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进一步促进大学课程体系的完善,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客观需求,大学教育应不断开展课程教育改革,进行课程规范化建设。本文旨在从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的研究角度出发,在相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的教育实际,对现阶段独立学院在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动独立学院课程规范化建设科学高效的开展。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规范化;对策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形势与政策课程针对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学习特点,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作为教材编写与课程设置的重要指导,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发展历程、路线方针以及政府政策的思想理论教育。虽然形势与政策在课程设置以及课时安排方面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但是与其他大学必修课程相比,其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与缺陷,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育价值难以真正实现,无法有效提升在校大学生的政治觉悟与思想水平。因此对现阶段各大高校独立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
1.正确实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需要
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在推动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中央宣传部以及教育部等政府部门针对现阶段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实际需求,立足于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发展实际,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切入点,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构建起科学全面的高等教育体系。随着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认知程度的不断加深,不断制订各类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对高等教育体系的相关教育活动进行引导与规范,逐渐构建起完善的课程规范化体系。因此,在这一背景下,高校管理者与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课程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与急切性,对自身的办学理念与教育方针进行必要调整,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有效发挥高等教育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巨大作用,为了保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活动的科学进行,保持高效的教育效果,需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与教育手段,对课程进行规范化建设,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满足国家宏观形势与教育发展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2.大学生自我发展与自我成长的需要
大学阶段作为重要的发展阶段,在個人生命历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日益成熟,具有了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的能力,这种生理心理上的发展特点,使得高等院校成为培养大学生政治思想觉悟、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加之高等院校独特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得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自身行为与生活的规划,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追求与思想认知。为此,高等院校需要针对现阶段在校大学生独特的心理与生理发展特点,将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引入大学课堂体系中,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切入点,切实有效地引导大学生,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构建起积极向上的政治思想体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可以通过越来越多的渠道获取信息,而这些信息内容多样、政治立场各有不同,一旦不加鉴别,将会导致校园思想混乱,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及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培养工作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需要党和政府加大信息审查力度,对不当言论以及不良信息进行筛选,从外部环境入手,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另一方面,高等院校以及教育部门要加大形势与政策课程开发建设的力度,通过课程的合理设置与教学活动的有序安排,帮助大学生在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效提升政治思想的认知水平,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与价值观,进而对网络生活中的各类信息进行自主筛选,在提升信息获取能力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健康快速发展。
3.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
心理素质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借助于形势与政策教学相关课程活动,高等院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在校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与正确的政治思想方向,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使大学生能够以更加科学、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例如,延安大学在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的过程中,能够以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作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与立足点,以科学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安排,切实有效地满足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政治思想教育的客观需求,使其自身保持正确的思想方向,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提升竞争能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虽然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成就,在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的选择等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工作深入进行,使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仍然存在不足与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实际的建设需求,造成课程自身的开发建设有效,却难以切实有效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1.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
形势与政策课程虽然在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源投入当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课程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是这一行为的产生,更多的是国家政策与法规要求的结果。各大高校管理者与教师从思想上并未真正形成对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要性的科学认知,进而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在建设过程中,难以发挥教师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造成课程规范化构建活动效率的低下。
2.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 教学管理科学化是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必要保障。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大致可分为五大管理模块(详见图1)。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五大管理模块缺乏科学性现象时有发生,使之成为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道路上的阻碍。
3.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独立学院在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方式设计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缺陷,单一的考核与评价形式使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成果无法真实显示出来,进而对后续课程的开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将期末测试成绩作为考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成果评价的唯一标准,使得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必要延伸。另一方面,单一的考核与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带来消极影响。在更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造成学习时间与学习资源浪费以及学习效率的低下。
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对策
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不足之处。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从不同层次、角度对待“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问题。
1.明确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培养的目标,革新教育观念
高等院校要充分理解形势与政策绝不简单等同于学习技能与学习能力,正确思想意识的养成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辨别能力以及价值取向能进行全面的养成。为此,就需要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进行合理设置,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觉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学生综合能力、专业技能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协调发展。
以规范化课程为切入点,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的科学性与高效性,高校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对大学生的理论认识水平与知识学习能力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政策,对于课程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各类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设计,保证各类课程教学活动在满足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客观要求的同时,立足于我国现阶段政治思想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内容进行合理化安排,实现政治思想与理论的更新与完善,使大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接受新的政治思想理论与政策变化,促进其政治思想觉悟的提高。
2.改革考核方式
针对现阶段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规划教学活动中存在的考核與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的情况,在进行课程规范化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高校管理者与相关教育部门充分认识到考核方式存在的不足与缺陷,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大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方位考核。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一方面,教师在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安排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交叉处理,采取难易结合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政治思想基本知识的积累与思想体系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检验自身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课堂笔记、读后感以及论文的形式,对学习或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并根据自身知识认识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与判断。教师可以定期将笔记、论文进行检查并进行评分,将其作为考核评价的标准之一,以此实现对大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成果的全方面评价与检验。另一方面,需要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期末考试内容以及方向进行合理化设置,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实际要求,结合传统期末考试内容与方式中存在的不足,在相关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对考试的重点内容以及基本知识点进行确定,将考试与党和国家现阶段实际的政策发展方向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形势与政策课程相关考试内容能够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提升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与应用水平。
3.促进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规范化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规范化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与各大高校根据相关课程的实际需求,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的规范化管理,以此推动课程规范化工作的有序进行。
首先,在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规范化相关工作之前,教育部门与各大高校要组织专业人员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方向与主旨进行确立。在确立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使教学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立足于这一段学生的认知特性与心理发展历程。另一方面,要提升教学内容政治理论的高度与深度,使大学生在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接收到正确的政策理论教育与引导。
其次,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的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与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的各类文件结合起来,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充实,使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反映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与重点,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知党和政府现阶段的工作中心,实现教学内容与热点政策的科学高效结合。
最后,形势与政策课程在进行教学内容规范化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要立足于现阶段政策方针发展的实际,并以此为指导,不断进行教材内容的更新。但是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与有效性,在进行教学内容更新的过程中,要将稳定性与更新性结合起来,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时效性,满足相关教学活动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谭书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改革与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2]高中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优化途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
作者简介:田亚军(1986— ),男,陕西西安人,助教,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经管系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教研组副组长,2013级会计专业辅导员。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规范化;对策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形势与政策课程针对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学习特点,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作为教材编写与课程设置的重要指导,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发展历程、路线方针以及政府政策的思想理论教育。虽然形势与政策在课程设置以及课时安排方面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但是与其他大学必修课程相比,其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与缺陷,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育价值难以真正实现,无法有效提升在校大学生的政治觉悟与思想水平。因此对现阶段各大高校独立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
1.正确实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需要
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在推动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中央宣传部以及教育部等政府部门针对现阶段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实际需求,立足于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发展实际,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切入点,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构建起科学全面的高等教育体系。随着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认知程度的不断加深,不断制订各类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对高等教育体系的相关教育活动进行引导与规范,逐渐构建起完善的课程规范化体系。因此,在这一背景下,高校管理者与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课程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与急切性,对自身的办学理念与教育方针进行必要调整,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有效发挥高等教育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巨大作用,为了保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活动的科学进行,保持高效的教育效果,需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与教育手段,对课程进行规范化建设,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满足国家宏观形势与教育发展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2.大学生自我发展与自我成长的需要
大学阶段作为重要的发展阶段,在個人生命历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日益成熟,具有了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的能力,这种生理心理上的发展特点,使得高等院校成为培养大学生政治思想觉悟、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加之高等院校独特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得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自身行为与生活的规划,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追求与思想认知。为此,高等院校需要针对现阶段在校大学生独特的心理与生理发展特点,将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引入大学课堂体系中,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切入点,切实有效地引导大学生,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构建起积极向上的政治思想体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可以通过越来越多的渠道获取信息,而这些信息内容多样、政治立场各有不同,一旦不加鉴别,将会导致校园思想混乱,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及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培养工作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需要党和政府加大信息审查力度,对不当言论以及不良信息进行筛选,从外部环境入手,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另一方面,高等院校以及教育部门要加大形势与政策课程开发建设的力度,通过课程的合理设置与教学活动的有序安排,帮助大学生在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效提升政治思想的认知水平,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与价值观,进而对网络生活中的各类信息进行自主筛选,在提升信息获取能力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健康快速发展。
3.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
心理素质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借助于形势与政策教学相关课程活动,高等院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在校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与正确的政治思想方向,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使大学生能够以更加科学、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例如,延安大学在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的过程中,能够以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作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与立足点,以科学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安排,切实有效地满足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政治思想教育的客观需求,使其自身保持正确的思想方向,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提升竞争能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虽然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成就,在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的选择等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工作深入进行,使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仍然存在不足与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实际的建设需求,造成课程自身的开发建设有效,却难以切实有效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1.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
形势与政策课程虽然在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源投入当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课程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是这一行为的产生,更多的是国家政策与法规要求的结果。各大高校管理者与教师从思想上并未真正形成对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要性的科学认知,进而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在建设过程中,难以发挥教师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造成课程规范化构建活动效率的低下。
2.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 教学管理科学化是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必要保障。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大致可分为五大管理模块(详见图1)。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五大管理模块缺乏科学性现象时有发生,使之成为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道路上的阻碍。
3.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独立学院在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方式设计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缺陷,单一的考核与评价形式使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成果无法真实显示出来,进而对后续课程的开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将期末测试成绩作为考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成果评价的唯一标准,使得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必要延伸。另一方面,单一的考核与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带来消极影响。在更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造成学习时间与学习资源浪费以及学习效率的低下。
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对策
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不足之处。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从不同层次、角度对待“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问题。
1.明确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培养的目标,革新教育观念
高等院校要充分理解形势与政策绝不简单等同于学习技能与学习能力,正确思想意识的养成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辨别能力以及价值取向能进行全面的养成。为此,就需要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进行合理设置,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觉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学生综合能力、专业技能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协调发展。
以规范化课程为切入点,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的科学性与高效性,高校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对大学生的理论认识水平与知识学习能力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政策,对于课程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各类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设计,保证各类课程教学活动在满足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客观要求的同时,立足于我国现阶段政治思想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内容进行合理化安排,实现政治思想与理论的更新与完善,使大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接受新的政治思想理论与政策变化,促进其政治思想觉悟的提高。
2.改革考核方式
针对现阶段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规划教学活动中存在的考核與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的情况,在进行课程规范化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高校管理者与相关教育部门充分认识到考核方式存在的不足与缺陷,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大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方位考核。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一方面,教师在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安排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交叉处理,采取难易结合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政治思想基本知识的积累与思想体系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检验自身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课堂笔记、读后感以及论文的形式,对学习或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并根据自身知识认识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与判断。教师可以定期将笔记、论文进行检查并进行评分,将其作为考核评价的标准之一,以此实现对大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成果的全方面评价与检验。另一方面,需要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期末考试内容以及方向进行合理化设置,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实际要求,结合传统期末考试内容与方式中存在的不足,在相关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对考试的重点内容以及基本知识点进行确定,将考试与党和国家现阶段实际的政策发展方向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形势与政策课程相关考试内容能够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提升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与应用水平。
3.促进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规范化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规范化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与各大高校根据相关课程的实际需求,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的规范化管理,以此推动课程规范化工作的有序进行。
首先,在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规范化相关工作之前,教育部门与各大高校要组织专业人员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方向与主旨进行确立。在确立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使教学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立足于这一段学生的认知特性与心理发展历程。另一方面,要提升教学内容政治理论的高度与深度,使大学生在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接收到正确的政策理论教育与引导。
其次,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的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与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的各类文件结合起来,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充实,使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反映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与重点,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知党和政府现阶段的工作中心,实现教学内容与热点政策的科学高效结合。
最后,形势与政策课程在进行教学内容规范化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要立足于现阶段政策方针发展的实际,并以此为指导,不断进行教材内容的更新。但是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与有效性,在进行教学内容更新的过程中,要将稳定性与更新性结合起来,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时效性,满足相关教学活动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谭书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改革与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2]高中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优化途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
作者简介:田亚军(1986— ),男,陕西西安人,助教,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经管系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教研组副组长,2013级会计专业辅导员。