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过程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码相机的自动化功能越来越强大,即便新手也能轻松拍摄到清清楚楚的照片,倘若加上一些“特效”,似乎人人都能成为摄影“艺术家”。不过这种情况却让一些人对“自动化”产生了厌倦。他们非常留恋胶片时代的经典相机,觉得只有像尼康F3和FM2或者半个世纪前的大F才能让他们找到创作灵感。
  就像人生一样,很多事情不能只看结果,更重要的是享受过程。
  随着数码相机的功能日益完善,摄影已经简化成“举起相机就按快门”这种简单活动,而传统的测光、调焦、设置光圈和快门等体验过程在有意无意中被剥夺了,拍摄过程的诸多快感也随之消失殆尽。于是,一些摄影爱好者特别希望拥有一款经典的数码相机:外型别那么臃肿、金属感要强烈、做工更加精致、手动操控性能出色……
  实际上,一些厂商早就意识到这种需求,并且接二连三地推出了“复古型”数码相机,无奈这些厂家的文化底蕴不够丰厚,知名度更是有所欠缺,它们推出的这些复古机并不能让摄影者真正找到感觉,摄影者更加渴望拥有尼康F3版或尼康FM2版的数码相机。
  2013年末,尼康发布了一款名曰“Df”的数码单反相机,名字中的这个“D”是Digital(数码)的缩写,而“f”则能让人联想到尼康F相机的经典形象。从造型上看,这款相机与尼康FM2十分相似,并且也有尼康F3的影子,总之,一看就是经典的尼康造型,它具有尼康F4之前的尼康F型单反相机的总体特点。
  与其他数码单反相机相比,尼康Df有棱有角,更加轻薄,且具有良好的防水和防尘性能。尼康Df有黑银两种类型,无论黑的还是银的,其上下和后背采用的都是镁合金材料,拿在手中凉丝丝的。在机顶部位有4个转盘,分别是基本曝光模式盘、快门时间盘、感光度盘以及套在感光度盘上的曝光补偿盘。需要更改设置时,无需进入显示屏菜单,直接用手指转动圆盘即可。仔细端详,这些转盘上的刻度全都是金属镂空工艺,十分精美。相机前后有两个拨轮,可以进行光圈以及1/3挡快门的调整。相机驱动模式转换钮就在快门转盘下面,单个手指拨动即可。另外,电源开关以及快门线插孔的设计也很传统,可以使用机械快门线。
  尼康Df并非徒有其表,比如:这个1625万像素的影像传感器与尼康D4的完全一样,Df采用的影像处理器是Expeed 3,其常用感光度范围是ISO 100~ISO25600,可以扩展到ISO 50和ISO204800,快门经过15万次测试,相机启动时间为0.14秒,快门释放时滞约为0.052秒,最高连拍速度达5.5幅/秒,玻璃五棱镜的取景视野率达100%。
  尼康Df的自动调焦系统采用了Multi-CAM 4800模块,具备TTL相位侦测、微调功能以及尼康特有的3D追踪调焦功能。该调焦系统有39个调焦点,其中含有9个十字形调焦点。在光圈为f/5.6以下和f/8以上时(比如f/7.1),中央33个调焦点可用。即便使用最大光圈为f/8的镜头,中央7个调焦点依然可以发挥作用。这项功能主要在使用增距镜时发挥作用,比如使用最大光圈为f/4的镜头,再加上2倍的增距镜,此时镜头的最大光圈就会变成f/8,在这个时候,尼康Df自动调焦系统中间的7个点依然可以启用。
其他文献
业余摄影的职业面对,究竟能够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当然,不仅仅是有趣,也许还能为当下的中国摄影,提供值得资鉴的艺术和社会的参照价值。  在摄影“疯狂”普及的时代,摄影的业余与职业的身份边界正在模糊,却又留下了不小的想象空间。因为我们今天所说的业余摄影,一般是指其职业和摄影无关,摄影只是他们职业之外的一种爱好—不管视摄影为附庸风雅也好,或者以非常严肃的态度去拍摄,与其职业形象或者挣钱
期刊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18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凭借强大的霸权地位领土跨越了全球,现如今英国已没有当年的霸气,但却留给我们很多当年的遗迹,如果打算前往英国的朋友,不妨试试本文介绍的线路,领略英伦风情。  “固执”的伦敦  当伦敦第一座木桥横跨在泰晤士河上时,这座曾经被人们称作“伦底纽姆”的城市,便注定开始了它浪漫的旅程。萨廖埃尔·约翰逊曾经感慨的说,“当你对伦敦厌倦之际,就是对人生
期刊
摄影家吴家林讲过一个段子:1996年秋,马克·吕布的《中国40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当时马大师是中国摄影人唯一能递上话儿的国际大腕儿,布展阶段就有不少好奇者频频打望。现场有个布展的法国老头儿,花白头发,打着赤膊,一会儿量展线,一会儿调整照片,上上下下忙个不停,马大师对这老头儿恭敬有加,有人颇为不解:这么大的一个大师,对一个小工这么客气,有必要吗?  后来知道这小工名字叫罗贝尔·德尔比(Robert
期刊
苏珊·德尔格斯(Susan Derges),这位出生于1955年的英国女摄影师现在居住于德文郡的达特穆尔,这里既是她的住处,同时也是她的工作室和她的创作地。早年她曾在伦敦的切尔西艺术学院(Chelsea School of Art)和斯莱德美术学院(Slade School of Fine Art)学习绘画,后前往日本并在那里居住了6年,这段旅居生活对她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尔格斯长达20
期刊
现在为相机配置一款变焦镜头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而选择定焦镜头反而显得另类。而在55年前,拍照的人只能使用定焦镜头,因为那时世界上第一款用于摄影的变焦镜头还没有问世。那么,到底是谁开创了变焦镜头的先河?很多人都以为,此君是美国的弗兰克·巴克博士,因为他是变焦镜头发明者,然而也有人并不认可这种说法。本文以变焦镜头的发明为引子,主要介绍“变焦镜头之父”弗兰克·巴克在美国的创业故事以及他与爱因斯坦的友谊。
期刊
美国的风景摄影起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摄影师蒂莫西-奥沙利文最早把相机对准了苍茫的西部。有“美国摄影之父”之称的斯蒂格里茨,更提倡自然风景摄影与个人精神的结合,他一生推崇“表达”,始终在寻求个人精神世界与外部自然之间的“等价”关系。其后的爱德华·韦斯顿及其著名的F64摄影小组,在其风景摄影上都贯通着这种个人精神上的追求。  这次我选择了黑白照片,选择黑白,其实就是选择了一种非现实的眼光来打量这个
期刊
1974年5月3日,罗兰·巴特一行即将离开中国时,如何看待这里的一切,成为代表团成员关注且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主张“以中国的观点谈中国”,也有人主张“以西方人的观点来看待中国”。不过在巴特看来,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令人费解的话:“好的目光是一种斜视目光。”中国之行及其说辞,对巴特后来那些有关摄影的书写是否存在影响呢?  “只带走了空无”  1974年4月18日下午2:12分,
期刊
2014三星论坛为我们带来了两款值得关注的相机,一款是三星微型可更换镜头相机NX30,另一款则是GALAXY Camera的后续机型GALAXYCamera 2(GC200)。三星NX系列相机很早就已经迈入了2000万像素的行列,所以这次带来的NX30在像素方面并没有做提升,仍然使用2030万像素APS-C CMOS传感器。在调焦方面,NX30采用了第二代混合自动调焦系统(NX AF System
期刊
“什么是照片?”是人们一直在追问的一个摄影本体问题,在摄影媒介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该问题的答案也是各异。当摄影术在1839年诞生之初,这个问题曾经是发明家和科学家思考的主要问题,后来,随着摄影媒介的不断发展,它也成为了艺术家、史学家、评论家和策展人等不同人士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每一次摄影媒介的技术更新,都会带动艺术家采取不同的对策,他们或是利用新技术颠覆摄影的传统方法,或是逆技术发展的潮流而动,返回
期刊
2012年6月,索尼RX100黑卡相机一上市,就以其1英寸大感光元件、2020万有效像素、等效28-100mm的大光圈镜头、丰富的手动功能以及轻便而古典的外观设计获得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的青睐。一年后,索尼又在此基础上,推出了采用可翻转液晶屏幕的RX100Ⅱ,除高感光度噪点控制能力越发强悍之外,二代黑卡还开始支持外置闪光灯和NFC近场通讯功能。而前不久,索尼又一次发力,推出了最新的RX100Ⅲ相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