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省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化经营规模小,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社会保障乏力,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这些都是工业反哺农业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难题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其着眼点在于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从而缩小“二元结构”差距,城乡经济相融,经济社会生态并重,使城乡居民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工业反哺农业,我省还需翻越五道坎。
农村基础设施急需完善
我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较大,全省还有2300多个村不通电,7400多个村常年缺水,近1000万农民饮水困难,8000多个村不通公路,5000多个村不通电话。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成为急待解决的难题。应在保证各级财政逐年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城市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资主体、投资渠道、投资形式的多元化。进一步放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限制,实行“谁投资、谁受益”。这包括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红层找水”工程,实现农村饮水工程由“饮水解困”向“饮水安全”转变,实行节约用水。依托国债资金项目和国家大电网,推进以小水电为主体的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要与综合运输、干线公路、城镇体系等发展相协调,大力新建和改建县乡公路、乡村公路。继续推进城乡一体的农村信息化建设。
农业产业化经营急需形成规模
我省农产品加工程度仅为10%,而全国平均为25%,提高农产品加工程度潜力很大。因此,依托龙头企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将成为反哺的重要载体。要通过“公司+农户”等形式,发挥龙头企业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作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工业与农业结合部的作用。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作为一个系统来抓。用经营工业的理念、机制和方法来经营农业。把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的田间作为“第一车间”,把加工作为“第二车间”,再进入市场流通。要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通过引进、嫁接、联合、改造、兴办等途径,发展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面广、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和“专、精、特、优、新”的“小巨人”企业成为龙头企业。要鼓励城市工商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城乡民营企业和营销大户争当龙头。加快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品牌知名度高、带动作用突出的大型龙头企业。各级政府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建立农业产业化基地,为基地内及周边的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和销售服务,培育农村的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实现规模化建设,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农村社会事业急需加快发展
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农村的欠账太多。因此,要坚持农科教一体化,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并举,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各级财政要增加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引导鼓励城乡多种所有制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培训,特别要发挥民办培训机构的作用,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职业技术培训网络。加大国家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构建农业技术推广和扩散系统,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组织科技下乡,引导城市涉农科技人才以及大中专毕业生向农村流动,到农村去创业。通过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支持,建立有利于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流动的机制,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保障急需加快步伐
我省现阶段还有10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要实行城乡结合,欠发达地区与城市和发达地区就劳务输出结成对子,坚持培训与就业结合,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培训与开发结合,逐步打造一批具有四川特色的劳务品牌。要扩展培训网络,使已经转移和输出的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一次系统的技能培训,掌握一至两种市场需要的职业技能。健全和完善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服务机制,通过政府组织协调,非政府组织参与,及时、方便、准确地向农民工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服务,降低农民工进城“门槛”,特别是确保失地无业农民纳入享受就业扶持政策范围,推进失地农民“以土地换社保”的进程。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加快清理和取消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的各种限制性、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发展农民工社会保障事业,构建多层次、宽覆盖的农民工维权救助服务体系,解决农民工居住、就业、医疗和子女入学等问题,维护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农村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为重点的社会救助制度,推进社会救助制度由分散、单一的模式向集中、综合的模式转变,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对接。
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四川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质量对长江流域关系重大。尽管四川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每年流入长江干流的泥沙量比实施“天保工程”前的5.6亿吨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但全省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水源枯竭、干旱缺水、洪涝和地质灾害频繁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对此,应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将农林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构建从源头上防止农村面源污染机制。进一步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项目,强化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将水土流失防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工作更广泛、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满足群众粮食、燃料、增收、水保障和环境等多方面需求,善于从解决贫困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人手,破解水土流失和农业资源污染难题。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生态环境恶劣、山地灾害频繁并造成现实危害、地方病严重的地区应按照“群众自愿,就近安置,量力而行,适当补助”的原则,实行易地搬迁扶贫。
此外,要实现工业反哺农业,还应当构建以下两大保障:一是制度保障。即要加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面的立法,如农业支持与保护、农业投资、农业技术推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村扶贫等。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二是资金保障。要健全和完善农村投融资机制,构建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反哺投入体系。首先是健全公共财政职能,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扩大覆盖范围,建立财力基本均衡的保障机制。其次要加快金融支农步伐。强化和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推进农业保险体系的发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农户小额信贷机制,尽快扭转各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功能弱化的趋势,鼓励龙头企业创造条件.利用债券、投资基金、股票等筹措发展资金。第三是引导、鼓励和支持各种民间资金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其着眼点在于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从而缩小“二元结构”差距,城乡经济相融,经济社会生态并重,使城乡居民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工业反哺农业,我省还需翻越五道坎。
农村基础设施急需完善
我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较大,全省还有2300多个村不通电,7400多个村常年缺水,近1000万农民饮水困难,8000多个村不通公路,5000多个村不通电话。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成为急待解决的难题。应在保证各级财政逐年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城市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资主体、投资渠道、投资形式的多元化。进一步放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限制,实行“谁投资、谁受益”。这包括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红层找水”工程,实现农村饮水工程由“饮水解困”向“饮水安全”转变,实行节约用水。依托国债资金项目和国家大电网,推进以小水电为主体的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要与综合运输、干线公路、城镇体系等发展相协调,大力新建和改建县乡公路、乡村公路。继续推进城乡一体的农村信息化建设。
农业产业化经营急需形成规模
我省农产品加工程度仅为10%,而全国平均为25%,提高农产品加工程度潜力很大。因此,依托龙头企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将成为反哺的重要载体。要通过“公司+农户”等形式,发挥龙头企业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作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工业与农业结合部的作用。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作为一个系统来抓。用经营工业的理念、机制和方法来经营农业。把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的田间作为“第一车间”,把加工作为“第二车间”,再进入市场流通。要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通过引进、嫁接、联合、改造、兴办等途径,发展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面广、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和“专、精、特、优、新”的“小巨人”企业成为龙头企业。要鼓励城市工商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城乡民营企业和营销大户争当龙头。加快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品牌知名度高、带动作用突出的大型龙头企业。各级政府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建立农业产业化基地,为基地内及周边的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和销售服务,培育农村的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实现规模化建设,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农村社会事业急需加快发展
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农村的欠账太多。因此,要坚持农科教一体化,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并举,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各级财政要增加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引导鼓励城乡多种所有制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培训,特别要发挥民办培训机构的作用,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职业技术培训网络。加大国家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构建农业技术推广和扩散系统,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组织科技下乡,引导城市涉农科技人才以及大中专毕业生向农村流动,到农村去创业。通过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支持,建立有利于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流动的机制,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保障急需加快步伐
我省现阶段还有10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要实行城乡结合,欠发达地区与城市和发达地区就劳务输出结成对子,坚持培训与就业结合,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培训与开发结合,逐步打造一批具有四川特色的劳务品牌。要扩展培训网络,使已经转移和输出的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一次系统的技能培训,掌握一至两种市场需要的职业技能。健全和完善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服务机制,通过政府组织协调,非政府组织参与,及时、方便、准确地向农民工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服务,降低农民工进城“门槛”,特别是确保失地无业农民纳入享受就业扶持政策范围,推进失地农民“以土地换社保”的进程。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加快清理和取消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的各种限制性、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发展农民工社会保障事业,构建多层次、宽覆盖的农民工维权救助服务体系,解决农民工居住、就业、医疗和子女入学等问题,维护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农村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为重点的社会救助制度,推进社会救助制度由分散、单一的模式向集中、综合的模式转变,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对接。
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四川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质量对长江流域关系重大。尽管四川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每年流入长江干流的泥沙量比实施“天保工程”前的5.6亿吨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但全省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水源枯竭、干旱缺水、洪涝和地质灾害频繁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对此,应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将农林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构建从源头上防止农村面源污染机制。进一步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项目,强化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将水土流失防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工作更广泛、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满足群众粮食、燃料、增收、水保障和环境等多方面需求,善于从解决贫困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人手,破解水土流失和农业资源污染难题。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生态环境恶劣、山地灾害频繁并造成现实危害、地方病严重的地区应按照“群众自愿,就近安置,量力而行,适当补助”的原则,实行易地搬迁扶贫。
此外,要实现工业反哺农业,还应当构建以下两大保障:一是制度保障。即要加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面的立法,如农业支持与保护、农业投资、农业技术推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村扶贫等。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二是资金保障。要健全和完善农村投融资机制,构建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反哺投入体系。首先是健全公共财政职能,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扩大覆盖范围,建立财力基本均衡的保障机制。其次要加快金融支农步伐。强化和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推进农业保险体系的发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农户小额信贷机制,尽快扭转各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功能弱化的趋势,鼓励龙头企业创造条件.利用债券、投资基金、股票等筹措发展资金。第三是引导、鼓励和支持各种民间资金更好地为“三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