意和情趣的存在。毫不夸张地说,青苔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天空,中国的诗词因为青苔,而陡增了色彩感、立体感和现场感。
欧阳修有“心事一春犹未见,红英落尽青苔院”,在繁花似锦的春天,在艳丽花朵的陪衬下,青苔显出了喜悦和安静;王维的“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让人如临充满禅意的山林,空山并不空,能隐隐听到人说话,那说话的人不管是人是仙,只要借着夕阳的余晖看看青苔上有没有脚印,便一切明了;刘长卿的“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远客未必远,只是不常来,长期没有人来,院子必然长满青苔,终于有一天朋友登门拜访了,来了便是客,客主尽欢颜。
古屋中有青苔,便有了历史的厚重感。“草堂空踏青苔破,萝径难消白日长。”“柴门照水见青苔,春绕花枝漫漫开。”溪水边有青苔,深涧干净,山谷更幽,“青苔巷小长关雨,红叶墙低直见秋。”禅寺中有青苔,单调的寺院生活,也因之变得丰富多彩。
无论在唐诗宋词,还是元曲中,也无论是在笔记、小说还是话本里,青苔都是一种独特意象。青苔可以是景色,可以是心情,可以是思考,也可以是哲理。古代文人对青苔的使用,达到信手拈来、出神入化的地步。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就算相当了得,青苔在文学中随处可用,百试不爽,用在什么地方都妥贴,比孙悟空的变化丰富复杂多了。
人们常说,欲成大树,莫与草争。苔藓安安静静地在角落里生长,从容坦然,与世无争,卑微而坚强,安静却执着,以其沉稳大气的形象,展示一种别样的美。倘若眼前有一帧苔藓照片,不妨配上这样一段文字:欲得清净,莫与树争。你有你的骄傲,我有我的自信;你有你的风云际会,我有我的黯然销魂。纵使低矮微小不起眼,活而有形,活而有用,活而有韵,苔藓也有苔藓的尊严。
责任编辑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