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提了出来,这对每个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发展数感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关注学生;培养数感;发展数感
新颁发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新课标中有六个核心概念,它们是: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数感”摆在首要的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理解“数感”?怎样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下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形成数感
数感的培养也要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去试着感知、发现,主动地探索,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撷“生活实例”。比如在四年级教学认识整万数时,让学生感受一万、十万、一百万、一千万这些数究竟有多大时,出示图片一张纸很薄很薄,一万张纸大约1米,比我们的课桌高一点,十万张纸大约10米,相当于3层楼的高度,一百万张纸大约100米,大约是一座30层大厦的高度,一千万张纸大约1000米高,差不多是一座大山的高度,同学们在一片感叹声中,真切感受到了这些数到底有多大,这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它不仅可以启蒙数感,还能培养学生“亲数学”的行为,使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二、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数感
数感的培养和发展当然离不开实践活动,学生对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对于他们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在教材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设计了好的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如在“分类”教学时,延伸到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房间,并说说这样整理的理由;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的时候,让学生建立十进制概念,理解计数单位“十”是培养数感的基础。在新课伊始,我出示生活当中熟悉的物品,渗透以一当十的数学思想,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果。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儿童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探索,这样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多种能力,调动非智力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多种形式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数感。
三、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领悟数感
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感,就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组织了学生进行发现生活中的两位数和生活中的两样事物进行比较的活动,学生们很感兴趣,纷纷记录下来,如:一年比一天长得多;正方形的边比三角形的边多1条;英语课比语文课少很多。数学课比语文课少一些;森林里的树比马路上的树多很多;水瓶座(1月21日~2月18日)出生的小朋友比双鱼座(2月19日~3月20日)出生的小朋友出生的早一些。我把学生的发现汇编成2本发现集,发给学生,并要求同学之间互相进行交流。学生可高兴了,不仅读自己的,还读人家的,追问同学怎么想到的,怎样发现的。学生以其独特的认识,用小孩子的共同语言来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锻炼了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学会了倾听,从别人的描述中发现、思考了问题,为数感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让学生在应用探索中升华数感
课程改革给数学课堂的教学资源带来了开放性,扩大了课堂教学的范围。让生活世界中的数学问题走进了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数感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学到一种“活”的数学,是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的数学。例如:二年级租船方案:学校组织学生划船,大船每条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坐4人,租金8元;全班50人,请你设计一种租船方案,计算出钱数,比较哪种方案租金最省?并说说理由。春游是一件让学生快乐的事情,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想出了多种解决方案:①1条大船和11条小船,租金98元;②3条大船和8条小船,租金94元;③5条大船和5条小船,租金90元;④7条大船和2条小船,租金86元。经过比较发现租7条大船、2条小船租金最省。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而且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因此结合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些途径,加深学生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数感的培养和发展,不仅让教师的课堂变的丰富有趣,让教学效果得到改善,而且这也是对学生生活的的一种价值导向,没有不会学习的学生,只有不懂得引导的教师,只要教师注意了平时对孩子们点滴的积累,细心的引导,相信学生的数学素养就在数感发展中悄悄成长。
【参考文献】
[1]赖德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孔企平.《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与方法》[z].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朱杰人,2002年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桃溪实验小学)
【关键词】关注学生;培养数感;发展数感
新颁发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新课标中有六个核心概念,它们是: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数感”摆在首要的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理解“数感”?怎样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下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形成数感
数感的培养也要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去试着感知、发现,主动地探索,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撷“生活实例”。比如在四年级教学认识整万数时,让学生感受一万、十万、一百万、一千万这些数究竟有多大时,出示图片一张纸很薄很薄,一万张纸大约1米,比我们的课桌高一点,十万张纸大约10米,相当于3层楼的高度,一百万张纸大约100米,大约是一座30层大厦的高度,一千万张纸大约1000米高,差不多是一座大山的高度,同学们在一片感叹声中,真切感受到了这些数到底有多大,这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它不仅可以启蒙数感,还能培养学生“亲数学”的行为,使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二、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数感
数感的培养和发展当然离不开实践活动,学生对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对于他们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在教材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设计了好的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如在“分类”教学时,延伸到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房间,并说说这样整理的理由;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的时候,让学生建立十进制概念,理解计数单位“十”是培养数感的基础。在新课伊始,我出示生活当中熟悉的物品,渗透以一当十的数学思想,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果。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儿童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探索,这样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多种能力,调动非智力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多种形式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数感。
三、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领悟数感
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感,就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组织了学生进行发现生活中的两位数和生活中的两样事物进行比较的活动,学生们很感兴趣,纷纷记录下来,如:一年比一天长得多;正方形的边比三角形的边多1条;英语课比语文课少很多。数学课比语文课少一些;森林里的树比马路上的树多很多;水瓶座(1月21日~2月18日)出生的小朋友比双鱼座(2月19日~3月20日)出生的小朋友出生的早一些。我把学生的发现汇编成2本发现集,发给学生,并要求同学之间互相进行交流。学生可高兴了,不仅读自己的,还读人家的,追问同学怎么想到的,怎样发现的。学生以其独特的认识,用小孩子的共同语言来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锻炼了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学会了倾听,从别人的描述中发现、思考了问题,为数感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让学生在应用探索中升华数感
课程改革给数学课堂的教学资源带来了开放性,扩大了课堂教学的范围。让生活世界中的数学问题走进了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数感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学到一种“活”的数学,是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的数学。例如:二年级租船方案:学校组织学生划船,大船每条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坐4人,租金8元;全班50人,请你设计一种租船方案,计算出钱数,比较哪种方案租金最省?并说说理由。春游是一件让学生快乐的事情,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想出了多种解决方案:①1条大船和11条小船,租金98元;②3条大船和8条小船,租金94元;③5条大船和5条小船,租金90元;④7条大船和2条小船,租金86元。经过比较发现租7条大船、2条小船租金最省。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而且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因此结合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些途径,加深学生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数感的培养和发展,不仅让教师的课堂变的丰富有趣,让教学效果得到改善,而且这也是对学生生活的的一种价值导向,没有不会学习的学生,只有不懂得引导的教师,只要教师注意了平时对孩子们点滴的积累,细心的引导,相信学生的数学素养就在数感发展中悄悄成长。
【参考文献】
[1]赖德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孔企平.《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与方法》[z].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朱杰人,2002年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桃溪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