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光柱:从一级战斗英雄到盲人作家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因央视春晚上的一首《小草》,这个20出头的小战士影响了一代人。他是第一位演讲超过2800场次的新中国英雄、第一位军界盲人诗人、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
  情到浓时:铁血男儿也有泪
  1963年,史光柱出生于云南省马龙县一个农村贫困家庭。1982年参军被分配到云南边防部队某团九连,之后被提升为班长。1983年底,在一次战斗中,上级把主攻作战任务交给了史光柱所在团。战前,史光柱向连队递交了写有“宁可前进一步死,也决不后退半步生”的血书。
  1984年4月28日老山战斗打响后,史光柱担任突击班班长,代理身负重伤的排长指挥战斗。在率领全排战士向高地冲击时,敌军一发炮弹落在离他头部4米高的树枝上爆炸,他左臂负伤,右耳膜震破,顿时昏了过去。苏醒后,史光柱继续带领战友们向前攻击。这时,他又被敌人的手榴弹炸伤,左眼球被打出眼眶,右眼球也被两块弹片击中。此时,史光柱身上4次共8处负伤,但他仍坚持不下火线,继续指挥战斗,带领全排一举攻占高地,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1984年9月4日,中央军委授予史光柱“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同时,共青团中央授予他“全国十杰青年”。这年国庆前夕,他受到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学士学位:凝聚妻子情与爱
  1986年春节前夕,史光柱等英模应邀来到北京作先进事迹报告时,他收到了一封女青年写的信:
  “尊敬的史同志:你好!我不仅听过你的报告,而且你用带有地方特色口音演唱的《小草》早已深深打动了我,如果我说敬佩你的话,不是你在战场上的行为,而是你对待伤残的态度……
  也许你不知道我是谁,我叫张晓君,今年23岁,大学刚毕业。其实我想要说的话,许多人写信都跟你说过了,我只是想说人生的道路很长,现在全国人民都在用真诚的感情欢迎你们,但这种真诚是春天的真诚,如果春天走了,剩下的是秋天或是冬天,你怎么度过……当鲜花和掌声不再出现在你身边时,我想你需要人帮助……我愿意做你的眼睛!”
  张晓君的这封信深深地触动了处于鲜花和掌声中的史光柱。史光柱欣慰地说:“在众多战友的竭力帮助下,最终,张晓君成了我的妻子,成了我的一双明亮的眼睛。”
  1986年9月,史光柱被特招进入深圳大学中文系求学。从一名搏杀疆场的军人,到一名大学生,摆在眼前的现状是:他仅有初中文化,而且还是个盲人,这个书怎么读?
  此时,张晓君毅然放弃工作,从北京来到深圳大学陪伴照科史光柱。每天上课铃一响,她便搀扶着丈夫走进课堂,边小声解释边做笔记。晚上,她忙完家务又赶着为丈夫辅导功课。
  1990年7月,史光柱攻读完了大学本科全部课程,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学士学位的盲人。他说:“要是没有深大的求学经历,要是没有妻子的悉心照顾与鼓励,我还真不知道现在在干什么呢!”
  潜心创作:苦乐人生有支点
  谈到创作经历时,史光柱说,1984年在医院治病期间,因为自己看不到阳光,心里十分烦躁,当时真有一种绝望感。
  1985年,史光柱在上海住院期间,突然想到了排长那只受伤的手,他一时来了灵感,在心中写了《手》、《我恋》两首诗,请护士代笔抄写后试着向全国多家报刊投稿,没想到很快被上海几家大报采用发表。“那一刻,我突然发现,在黑暗的世界里,我找到了人生另一个支撑点。”史光柱笑道。
  双目失明后,他考虑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今后干点什么、什么是新的奋斗目标?每当他思考这个问题时,一些难忘的往事便开始撞击他的灵魂,他想通过某种方式把思想情感表达出来。
  于是,史光柱选择了写诗、写散文。他利用收音机、录音机开始自学,请医生、护士、卫生员帮他读书代笔。尽管他的文学基础非常差,学得很吃力,尽管他的眼前依旧是漆黑一片,尽管在他没有眼睛的道路上会遭遇许多坎坷和风雨,但史光柱坚信,生活的道路总有一些花是香的,总有一片情是真的,总有一滴血是热的,也总有阳光能把他的心头照亮。通过一年多时间自学,史光柱就创作了100多首反映老山前线战斗生活的诗歌,先后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诗刊》等报刊发表。
  1985年,由他作词并演唱的《小草》从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走进干家万户,史光柱这个响亮的名字铸造了新一代不朽的军魂,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精神偶像。1987年,他出版第一本诗集《我恋》;1990年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1991年诗集《背对你,投向黑色的河流》获得鲁迅文学奖;1993年底,中国作家协会专门召开史光柱作品研讨会,首次提出“史光柱诗歌现象”。不仅如此,许多作品还被俄、法、英等国翻译出版并广为传播,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2009年2月,他的又一诗集《寸爱》出版。30年来,史光柱并没有以功臣自居,没有以英雄的称号贪图享乐,而是用他那伤残而又壮实的身躯,在生命的制高点上,不断地超越自我。他一边搞创作,一边应邀到全国各地演讲,人生充实而快乐。
  领袖接见:胡锦涛说认识他
  2009年5月,经中央批准,中宣部、中组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简称“双百”人物)评选活动。9月10日,“双百”人物评选揭晓,史光柱高票当选“新中国成立以来100位感动中国人物”。
  “史光柱,我认识你,也记得你……”9月14日下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接见史光柱等“双百”人物代表时,亲切地握着他的手,俯身在他耳边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激动人心的一刻,令史光柱终生难忘。
  2005年10月,史光柱戴着大校军衔从成都军区驻云南某部副政委岗位上退休,享受副师级待遇。2012年,根据有关政策,他随妻子张晓君正式落户北京市丰台区,成了一名北京人。
  2014年5月,首张由史光柱作词作曲的音乐专辑《大爱万里行》由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专辑共收录了2008年后他创作的《大爱万里行》、《与祖国共奋进》等18首原创歌曲。
  曾任深圳大学校长的章必功担任过史光柱的老师,他时常自豪地向人们提起,“深圳大学有‘两柱’,一个史玉柱,一个史光柱,以前学校常让学生们向这‘两柱’学习。史玉柱创造‘脑白金’营销神话;史光柱的诗歌真诚且充满正能量,他尝试作词作曲更是一种跨越,没想到也很棒。”
  史光柱透露,目前他正在筹备出版新诗集《阳光一点》和散文集《春天,我的春天》。他说:“经历过生死后,我认为活着本身就是幸运、幸福和美好,我要抒发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不能浪费每一天。”
  (据《中国文化报》)
其他文献
戴克林原名戴道驹,戴克明原名戴道奎,按红安的话说,两个人是共爹(大别山人将爷爷称为爹)的兄弟。参加革命十年后,二位堂兄弟因不在一个部队,见了面竟然不相识。这种一门双虎将、兄弟两将军的现象,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并不多见。  戴克林少将  在众多的开国将领中,戴克林将军是一位传奇式的“大怪人”。他的脑袋布满伤疤,却是公认的聪明过人;他指挥作战喜欢喝水,一喝水就有妙计打败敌军;他爱笑爱唱歌,无论是在战场还
期刊
1957年,秦基伟从军事学院战役系毕业,被任命为昆明军区司令员。在回忆录中,他说:“有一件事使我终生受益,那就是同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兼外长的接触。”  周总理的修养令人印象深刻  云南是我国西南的边境省份,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是我国通往亚非许多国家的主要空中通道。周总理、陈外长出访,经常路过昆明,在昆明小憩数日,这使我(秦基伟)有较多机会接受他们的言传身教。  周总理一直
期刊
1950年初,全国大陆都几近解放时,海南岛成为蒋介石残兵的据点,毛泽东着手开始了解放海南岛的作战安排。但是,由谁去解放海南岛呢?朱德总司令征求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说:“就叫43军及40军准备攻琼崖吧。”  40军和43军都是四野的王牌军,但是,渡海只有木帆船,这要横渡400多里的琼州海峡,并且要登上海岸去,比当年渡长江、打南京作战的难度还要大。为此,防守海南岛的国民党将领薛岳大言不惭地说:“我可不
期刊
1979年,43军在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连续作战28天,基本歼灭越军1个团5个营,大部歼灭越军3个营,部分歼灭越军5个营,共歼敌5269名。1979年3月3日,《解放军报》发表战地通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西边防前线某部》,报道了第43军将士前仆后继、英勇作战的情况。文章在篇尾写道:“我们的边防战士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他们像当年赴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样,是我们新一代最可爱的人。”这一篇
期刊
红二十五军中三位赫赫有名的战将,陈先瑞(1914-1996,安徽省金寨县人)、韩先楚(1913-1986,湖北省红安县人)、刘震(1915-1992,湖北省孝感孝昌县人),出自一个鲜为人知的战斗班。  该班的战斗编成序列,当时属于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所领导的特务四大队。名为大队,其实也不过一个连,成员都是经过挑选的战斗骨干,武器装备较好,行动神出鬼没。  被称为“老班长”的陈先瑞,那时才18岁。起初
期刊
朱德是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忠厚长者,和他接触过的人,都说他像一位老农,温和没有脾气。他对大人如此,对孩子们更是具有博大的爱心,犹如慈父。在中央苏区就流传着许多他关爱儿童的故事。  1929年秋,红四军打下赣南于都县方屋土围子,朱德分到了100个银毫子(约值今人民币500元)。朱德的笠笸(斗笠)破了,不能遮雨,该换顶新的了。  一天,朱德和警卫员来到于都县银坑墟挑选笠笸,突然传来“卖米粿”的叫卖声
期刊
1940年2月25日,杨靖宇牺牲后两天,日本鬼子将杨靖宇的人头在通化示众了3天后,送到了新京(当时长春)关东军司令部,放在二楼医务科用药水浸泡。国民党接收政权后,杨靖宇的头颅被存放到长春医科大学医疗器械室。后来杨靖宇将军的头颅又是如何回到共产党人手中的?2009年,长春市95岁老人王淑茹揭开了一段绝密的历史。  王淑茹嫁给了一个名叫杜文学的医生。杜文学当过军队的医官,两人结婚后,在佳木斯市开办了一
期刊
枪声停了下来,炊事员杨建清挑着饭,爬上了阵地。他放下担子,手里拿着一封信,大声喊:“杜兴山——杜兴山——”杨建清接连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杨建清感到心里一沉,往日里,只要他喊谁的名字,谁就会高兴地跑过来。可是,今天不仅没有人应声,而且大家都抱着枪,坐在战壕里,一动也不动……  这是发生在28年前老山前线的真实一幕。28年来,这一幕已经在杨建清的脑海里闪现了无数次。那天,杨建清下了山,手里攥着那封没
期刊
第三任政委 谢镗患  (任职时期:1952,04-1952.07)  (1916-1989)江西赣县南塘镇大都村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获一级解放勋章。  谢镗忠,江西省赣县南塘镇大都村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谢镗忠历任红9军团3师8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红四方面军红32军教导队代政委、96师政治部宣传科
期刊
战争年代,娇小玲珑的年轻女子,背着药箱疾行于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冒着随时被子弹击中的危险,勇敢地为负伤的战友包扎止血……这样的情景,是发生在“四野”战地医生杨琳身上的真实写照。参加过辽沈战役,之后成为“四野”专门培养战地医生的学校——特种兵青干校医务大队创使人,杨琳称,虽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有战友曾将她从炮灰中扒出。但与牺牲的战友相比,自己是幸运的。  虽说是医学专科学校毕业,但1947年参军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