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语文能力不是别的,就是语感。语感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感。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在对生活的体验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在阅读中积累语感。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课本中很多篇章,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表现形式。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
  听是吸收,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检验。因此,听后还须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含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阅读是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古时的私塾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他们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便是对诵读的评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在教学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文中描写诗人聆听、感受琵琶乐的重点句段,先指导学生朗读,让他们推敲、品味、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准确,想象体会当时的背景和情景,然后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重点诗句,体会主人公触景生情,吟诗抒情的感人情境,只有通过诵读,学生才能悟出语言材料中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缤纷的景和感人肺腑的情。
  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必要的练笔,加以巩固读的成果,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发展。
  另外,“语感要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感知”。显而易见,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很多学生由于生活经历不足,实践经验有限,所以,勤记多背,积累知识,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将是积累、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
  2.在情境中深化语感。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意或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在诗歌单元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熟读,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我舍得花时间、学会耐心的等待,热情的唤醒,巧妙的点拨,使学生由浅入深,从迷茫走到开朗再到顿悟。分析的最佳方法是思考,思考越深入,领悟越深切,久之,则诗歌中所蕴含的“玄机”就会通过有血有肉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传出来,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进一步锻炼。
  3.在训练中内化语感。语言的书面语学习大都采用学得方式。学生在语言学得中,“不仅接触经过专家精心选定的话语材料,而且接触各种语言知识,并有各种各样的实践训练”。因此,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练,必须有教师的训。但有的人将训简单地等同于“讲”,于是学堂变讲堂,教师大讲特讲,一讲到底,这种违背训示规则的“讲”,一者表现为逐字逐句的“串讲”,二者表现为过分执着于逐层逐段的“讲析”。“串讲”、“讲析”往往是见字不见词、见词不见句、见句不见段,见段不见篇,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被碎尸万段,忽略学生对整体作品的感知与直觉体悟。对于一般人来说,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应是知有不言,言有不尽。知有不言指学生已懂的不讲,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讲,暂时不需要理解的不讲;言有不尽则是点到为止,给想象力腾出自由的场地。这才是讲的艺术,才是真正地将训理解为讲。
  由此,我认为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地、自由的培养语感。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思维和审视能力,展开自身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与鉴赏。这是学生与作者在生活体验上的一种沟通。它需要学生不仅能充分领会语言文字的字面意义,还要能领会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如果单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得多了,了解得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这样学生的语感能力才会发生质的飞跃。有一位老师在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就能印证上述理论。他这样引导:作者对待政治失意、骨肉分离非常豁达,能积极乐观面对,同学们,你有过不如意的事吗?你苦闷过、彷徨过吗?你是怎样做的?请用最简洁的语言说出真实的想法。当场就有两名同学结合自己的经历畅谈了感受,一名同学由对小学老师的不理解,到通过学习这首词后变为理解,一名同学由家庭亲人的不幸而感到苦闷,通过学习后也看开了,明白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的道理。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学习,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语文教学来说,学生精神世界熏陶的成果最终都要体现在学生的语文能力上,是通过语文的方法来实现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熏陶的目的。学生除了能在知识领域中得以扩大与加深外,同时获得美感与道德教育,这对他们的心智发展与品德修养的陶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感情的净化,是充满生机的、积极的教育。
其他文献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也就是说,离开了生活,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必须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只有有了这个物质基础,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写之有序。如何让学生投入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将这美好的生活变成美好的文字。为此,我做了以下的工作:  1.勤观察。观察是一种通过感知有意识的采集材料的知觉活动,所以
期刊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语文。本文对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 小学生 阅读兴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语文。语
期刊
【摘要】中专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其任务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特别是通过语法知识的讲授和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加自觉地、能动地认识和把握汉语语言的内在规律。将汉语教学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及其它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认识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才是“双语”教学的真正涵义。  【关键词】中专学校 少数民族学生 汉语教学    Chines
期刊
【摘要】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中相当广泛的存在着重视课文教学,轻视作文教学;注重教师教学,忽视学生实践;注重写作数量,忽视写作质量;注重应试作文,忽视素质作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创设文化情境,激发写作兴趣;培养观察能力,鼓励积累素材;加强赏析指导,做到读写结合;强化作文训练,指导写作技巧等对策。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 问题 对策    1.初中作文教学中的问题。笔者在长期的初中语文教学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界的中心工作。作为语文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体现语文课标的精神,就要研究语文教学新方法,探索语文教学新途径。营造诵读空间,加深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能力;创设说话语境,培养学生“能说会道”,提高表达能力;探寻学习捷径,总结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如此,语文教学才能更精彩。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诵读 说话 自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界的中心工
期刊
【摘要】网络的建立,使信息资源的类型、媒体形态和丰富程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资源变得更加公开化,同时,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也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必须以满足读者需求为服务目标,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专业知识,积极优化服务模式,采取周到细致的信息服务,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的社会交流。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校图书馆 信息服务    Discussion and analysi
期刊
【摘要】在《创办你的企业》教学中,教材第四步《企业的人员组织》与其它几步一样重要,然而该章节侧重于概略性的陈述和提示,但凡讲到这一步,教师均感到力不从心。实践证明,教师在讲这一步时如辅之以案例来论证本章定义,其结果便大相径庭。  【关键词】企业人员 组织 教学实践    The fourth step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paper Found Your
期刊
【摘要】为了让原本枯燥的识字成为一种乐趣,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换教学形式,教给方法,让孩子乐意学、在玩中学、学会学。  【关键词】识字教学 激发兴趣 变换形式 教给方法    Make Chinese character learning be one kind of interest   Wang Defa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the original
期刊
北师大版九年级安排了《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课文,这三篇文章都是千古美文,作者分别是陶渊明、范仲淹、欧阳修,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学中,从文章特色、人生际遇、人生态度三个角度去赏读文章,同时侧重后两个方面,启示我们从中去感受他们伟大的情操和人格魅力。    1.文章特色。    1.1文体相同。三篇都是“记”,记,是一古代常见的一种文体,是为了记述事物的文章,但是在记事的同时写
期刊
【摘要】让学生自由地展示自己,丰富自己,塑造自己。  【关键词】展示自我的平台 说出精彩    Make students speak out something wonderful  Zhao Xinmin   【Abstract】Teachers should make students show themselves freely, enrich themselves and figur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