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媒介状况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照片?”是人们一直在追问的一个摄影本体问题,在摄影媒介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该问题的答案也是各异。当摄影术在1839年诞生之初,这个问题曾经是发明家和科学家思考的主要问题,后来,随着摄影媒介的不断发展,它也成为了艺术家、史学家、评论家和策展人等不同人士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每一次摄影媒介的技术更新,都会带动艺术家采取不同的对策,他们或是利用新技术颠覆摄影的传统方法,或是逆技术发展的潮流而动,返回到摄影的原点,以便重新出发,而每一次传统的颠覆和从原点的再出发,都会导致摄影风格和观念的变化,甚至促成摄影范式的转变而出现新的摄影状况。
  1990年代初出现的数码技术,对摄影媒介带来重大的变化,不仅正在淘汰传统的模拟摄影技术,而且,也为艺术家提供了各种创新的可能性,使得人们需要重新界定摄影的定义,并对什么是照片的问题再度进行思考。2014年1月31日,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推出的题为“什么是照片?”(What is a Photograph?)摄影展,试图通过展示21位艺术家所尝试的不同手法创作出的摄影作品,来为回答这个问题提供一些线索。
  美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罗莎琳德·克劳斯(RosalindKrauss,1941~)曾在199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批评探究》(Critical Inquiry)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题为《再造媒介》(Reinventing Medium)的文章,其中她提出“后媒介状况(post-medium condition)”的概念。她认为,当代艺术因采用混合媒介摆脱了现代艺术的传统具体媒介分类(如油画和雕塑等媒介),而进入到“后媒介状况”。
  她于2006年在美国另一份学术刊物《十月》(October)上撰文进一步分析指出,这种后媒介状况往往是在一项技术“因其自身的过时而衰退”之后出现,而且在这种状况中,“新技术的各种不同层面的机制”能为艺术家提供“技术支助”来取代传统的艺术媒介,同时,艺术家也会利用过时的技术进行实验,“以利用其表达手段的能力”,并“发现其救赎的可能性”。
  她以1960年代观念艺术家结合摄影媒介和其他艺术媒介进行创作为例来说明“后媒介状况”。当时,柯达公司推广“勃朗尼127”(Brownie 127)简易家用相机和快速冲印照片技术之后,摄影变得更加普及,以至于众多消费者对相机、镜头、胶卷和相纸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业余摄影师也开始使用更加容易操作的专业相机。面对摄影新技术的普及和传统技术的消失,观念艺术家利用摄影媒介的普及性来作为他们呈现观念的形式,结果,他们改变了摄影在艺术和技术方面的传统观念,扩大了摄影媒介在艺术中的可能性,并使得摄影进入到当代艺术的行列。
  但是,观念艺术家只是利用摄影媒介作为他们艺术创作的手段,他们故意不讲究摄影的艺术性和工艺性,甚至采用看似业余的手法拍摄的照片。美国观念艺术家埃德·鲁沙(Ed Ruscha,1937~)在1963年出版的《二十六个加油站》作品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范例。因此,另有一批艺术家更注重摄影媒介本身的可能性,或是以非常规方式利用新的摄影技术来突破摄影媒介的疆界,或是通过大胆颠覆摄影的固定工艺程序来扩展照片定义的外延。
  国际摄影中心高级策展人卡罗尔·斯古尔丝(CarolSquiers)便是基于“后媒介状况”的理论依据策划该展览,该展览是从回顾1970年代几位观念艺术家结合摄影媒介进行创作的作品开始,一直到数码技术出现后,一些艺术家重新审视摄影媒介中光线、色彩、构图、材料和创作主题方面的可能性,或是产生出重新再造模拟摄影媒介的作品,或是创造出结合数码和模拟这两种技术的结晶。总之,他们都是在试图回答什么是照片这个永恒的问题。
  德国当代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1932~)正是其中的一位典范。画家出身的里希特从1960年代起开始根据报刊上刊登的黑白照片创作出具有照片效果的画作,来探讨摄影与绘画之间的关系,之后,在1980年代中期开始,他又在自己拍摄的家庭快照、风景照片和室内照片上作画。通常他会用板刷将不同颜色的油彩横向涂抹在照片上,让观者无法真正看清照片原来的画面,并在油彩与照片之间产生出多层面的错觉,使得他的作品更加耐看和抽象。
  与里希特同时代的另一位德国艺术家西格马·波尔克(Sigmar Polke,1941~2010)曾在1970年代拍摄了数千张黑白照片,他故意通过“错误”的拍摄方法或冲印程序来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中包括在聚焦时故意移动相机、将拍摄好的一卷胶卷重新倒到头随机拍摄、将多张底片重叠在一起放大、将显影液有选择地刷在爆过光的相纸上、或将相纸折叠在一起显影。另外,还在放大后的照片上画画等,结果,他的照片会留下各种叠加的影像、气泡和化学药品的痕迹,以及绘画的线条,共同构成摄影和绘画媒介相结合所产生的丰富复杂的影像。
  美国艺术家卢卡斯·萨马拉斯(Lucas samaras,1936~)曾经以绘画和雕塑媒介以及表演艺术形式等进行创作。1969年,他购买了一台宝丽莱360相机,并开始用这台有不同光圈和速度设置的先进相机自拍。这种拍立得的相机为他的创作打开了各种新的可能性。刚开始,他在拍摄好的照片上画上各种图案,后来,他索性用一个工具在尚未完全显影的药膜上进行处理,产生出变形的效果。萨马拉斯在当时大部分人尚未了解宝丽莱相机的潜力之前,便使得该相机变成一种新的媒介,将摄影、绘画和表演艺术融为一体。
  詹姆斯·韦林(James Welling,195l~)是1980年代美国“图像一代”(The Pictures Generation)的重要成员,但他与其他大部分成员“挪用”现成照片进行创作的方式不同,他主要是通过将观念艺术与现代摄影理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他一直在探讨摄影媒介本身诸如材料、光与影、色彩的光谱等基本元素。他的早期作品是用大画幅相机拍摄锡箔纸和法兰绒等日常材料,但照片的效果能产生如海洋、山脉、瀑布等意象的作品。后来,他利用各种不同的彩色滤色镜在暗房中制作出如同抽象表现主义画作的作品。他新近作品之一是用数码相机加上棱镜和色镜拍摄美国著名建筑家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1906~2005)的“大玻璃房”故居,最终的照片是汇集色彩、光晕、线条、建筑、雕塑及摄影的作品。   该展览中新一代艺术家的作品既有继承早先艺术家作品的传统,同时,也有开创出新的表现手法的作品。德国年轻艺术家马可·布鲁尔(Marco Breuer,1966~)的大部分照片是不用相机创作的。他往往根据预先想好的方式,用不同的工具直接对相纸的药膜进行处理,包括烧烫、刮擦、切割、磨砂和钻孔等,以便制造出不同线条、图案和抽象的效果。2012年,他用一块热金属板在彩色相纸上横向拉扯出的线条效果作品,与里希特在照片上用油彩涂抹出的作品如出一辙,异曲同工。
  马修·勃兰特(Matthew Brandt,1982~)是另一位也对照片表面进行处理的年轻艺术家,他从2008年开始的《湖泊》系列作品,是先用大画幅相机拍摄优美的湖泊风景照片,再放大成巨幅照片后再用所拍摄的湖泊中汲取的水浸泡数日甚至数周,同时观察照片表面出现的颜色变化,直到艺术家所要达到的效果为止。这种处理方法造成相纸的纸基退化而出现各种不同的颜色和斑块,形成特殊的效果。对于勃兰特来说,这种退化象征着因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而造成湖泊环境的退化,因此,他的作品不仅能够审美,而且还能提醒观者注意环保问题。
  该展览有不少艺术家是采用摄影术刚发明不久便被使用的物影摄影术(photogram)来创作的。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匈牙利著名摄影家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1895~1946)曾说过,“摄影过程的主要工具并非是相机,而是感光层;摄影的具体规则和方式有赖于该层面如何对具有明暗和光滑度特征的不同材料产生的光效所作出的反应。”由此可见,胶卷和相纸作为模拟摄影的主要材料所具有的重要性,同时,也是艺术家创作的主要载体。
  随着模拟摄影技术的消失,包括银盐相纸的停产,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反而对物影摄影方法更感兴趣。美国艺术家艾莉森·罗斯特(Alison Rossiter,1953~)在制作物影照片过程中偶然发现,用过期的未曝光相纸进行显影仍有可能产生影像。从2007年开始,她将网络上收购的早已过期相纸有控制地部分放入显影液中进行试验,虽然这些相纸已经年久失效,但因不同材质和存放的条件各异仍会出现各种潜在的影像,其中有些影像仿佛是山脉、岛屿和镜子等。罗斯特还将两张类似的图像并置在一起,造成有趣的几何图形作品,并将它们题为《哀悼》(Lament),以此作为悼念模拟摄影过时的挽歌式作品。
  因特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对照片的传播和制作也产生深刻的影响。加拿大艺术家乔恩·拉夫曼(JonRafman,1981~)的作品是跨媒介,并探讨谷歌街景、在线游戏、网络亚文化、虚拟与真实、二维与三维以及影像与表面之间的互动关系。拉夫曼从2007年开始的一个不断进行的项目题为《九眼》(9 Eyes),是他通过跟踪谷歌公司派出顶部装有9个镜头相机的车辆在世界各地全方位拍摄街景的照片,来选择一些超现实的画面。他认为,“谷歌街景从某种意义上象征着摄影媒介的终极结果:这个世界从各种角度一直被不断拍摄。摄影仿佛成为了一个中立和中性的上帝始终在观看这个世界。”本次展览展出他题为《新时代的要求》(New Image Demanded)系列作品,灵感来自于美国著名意象派诗歌主要代表人物庞德(Ezra Pound,1885~1972)的一首诗,其中一句是“这个时代要求一个影像”。他通过电脑程式将网络上收集到的现代著名画作转变成如同大理石或金属等视觉材料,再用3D打印机将它们做成古希腊的半身雕像,然后再翻拍成肖像式的照片展出。拉夫曼是利用最新技术将“时代与媒介进行对话”,创造出具有文化、技术和历史内涵混合体的照片。
  阿蒂·维尔康(Artie Vierkant,1986~)是该展览中最年轻的艺术家,他题为《影像物体》(Image 0biects)的系列是既可以在虚拟空间中也可以在画廊中体验的作品。这些作品最初是叠放在一起的、各种不同形状的颜色数码文档,再通过紫外光干燥固化油墨(UV印刷)输出制作成彩色硬板在画廊中展出,之后,拍成数码照片放在网络上展示。这种数码照片与最初数码文档的关系,如同模拟摄影中底片与照片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照片”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在当下尚无法确定。但是,从该展览所展示的作品中能够看出,照片的定义始终在变化中。在这个“后媒介状况”的时代里,艺术家正采用跨媒介的方式进行创新。尽管数码技术使得摄影的门槛变得更低,似乎“人人都是摄影家”,但艺术家却对数码技术采取不同的对策:有的将其拒之门外,反而采用模拟技术的传统工艺推陈出新;有的双手欢迎该技术,利用数码技术探讨摄影媒介的可塑性;有的将数码技术与模拟技术相结合,先用数码技术处理,最终仍以照片呈现。因此,很难断定今后的照片会是什么模样。正因为如此,摄影正处在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
其他文献
在各种公共和私人空间里,我着迷于观察那些形形色色的绿色摆饰植物。出于人类的需求,绿色植物从原本生长的大自然中被抽离出来,变成盆栽,置放到人类活动的各种环境里,成为室内装饰的一部分。  动物和植物都是起源于自然界的生命体。因为“同源”,作为最高等动物的人类和植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亲近和依赖。但许多时候,这样的关系却又显得疏离——人们在享受着生活中绿色植物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也时常对它们的存在熟视
期刊
宁夏西吉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1942年建县以来走过了沧桑巨变的七十年。西吉县全县51万人口,其中回族占52﹪,是宁夏人口第一大县,也是文化大县。西吉是中国首个“文学之乡”、“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西芹之乡”,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作为红色老区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革命历史。  2014年4月,由《中国摄影》杂志社、中共西吉县委、西吉县人民政府主办,西吉县文联
期刊
业余摄影的职业面对,究竟能够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当然,不仅仅是有趣,也许还能为当下的中国摄影,提供值得资鉴的艺术和社会的参照价值。  在摄影“疯狂”普及的时代,摄影的业余与职业的身份边界正在模糊,却又留下了不小的想象空间。因为我们今天所说的业余摄影,一般是指其职业和摄影无关,摄影只是他们职业之外的一种爱好—不管视摄影为附庸风雅也好,或者以非常严肃的态度去拍摄,与其职业形象或者挣钱
期刊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18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凭借强大的霸权地位领土跨越了全球,现如今英国已没有当年的霸气,但却留给我们很多当年的遗迹,如果打算前往英国的朋友,不妨试试本文介绍的线路,领略英伦风情。  “固执”的伦敦  当伦敦第一座木桥横跨在泰晤士河上时,这座曾经被人们称作“伦底纽姆”的城市,便注定开始了它浪漫的旅程。萨廖埃尔·约翰逊曾经感慨的说,“当你对伦敦厌倦之际,就是对人生
期刊
摄影家吴家林讲过一个段子:1996年秋,马克·吕布的《中国40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当时马大师是中国摄影人唯一能递上话儿的国际大腕儿,布展阶段就有不少好奇者频频打望。现场有个布展的法国老头儿,花白头发,打着赤膊,一会儿量展线,一会儿调整照片,上上下下忙个不停,马大师对这老头儿恭敬有加,有人颇为不解:这么大的一个大师,对一个小工这么客气,有必要吗?  后来知道这小工名字叫罗贝尔·德尔比(Robert
期刊
苏珊·德尔格斯(Susan Derges),这位出生于1955年的英国女摄影师现在居住于德文郡的达特穆尔,这里既是她的住处,同时也是她的工作室和她的创作地。早年她曾在伦敦的切尔西艺术学院(Chelsea School of Art)和斯莱德美术学院(Slade School of Fine Art)学习绘画,后前往日本并在那里居住了6年,这段旅居生活对她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尔格斯长达20
期刊
现在为相机配置一款变焦镜头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而选择定焦镜头反而显得另类。而在55年前,拍照的人只能使用定焦镜头,因为那时世界上第一款用于摄影的变焦镜头还没有问世。那么,到底是谁开创了变焦镜头的先河?很多人都以为,此君是美国的弗兰克·巴克博士,因为他是变焦镜头发明者,然而也有人并不认可这种说法。本文以变焦镜头的发明为引子,主要介绍“变焦镜头之父”弗兰克·巴克在美国的创业故事以及他与爱因斯坦的友谊。
期刊
美国的风景摄影起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摄影师蒂莫西-奥沙利文最早把相机对准了苍茫的西部。有“美国摄影之父”之称的斯蒂格里茨,更提倡自然风景摄影与个人精神的结合,他一生推崇“表达”,始终在寻求个人精神世界与外部自然之间的“等价”关系。其后的爱德华·韦斯顿及其著名的F64摄影小组,在其风景摄影上都贯通着这种个人精神上的追求。  这次我选择了黑白照片,选择黑白,其实就是选择了一种非现实的眼光来打量这个
期刊
1974年5月3日,罗兰·巴特一行即将离开中国时,如何看待这里的一切,成为代表团成员关注且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主张“以中国的观点谈中国”,也有人主张“以西方人的观点来看待中国”。不过在巴特看来,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令人费解的话:“好的目光是一种斜视目光。”中国之行及其说辞,对巴特后来那些有关摄影的书写是否存在影响呢?  “只带走了空无”  1974年4月18日下午2:12分,
期刊
2014三星论坛为我们带来了两款值得关注的相机,一款是三星微型可更换镜头相机NX30,另一款则是GALAXY Camera的后续机型GALAXYCamera 2(GC200)。三星NX系列相机很早就已经迈入了2000万像素的行列,所以这次带来的NX30在像素方面并没有做提升,仍然使用2030万像素APS-C CMOS传感器。在调焦方面,NX30采用了第二代混合自动调焦系统(NX AF Syste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