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不是性恶论者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hang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上,荀子一直被认为主张性恶论,由此背上了一千多年的骂名,最极端的说法是“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人性论至少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事实判断,人性包含什么内容 二是价值判断,人应该追求和选择什么 只有具备了这两方面内容,才可以称作是一个完整的人性论。如果荀子主张性恶,那么它可以算是一个完整的人性论吗 显然不是。性恶只是对人性做了个事实判断,认为人性中有恶。但是,我们应该顺从恶还是抑制恶 是作恶人还是作善人 仅仅从性恶还是说不清楚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荀子主张性恶论的说法呢 最直接的原因是《荀子》32篇中,有一篇就叫《性恶》,人们由此认为荀子的人性论就是“性恶论”。可是这是不准确的,我们都知道,《荀子》的篇名往往只有两个字,用两个字概括一篇文章的内容,肯定是不全面的。《性恶》篇开篇第一句:“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是荀子对于人性一个基本的判断,在全篇中反复出现,共有八次。荀子没有一次是说“人之性恶”,相反都是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所以,荀子关于人性的主张实际有二:一是说“性恶”,一是说“善伪”或“伪善”。一方面说恶来自性,另一方面又说善来自“伪”,解释人为何有善,这才是荀子对于人性的完整表达,或者说是他完整的思想。所以,仅仅用性恶概括《性恶》篇的主旨是不全面的,没有反应出荀子人性论的完整内容。所以“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两句需要结合在一起,可是由于篇名的原因,人们往往只注意前半句,忽略了后半句,这就造成对荀子人性论的误读。另一个原因是,“其善者伪”比较费解,曾有学者注意到,荀子不仅谈性恶,也谈善伪,但善伪是什么意思呢 还是不清楚。“伪”的字面意思是虚伪、不真实,若按照字面理解,则“其善者伪”就是善是虚伪的。当然很少有人这样去理解,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例如,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蜀学派的代表人物苏东坡就是这样理解的,他说按照荀子的说法,桀、纣是本性、性情的流露,而尧、舜反而是虚伪的,所以荀子的看法是不对的。现在一般人们是将“伪”理解成“为”,即作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是说,人的恶来自于本性,则善则是作为的结果。这种解释初看好像说得通,矛盾似乎消除了,但是仔细一想,还是有问题。人的作为既可能是善的,也可能是恶的,还有可能是中性的,怎么能必然导致善呢 作为并不导致善。相反,作为以什么为动机才决定了作为的结果,出于善的动机可能导致善,出于恶的动机则可能导致恶。所以说用作为来解释善,是说不通的。
  荀子认为人有“好利”“疾恶”“好声色”之性,“顺是”就会产生争夺、残贼、淫乱,导致辞让、忠信、礼义的消亡。这是荀子对人性的基本判断,也是其对性恶的基本理解。关于这点,分歧较少,暂不讨论。引起分歧的主要是“其善者伪也”。前面说过,把“伪”理解为作为是讲不通的,故学者强调“伪”不是一般的作为,而是圣人、先王教化民众的行为。我们的善是来自师长、圣王的教导,这种教导就是伪。这种解释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它只是对经验的概括,而不是哲学的探讨。从日常经验看,我们的善当然最早都是父母、师长教导的,但如果追问一下,父母、师长的善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样就推到了圣人、先王,再推下去就产生了荀学研究中所谓第一个圣王是如何出现的难题。如果说圣人与常人不一样,圣人性善,有独特的禀赋,可以教化大众,引导大众,这样当然可以讲得通。但荀子恰恰不是这样主张的,在荀子看来,圣人与常人的性是一样的,不同于常人的地方在于伪。但是圣人为何能具有不同于常人的“伪”呢 又是谁教化的圣人呢 这个问题就讲不清了。看来以往的解读是有问题的,只好是不周延的。
  1998年我国公布了一批竹简,这就是著名的郭店竹简。在竹简当中有一个字: 。这是个会意字,或者说会意形声字。值得注意的是,郭店竹简中也多次出现“为”,但没有心旁,这是一般的行为、作为。显然与此不同。郭店竹简公布后,庞朴先生有个天才的猜测,他说《荀子·正名》篇“‘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句中的‘伪’字,本来大概写作‘’,至少也是理解如‘’,即心中的有以为……只是由于后来‘’字消失了,钞书者不识‘’为何物,遂以伪代之”。庞朴先生的这个看法非常重要,尽管只有短短几十字,但却是打开荀子人性论之谜的一把钥匙。荀子“其善者伪”的“伪”确实应当从“ ”去理解。首先,荀子明确将“伪”定义为“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这个伪当然不是一般的作为,而是心的思虑活动及其行为,是心为而不是行为。其次,在《荀子》一书中,“伪”用作“诈伪”,如“端悫生通,诈伪生塞”(《不苟》),“不可欺以诈伪”(《礼论》),“著诚去伪”(《乐论》),“言伪而辩”(《宥坐》)等,这些伪都是负面的,需要禁绝的,与荀子正面主张的伪是根本对立的。所以荀子可能不用同一个字去表达两个相反的概念,既表示虚伪、诈伪,又表示“其善者伪”。合理的解释是,两个概念是用不同的字来表示的,用“伪”表示虚伪、诈伪,用“”表示心经过思虑后做出的选择、行为。这不仅于文字有据,也符合荀子“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的定义。故“人之性恶,其善者也”可理解为:人的性是恶的,善则来自心的思虑及行为。简而言之,也可称为性恶、心善说。
  荀子并非性恶论者,而是主张性恶、心善说。如果说荀子通过“性恶”揭示了人性中的一股逆流的话,那么又通过“心”发现了人生的一座灯塔,引领人生的航船逆流而上,抵达善之彼岸。所以荀子的性恶、心善说实际揭示了人生中的两种力量,一种是以性为代表的向下堕失的力量,一种则以心为代表的向上提升的力量。《性恶》说:
  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生而已,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然则生而已,则悖乱在己。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人追求善,恰恰是因为人性恶。以上文字却历来受人们的误解和诟病,认为完全是荒唐、主观的论述。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没有理解以上文字的逻辑关系。由于荀子主张性恶、心善,一方面性有恶端可以为恶,另一方面心好善、知善、为善,二者形成一种张力关系。因此当人们“从人之性,顺人之情”滑向恶时,由于心好治恶乱、好善恶恶开始发挥作用,“欲为善”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荀子提出“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这就好比,学生都是希望有好的成绩,当考试失误,成绩不理想时,必然会促使其发愤为学;相反,当成绩较为优异时,反而会有所满足,不思进取。这一看法已经蕴涵于“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命题之中,是其本有之意。
  《性惡》核心观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全文可以“涂之人可以为禹”一段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虽然也在论证性恶、心善说,但重点在“人之性恶”。后半部分论说的重心则转向了“其善者伪也”。文章的前半部分提出“枸(鉤)木”“钝金”之喻,以说明“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即性恶;后半部分则提出“良弓”“良剑”“良马”之喻,以说明“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即心善。以往学者读到这段文字时常常感到奇怪,为何讨论性恶却提出“性质美”的论断 其实只要明白《性恶》的主题并非性恶,而是性恶、心善,以及文章前后内容侧重的不同,这一疑惑便迎刃而解了。这里的“性质美”乃是针对“心辩知”而言,“而”表示一种并列关系。“心辩知”属于“其善者伪也”的范围,称其“性质美”便是自然合理的了。良弓、良剑、良马虽然质地优良,但还需要后天的加工、砥砺、培养。同样,虽然“心辩知”,心具有好善、知善、为善的能力,但还需要“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作者系孟子研究院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
其他文献
《长恨歌》因为写得太凄美了,感天动地,曲尽情致,使特殊的男女情事,获得了普泛性的意义,而让人当成一种表现美丽爱情的“风情”来欣赏了。本意并非美化李杨而歌颂爱情的《长恨歌》,也因为其“侈丽宏衍”的审美特质,而让人误读为一首爱情诗,一首歌颂爱情的诗,认为“爱情是《长恨歌》的第一主题”。  为什么《长恨歌》不是爱情主题的诗呢?  /看创作初衷/  白居易创作初衷是“欲惩尤物”,或者就是说,是作为讽谕诗来
2020年庚子春节,是我记忆中最为安静的一个春节。  在这安静的表象下,白衣天使们不分昼夜、紧锣密鼓地在一线对抗毒魔的荼毒。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有序的指挥下自觉做到足不出户。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期待疫情的拐点,等待抗疫胜利的捷报。2020年庚子春节让我们在现实的残酷中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可触、可感的内涵,也让我们在一种最不愿接受的方式中加速中华民族的成长和成熟。  这场抗击疫情的战
1.问:我现在每天电脑的利用率很高,但发现电脑磁盘的可用空间越来越少,速度也越来越慢,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垃圾文件淤塞造成的。请问是否有清除系统垃圾文件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答:Windows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相当多的垃圾文件,包括临时文件(*.tmp、*._mp)、日志文件(*.log)、临时帮助文件(*.gid)、磁盘检查文件(*.chk)、临时备份文件(如:*.old、*.bak)以
我国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4%。自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之带动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乡分割的状态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城乡教育差距在某些方面仍然比较明显,与城市的教育进步发展相比,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明显滞后。据统计,目前我国县镇以下农村中小
陈嘉许的《禅解红楼梦》迄今为止我所见到的以佛学解说《红楼梦》较为透彻的著作之一。  只有修行的人才能真正看懂红楼梦。“《红楼梦》的基本套路是什么?就是以修行为核心,从发心修行,到后来的明白和行愿,中间经历的种种心路历程。”(陈嘉许:《禅解红楼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P5-6)因为主题是修行者的心路历程,所以《红楼梦》不过是借小说的形式,让读者自己参悟、借鉴、领会作者修行历程之中的各种心理
中国文化有重“生”的价值取向,这在《易传》中有非常典型的表述:“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上》)“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下》)都将“生”置于极高的地位。然而历代奔竞之士,或不免因事功而妨“生”害“生”,故有黄犬鹤唳之叹,亦有“出师未捷”之悲。此类有违重“生”之旨的悲剧,足可为前车之鉴。  本期的五篇文章,选取刘向、陶渊明、白居易、陆游四位历史名人,对他们在出处选择、自我心灵安
教学内容    这节课是从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学科的特点出发,把信息技术的搜索引擎作为技术手段,劳动技术课的篆刻内容作为探究对象进行整合。此设计摆脱了信息技术课上单纯进行技术讲解的尴尬局面,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篆刻是初中一年级劳动技术课程,在以往的劳动技术教学中,教师把已经打印好的学生名字的篆书发给学生让他们临摹,学生的积极性不是
编者按:  “同题会课”是在教学实践层面展开的一种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教研形式,即教师们事先商定一个课题,各自独立备课,然后集中在一个学校同上一节课。“同题”可以让参与者用一种“比照”的眼光对课堂内外进行观察,然后大家在有的放矢的思考与研讨过程中相互碰撞、融会。“同题”是特色,但“会”才是活动的重心。通过“同题会课”,不仅可以领略到不同教师对相同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还可以借此从不同的角度打磨课堂细
观点  1/1融合,教育信息化的生态发展之路李奕  2/1推动远程合作学习 进一步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王吉庆  3/1用信息技术支持有效学习 高利明  4/1实现教学技术的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转向 杨哲  5/1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需把握好五对关系 王晓芜  6/1从人文关怀角度落实中小学信息伦理教育 王铟  7-8/1抓住教师这一“最重要的资源” 杨宏  9/1减少无效劳动 回归学科本位价值王爱胜 
上世纪6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参加农业劳动。 摄影:晓庄  听说江苏作家陈德民近日出版了一部知青题材的小说,心中非常期待。我曾拜读其1280行的古风体七言长诗《印象南京》和文艺评论集《灯下夜读》等大作,深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所感动。第一时间读罢这本《红杉树下》,感觉他的笔触较之前的几部小说作品更加细腻兼有一种厚重感,在创作的道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本书的创作背景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