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人》的生与死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6014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都柏林人》是爱尔兰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第一部作品,通过十五个短篇故事描绘了一个处于精神瘫痪状态的社会群体的众生相。本文从《悲痛的往事》与《死者》两篇与爱人死亡主题相关的文章入手,对比两文如何从爱人死亡引发的顿悟来表现精神瘫痪和死亡这个贯穿全书的主题。
  关键词:爱人 顿悟 精神瘫痪 死亡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都柏林人》(1914)是詹姆斯·乔伊斯最早发表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分别用三至四个篇幅写童年、青年、成年及社会生活,最后一篇是全书的总结。这十五个精心编排的故事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拼图似地反映了19世纪末处于天主教会和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都柏林民众的精神瘫痪。乔伊斯曾说:“我的目标是要为祖国写一部道德历史。我选择都柏林为背景,因为在我看来,这城市乃是麻痹的中心。”在写作手法上,乔伊斯在《都柏林人》中尚未运用意识流的手法,但借助独特的叙事方式、无处不在的内心独白、融入象征和隐喻手法的现实主义充分展示了人的内心世界。《悲痛的往事》是第三阶段即成年的最后一篇,而《死者》则是全书的结局,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两文虽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与其他篇章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恋人死亡”这一角度却是全书中绝无仅有的两篇。对爱情的顿悟是顿悟的更高阶段,两篇作品中均体现了生与死的交织以及爱情在生死较量中的作用,以肉体死亡的死者来衬托生者的精神死亡。
  一 从肉体死亡中获得顿悟
  在《都柏林人》中,乔伊斯使用一种独特的写作技巧——“精神顿悟”(epiphany)来揭示人物错综复杂的内心变化。末篇《死者》的故事场景就是主显节晚宴(the Feast of Epiphany),显然作者是借用“epiphany”一词来传达他创作手段上的意图——“精神的显灵”。全书十五個故事都以主人公的顿悟为结局。虽然顿悟是主人公心路历程发展积累的结果,但顿悟的实现往往就是主人公刹那间对自身或处境产生了清醒的认识,小说的高潮也往往于此。“精神顿悟”的写作手法为乔伊斯日后的意识流奠定了基础。
  《悲痛的往事》(后简称《往事》)和《死者》两文主人公的顿悟都缘于死者。《往事》中,詹姆斯·达菲痛恨社会的“混乱”,他在远离城市的地方过着离群索居、封闭刻板的生活。“他既没有同伴,又没有朋友;既没有加入教会,又没有宗教信仰。他过着自己的精神生活,没有和别人进行思想和感情的交流。”他性格阴郁、孤芳自赏、缺乏同情心。偶遇辛尼科太太之后,他开始有了精神交流的对象,性格也有所软化。但达菲需要的仅是精神和语言上的交流,而辛尼科太太却需要建立情感和身体的联系。当辛尼科太太突然表白感情之后,达菲坚决与她断绝了往来——“我们不能把自己奉献出去,我们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四年之后,独居的达菲从报纸上意外获知辛尼科太太常年酗酒并在交通意外中死亡。起初他的反应是厌恶——“她不仅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也降低了他的身份。”之后他慢慢意识到辛尼科太太是因他心碎而死。但辛尼科太太其实并不是悲剧的主人公,真正的悲剧在于达菲对自己生活真相的顿悟:他始终是一个孤独的人——“被人生的盛宴排斥在外”。因死亡引发的顿悟使达菲全然否定了自己所坚持的生活方式,却又发现自己无力改变现状,唯有等待死亡的降临。
  《死者》的主人公加布里埃尔是一个敏感、自命不凡且控制欲强的知识分子。他痛恨周围平庸的人们,痛恨封闭的爱尔兰,但表面上却努力掩饰这一切。晚会中有两位女性让他良好的自我感觉遭受到挫折,但真正的精神顿悟却同样来自死者。妻子格莉塔因晚会上的一首歌想起了昔日的恋人迈克尔·弗雷——一个地位卑微的工人。重病之中的弗雷为送别格莉塔冒雨在她窗外唱歌,最终因病情加重而死。起初加布里埃尔对妻子的恋人充满讥讽、对弗雷的爱情不以为然。当妻子告诉他“他是因我而死”时,他开始自我审视,终于顿悟到“自己从来不曾对任何一个女人有过那样的感情,然而他知道,这种感情一定是爱”。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从前那可笑的优越感,没有爱情的婚姻以及渺小、可怜的自我。
  达菲的顿悟发生在与辛尼科太太分手四年之后,而加布里埃尔的顿悟则发生在与妻子婚后多年。死亡正是主人公产生精神顿悟的催化剂。如果没有死者的出现,达菲将继续坚持自己所谓精神自由的生活,而加布里埃尔也将一直生活在自以为是和自我欺骗之中。对于精神麻木的人们来说,只有死亡的强大力量才能促成顿悟的产生。
  值得注意的是,两文中主人公顿悟的瞬间都可以有死者的身影。《往事》中一直用眼睛观察世界的达菲,受到“机车反复唱出辛尼科太太的名字的音节”的听觉冲击瞬间产生了顿悟。《死者》的主人公则在“半明半暗的微光里,他在想象中看见一个年轻人在一棵滴着水珠的树下的身形”中顿悟。
  二 死者虽死犹生、生者虽生犹死
  “精神瘫痪”无可争议地成为《都柏林人》这部短篇小说集的主题。在《往事》和《死者》两文中,乔伊斯却通过死者鲜活的形象表现死者犹生、生者犹死(即生者精神瘫痪)。瘫痪是指无法控制自己的行动或一种无力的状态。在乔伊斯笔下,精神瘫痪是指都柏林人安于现状、甘受大英帝国和天主教会双重压迫,失去判断力、机械而麻木地生活现状。虽然他们的肉体尚存在,精神的无能却宣告了他们的死亡。
  《往事》中的达菲第一次见到的辛尼科太太时,“从她的脸看起来,她过去一定很漂亮,现在还很聪明。……她眼睛里起初露出一种对抗的情调,可是接着瞳孔突然在虹膜里消失,使对抗的情绪有点混乱,从而在一刹那间显示出一种非常敏感的性格。她的瞳孔很快地重新出现,这种披露了一半的本性又一次受到谨慎庄重的姿态所控制,在这个时候,她那件用阿斯特拉罕羔皮制成的短上衣,紧紧盖住相当丰满的胸部,再一次更明确地露出对抗的情调。”可能正是辛尼科太太的对抗的眼神和敏感的性格吸引了达菲的另一个“自我”,一个渴望精神交流的自我,从而他开始主动与她交往。她是这个瘫痪的社会中另类——“有一天晚上,辛尼科太太显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兴奋情绪,居然热情奔放地抓起他的手去贴紧她的脸蛋。”她勇敢的表白以及因心碎而死的事实都表现出她活生生的情感世界。而达菲却虽生犹死——他用刻板孤独的生活逃避社会,他空洞的内心世界是一种精神的瘫痪;面对辛尼科太太的爱情召唤,他没有回应之力,同样是一种精神瘫痪。即便当他顿悟到自己的孤独人生及对爱的渴望时,却发现为时已晚,自己无力改变瘫痪的现状。达菲的昔日情人虽然肉体上已经死亡,但却用她的爱情唤起了达菲的另一个自我,因此她是精神上的生者。   作为《都柏林人》的压轴篇,乔伊斯给《死者》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标题。到底谁是真正的死者?肉体的死者是格莉塔昔日的恋人,然而他却是整个故事中唯一在精神上鲜活存在的人物。他纯洁热烈的爱情歌声唤醒了格莉塔,“我可以那么清楚地看见他”,格莉塔说,“他有那么一双大眼睛;大大的,黑黑的眼睛!眼睛里还有那么一种表情——那么一种表情!”时光逝去多年,格莉塔想起他时仍“无法克制激动”。听了妻子对昔日恋人的回忆,死者的灵魂终于触动了加布里埃尔,令他顿悟到自己对妻子从未爱过、也无力去爱;伴随着优越感的消失,他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灵魂已接近了千万死者们所幽栖的境域”,其实正在死亡的边缘徘徊。作为全书的总结,《死者》也是乔伊斯对爱尔兰整个国家状态的的总结。晚会中出场的林林总总的人都是虽生犹死的代表——代表了宗教的死亡、民族的死亡和艺术的死亡。
  死者犹生、生者犹死还表现在生者与死者在感官使用能力上的不同。故事的主人公在顿悟之前都只能够借助视觉这个唯一的感官认识世界——与辛尼科太太首次见面,达菲“在他们的谈话过程中,努力把她的形象铭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其后的交往中,达菲“把书借给她看,给她介绍一些观点,让她分享她的文人生活”,而辛尼科太太则是在“倾听”。达菲更多的是只能自恋地“倾听自己的声音”。象征顿悟一刻的到来则是达菲终于打开了听觉感官,听到机车反复唱出辛尼科太太的名字。而加布里埃尔在顿悟之前也是丧失了自己出视觉之外的其他感官能力。晚会上玛丽弹的曲子他“听不进去”,当他发现妻子站在楼梯上“在听着什么”的时候,“便也竖起耳朵听……但是……就再也听不出什么了”。他的顿悟也来自他突然能够运用他的听觉能力的一刻,他“倾听着她(格莉塔)深沉的呼吸”,甚至雪花在“玻璃上几下轻轻的响声吸引他把脸转向窗户”。
  《死者》中的生死的较量还通过宗教讽刺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死亡为主题的故事却在“主显节”大餐的背景下。主显节是天主教的一个重要节日,庆祝耶稣降生为人后首次显露给世人看,由此可见是一个与“生”有关的重要宗教节日。这种生死之间的较量正是作者用隐喻的手段抨击造成爱尔兰社会精神瘫痪的罪魁祸首——天主教会。
  三 重生
  《往事》中的达菲顿悟之后,“他在黑暗中感觉不到她在身边,耳朵也听不见她的声音。他倾听着,什么也听不到:夜里非常寂静。他再一次倾听著:还是非常寂静。他感觉自己是孤独的。”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结局,说明达菲的顿悟为时已晚,他依旧精神瘫痪,无力改变现状,虽生犹死。而压轴之篇的《死者》却有一个开放式结尾。利用“雪”这一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意象,乔伊斯给了主人公死后重生的希望。
  雪是西方文化中死亡的象征,雪也是爱尔兰的象征,加布里埃尔开始时对雪的厌恶反映了他对死气沉沉的爱尔兰民族的厌恶。当格莉塔死去的恋人让加布里埃尔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时,纷纷扬扬的大雪已经覆盖了整个爱尔兰大地。“大雪也落在了山坡上那片安葬着迈克尔·弗雷的孤独的教堂墓地的每一寸泥土上……他的灵魂缓缓地昏睡了,当他听到雪花微微地穿过宇宙在飘落,微微地,如同它们的最终结局那样,飘落在了所有的死者和生者身上。”
  与《往事》中达菲的听觉在顿悟之后再次失聪不同,加布里埃尔在灵魂昏睡时依旧听到雪花穿过宇宙飘落的声音。因此,象征爱尔兰精神死亡的大雪埋葬过去之后也带来新生的希望。达菲的顿悟带给他的只是绝望,加布里埃尔的顿悟则让他的灵魂在大雪中受到洗礼并获得新生——“他自己本身正在消逝到一个灰色的无法捉摸的世界里去”,“该是他动身去西方旅行的时候了”——西方是死亡的代名词,但同时也是爱尔兰民族的所在地。从对爱尔兰民族深恶痛绝到要去死亡的西方获得新生,加布里埃尔的转变正是乔伊斯暗含的对爱尔兰社会新生的希望。
  达菲和加布里埃尔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情感瘫痪,对爱情——人类最为美好的情感无能为力。然而,正是美好的爱情和情人因爱而付出的生命给他们带来了顿悟,也讽刺了死者因为能爱虽死犹生,而生者因爱的无能而虽生犹死。詹姆斯·乔伊斯以自己的方式深爱着自己的祖国,他以隐晦的文本书写了他的期望:在肉体消亡的时候,获得精神的重生。他希望以这种方式唤醒爱尔兰人民。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乔伊斯,王逢振译:《都柏林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2] 李维屏:《论乔伊斯的现代主义思想》,《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2期。
  [3] 张磊、王萍:《〈都柏林人〉中精神瘫痪的主题分析》,《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
  [4] 张晓霞、侯小青:《达菲先生与瘫痪主题的内化》,《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5] Joyce,James.Epiphanies.[M]Buffalo:Lockwood Memorial Library,1956.
  [6] Joyce,James.Letters.Vol.I and II.Ed.R.Ellmann.[M]New York:Viking,1966.
  作者简介:唐爱军,女,1970—,浙江杭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英语语言学,工作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各民族之间进行了频繁的文化交流和文学接触。在此背景下,陕西当代作家陈忠实对外国文学进行了广泛的阅读,其中对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卡彭铁尔和马尔克斯的阅读和接受最具代表性,并直接促成了《白鹿原》的创作。这对陕西当代文学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陕西当代文学 陈忠实 外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化时代,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文学接触日益频繁,
期刊
摘要 为更好地研究体育文学的价值和发展趋势,本文运用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法,从写作群体、创造题材、文学功能等方面阐述了体育文学在不断地探索中呈现出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并从满足精神需要、感染教化读者、推动社会和諧健康发展等层面产生了极为广泛又深刻的社会价值,同时指出了体育文学是推动体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发挥体育文学对人类审美领域的巨大作用,进一步拓宽体育文学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指导性强。  关键词:体育文
期刊
摘要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各自积累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文化特征和表达方式,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如何理解两种文化在文化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以及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处理,是翻译工作者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本文以美国小说Gone with the wind(《飘》)为例,从生物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五个方面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以及如何在翻译中进行处理。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巨屋》作为卡明斯的代表作品,是一个充满先锋派气质的战争题材小说。作者创新性地采用了墓地狂欢式的叙事手法,用一种另类的角度戏谑、狂欢、旁观和嘲讽战争,体现出了在一战条件下法国的官僚思想和階级任意地摧残人们精神,禁锢人们思想,践踏人们人性的事实。小说戳穿了一战时声称的保护人类民主,而实际上却是在随意地践踏人类民主的悖论。作者虽然深陷监狱中,却在狱中用精神摆脱了牢狱的束缚,找回了自己,得到了心灵
期刊
摘要 中国当代文学史从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文学历史化,这与民族国家的时代演进息息相关。本文就当代文学史“历史化”现象,探讨“十七年历史文学”与进化史观、多元形态的20世纪80年代历史文学创作,以及多元共生的20世纪90年代历史文学,从而展现当代历史文学创作的现代性思考。  关键词:历史文学 多元形态 文学创作 “历史化”现象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意识的觉醒
期刊
摘要 弗·斯各特·菲兹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文坛杰出的作家,素有“爵士时代”代言人和桂冠诗人的称号。菲兹杰拉德创作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那个年代最伟大的文学性文献之一,受到广泛好评,其中象征主义的运用是这部小说的显著特色之一。本文分为两个部分:一、“灰谷”,“T·J·埃克勒伯格医生的眼睛”,“绿色灯光”及具体场景中的象征;二、盖茨比、尼克、汤姆、黛西等极具性格的人物,来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背景
期刊
摘要 《雅各的房间》是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颠覆传统小说观念的第一部作品。本文运用解构主义理论,消解了文本中的三对二元对立,并阐述了全知叙述者的缺失和自相矛盾的叙事话语,旨在拓深前人论断,进而说明这是一本没有终极意义的小说。该解读不仅能增添文本阐释的多样性,而且能让读者体会到理论与文本相结合的乐趣。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 《雅各的房间》 解构主义 二元对立 逻各斯中心主义  中图分
期刊
摘要 《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英国杰出作家托马斯·哈代批判现实的代表作品。哈代以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现实为创作背景,通过刻画一位饱受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宗教、道德残害的不朽女性苔丝,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丑陋的一面,同时也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社会女性新形象。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 苔丝 新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小说《德伯家的苔丝》
期刊
摘要 短篇小说《马莱特罗伊老爷的门》讲述的是1429年一位法国青年邓尼斯·特·博留骑士在一个名叫兰登堡的小镇上的特殊经历,当他在黑夜里偶然撞开马莱特罗伊老爷家的大门的时候,却被人非法囚禁并逼婚,而且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在这种突然的变故里,人性的善与恶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最终人性中的善战胜了恶,取得了皆大欢喜的效果。  关键词:《马莱特罗伊老爷的门》 善与恶 罗伯特·史蒂文生  中图分类号:I106.4
期刊
摘要 《艾丽丝漫游奇境记》被誉为“把荒诞文学提到了最高的水平”,其荒诞艺术正是儿童本位视角下极度的想象力和生命力的释放,是作者从成人视角出发对现实世界的反讽和颠覆。荒诞中对真实世界的影射,荒诞诗中蕴含的童趣,以及荒诞文学在中国的变异,可以说,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以无尽的魅力征服了成人世界。  关键词:《艾丽丝漫游奇境记》 荒诞 荒诞诗 变异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