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现阶段,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给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的主导下,高中语文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陈旧的理念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对不断变化、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要冷静思考、抓住机遇、与时俱进,要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吃透精神,积极探索,才不会“误人子弟”,才不会“淘汰出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给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本文就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师应作哪些转变才能促进课程改革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程理念 应对策略
一、在新课标理念下,观念更新势在必行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育就是服务,不过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有了这种观念,我们才会面对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服务;有了这种观念,师生才会平等相处,我们教师才不会以师道尊严凌驾于学生之上;有了这种观念,我们教师才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什么是人才?李白诗句中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有用就是人才。我们知道学生千人千面、个性迥异,但每个老师都有一个共性,都会偏爱那些成绩优秀者,对他们悉心关照、百般呵护,而对那些成绩低下者则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孰不知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得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因此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相当重要。
二、在新课标理念下,角色转变不容忽视
在新课标中,师生关系是互动的。随着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学科知识不断增加且发展极快,语文课堂已经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全部教给学生,有的老师的知识已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况且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多样化了,许多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甚至互联网上获取大量信息,甚至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学生比老师知道得多的现象。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新鲜的信息,学不到有用的知识,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那么他们难免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出现排斥和逃避上语文课的情况。
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教学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我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促进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的信息比老师多,老师可以从学生那里学习很多东西。我们要赏识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在学生倾诉时,我们是耐心细致的听众;在学生得意时,我们是兴趣盎然的欣赏者;当学生迷路时我们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告诉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畏惧时我们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向上攀登。要通过对话实现教学相长、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三、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学方式力求创新
我们知道语文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地方,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天堂。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创造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心理气氛。这种心理气氛是在师生交往互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被动地接受,愉快、求知欲从何而言?在教学中,如果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就意味着合作,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意味着是一起分享理解,是生命活动、成长和自我表现实现的过程。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在享受着各自交往中的快乐的同时,也在共享着彼此带来的快乐。
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创新,要变灌输式的教學为启发式的教学,变重结果的教学为重过程的教学,变单一的信息传递的教学为综合信息交流的教学,变单兵作战的教学为与他人合作的教学,变模式化的教学为个性发展的教学。只有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才能改变沉闷的课堂教学,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四、在新课标理念下,要不断学习,展现魅力
语文教师是语文的形象,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谈举止都该是语文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真挚的感情,精妙的语言,和谐的音韵节奏,深刻的思想内容,都是语文教师的标志。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更要体现以上特色,不仅要有真才实学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语文学科上是学生的领路人,还要在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上是学生的引导者,在课堂上以丰富的知识、高雅的气质、不俗的谈吐吸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这样才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语文教师任重道远,只有立足新课标,与时俱进,勇于尝试,发挥优势,挖掘潜能,整合教育资源、盘活教育资源,才能不被时代的潮流所淘汰,才能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才能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程理念 应对策略
一、在新课标理念下,观念更新势在必行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育就是服务,不过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有了这种观念,我们才会面对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服务;有了这种观念,师生才会平等相处,我们教师才不会以师道尊严凌驾于学生之上;有了这种观念,我们教师才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什么是人才?李白诗句中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有用就是人才。我们知道学生千人千面、个性迥异,但每个老师都有一个共性,都会偏爱那些成绩优秀者,对他们悉心关照、百般呵护,而对那些成绩低下者则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孰不知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得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因此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相当重要。
二、在新课标理念下,角色转变不容忽视
在新课标中,师生关系是互动的。随着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学科知识不断增加且发展极快,语文课堂已经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全部教给学生,有的老师的知识已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况且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多样化了,许多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甚至互联网上获取大量信息,甚至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学生比老师知道得多的现象。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新鲜的信息,学不到有用的知识,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那么他们难免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出现排斥和逃避上语文课的情况。
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教学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我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促进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的信息比老师多,老师可以从学生那里学习很多东西。我们要赏识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在学生倾诉时,我们是耐心细致的听众;在学生得意时,我们是兴趣盎然的欣赏者;当学生迷路时我们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告诉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畏惧时我们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向上攀登。要通过对话实现教学相长、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三、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学方式力求创新
我们知道语文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地方,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天堂。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创造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心理气氛。这种心理气氛是在师生交往互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被动地接受,愉快、求知欲从何而言?在教学中,如果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就意味着合作,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意味着是一起分享理解,是生命活动、成长和自我表现实现的过程。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在享受着各自交往中的快乐的同时,也在共享着彼此带来的快乐。
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创新,要变灌输式的教學为启发式的教学,变重结果的教学为重过程的教学,变单一的信息传递的教学为综合信息交流的教学,变单兵作战的教学为与他人合作的教学,变模式化的教学为个性发展的教学。只有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才能改变沉闷的课堂教学,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四、在新课标理念下,要不断学习,展现魅力
语文教师是语文的形象,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谈举止都该是语文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真挚的感情,精妙的语言,和谐的音韵节奏,深刻的思想内容,都是语文教师的标志。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更要体现以上特色,不仅要有真才实学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语文学科上是学生的领路人,还要在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上是学生的引导者,在课堂上以丰富的知识、高雅的气质、不俗的谈吐吸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这样才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语文教师任重道远,只有立足新课标,与时俱进,勇于尝试,发挥优势,挖掘潜能,整合教育资源、盘活教育资源,才能不被时代的潮流所淘汰,才能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才能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