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的辐射(创作谈)

来源 :青海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tkj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似站在某个点回身遥望。
  先说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的舅舅,从小我就翻舅舅小木箱里的书,人太小,有些字不懂,我会连贯前后两个字理解中间字,用会的字联系图片连接那些故事,那些骑马佩战刀、穿盔戴甲的人物,那个没穿鞋迎人的,那个吐血而亡的,我想大概看的就是《三国演义》。我曾写过短随感,其中最难忘的截面是当我要翻流行一时儿女情长的书时,身为教师的舅舅并没有过多的话,只言一句:这些书并不是太好。从此我没有过多关注那些不必要的书。非常感谢我的舅舅,当我长大成人远行时,只告诉我一句:我相信你。我好脾气善良的舅舅是我兴趣的启蒙老师,且那些兴趣没走歪路。
  我的奶奶永远把文字归置到一种神圣的供位上,只要有文字的(无论藏字汉字什么字)她都不允许我们踩在脚下,需放在相对洁净的地方,这是从小对文字的敬畏——最初的敬畏。
  在大学的图书馆里看过不少好的作品,其中不乏需要用心灵深入的作品。好的书好的文字犹如无窗无门的屋子里透出来的光。消化一本书——聪明和内化当然不一样,文字,我以为一定要成为自己内化的东西,而不是故事能讲一大堆,不是看前面就知道后面结局的聪明。大专期间一定拓展了自己的审美观,审美观的提高会让一个人读书的品位越来越高,文学素养也日益趋好。有些书看似简单却不简单,我以为这里一定有哲思垫底。
  我是一个相信写作有虚荣写作、技巧写作、经验写作与才华写作之分的人。我以为的写作不能偏离轨道,什么叫偏离轨道?就是没有自己的特点,没有自己生活的土壤,用大众化的语言叙述大众化的生活。这并不是一个成功的作品。
  舉个隐喻的例子,说——
  “看到鸟飞吗?听到鸟叫吗?”
  “是的,我们能看到,我们能听到。”
  “但是能画出鸟的叫声吗?”“如果画出鸟的叫声,鸟的叫声你懂吗?”
  “……”
  这说明什么?说明艺术是有层次的,是有高中低档的。就像有的画是画给大众看的,有的画是画给懂画的人看的。因为“大众懂”不是最高的标准,有一就有二三,甚至还有四。“高标准”,有其更高的精神层面。
  我对文字有一种自信,但有一阵我忽然不敢动笔了,我称其为“慎手期”,这有很多原因,这是一种滞涩感的阻碍。但它并不妨碍我持续思考。
  我们的思维是否应该有这样一个意识:即使写着同一个文字,也就是我们用汉语写作,但它也是有区别的,因为它生存的土壤、环境以及人文的不同,所以它一定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可复制性和“文字语言”。如果对自己的文化都触碰不到,我们还能做什么?每个人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写作者的文字也是冠有其名的文字,这一点无可否认。如同一个人有性格气质,一个写作者的文字也有性格气质。但似定位纷杂。
  我们尽其所能说极了词汇,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如何用别样的风味再打造它,然后在故事中发光。在文字的版图踏歌而行——我从冬天开始经历所有的季节,山径时窄时宽继续前行。
其他文献
葛文荣的小说我看的是“浮生记系列四篇”和“草原短篇小说“两篇,总体感觉他的创作基础不错,小说有自己的地域特色,草原,牧场,都是自己熟悉的东西。也明白了小说的技巧,从故事设置看,起承转合都不错,最大的问题是有不少故事核,却没能讲好故事。  比如第一个短篇小说《石头》,让我想起了小时看的戏《墙头记》,大意也是讲的兄弟三人不愿养老人,老父亲把石头锁在柜子里,两家抢着养老人。后来,父亲去世了,儿子们才发现
期刊
评价一个陌生人的散文有时很容易———它出自内心忍不住的欢喜与冲动;而评价一个熟人的散文却显得很困难———它或许是出自一种友谊与内心的爱。面对辛茜的文字,内心的感触就不是前面这几个动词所能概括的。她对我而言是个“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指之前在一些刊物上读过她的不少作品;陌生指有关她的個人信息我一点都不知道,只是以一个前诗歌评论者的身份与直觉,从她的文字里看到她模糊的身份是置于西部、青海的大轮廓中的。
期刊
古典音乐规模盛大的年代已然落幕,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音乐运动,虽然曲折迂回,但自然渗透到我国社会并在民族的土壤中不断成长。无疑,从作曲的世纪到演奏的世纪的转换与变迁的过程中,我国涌现了无数才华出众的音乐家、歌唱家。在这里,我所要叙述的并非是在全国音乐界、歌唱界光彩夺目的歌唱家,而是在青海这片高大陆上,一直心怀热情执着从事着看似喧嚣实则孤独的音乐歌唱和教育事业的吴一止老师。  工厂大院的音乐启蒙  
期刊
摘 要: 纷繁而不加修辞的动物意象构成萧红作品独具一格的审美特色,它们涵纳了萧红苦苦探询人类生存处境所得的思想结晶,又集文化意蕴、叙事功能和抒情功能为一体,是通往萧红作品核心世界的必经之路。萧红直面人的生存处境,在审美意象中引入象征思维,却又立足于“象”,构成了动物意象丰富的意义指涉。  关键词:萧红;动物;意象;独创性  翻开《萧红全集》,我们可以感受到北方的人们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即便
期刊
摘 要: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纵观全国新农村发展不难发现——基层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发展中的模范带头作用非常重要。四川南部县寒坡乡四房嘴村雍宗满同志的成功事迹堪称典范。通过对当地村民走访调查和对走访记录、原始资料的认真分析,找出差异。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知识,提出自己的意见,探讨基层共产党员应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自己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期刊
断断续续写了二十多年诗,但现在很少谈诗了。不仅在写诗的人面前提得少,生活中也几乎“失语”。这些年,和投缘的人只是喝喝酒,喝醉了就在西宁深夜的街道上吼两嗓子“花儿”。至于诗,有时仅仅是相聚的由头,只在三五知己之间,即使不说,也已心会。  不是没有说的话,而是生活中缺乏真正尊敬它的人。尤其现在,诗坛似乎成为一个走秀的舞台,“诗人”们晃来晃去,抛抛媚眼,甩甩长袖,自以为是;闹哄哄一场,只为证明自己存在,
期刊
在年轻的中国电影史上,女性银幕形象的刻画是其不得不提的浓墨重彩一笔,而其中,旧中国时期影片又由于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因素,则更为“女性”这一名词增添了独特的意识形态意义。笔者将这近五十年的风雨历程划分成三个部分,并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力求探索出女性银幕形象流变的大致路线。  一 从早期电影说开去  自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定军山》横空出世,中国早期电影时期算是正式拉开了帷幕。但对于素爱
期刊
2017年冬夜,上初中的孩子看到我的床头上有一本书,名叫《今生寂寞》,她随手拿起来翻了翻,没想到一直喜欢看网络小说的她,却看得入了神,她说这本散文集写得好,每篇文章很短,笔触细腻,打动人心。她向我仔细询问了作者宋长玥的写作情况,说这样的书如果放在网上卖,或经策划推广,一定会销得不错。她要向她的同学们推荐这位诗人地域特色鲜明的作品。  我的孩子阅读经历尚浅,爱看网络文字,为什么却偏偏喜欢看这本书呢?
期刊
摘 要: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根据目前党群关系的现状,可从在价值层面树立和加强党员干部正确的群众观,在制度层面确立和完善党群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在操作层面改进和创新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方法等三方面着手,以保证中央提出并部署的要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关键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着力点  一 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广泛征求党员干部群众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研究生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困扰。本文简要分析了朋辈团体心理辅导作为最合适研究生的心理辅导方式的原因,并阐述了其具体的运作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工科研究生;模式探索  一 背景  相比于其他群体,研究生具有如下特征:(1)年龄大。研究生在整个学生群体中年龄较大,生活经历更丰富,人格基本定型,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