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团学组织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力量,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导下,大学生团学组织作为“思政育人”一股重要力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短板和问题。学校要促进团学组织良性发展,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和第二课堂效应,就应该充分认识目前大学生团学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思考探究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团学组织存在的问题剖析
1、“动机不纯”,大学生团学组织中部分团学干部目的性强,功利心强,存在“官”本位思想。
在当今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认识到,大学生在学校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地“读死书”无法全方位的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他们把学生组织称做“小社会”,抱着功利的目的把加入团学组织仅仅当做“体验”社会,在工作中大多“唱高调”,接地气者甚少,对学生工作缺乏责任心、耐心和恒心。还有些学生干部只把加入团学组织当作入党、评优、评奖的踏脚石,把学生干部的身份当作加分的“护身符”,对学生工作的信念感不强,对工作的付出斤斤计较,甚至出现无利不往的现象,对于一些没有明显回报和好处的工作“敬而远之”。更有些学生干部抱着严重的“官本位”思想,认为学生干部也是个一官半职,利用学生干部身份在同学面前“耍官威”、“摆架子”。近年来,学生干部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学生会干部要求学生淋雨听他训话”“不能随便@的杨主席”等等“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行为皆是因为这种思想在作祟。
2、“管理不善”,大学生团学组织普遍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有力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能力。
无制度,不管理,一个组织的有效管理和良性运行,少不了完善的制度机制。当前大学生团学组织普遍存在制度机制建设不够完善、不够精细和执行不力的现象。在日常的管理中,往往无据可依,工作思路不明,充满着随意性,处处讲“人情”。有些制度制定和执行流于形式,只存在于纸上,泛泛而谈,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些制度没有统一标准,互相矛盾,比如同一组织,各部门间没有统一的学生干部考核制度,各有一套标准且不尽相同。此外,组织内部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检查督查制度,考核不严,考核无法落地,这导致了学生干部职责划分不清,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缺乏监督,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团学组织内部管理运行难以形成正向激励效应。
3、“能力不足”,大学生团学组织缺乏自我规划、自我创新动力不够。
内容老套、形式缺乏吸引力,甚至需要采用“强制”手段要求学生参加已经成为大学生团学组织举办学生活动的一个通病。归根结底,是因为大学生团学组织缺乏自我规划和自我创新的动力。学生干部往往在新加入组织时干劲十足,一段时间后,适应学生工作后,极容易陷入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窠臼。在工作中,缺乏主动,工作方法简单,只是按照前辈的工作模式照搬照抄,或者只听从老师的安排,老师指一指,团学组织摆一摆,没有真正发挥自身能动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进行组织内部的自我规划和自我创新。在开展活动时也多为被动安排,把精力放在完成既定动作,没有深入到学生中去做调研了解需求,没有因时而动,缺乏创新性,这种脱离学生需求又不符合时代特点的学生活动是本末倒置的,没有生命力的,自然不能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育人效果也大打折扣。
4、“业务不精”,大学生团学组织指导力量专业化、职业化做得不够。
当前大学生团学组织的指导力量主要为辅导员、专业老师和学校团委部门负责老师。这些是学校内和学生接触最多,也最了解学生的人员,由他们担任团学指导老师无疑有一些天然的优势。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员并不是专业的管理人才,在团学指导工作中,缺乏专业知识的指导,在相应的管理技能上也有所欠缺,工作中多用简单的布置任务的方式来进行,缺乏对团学组织可持续发展和对让每一位学生干部得到充分锻炼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思考和能力。同时,学校对于团学组织指导力量的重视度不够,对于促进团学组织指导力量的进步也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有效手段。这导致大学生团学组织指导力量容易出现“业务不精”的现象。
二、大学生团学组织存在的问题对策
1、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双管齐下,优化学生干部队伍。一方面要端正大学生加入团学组织的动机和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共青团工作时指出:团的工作要心系广大青年,真心诚意为他们办事。要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千万不能官气很重,架子很大。作为青年中的优秀代表的团学干部,应谨记习总书记的教导,离精致世故的功利主义远一些,离身边的同学近一些。树立新时代团学干部好形象,让大学生团学组织成为青年旗帜,担负起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职责,凝聚起强大的青年力量。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和激励制度。我们反对“别有用心”地加入团学组织,但也不能忽视学生干部合理的需求与回馈。完善的考核和激励制度能让学生干部付出有获得,斩断“用爱发电”激起的负面情绪。让学生干部意识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在大浪淘沙中让真金子发光,让真正有志于学生工作的团学干部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推进团学组织和学生干部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
2、营造良好氛围,全方位提升学生干部素养。
团学干部的个人素养直接影响着学校团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一方面,从学校到学院应着力为学生干部多创造学习与锻炼的机会,全方面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指导老师也要多鼓励、点拨学生干部自身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和个人能力素质。摒弃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畏首畏尾和瞻前顾后的陋习,要有推陈出新,干事创业的勇气和决心。
3、全方位锻造指导力量,打造专业化指导老师队伍。
在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的时代,青年人接收的信息和观念总是最前沿最时尚的。作为团学组织的指导老师,要能跟他们说得上话,又要真正有说服力,就应该在意识上、知识上和技能上不断去充实自己。首先指导老师自己得有本领恐慌的忧患意识,能够主动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其次要加强自我学习主动性,积极向书本、实践和学生干部学习学习知识,增加技能。此外,学校也要多为团学组织指导老师提供更多样、更全面的充电机会,打造更加专业化、专家化的大学生团学组织指导队伍。
参考文献:
[1]王子强,蒲金钰.大学新生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的非正式群体解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08):250-251.
[2]劉桂芬.班级心理辅导在增强大学新生班集体凝聚力中的运用[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06):66-68.
[3]刘晓勤.大学新生班级建设中目标管理的对策[J].天中学刊,2005(03):130-131.
一、大学生团学组织存在的问题剖析
1、“动机不纯”,大学生团学组织中部分团学干部目的性强,功利心强,存在“官”本位思想。
在当今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认识到,大学生在学校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地“读死书”无法全方位的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他们把学生组织称做“小社会”,抱着功利的目的把加入团学组织仅仅当做“体验”社会,在工作中大多“唱高调”,接地气者甚少,对学生工作缺乏责任心、耐心和恒心。还有些学生干部只把加入团学组织当作入党、评优、评奖的踏脚石,把学生干部的身份当作加分的“护身符”,对学生工作的信念感不强,对工作的付出斤斤计较,甚至出现无利不往的现象,对于一些没有明显回报和好处的工作“敬而远之”。更有些学生干部抱着严重的“官本位”思想,认为学生干部也是个一官半职,利用学生干部身份在同学面前“耍官威”、“摆架子”。近年来,学生干部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学生会干部要求学生淋雨听他训话”“不能随便@的杨主席”等等“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行为皆是因为这种思想在作祟。
2、“管理不善”,大学生团学组织普遍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有力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能力。
无制度,不管理,一个组织的有效管理和良性运行,少不了完善的制度机制。当前大学生团学组织普遍存在制度机制建设不够完善、不够精细和执行不力的现象。在日常的管理中,往往无据可依,工作思路不明,充满着随意性,处处讲“人情”。有些制度制定和执行流于形式,只存在于纸上,泛泛而谈,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些制度没有统一标准,互相矛盾,比如同一组织,各部门间没有统一的学生干部考核制度,各有一套标准且不尽相同。此外,组织内部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检查督查制度,考核不严,考核无法落地,这导致了学生干部职责划分不清,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缺乏监督,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团学组织内部管理运行难以形成正向激励效应。
3、“能力不足”,大学生团学组织缺乏自我规划、自我创新动力不够。
内容老套、形式缺乏吸引力,甚至需要采用“强制”手段要求学生参加已经成为大学生团学组织举办学生活动的一个通病。归根结底,是因为大学生团学组织缺乏自我规划和自我创新的动力。学生干部往往在新加入组织时干劲十足,一段时间后,适应学生工作后,极容易陷入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窠臼。在工作中,缺乏主动,工作方法简单,只是按照前辈的工作模式照搬照抄,或者只听从老师的安排,老师指一指,团学组织摆一摆,没有真正发挥自身能动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进行组织内部的自我规划和自我创新。在开展活动时也多为被动安排,把精力放在完成既定动作,没有深入到学生中去做调研了解需求,没有因时而动,缺乏创新性,这种脱离学生需求又不符合时代特点的学生活动是本末倒置的,没有生命力的,自然不能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育人效果也大打折扣。
4、“业务不精”,大学生团学组织指导力量专业化、职业化做得不够。
当前大学生团学组织的指导力量主要为辅导员、专业老师和学校团委部门负责老师。这些是学校内和学生接触最多,也最了解学生的人员,由他们担任团学指导老师无疑有一些天然的优势。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员并不是专业的管理人才,在团学指导工作中,缺乏专业知识的指导,在相应的管理技能上也有所欠缺,工作中多用简单的布置任务的方式来进行,缺乏对团学组织可持续发展和对让每一位学生干部得到充分锻炼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思考和能力。同时,学校对于团学组织指导力量的重视度不够,对于促进团学组织指导力量的进步也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有效手段。这导致大学生团学组织指导力量容易出现“业务不精”的现象。
二、大学生团学组织存在的问题对策
1、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双管齐下,优化学生干部队伍。一方面要端正大学生加入团学组织的动机和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共青团工作时指出:团的工作要心系广大青年,真心诚意为他们办事。要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千万不能官气很重,架子很大。作为青年中的优秀代表的团学干部,应谨记习总书记的教导,离精致世故的功利主义远一些,离身边的同学近一些。树立新时代团学干部好形象,让大学生团学组织成为青年旗帜,担负起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职责,凝聚起强大的青年力量。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和激励制度。我们反对“别有用心”地加入团学组织,但也不能忽视学生干部合理的需求与回馈。完善的考核和激励制度能让学生干部付出有获得,斩断“用爱发电”激起的负面情绪。让学生干部意识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在大浪淘沙中让真金子发光,让真正有志于学生工作的团学干部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推进团学组织和学生干部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
2、营造良好氛围,全方位提升学生干部素养。
团学干部的个人素养直接影响着学校团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一方面,从学校到学院应着力为学生干部多创造学习与锻炼的机会,全方面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指导老师也要多鼓励、点拨学生干部自身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和个人能力素质。摒弃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畏首畏尾和瞻前顾后的陋习,要有推陈出新,干事创业的勇气和决心。
3、全方位锻造指导力量,打造专业化指导老师队伍。
在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的时代,青年人接收的信息和观念总是最前沿最时尚的。作为团学组织的指导老师,要能跟他们说得上话,又要真正有说服力,就应该在意识上、知识上和技能上不断去充实自己。首先指导老师自己得有本领恐慌的忧患意识,能够主动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其次要加强自我学习主动性,积极向书本、实践和学生干部学习学习知识,增加技能。此外,学校也要多为团学组织指导老师提供更多样、更全面的充电机会,打造更加专业化、专家化的大学生团学组织指导队伍。
参考文献:
[1]王子强,蒲金钰.大学新生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的非正式群体解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08):250-251.
[2]劉桂芬.班级心理辅导在增强大学新生班集体凝聚力中的运用[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06):66-68.
[3]刘晓勤.大学新生班级建设中目标管理的对策[J].天中学刊,2005(03):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