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对于中职校培养的各类型人才,社会普遍反映动手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时间较长。对于这些问题,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多半是单向的,没有一个公平的利益共同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这将无益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的深化。我校本着创新办学模式,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学做合一”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且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打算进一步加快校企合作步伐,扩大专业与合作模式。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双赢
我国校企合作起步晚,相关成型的研究较少,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的经验都不足。所以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不断地研究、总结、提升。实践证明,校企合作,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能够获得经济价值,还能达到学校、企业、学生的利益最大化。当今社会,出口问题是困扰职业学校发展的大事,很多来职业学校求学的学生最终目的为了找到一个好单位,通过校企合作,不仅能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还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当前,对于中职校培养的各类型人才,社会普遍反映动手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时间较长。对于这些问题,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多半是单向的,没有一个公平的利益共同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这将无益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的深化。如何更好的完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模式,那我校为例,学校校企合作的总体思路为:服务“长吉图”文化产业带,组建吉林省文化产业职业教育集团,继续扩大校企合作规模.,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根据企业岗位发展的需求,共同制定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相对接、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要求对接、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步对接,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专业建设体制机制和模式的综合改革创新。具体表现为:
一、举办校内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
与企业联合成立校内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合作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取集产品生产、学生实训及产品研发于一体的合作形式,其中,部分项目、流动资金、产品销售及市场开发由企业负责;场地、设备、部分人员由学校负责,双方各自投入的资金和固定资产产权不变;第二阶段:采取股份制合作模式,实施企业化运作。双方合作共同研发成功项目由校方冠名发布。校企通过积极协商和严格论证,联合组建具有深层次校企合作特色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将直接带动学校各个专业学生在真正的企业生产实际环境中实习,实现学生实习实训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改变过去学生与社会“空对空”实习实训模式,进而避免人员和资源的大量浪费,并有效的改变了学生厌倦实习和缺乏责任感的状况。学校通过建立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合作研发团队,可有效地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和研发能力,提高教师及学校的知名度,又将有力地支援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有利于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学校工厂化、工厂教室化”的全新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教师、企业和学校各得其所,实现了多方共赢。
二、创办设计工作室
为使学生尽早接触工作岗位,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学生综合技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学校可按照整体设计、分阶段推进的原则,与企业合作建立动漫设计与制作工作室。经营方式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由学校、企业、教师各按一定比例投资入股,利益按股分配,实行工作室主任负责制。实施工作室制度可极大地调动各方积极性,首先,对于学生来说,建立个性化工作室,它给与了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自由,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会有明显的效果。其次,对于教师来说,打破了平均主义,建立了利益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利于教师的个性发挥、教学积极性的提高、责任制的建立和市场理念的形成;第三,对于企业来说,工作室既为企业提供了人力和智力资源,又为企业提供了生产基地,节约了成本,创造了效益。通过设计工作室的建立,全面检验了专业教学效果,提升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为校企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企业互动搭建了平台。
三、开办各种冠名班
冠名班是指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签订用人协议,按企业用工标准,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考选若干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冠以企业名称。对于冠名班的教学与管理,我们校企双方可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效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针对性强,学习兴趣高,学生既能了解企业的实际,又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工艺流程,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能力,进入角色迅速,为企业输送量身定制的急需人才,实现校企双赢。
四、加强教室梯队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综合实训教学对教师的技术与教学能力要求较高,为了完成好综合实训课程教学,除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外,采用聘请大量的企业技术人员一起承担教学,教学中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是有效解决问题的良方。2005年以来,学校逐步完成了所有专业系的教学基层组织改造工作,将过去的教研室整合改造为项目部,其中综合实训项目部的主要任务是与合作企业人员一起.按照企业技术工作流程设计教学流程并组织综合实训项目教学,同时视具体任务要求灵活组建专业建设团队开展专业建设。
建立由校企人员共同参加的专业教学团队———项目部,这项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对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综合实训项目部作为系部基层组织单位,面向所服务的行业企业,按专兼教师1:1的比例聘请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为项目部成员。项目部全体成员既是教学人员.也是实训基地的管理者和建设者,同时还肩负着对外的技术与社会服务工作。基于这种多重交叉的工作职能,为了适应其工作要求,项目部按照学习型组织进行建设,在教学上集体进行教学设计、共享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组织完善教学方案、团队开展教学实施。在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上,在技术服务项目实施中,利用组织内各成员的优势开展协同工作,共同探讨研究克服技术难点,共享工作成果,起到团队共同进步和团队整体教学与技术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的效果。
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能力水平不断得到发挥。学校培养的学生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受到企业的欢迎。而企业定期到学校进行指导职业教育,提出合理的科学的、符合实际需要的岗位标准,得到适应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实现真正的双赢,收到实效。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双赢
我国校企合作起步晚,相关成型的研究较少,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的经验都不足。所以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不断地研究、总结、提升。实践证明,校企合作,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能够获得经济价值,还能达到学校、企业、学生的利益最大化。当今社会,出口问题是困扰职业学校发展的大事,很多来职业学校求学的学生最终目的为了找到一个好单位,通过校企合作,不仅能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还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当前,对于中职校培养的各类型人才,社会普遍反映动手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时间较长。对于这些问题,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多半是单向的,没有一个公平的利益共同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这将无益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的深化。如何更好的完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模式,那我校为例,学校校企合作的总体思路为:服务“长吉图”文化产业带,组建吉林省文化产业职业教育集团,继续扩大校企合作规模.,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根据企业岗位发展的需求,共同制定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相对接、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要求对接、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步对接,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专业建设体制机制和模式的综合改革创新。具体表现为:
一、举办校内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
与企业联合成立校内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合作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取集产品生产、学生实训及产品研发于一体的合作形式,其中,部分项目、流动资金、产品销售及市场开发由企业负责;场地、设备、部分人员由学校负责,双方各自投入的资金和固定资产产权不变;第二阶段:采取股份制合作模式,实施企业化运作。双方合作共同研发成功项目由校方冠名发布。校企通过积极协商和严格论证,联合组建具有深层次校企合作特色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将直接带动学校各个专业学生在真正的企业生产实际环境中实习,实现学生实习实训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改变过去学生与社会“空对空”实习实训模式,进而避免人员和资源的大量浪费,并有效的改变了学生厌倦实习和缺乏责任感的状况。学校通过建立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合作研发团队,可有效地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和研发能力,提高教师及学校的知名度,又将有力地支援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有利于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学校工厂化、工厂教室化”的全新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教师、企业和学校各得其所,实现了多方共赢。
二、创办设计工作室
为使学生尽早接触工作岗位,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学生综合技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学校可按照整体设计、分阶段推进的原则,与企业合作建立动漫设计与制作工作室。经营方式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由学校、企业、教师各按一定比例投资入股,利益按股分配,实行工作室主任负责制。实施工作室制度可极大地调动各方积极性,首先,对于学生来说,建立个性化工作室,它给与了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自由,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会有明显的效果。其次,对于教师来说,打破了平均主义,建立了利益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利于教师的个性发挥、教学积极性的提高、责任制的建立和市场理念的形成;第三,对于企业来说,工作室既为企业提供了人力和智力资源,又为企业提供了生产基地,节约了成本,创造了效益。通过设计工作室的建立,全面检验了专业教学效果,提升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为校企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企业互动搭建了平台。
三、开办各种冠名班
冠名班是指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签订用人协议,按企业用工标准,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考选若干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冠以企业名称。对于冠名班的教学与管理,我们校企双方可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效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针对性强,学习兴趣高,学生既能了解企业的实际,又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工艺流程,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能力,进入角色迅速,为企业输送量身定制的急需人才,实现校企双赢。
四、加强教室梯队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综合实训教学对教师的技术与教学能力要求较高,为了完成好综合实训课程教学,除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外,采用聘请大量的企业技术人员一起承担教学,教学中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是有效解决问题的良方。2005年以来,学校逐步完成了所有专业系的教学基层组织改造工作,将过去的教研室整合改造为项目部,其中综合实训项目部的主要任务是与合作企业人员一起.按照企业技术工作流程设计教学流程并组织综合实训项目教学,同时视具体任务要求灵活组建专业建设团队开展专业建设。
建立由校企人员共同参加的专业教学团队———项目部,这项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对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综合实训项目部作为系部基层组织单位,面向所服务的行业企业,按专兼教师1:1的比例聘请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为项目部成员。项目部全体成员既是教学人员.也是实训基地的管理者和建设者,同时还肩负着对外的技术与社会服务工作。基于这种多重交叉的工作职能,为了适应其工作要求,项目部按照学习型组织进行建设,在教学上集体进行教学设计、共享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组织完善教学方案、团队开展教学实施。在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上,在技术服务项目实施中,利用组织内各成员的优势开展协同工作,共同探讨研究克服技术难点,共享工作成果,起到团队共同进步和团队整体教学与技术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的效果。
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能力水平不断得到发挥。学校培养的学生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受到企业的欢迎。而企业定期到学校进行指导职业教育,提出合理的科学的、符合实际需要的岗位标准,得到适应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实现真正的双赢,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