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入学生德育核心素养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趋势,只有培育学生的德育核心素养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可以体现出来社会和学校对青少年的期望。本文研究了陶行知思想在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应用,研究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德育核心素养的意义,研究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德育核心素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德育;核心素养
一、陶行知思想在德育核心素养的应用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掌握知识,这是必不可缺的环节。新的课程体系提出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和这一”这一教育思想迎合了这一教育发展的要求。要求学生亲自接触计算机、接触网络、接触社会生活,通过各种方式感知、搜索、获得信息,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将德育巧妙地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间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呢?教师可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行为习惯做起。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学号对应的计算机机号入座;上课过程中要熟悉计算机使用规程,安全保障措施做到位;课堂结束要按正常顺序关机。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德育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由于枯燥的理论教学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識。在信息技术课程上,精心创设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与能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完成任务掌握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也就不断的增强,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也逐渐的提升。增强学生信息意识能够培育学生的德育核心素养,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上,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正确的上网,了解到学生的上网习惯,并告诉学生哪些网站是可以上的,哪些网站是不可以上的,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计算机网络世界,在网络中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利用这一办法,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分辨出来网络中的渣滓,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德育核心素养策略
(一)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人是社会动物,教师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小学信息技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了足够的兴趣,才能够具备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动力,发展学生的潜力,提高了学生的效率,提高了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教学任务,例如,学生集体制作电子小报,进行分工合作,有的学生负责编辑小报的排版,有的学生负责编辑小报中的文字,利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让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得到延伸,并落实到实处,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二)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小学教师应进一步认识到,新课改下教育教学任务已不限于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学生的德育教育。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巧妙地将德育渗透到计算机教学中。可以在“文字输入比赛”的课堂教学中,将自己在生活中见到或做过的好事记录下来并输入到电脑中。例如,有学生在电脑中输入:我昨天晚上帮妈妈收拾了碗筷。还有学生输入:上个星期天我捡到10元钱,把它交给了班主任老师。在自由键盘输入时,学生们都进入了角色,在回忆自己做的好事时,也从内心萌发一种自豪感。由此看来,在信息技术课上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接受了良好的道德熏陶。
(二)设置有趣的教学任务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与其他学科来说,课堂气氛比较轻松,计算机技术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机械的操作步骤比较枯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按照信息技术教材完成任务的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教材的任务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大,体现的更多的是技术上上的要求,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备课时,我们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设教学情境,设置一些有意思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前世界上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新的模式,教师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的变通教材,适当的增加一些教材材料,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形成学生学习、进取的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适应了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满足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实现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并努力让学生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黄玉洁.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人文素养及其培养[J]. 科教文汇,2016,(9):27-28.
【2】马香玲. 浅谈德育教育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J]. 求知导刊,2016,0(7).
【3】李云.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中学教学参考,2015,0(26).
孙蕴琪 昆山高新区西塘实验小学,江苏 昆山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德育;核心素养
一、陶行知思想在德育核心素养的应用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掌握知识,这是必不可缺的环节。新的课程体系提出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和这一”这一教育思想迎合了这一教育发展的要求。要求学生亲自接触计算机、接触网络、接触社会生活,通过各种方式感知、搜索、获得信息,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将德育巧妙地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间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呢?教师可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行为习惯做起。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学号对应的计算机机号入座;上课过程中要熟悉计算机使用规程,安全保障措施做到位;课堂结束要按正常顺序关机。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德育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由于枯燥的理论教学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識。在信息技术课程上,精心创设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与能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完成任务掌握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也就不断的增强,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也逐渐的提升。增强学生信息意识能够培育学生的德育核心素养,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上,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正确的上网,了解到学生的上网习惯,并告诉学生哪些网站是可以上的,哪些网站是不可以上的,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计算机网络世界,在网络中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利用这一办法,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分辨出来网络中的渣滓,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德育核心素养策略
(一)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人是社会动物,教师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小学信息技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了足够的兴趣,才能够具备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动力,发展学生的潜力,提高了学生的效率,提高了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教学任务,例如,学生集体制作电子小报,进行分工合作,有的学生负责编辑小报的排版,有的学生负责编辑小报中的文字,利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让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得到延伸,并落实到实处,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二)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小学教师应进一步认识到,新课改下教育教学任务已不限于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学生的德育教育。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巧妙地将德育渗透到计算机教学中。可以在“文字输入比赛”的课堂教学中,将自己在生活中见到或做过的好事记录下来并输入到电脑中。例如,有学生在电脑中输入:我昨天晚上帮妈妈收拾了碗筷。还有学生输入:上个星期天我捡到10元钱,把它交给了班主任老师。在自由键盘输入时,学生们都进入了角色,在回忆自己做的好事时,也从内心萌发一种自豪感。由此看来,在信息技术课上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接受了良好的道德熏陶。
(二)设置有趣的教学任务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与其他学科来说,课堂气氛比较轻松,计算机技术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机械的操作步骤比较枯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按照信息技术教材完成任务的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教材的任务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大,体现的更多的是技术上上的要求,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备课时,我们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设教学情境,设置一些有意思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前世界上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新的模式,教师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的变通教材,适当的增加一些教材材料,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形成学生学习、进取的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适应了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满足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实现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并努力让学生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黄玉洁.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人文素养及其培养[J]. 科教文汇,2016,(9):27-28.
【2】马香玲. 浅谈德育教育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J]. 求知导刊,2016,0(7).
【3】李云.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中学教学参考,2015,0(26).
孙蕴琪 昆山高新区西塘实验小学,江苏 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