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2011年4月18日
地点:李铭家里
被访者:李铭
访谈者按: 一个偏僻山村的青年,因为家境贫寒辍学打工——水泥厂的搬运工、食堂的炊事员、酒店的保安……街头卖菜四年、建筑队民工六年,文学的梦想成为他心中始终不曾泯灭的阳光,也终于,阳光眷顾其身,照耀他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编剧。这过程本身,就有着某种戏剧性。
在知识面前,我很饿
在我们乡村,读书考学是唯一能够走出那里的途径。1992年初中毕业以后,我不能继续上学了。在乡亲们的眼里,我就该是顺着垄沟找豆包的命了。我心里一直不服气,通往理想和成功的路不应该只有这一条。
因为家乡是油田的扶贫单位,油田一所疗养院来村里招工,大哥带着我就去了。在疗养院,各方面的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得好,玩得好。我第一次走进了图书阅览室,那里有几百种报纸和杂志,我像饥饿的人见到了面包,下班以后的时间,我几乎都在阅览室里度过。做读书笔记,自己也开始写一些文字。
我在餐厅里做主食,师傅很和蔼,他支持我写作。做完我分内的工作,师傅就允许我在面案上看报纸,写文章。那个时候,自己也不懂如何投稿,看到报纸上的地址,就把自己写的文章抄写一遍,寄了出去。
那是一个难忘的日子。那天,我和师傅蒸了十几屉的馒头,食堂管理员无意间把一张《辽河石油报》放在了案板上。我边捡热气腾腾的馒头边看报纸,熟悉的句子瞬间蹦进我的眼帘,我的第一篇“处女作”,在报纸的副刊头题发表了!我欢呼雀跃起来,师傅也跟着我高兴。
管理员知道以后,再有粗重的活计就不叫我干了。餐厅有什么需要宣传的好人好事、工作总结之类的,都交给我来完成了。
我成了餐厅里的“文曲星”,地位也直线上升。那篇小说让我拿到了第一笔稿费——12块钱。那12块钱叫我激动不已,保存了很多年都舍不得花掉。
我的菜筐里有笔
在乡村,一旦结婚生子,就被繁重的生活所累,理想和追求基本就处于停摆状态。我1994年结婚以后,带着妻子在县城的大街上卖了整整四年菜。因为日子拮据,写作一度中断。可是那颗理想的种子,已经深深埋藏在我的心底。我知道,一旦遇到适合的条件,它还能够发芽开花。
冬天的一个早晨,我去市场批发蔬菜。看到一辆车上垫蘑菇筐用的,是一些新报纸,名头露出来竟然是《兴城日报》。我在那里打工的时候,报纸发表过我的作品。我丢下倒骑驴,把垫有那些报纸的蘑菇全部买下来。
我小心翼翼地把报纸都抽出来,那些熟悉的编辑名字和熟悉的副刊版面,一下子就叫我热泪盈眶。坐在菜摊前,我头顶着棉大衣,耳边是呼呼的冷风,我在我的菜筐里拿起了笔。
整整四年时光,我都是一边卖菜一边写作的。每当顾客少的时候,我就从菜筐里拿出笔来写文章,不管是寂静的黎明,还是残阳如血的黄昏,都留下我笔耕不辍的身影。我在菜摊上再次放飞了文学的梦想,期待能够开花结果。
这一年,我又到建筑队打工了。在建筑队里,我做过更夫、伙夫、力工、保管员、材料员,后来还在老板开的酒店里做过保安。
民工睡的工棚条件很艰苦,两面铺睡七八十人,晚上的时候也很嘈杂。我跟其他民工没有啥区别,只是我的行李上方接了一个灯泡,这个灯泡的灯头上有开关,由我自己控制。看书写作的时候我就打开。那个时候买不起新书,我就时常到附近的废品收购站里买书。
一次偶然机会,我进到了废品收购站的仓库里,里面满满一大屋子书报。我钻进去翻看,发现了很多崭新的杂志,有的是全年12期的,都整齐地钉在一起,看样子从没被人翻阅过。我欣喜若狂,跟老板商量,以一块钱一斤的价格买下。
幸福来敲门
2002年,辽宁省文学院招收首届新锐作家班学员,当时我正在盘锦的一家酒店做保安。得到消息以后,我觉得这是老天赐给我的一个机会,我辞职只身来到沈阳。
作协和文学院的领导被我感动,他们破格收了我这个打工的农民。在文学院学习,我才看到了自己与那些作家的差距。为了解决我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文学院还安排我在收发室上班。我是边在文学院打工边学习的学员,读书学习每天几乎都到深夜,我知道这样的机会对我来说多么难能可贵,我一定要珍惜再珍惜。
十几年的底层生活,锻炼了我的意志。我现在由一个农民工变成了省作协的签约作家,参加了全国第六届青创会,由我编剧的六部电影都先后得以拍摄,有几部电影还代表中国参加了芬兰、希腊、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展映活动。
前年,我被辽宁省文化厅艺术研究所破格引进,成为一名有组织的人。现在,我住进了省城沈阳,我以后的生命将和这座城市发生很多关系。
不经意间,我常会回忆起我第一次到城市打工的一个场景:在通往工地的路上,要路过一片楼群,那是一片豪华住宅,院里停满小汽车。我心里特别羡慕,梦想自己也能过那样的生活。我心里也妒忌,觉得命运给每个人的路真的是不一样啊。
我的工友们,他们嫉妒的方式,是用力在地上拖着铁锹走。哗啦啦的声音,从都市文明人的眼皮底下经过,叫他们不再漠视我们的存在。而我,扛着铁锹走,我知道我扛起的是一个民工的尊严和向上的斗志!不放弃,再努力,我相信我能够喊一声幸福,叫它来开门!W
责编/ 王深
[email protected]
地点:李铭家里
被访者:李铭
访谈者按: 一个偏僻山村的青年,因为家境贫寒辍学打工——水泥厂的搬运工、食堂的炊事员、酒店的保安……街头卖菜四年、建筑队民工六年,文学的梦想成为他心中始终不曾泯灭的阳光,也终于,阳光眷顾其身,照耀他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编剧。这过程本身,就有着某种戏剧性。
在知识面前,我很饿
在我们乡村,读书考学是唯一能够走出那里的途径。1992年初中毕业以后,我不能继续上学了。在乡亲们的眼里,我就该是顺着垄沟找豆包的命了。我心里一直不服气,通往理想和成功的路不应该只有这一条。
因为家乡是油田的扶贫单位,油田一所疗养院来村里招工,大哥带着我就去了。在疗养院,各方面的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得好,玩得好。我第一次走进了图书阅览室,那里有几百种报纸和杂志,我像饥饿的人见到了面包,下班以后的时间,我几乎都在阅览室里度过。做读书笔记,自己也开始写一些文字。
我在餐厅里做主食,师傅很和蔼,他支持我写作。做完我分内的工作,师傅就允许我在面案上看报纸,写文章。那个时候,自己也不懂如何投稿,看到报纸上的地址,就把自己写的文章抄写一遍,寄了出去。
那是一个难忘的日子。那天,我和师傅蒸了十几屉的馒头,食堂管理员无意间把一张《辽河石油报》放在了案板上。我边捡热气腾腾的馒头边看报纸,熟悉的句子瞬间蹦进我的眼帘,我的第一篇“处女作”,在报纸的副刊头题发表了!我欢呼雀跃起来,师傅也跟着我高兴。
管理员知道以后,再有粗重的活计就不叫我干了。餐厅有什么需要宣传的好人好事、工作总结之类的,都交给我来完成了。
我成了餐厅里的“文曲星”,地位也直线上升。那篇小说让我拿到了第一笔稿费——12块钱。那12块钱叫我激动不已,保存了很多年都舍不得花掉。
我的菜筐里有笔
在乡村,一旦结婚生子,就被繁重的生活所累,理想和追求基本就处于停摆状态。我1994年结婚以后,带着妻子在县城的大街上卖了整整四年菜。因为日子拮据,写作一度中断。可是那颗理想的种子,已经深深埋藏在我的心底。我知道,一旦遇到适合的条件,它还能够发芽开花。
冬天的一个早晨,我去市场批发蔬菜。看到一辆车上垫蘑菇筐用的,是一些新报纸,名头露出来竟然是《兴城日报》。我在那里打工的时候,报纸发表过我的作品。我丢下倒骑驴,把垫有那些报纸的蘑菇全部买下来。
我小心翼翼地把报纸都抽出来,那些熟悉的编辑名字和熟悉的副刊版面,一下子就叫我热泪盈眶。坐在菜摊前,我头顶着棉大衣,耳边是呼呼的冷风,我在我的菜筐里拿起了笔。
整整四年时光,我都是一边卖菜一边写作的。每当顾客少的时候,我就从菜筐里拿出笔来写文章,不管是寂静的黎明,还是残阳如血的黄昏,都留下我笔耕不辍的身影。我在菜摊上再次放飞了文学的梦想,期待能够开花结果。
这一年,我又到建筑队打工了。在建筑队里,我做过更夫、伙夫、力工、保管员、材料员,后来还在老板开的酒店里做过保安。
民工睡的工棚条件很艰苦,两面铺睡七八十人,晚上的时候也很嘈杂。我跟其他民工没有啥区别,只是我的行李上方接了一个灯泡,这个灯泡的灯头上有开关,由我自己控制。看书写作的时候我就打开。那个时候买不起新书,我就时常到附近的废品收购站里买书。
一次偶然机会,我进到了废品收购站的仓库里,里面满满一大屋子书报。我钻进去翻看,发现了很多崭新的杂志,有的是全年12期的,都整齐地钉在一起,看样子从没被人翻阅过。我欣喜若狂,跟老板商量,以一块钱一斤的价格买下。
幸福来敲门
2002年,辽宁省文学院招收首届新锐作家班学员,当时我正在盘锦的一家酒店做保安。得到消息以后,我觉得这是老天赐给我的一个机会,我辞职只身来到沈阳。
作协和文学院的领导被我感动,他们破格收了我这个打工的农民。在文学院学习,我才看到了自己与那些作家的差距。为了解决我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文学院还安排我在收发室上班。我是边在文学院打工边学习的学员,读书学习每天几乎都到深夜,我知道这样的机会对我来说多么难能可贵,我一定要珍惜再珍惜。
十几年的底层生活,锻炼了我的意志。我现在由一个农民工变成了省作协的签约作家,参加了全国第六届青创会,由我编剧的六部电影都先后得以拍摄,有几部电影还代表中国参加了芬兰、希腊、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展映活动。
前年,我被辽宁省文化厅艺术研究所破格引进,成为一名有组织的人。现在,我住进了省城沈阳,我以后的生命将和这座城市发生很多关系。
不经意间,我常会回忆起我第一次到城市打工的一个场景:在通往工地的路上,要路过一片楼群,那是一片豪华住宅,院里停满小汽车。我心里特别羡慕,梦想自己也能过那样的生活。我心里也妒忌,觉得命运给每个人的路真的是不一样啊。
我的工友们,他们嫉妒的方式,是用力在地上拖着铁锹走。哗啦啦的声音,从都市文明人的眼皮底下经过,叫他们不再漠视我们的存在。而我,扛着铁锹走,我知道我扛起的是一个民工的尊严和向上的斗志!不放弃,再努力,我相信我能够喊一声幸福,叫它来开门!W
责编/ 王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