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生殿》看洪昇的“至情观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98122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生殿》是清代剧作家洪昇创作的戏剧,描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作品以其独特的爱情观和特殊的创作结构,既展现出了一段以“情”见长的人间至情,又描绘了忠君将士保家卫国的忠孝之情。洪昇在原来题材上的发挥,使“情”得到了充实与完善。
  【关键词】:洪昇;《长生殿》;至情观
  在《长生殿》中,不管是对李杨帝妃爱情的渲染,或是对郭子仪等忠臣忠义之情的歌颂,作者对“情”的表达始终贯穿全剧,并且将这样的“情”表现得丰富而生动。
  一、洪昇提出“情在写真”
  在《长生殿》中,不管是对李杨帝妃爱情的渲染,或是对郭子仪等忠臣子孝之情的歌颂,作者对“至情”的表达始终贯穿全剧。通過《长生殿》中情感的流露,我们可以看出洪昇对“情”的诠释是有一定深度的,而这种鲜活的情感表达,对作品的创作极其重要。从《献发》一出中,作者写出了杨玉环失去宠爱后深深的悲痛和哀怨,到《复召》时难以掩饰的喜悦;从《密誓》中情到深处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再到《埋玉》李杨两人永世相隔的痛彻心扉;从郭子仪的爱国情怀,再到李龟年思念故国的伤感气息,洪昇将各式各样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但是,一部作品仅有情感的表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洪昇提出,无论是创作时作者自身的情感,还是在作品中需要表现的情感,必须遵循“真情至上”的原则,即“情在于写真”。
  从晚明王阳明,李贽、汤显祖等一大批思想家对理学的鞭笞,对人欲的张扬以来,理学大旗在思想界轰然坍塌,洪昇所处的时代,是理学思想大动摇的时代。洪昇借《长生殿》首出《传概》写《满江红》一词,正是其“至情观”的再现,其《满江红》词云:
  “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慳,无情耳。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徵。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一首《满江红》,道出洪昇所赞扬、追求的“情”,是对“至情”理想的热切呼喊。他试图以“情”来取代“理”,这一点在《长生殿》中表现的十分清楚,他对于揭露理学的反动性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的“至情观”并不是对封建社会里的伦理道德的彻底否定,而是对它作出一种新的诠释。
  洪昇认为,无论是李杨的爱情,或是郭子仪等的忠臣子孝之情,都是以人性作为出发点的,但理学家的观点却是“存天理,灭人欲”,他们把忠孝当成一种“天理”,而洪昇是从人性出发去理解忠孝的深层含义,他的这种独到的见解和思想,具有了“反理学”的进步意义。
  (二)洪昇对李杨情缘的歌颂
  洪昇对“史载杨妃多污事”,“概削不书”, 在《长生殿》的描写中他将自己的理想爱情模式赋予其中,增添了不少新意,让人眼前一亮。李杨情缘在《长生殿》中描写的是比较突出的,它也是《长生殿》的一大主题之一,在洪昇笔下他重新赋予了李杨不一样的身份进行创作,重要的主人公杨玉环就是以宫女身份出现在李隆基的面前的时候,在形象塑造上就给以一个新的定位,这也是明显区别于其他作品的。
  在洪昇笔下杨玉环是一个生活的强者,爱情的巨人。她不愿意接受命运的摆布,是一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向往男女之间的爱情专一与忠诚,大胆地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马嵬坡前舍身救国,为她心爱的人她甘愿一死,彻底的一个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人,杨玉环只不过是“命不逢时”罢了。“至情”本就是“情之所至,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杨玉环在洪昇的笔下也是始终保持着“真情真心”的态度。从《献发》一出中,作者写出了李隆基在失去杨玉环后茶饭不思,寝食难安的悲痛与失心,再到《复召》时难以掩饰的一种失而复得的喜悦之情,从《密誓》中情到深处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再到《埋玉》时两人天人永隔的悲痛万分,最后到《情悔》的悲痛与后悔,一步步将他完美塑造为一个真性情之人。洪昇将李隆基丰富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的同时,也将两人的爱情以理想化的模式呈现出来,平等、专一的美好爱情也会发生在帝王身上。
  李杨情缘的精彩内容出现在结尾的部分,创造了“感金石,回天地”的姻缘,成就两人的真情。《长生殿》中杨玉环死后深切痛悔,受到神仙的原谅,并对她说“既悔前非,诸愆可释”,后得道成仙,但她仍然不忘对李隆基的感情,同样李隆基亦是如此,李隆基后来安全回到长安以后,后悔自己做的决定让他失去了自己心爱之人,在《情悔》中充分表现出李隆基的悔恨之意,郁郁寡欢,面对贵妃雕像哭泣,在梦中、在生活中也无时无刻的看见贵妃的身影,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她的魂魄,两人的行为终是感动了上天,让二人在天上得以团圆。洪昇运用超自然的理想化写作手法,不合乎常情的方式成就他们的美满姻缘,强化了李杨情缘的生死不渝,刻画了一段生生世世的完美佳话,并流传至今。
  (三)洪昇对忠臣子孝之情的歌颂
  在洪昇把李杨爱情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同时,却也不忘描绘李隆基“占了情场,弛了朝纲”的惨痛历史教训。安史之乱带来的政治危机让国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洪昇在批判杨国忠弄权使诈,耽误朝政,安禄山滥用私权,心机颇深的同时,极力赞扬了在这场国家危机中涌现出來的心系国家百姓的忠诚之士,忠君爱国,智慧超群的郭子仪,无所畏惧,铮铮铁骨雷海清,除李杨“至情观”之外又平添了一份忠臣子孝的“至情”体现。
  流芳百世、刚正不阿、胸怀国家的雷海清,面对安禄山这种小人的行为,他是非常痛恨的,雷海清无官无位,只是一个梨园乐工,可是却能挺身而出,安禄山之后称帝宣召梨园弟子前去演奏,雷海清毫不畏惧上演了一出精彩的骂贼大戏,在唱戏的过程中大骂安禄山的罪行,说他“兽心假人面”,敢说敢做,视死如归的精神都说明了此人是一个有血性的人,值得赞扬。
  “壮怀磊落有谁知,一剑防身且自随。整顿乾坤济时了,那回方表是男儿”,这是郭子仪的出场。能力不凡,存有忧国忧民之心的郭子仪,以天下为己任,在安史之乱中领导有方,做到处事不惊,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为唐明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态度令人佩服之极。面对收京重任,在《剿寇》一出中充分展现出郭子仪的的英勇无畏,忠心报国的伟大精神。郭子仪在战场上面对劲敌领导有方,面对国家时足够的忠诚与衷心。在他的身上“情”又上升到另一个层面,国家危难时的对国家的支持,忠心之情。
  洪昇借反面的人物形象衬托出正面人物形象的爱国之情,面对国家危难时需要“有情”之人的存在,对于“无情”之人洪昇是憎恶,反感的,他认为世间本就应该有真情存在,人性的感情本应该通过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做到“至情至性”,成为一个有感情的人。
  在《长生殿》中,李杨的生死情缘确实占据了作品的主要篇幅,其中寄托着自己的爱情理想,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观点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提出男女之情应遵从人的本性,证明了爱情存在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忠臣义士的歌颂,从而将作者的“至情观”阐述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作者并没有把《长生殿》写成一部单纯的爱情故事,而是形象地从中表现出这个封建王朝“乐极哀来”的历史变迁,从而寄寓了作者的劝惩思想。
  参考文献:
  [1] 徐朔方.《〈长生殿〉校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 孟繁树.《洪昇及〈长生殿〉研究》[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3]刘宏.一曲社会与人生的悲歌——再论《长生殿》的主题思想[J].戏曲研究,2001.
  [4]孙红燕.感金石.回天地.昭白玉.垂青史.从《长生殿》看洪昇的爱情观[J]
其他文献
【摘要】:个性的人物语音,是一门文学艺术,它能够良好的表现出说话者内心的很多情感,展示出人物复杂个性。本文以《红楼梦》为例,来探究人物语音的个性化,《红楼梦》中人物塑造众多,每个人有其独特的语言,不同性格的人物间有不同的语言,性格相似者之间也有语言的个性,语言及其富有个性,通过不同人物个性的语言,把每个人物独特的特点展示的清清楚楚。  【关键词】:人物语言;个性化;红楼梦  引言  我们在很早就通
期刊
【摘要】:方方小说中女性悲剧命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女主人公们在内外因素的推动刺激下经历了一次次的抉择,最终将自己沉沦在悲剧的深渊中。在关乎人生导向的第一次抉择时,她们面临着个体与男权,情感与物质,灵魂与肉体的矛盾;在面对不如意的凡俗生活时做了第二次抉择,营造理想家园,反叛与放纵,或是逃离;在抗争过后,选择权失落后迎接她们的将会是继续过之前的日子或是酿成悲剧。本文通过分析她们不同阶段的抉择,悲剧命运
期刊
【摘要】:《一觉》是鲁迅《野草》的最后一篇,是整部散文诗编的收束。在文章中,诗人由于看到青年猛士无畏牺牲、奋起反抗的战斗精神,引起了内心的“惊觉”与自我反思,诗人赞美了这些青年的愤怒粗暴的魂灵,同时诗人也由此找寻到某种支撑自己继续战斗的力量和希望。  【关键词】:一觉;赞美;惊觉;希望;战斗  一、前人观点  1、對青年灵魂的深情歌颂  文中多次表达对青年的歌颂,诗人看到许多青年没有昏睡,而是觉醒
期刊
【摘要】:现代文坛有两位著名的东亚作家:沈从文和川端康成。作为两个同时代的作家,他们一个是中国京派文学的著名代表,一个是日本新感觉派的旗帜人物,但他们在素未谋面也无任何交集的情况下,以抒情舒缓的笔调描写了一段朦胧而纯真的恋情,道出了某种相似的伤感与孤寂,着实让人感叹。同样都是纯洁朦胧的感情,同样又都无果而终。让人感动之余又不由心生遗憾之情。本文试图对《伊豆的舞女》和《边城》中熏子和翠翠两人的性格、
期刊
整张脸都是水肿,捏起来根本没有感觉,我都不能确定我是否还活着。  迈进阳台的那一步,阳光全部冲过来包裹着我,或许是太久不见光,觉得刺眼得很,灼热得很。我把ES rappelt im Karton放到最大声,一条一条的删除通话记录,这密密麻麻的串串符号中,吃货张这三字出现的次数显然位居第一。倘若形影不离是真,两年以前,那便是吃货张与我。两年再往前的十八年,我們都窝在同一所幼儿园,直到小学,直到初中,
期刊
【摘要】:《蚕马》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冯至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新诗史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蚕马》取材于我国古代传奇小说《女化蚕》。在故事内容上,二者并未有太大的不同,但是文章所表现出来的女性的精神面貌,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关键词:《女化蚕》;《蚕马》;女性;觉醒  延续了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文化,一直具有强烈的男权色彩。这也体现在了很多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比如在《女化蚕》中,
期刊
【摘要】:杜牧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其诗歌中有许多女性题材诗,本文即以杜牧创作的女性题材诗歌为研究对象,结合杜牧的人生经历分析其女性题材诗歌创作背后的思想根源,从而可以看出杜牧女性题材作品创作与他个人的人生经历是紧密吻合的,其女性题材诗歌的创作,是在进行时代的呐喊。  【关键词】:杜牧;诗歌;女性  一、杜牧女性题材作品的创作经历  (一)及第前后以及十年幕府吏岁月  杜牧是世代官宦很有文化传
期刊
【摘要】:作为整部书中的一个小小配角,贾瑞从出场到死亡只横跨了短短四回,作者虽然对他着墨不多,但其猥琐龌龊的反面人物形象却深入人心,尤其是贾瑞之死在多写人物死亡的《红楼梦》中更显得极为“不堪”。毫无疑问,贾瑞的人生是荣宁二府中最先展出的一幕悲剧。而观其悲剧命运的直接成因,莫过于“见熙凤”三字。围绕“为何见熙凤起淫心而非他人”这一问题展开,可探贾瑞病态性格与悲剧人生的种种成因,更可见作者叙事摹人的高
期刊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柏拉图等西方哲人的思想,梳理出有关幸福的两种概念:一是作为一种和谐状态的幸福,二是作为快乐的幸福。  【关键词】:幸福;享乐主义  幸福是一个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但如果要求我们准确说出幸福到底是什么,却又会觉得困难重重。本文主要从西方思想史的角度,呈现西方哲人们对“幸福”概念理解的结构与变迁。纵观西方思想史,有两个时期哲人们对幸福概念存在共识。一是古希腊到罗马共和国、罗马
期刊
【摘要】:北朝是中国服饰发展演变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转折,中国传统的汉族服饰是上衣下裳,自北朝时期受到了胡服便捷利落特征的影响,逐渐转型,形成了上衣下裤。与此同时,汉族服饰的端庄典雅和其特有的区分地位尊卑的礼仪功能也逐渐被鲜卑民族所学习,在长时间的学习和融合中,两种服饰文化共同演变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新时代意义的服饰新面貌,即中国中古时期常服的雏形。随着近年来山西壁画墓的出土,壁画内容更是呈现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